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16年书,还是那么穷?| 这部电影揭露99%的人经历过的教育“骗局”
壹心理主笔团 | 碗仔
你那么努力学习 & 工作,怎么还那么穷?
90% 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20 多岁大学毕业,满怀期待自己穿上风衣是程又青,套上小黑裙是唐晶;
每次 presentation,同事纷纷鼓掌,甲方爸爸当场签下大单,你微笑点头致意......
现实却是:
30 岁不到,发现自己是低配版邱莹莹,拿着几千块工资,操着几千万的心;
每天下班回家,看见吃剩的外卖盒,泡了没来得及吃的泡面,房东发来催租消息,可银行卡存款为 0......
这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自我怀疑:“小学 6 年,中学 6 年,大学 4 年,撑过中考,熬过高考,花了 16 年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实践上,可我特么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
上周,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出路》,导演陈为军跟拍 3 名不同背景的年轻人,从刚高考完准备上大学的农村女孩到面试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到处宣讲招生的青年老师……
有人评论:这是自己有生之年看过的“最恐怖,最压抑”的纪录片。
因为,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却还是一无所有的真正根源,是陷入了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
多少人被“只要上了大学,生活就会好”给骗了
在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或富裕,人们对教育的尊崇几乎到了极致。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你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从此过上安稳岁月。”
换言之,努力学习考大学,是改变出身阶层的唯一途径。于是,大多数人照做了。
纪录片里,20 多岁的万超刚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毕业,一所三本院校,虽比不上数一数二的重点大学,但总算读完 16 年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
刚出社会,万超就奔波于人潮拥挤的招聘会,他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做。加班?没问题。工资低点?没关系。
后来,有家清算公司录取他,给了当时武汉的最低工资 1500 元 / 月。工作后,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租房 500,中午伙食费 337.5,话费 100,加起来一共 937.5,工资几乎花光。
他说:“刚开始对自己还有期待,但越找工作越觉得,最简单的是你要在生存的城市里活下来。”
好景不长,上了 10 天班,公司就把他清退了,理由很简单:Excel 不够熟练,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在与同班同学的散伙聚会中,万超在 KTV 昏暗的灯光中喝多了,蹲在地上大哭,“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 211、985,一定是这样。”
不可否认,当三本院校与 211 / 985 的相比,后者更有优势。但,他们遇到的困局,或许也与你一样:
国内某知名 985 大学的李先生,薪水 20w+。
前几年,他在北京买房,掏光家里的积蓄,收入 60% 要用来交房贷。生活基本紧衣缩食,没有旅游没有锻炼,娱乐全靠玩游戏看电影。
一年才回家一次,觉得 1000 出头的高铁费挺贵的。那时,他觉得什么创造力,都是狗屁。
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抓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高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
我们以为,上了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生活就可以不必这么辛苦了。
可惜,这些打鸡血的标语没有告诉你,你没有足够的运气出生在不愁生存的家庭,只能被社会的“优胜劣汰”规则归类,并且还不能埋怨,他们认为:你这么失败,因为是你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呀!
