查看原文
其他

百名先锋 ▎王玉华:永远感党恩 永远跟党走

王玉华 建筑杂志社 2021-05-1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有感而生,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工作经历,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煤矿穷孩子,在党的不断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干部,粉碎“四人帮”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我是耄耋之年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身体健康为前提,仍然默默耕耘,从事我热爱的新闻宣传工作,不忘使命和责任。人老心未老,为党工作的思想不退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永远跟党走,为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继续鼓与呼,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玉华

90年代照片,在家中写稿


苦难的家世

我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的一个穷苦家庭,5岁丧父,母亲帮人做些针线活,洗衣服,赚些钱贴补家用。胞兄王英杰15岁就到矾土矿、开滦煤矿洗煤厂、煤矿井下做童工,挑起家庭生活重担,母子3人相依为命。因为没钱买燃料,我经常天不亮就到古冶火车站去捡煤渣,过着那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1948年底,唐山解放了,是共产党把我们劳苦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翻身不忘感党恩,哥哥干活积极努力,党组织保送他到冀东职工学校学习,1949年在校期间加入了共产党,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总工会工作,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54年,党组织推荐他到唐山工人速成中学读书,1958年高中学业毕业后又回到河北省总工会工作,后来,因为家庭有老有小生活困难,就申请调回唐山市古冶运输公司工作。我从小学读到初中毕业都是哥哥供养的,初中毕业后,家庭困难不能再供我读高中,我报考了离家很远,但上学不交学费的铁道部长春铁路技校,1954年因铁路建设的需要提前毕业,分配到大连市铁道部第五设计院勘测处作实习生,从此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


新建铁路野外勘测环境中磨炼

1956年,东北大兴安岭牙克石铁路勘察结束后,我被调到北京铁道部航空勘察设计事务所,任务是向前苏联专家学习航空测量。当年夏天就到了兰青铁路的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参加西宁至茫崖新线勘测,因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就采取航空勘测方法,我是从事地面勘测的,按照航摄地形图照片,找准照片在地面上的相应高程控制点,插上小红旗作测量队的测量标志。从东北转战西北戈壁滩那段时间,生活相当艰苦,至今记忆犹新。每到一个地方,再累也要自己动手搭帐篷,睡的是行军床,戈壁滩的生活用水都是骆驼队运来,洗脸每人分配一盆水要用两天,当地紫外线照射强烈,脸上都起了痂,又痛又痒。工地上伙食也很差,蔬菜少,吃牛羊肉多,盐等调料也少,就靠大蒜解膻气,每个月改善一次伙食,都盼着这一天。深秋季节很冷,帐篷里四处透风,工作时每个人都穿上棉衣棉裤、皮大衣和大头鞋,还要戴棉帽子,全副武装,行动很吃力,每天外出勘测来回要走10多里路。但是,我们勘测队员都很乐观,没有谁叫苦,因为我们都是年轻人,都想着为祖国铁路建设尽一份责任,都表现出艰苦奋斗的精神,1956年,苏联专家回国后,我被调到成都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工作。1958年初结婚后,我和丈夫分别下放到西昌专区会理县的力溪区和金河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下田插秧、打谷,生活、劳动艰苦可想而知。不幸的是,母亲多年操劳,疾病缠身,63岁那年,在我们结婚不足半月因病去世。1959年,笔者调到西昌工业区建委等单位,1961年以后又调到省计委、省建委工作。此后再经历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年代,直到现在,这些年的艰苦工作、生活环境,锻炼了我自己的革命意志和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也使我体会到艰苦奋斗的积极意义。


1994年8月在青岛市参加报社举办站长工作会议


大灾之中感受大爱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我家一死、一残、一伤,大侄女遇难,嫂子盆骨砸裂,是亲人解放军用汽车、火车转运到沈阳市一个医院治疗半年后送回家养伤,因为身残,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3个孩子相互照料,哥哥受伤后仍不下火线,在条件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和广大干部职工一起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党组织的表彰。如此大的灾难,一片废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大爱支援下,很快重建家园,若是在旧社会不堪设想。我的哥嫂全家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侄儿、侄女先后参军、就业,家庭生活得到安置,住房也有了改善,全家都过着安定生活。遗憾的是,哥哥因积劳成疾,患上了肺心病,年仅56岁,1983年,永远离开了我们。唐山大地震40多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嫂子家也喜迁新居,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的巨大关怀,我的全家都一直心存感激,是我们伟大的党坚强领导,真是大灾有大爱,百姓得安居。


