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儿童友好”,不仅是一种设计方式,更是一种关怀理念。从儿童视角审视城市发展、开展城市治理,尊重儿童差异化,从城市规划建设、人文教育、法律与服务等方面解决“儿童友好”短板,达成“儿童友好”共识,重视“儿童友好”发展的价值,让“儿童友好”赋能城市的创新发展。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是城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小切口”。“儿童友好城市”的概念起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少年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建议将儿童的根本需求纳入街区或城市的规划中 [1]。
我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正式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这无论对于我国儿童成长还是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意义深远。
“
“少年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
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往往需要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照顾和保护,也更依赖于成年人以及成年人的决策。但儿童同样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1996年,联合国儿基会(UNICEF)和人居署(UN-Habitat)共同发起了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倡议中定义,儿童友好城市的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儿童友好的城市空间,并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惠及城市中所有儿童,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安全地玩耍与学习 [1]。
图源: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网站
儿童友好城市应具备儿童影响决策、发表观点、参与社会工作、接受高质量教育、受到保护、拥有玩耍空间、避免遭受污染、得到平等对待等九项基本原则 [1]。我国十九大报告对儿童发展提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1]。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着眼于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探索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新思路的新实践。
“
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市长、城市和交通政策专家恩里克·潘纳罗萨所说:“如果我们能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成功的城市,我们就是为所有人建设了一个成功的城市。” [1]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变为城市用地。不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空间布局的不均衡,城市面临的环境挑战,尤其是碳排放增多造成的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城市繁荣的同时不均衡发展等城市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推动儿童友好的城市化至关重要。
每座城市都有可能成为儿童和成人的“人生学校”。在户外、街道和其它公共空间,儿童第一次体验到独立的概念,环境中锻炼认知和社交技巧,并有机会通过推理和经验做出决定。就像在家里和学校一样,会吸收所有的信息,包括别人告诉他们的,他们听到、见到、学到和在城市环境中接触到的一切。
儿童友好城市目标领域的“一只手框架”
儿童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不仅涉及到公共服务的提供或公共空间的距离等规划问题,儿童与城市资源系统相互影响的切入点有很多,例如交通、自然环境、用水和环境卫生、粮食、能源和数据。这些城市系统在城市和城市区域等更大范围内运转,并延伸到城乡结合部,对儿童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他们整个童年。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如果以满足儿童需求的方式来规划城市环境,这样的城市环境不仅有助于儿童的成长,更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美好家园。相反,如果不为儿童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环境就会变得无序和破碎。
儿童是向阳而开的花朵,是初升追梦的朝阳,是传承美好的希望。
宋庆龄曾说:“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儿童健康是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健康城市的建设不能忽视儿童群体。儿童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如: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十分严重,儿童肥胖症成为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公共问题。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隔代抚养”成为了当下多数新生代家庭的普遍选择,大多数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参与或独立抚养孙辈的方式。课业压力大、城市建成区绿地空间缺乏等原因,我国儿童室外平均活动强度较低,同时因交通安全、城市建成环境等影响,我国儿童独立性活动的比例明显偏低。
因此隔代抚育特征突出,室外活动强度低,儿童独立性活动比例低成为了我国特色的儿童成长特征。
“
上海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内涵就是坚持儿童视角,以儿童优先为原则,以儿童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和优化服务,以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为儿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增强儿童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
重点是在创建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形成儿童参与机制,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全社会形成儿童友好的理念和视角。
图片来源: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儿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近年来,上海市妇儿工委、市妇联借助市“两会”平台,呼吁“完善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本市社区儿童活动场所”,致力于“儿童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2019年,市妇儿工委在《上海“儿童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优化配置本市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范围内立足街镇创建儿童友好社区,从儿童生活的社区开始,逐步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以“儿童友好、人人友好”为目标,整合统筹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和服务资源,在街镇层面建立儿童服务中心,在居村层面普遍设立儿童之家,形成“一中心多站点”儿童服务网络。实现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服务网络全覆盖 [3]。
同时,《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儿童健康方面优化儿童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提高儿童公共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体质健康,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和儿童生殖健康 [3]。
在儿童教育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学龄前儿童养育教育需求,保障儿童获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促进中小学减负增效,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适合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加强校外育人共同体建设 [3]。
与此同时,上海还将“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纳入联办范围,小孩出生后需办理事项,真正实现办理“零跑动”。将加快“互联网+妇幼健康”建设,满足儿童在线健康服务需求 [3]。
多彩未来,你我“童”行。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立足儿童视角,以“儿童友好、人人友好”为目标,打通服务儿童及其家庭家门口的“幸福一公里”,优化完善15分钟生活圈功能,并逐步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城区—城市的联动建设,进一步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完善市、区、社区(学校)三级心理健康、公共托育等服务支持网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让社区困境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共享创建成果,营造全社会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儿童在健康、教育、福利、法律保护和成长环境等领域的获得感。
儿童友好环境,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正当时,洛嘉在行动!
【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容解读
【3】《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内容解读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以“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为目标,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
2021年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于9月25日正式开幕,持续至11月底。
新华街道作为重点样本社区,以实景展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社区即展场,活动即展示。洛嘉儿童将从“点+线+面”的空间设计,“演绎式+体验式+参与式”的系列活动,“延时式+永久式”的展览展示,全方位,立体化地诠释“儿童友好”在城市和社区建设中的实践落地。
图片来源: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点击进入奥雅设计+ ▽
浏览洛嘉儿童乐园项目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
小助手带你加入社群“洛嘉儿童会客厅”
汇聚众多设计大咖
探讨儿童友好设计之道
分享儿童友好设计干货
添加时请备注“会客厅”
洛嘉儿童
儿童创意空间的综合服务商
致电咨询 点击链接
儿童友好 | 亲子文旅
生态游乐 | 自然教育
洛嘉儿童,是国内顶级综合设计机构奥雅设计(股票代码:300949)的旗下品牌,基于多年国际化项目经验、整合多方资源而创办的中国创意型及生态型亲子活动空间的领先品牌。
洛嘉以精进、创新之精神,秉承“设计结合自然、艺术、文化和科技”的愿景和使命,在国内率先提出“儿童友好”的理念,并推动深圳市向联合国申报中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率先提出“儿童友好社区”的理念,并联动各城,在孩子们最需要的地方落地“儿童友好社区”。率先提出“非动力儿童活动空间”的理念,并打造了中国最大的非动力儿童乐园:唐山皮影主题乐园,活化非遗文化,助力唐山转型文旅城市。率先提出“儿童友好乡村”的理念,实践落地横港国际艺术村及成都华侨城黄龙溪欢乐田园。
洛嘉提供设计实施工程管理一体化,整合投资、设计、生产建造、运营四维体系输出的综合服务,独家提供空间、文创、IP及自然教育等全产业链定制开发,为孩子们提供“可持续快乐”,是值得信赖的全球型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