真残酷。
陷入骗局的人,利用骗局不断制造同样的悲剧
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振祥,28 岁的时候,成了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
他说,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
换言之,先把那些考不到一本二本的孩子骗进来,让他们交学费,然后到了时间再给一张毕业证就 OK 了。
他清楚知道,无数人仍执着认为,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一本二本,就上三本,反正要把所谓的大学文凭拿在手才有安全感。
于是,某些无利不赚的商人以创立民办大学的名义,再利用这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在招生宣讲会一遍遍强调上大学是件多么重要的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才能收获体面的工作,获得高品质的生活”,目的是让更多人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别以为自己很聪明不会上当,每年高考,只有少数发挥最好的人才能进入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大学,大多数则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进入民办高校。过去 10 年,民办大学增长了 30 倍,依旧有人络绎不绝地给他们送钱。
那年,奔波于武汉各镇县开宣讲的王振祥,遇见高考只考了 388 分的王盼。
王盼家庭并不富裕,她一直在镇上念书,父母在砖厂搬砖为生,一块砖赚 5 厘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王振祥是他们让女儿上大学脱贫的希望。所以,就算走山路、赶牛羊,乘大巴,也要参加招生宣讲。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为了供女儿一年 1 万多的学费,全家几乎砸锅卖铁的背后,其实是招生老师一边盘算招到多少个学生,可以拿到业绩提成,一边心里自责“造孽啊”。至于学什么,对你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他们一概不管,也管不了,只负责把你送进去不断“消费”。
王振祥心里十分清楚:“我们是公司,不是学校”。
如今的大学已经不是那个年代的高等学府,并非所有学校都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有人在悄然逼近,准备收割一波“韭菜”,对于王盼来说,她别无选择,这是她认为能够“脱贫”的唯一通道。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选了一个自己也不知道,学了到底有什么用的专业,随后毕业,毕业后再次失业。失业后为了生计,成为忽悠他人的骗子,由此不断制造恶性悲剧。
努力读书16年,
最后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
纪录片说到,每年都有超过 200 万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些在城市生存边缘挣扎的年轻人,被称为“蚁族”。当他们找到了工作,那些微薄的收入并不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生活。
我想起 BBC 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的一句话:“在中国,你必须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教育部教司司长吴岩在 2018 高等国际论坛年会上说:“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应该停办了。”
自从 1997 年中国推行教育产业化政策,有的大学变着花样改专业名,不断开拓新专业,把学生忽悠过来,却没有像样的师资,没有靠谱的课程。
毕业后一看招聘需求,傻了,自己什么都不会,大学里学的也没啥用啊!
△某招聘网站对应届生的要求
仔细想来,不仅是大学,高考以前,那段与《 5 年高考 3 年模拟》死磕的日子,对你的人格完整、性格培养等发展,用处并不大,倒是让你被“标准答案”抹杀。
崔永元曾说,某天他侄子在做作业,看到一道题是这么问的:你能把《匆匆》这篇课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结果后面打了一个 ×,标准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他就纳闷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偏偏连最喜欢的话也要统一。
△ 令人发憷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此时,反观美国的高中课程,大洋彼岸的孩子幸福太多。美国高中所有学校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语文(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选修课非常丰富,涵盖经济、法律、建筑、外语、艺术等,这些内容与社会职业接轨之余,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
△ 美国高中课表
令人更挫败的是,在传统教育之下,我们不仅与社会脱轨,还从小就被打压得失去自我。
其实,唯独遵循人的兴趣发展,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备赚钱能力,关键在于你是否会利用它。
然而,我们的父母总以为那些东西并没用。小时候,你喜欢画画,他们觉得这对你的未来没有帮助,又不能赚钱,于是一味打压你的兴趣,以填鸭式的方式,逼你学各种化学、物理,因为理科生比较好找工作。久而久之,你内心最初的兴趣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了。
我已经20多岁了,还有出路吗?
教育本身是让我们每个受教者都拥有独立的思考、辩证的处世态度以及能够实现造福社会的自我价值。
残酷的是,河北衡水中学分校遍布全国,安徽毛坦厂中学数以万计年年反增不降,这种“流水线”式的教育方法,用“均衡发展”使其平庸。
大多数人会像万超的同事一样,早已完成 16 年的教育,步入社会,觉得为时已晚。
“每次都说自己年轻,刚毕业是这样的,可以慢慢混,一步步来,我始终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借口,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困惑,找不到方向,所以,我现在就是一个平庸的失败者。”
但,我想告诉你,请不必沮丧,更不要自责。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3~19 岁,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此期间,我们到了 18 岁,已经达到法定成年的门槛。然而,在这种传统的打压式教育下,大多数人并不能在这个年龄段认清自己是谁。
所以,西方标准的 18 岁成年界限在中国应该要往后挪。大多数人尚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有人 19 岁完成成年人的转换,也有人 29 岁还没达到,大多数会在 30 岁前后完成。
也就是说,即使 22~30 岁一事无成,也不必自责,这不是你的错。你还在“爱、工作和世界观”的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差的人,没办法接受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产生对所处环境中一切格格不入的心理状态,但现实又迫使他需要适应来获得生存资本。
社会适应性强的人,在不同工作中,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并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目标,或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同时又与社会接轨。
知乎上有位答主,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被调剂的原因,调到了俄语专业。学了之后,发现太难了,直到大三都学得很痛苦。家人劝她考研,同学也安利她说人力资源不错,她尝试之后发现,要学高数啊,无奈自己真的是个“理科黑洞”,于是放弃。
后来,因为追星,迷上了剪视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对画面的重新拼接,很喜欢在电脑敲下每一个字,剪辑好的每一帧画面。但她也会有顾虑,例如这些东西以后能养活你吗?能让你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吗?