情系城乡建设新闻工作

1988年,组织上决定我担任中国建设报四川记者站副站长,使我从一个建设系统的业务干部成长为一个专职记者,一下干了20多年。2008年,我多次申请和要求,经过报社批准不再担任副站长职务。但是至今我仍然情系城乡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我全身心投入到四川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宣传报道,竭尽全力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


30多年来,我在采访、组稿及出差过程中有过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至今历历在目。但最深刻的一次,当属2002年8月我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采访经历。


90年代照片,在四川省建委办公室写稿


当时,甘孜州城市建设管理现场会在甘孜县举行。甘孜州建委希望我将该州城市建设事业的巨大变化在行业报刊上宣传报道。我欣然答应参加会议。我在四川工作了40多年,甘孜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通过采访,不仅可以让我领略民族地区风情,还可以了却甘孜州建委宣传城乡建设变化的愿望。


8月10日,我乘车前往康定县,从成都出发途径雅安,来到二郎山脚下。当时隧道已经开通,属“单出双进”管制,昔日“翻越二郎山,如闯鬼门关”已经成为历史。该隧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成果,被藏族同胞誉为“致富的黄金道”。


穿过二郎山隧道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幅宣传画—欢迎来到康定情歌的故乡。汽车沿着大渡河行进在蓝天白云掩映下的绿树之中,山上的植被很好,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不久就到了泸定—红军长征英雄抢渡大渡河过铁索桥的地方。


8月11日,从泸定去甘孜州府康定城,行程不过50多公里,却用了整整一个上午,因为下雨路滑,又值交通大会战之际,一路走走停停。8月12日,我同会议代表一起乘车从康定到甘孜县,行程385公里,中间翻越了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尽管穿了冬装,还是觉得寒风刺骨。中午在道孚县就餐时,我有幸近距离看到了独具特色的藏族建筑。


1991年10月,报社在昆明举办培训班


为了全面了解会议情况,会前我抓紧时间与分管领导进行交流,搜集了很多甘孜州城镇建设状况以及如何结合本州实际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民族地区精品城镇等资料。会议期间,我还采访了分管城镇工作的副州长和甘孜县县长等,这为后来写就3篇稿件打下了基础。


8月15日,完成采访任务后又回到了康定。当地工作人员带我们去感受名扬五洲四海的“跑马溜溜的山”。当年没有索道,要骑毛驴上山。弯弯曲曲的路又陡又窄,吓得我不停地喊“我下来自己走”。老乡安慰我说,这毛驴是经过训练的,绝对安全。小毛驴真的很听话,稳稳当当地把我们驮上了山,不但让我们观赏了风景,感受了自然生态,还听到了不少当地的美丽传说。


回到成都后,我连续写了《四川甘孜州打造民族地区精品城镇》等3篇报道,这几篇报道在甘孜州建设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


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我深知自己的“硬件”较差,写作能力不高,要靠“软件”来弥补。但我有责任感,不甘落后,不懂就学,方法就是“笨鸟先飞”,用勤奋拼搏来填补能力上的不足。


如果有人来问我,为什么已到耄耄之年还能壮心不已,还有这么好的精气神?答案只有一个:我珍爱住建领域的宣传工作,我真心实意地为“讲好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故事,传播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好声音”而奋斗不止。有人说,王大姐是“小车不倒尽管推”。的确,我决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牢记使命,初心不改,继续前行。


(作者系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退休干部)

(来源:2021年9期《城乡建设》)




订阅热线 010-58933728 


合作热线 010-58934865  13001291530


投稿热线

《城乡建设》010-58934506  cxjs1956@126.com  

《建筑》010-58934867   jianzhu1954@126.com


欢迎投稿 / 订阅杂志 / 合作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