她没有答案,但真的很喜欢。
刚毕业的时候,她还会关注各种剪辑的课程,一边上班,一边领着微薄的工资报班上课。工作之余,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猪八戒网帮一些公司剪辑、设计。
今年,她终于艰难地完成转行,成了一名剪辑师。她说:“虽然一切从头开始,但值得”。
我只希望,
这场骗局不要成为下一代人的宿命
写到最后,我知道肯定会有人怼我:“你的意思是读书没用咯?那你这十几年还上学干嘛?!”
我想说的是,从头到尾,我都没有说过读书无用。
读书确实花钱,虽然它不一定能跨越阶层,但是读书一定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不是识字能读书,我就不可能明白其中的差异,我也不可能有阅读的能力,我更不可能试着改变生活。
只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去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所谓的标准化教育,为什么一定要有标准答案,那人生呢?有吗?
此时,我在 Quora 上找到几条建议,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1. 列一个清单,写出你真正热爱的 100 件事。
2. 试试能否把不同的点合并到一块儿。
3. 找 5 个在相似领域的成功人士,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4. 在你的激情、技能(或者你愿意去学并且能学会的技能)、和这个世界需要的东西这三者中间找到一个交叉点。
5. 想明白为什么它对你来说如此重要,然后就再也不听别人瞎逼逼!
我们的社会,早已不是停留在农业文明的阶段,商业、资本的因素错综复杂。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农村的孩子,多少考不上一本二本的孩子还要被割韭菜,还要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态,还要赚多少钱,才能让自己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许,这种状况伴随他们一生。
我多希望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寻找自己的兴趣,去尝试不同的事情。
我更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提倡多元化,尝试摈弃打压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谁都没有权利用自己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价值,去扼杀他们的天性。
最后,希望掉入这场陷阱的人,可以不用为了自己的生存,再割下一批韭菜,然后让自己的后代又循环往复这样的悲剧。
谨以此文,献给读了16年书,
依旧迷茫焦虑的你
PS:
文章崔永元部分资料来源:《崔永元:别再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
感谢心理咨询师张雯萍老师对文章心理学内容的贡献。
为你推荐
年轻人可以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确实不容易,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受到过太多外界催促成长的压力。
哪怕是步入了大学、步入了社会的我们,何尝不也在承受着同样过大的成长压力呢,人生四大“喜事”:结婚,生子,买车,买房。有了四子(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才会真正地幸福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我们想陪伴同样面临着巨大成长压力的你,一起从“心”测出真实的自己,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和需求,更好地做自己,而不是努力过成他人、社会所设定的“标准生活”。
今年双十一,我们壹心理测评将迎来三周年,借此契机,我们为你打造最贴心的年度心理测试包:
壹心理测评新朋友,我们推荐你以 4.9 元超低价,体验任意 2 个测评
壹心理测评老朋友,我们推荐你最低 29 元到手价,获取 20 次测评年卡(可自用或赠送)
刚好处于苦闷期的朋友,我们推荐定向倾诉礼包,不仅有两次定向测评,还有一次向咨询师倾诉的机会,说出任何想说的话,吐槽任何想吐槽的事
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最低29元到手价20次测试年卡。悄悄告诉你们,分享好友还能赚成长金哦!
扫描二维码,锁定双11优惠
▼
过程中如有疑问
请加“测评小秘书”微信(ID:yxlcpxm)
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