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帅气迷人、背后残杀17人 | 犯罪心理学揭秘:一个杀人魔是怎么“养成”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心理0时差 ,作者时差大叔
点击上方☝壹心理 , 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壹心理主笔团 | 时差大叔
! 阅读提示 !
此文章科普人格障碍,含真实案例。
有心脏病 / 高血压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读者请迅速离开。不要因为好奇心阅读。
01
1991 年 7 月 22 日夜晚,美国威斯康辛。32 岁的 Tracy Edwards 在酒吧里正和朋友喝得开心,一位穿着得体、谈吐礼貌的男子走向他们:
“漫长的夜,我觉得有点孤单呢。你们有谁愿意跟我去我的公寓吗?我觉得你很有魅力,我们就一起喝喝酒、聊聊天、陪伴彼此度过今夜就好,也想请你做我的裸体模特,让我拍几张照。作为报答,我会给你 $100 美金。”
提出这个奇怪要求的人,是身高一米八三、当时 31 岁的 Jeffrey Dahmer。
The Man Who Could Not Kill Enough by Anne E. Schwartz
在九一年,一百美金可不是小数目。也许是受了这笔天降之财的蛊惑、又或许是被长相英俊的 Jeffrey 吸引,Tracy 答应了他的要求,跟着去了他的公寓。
Tracy Edwards
结果刚进门,Tracy 就感到事有蹊跷。Jeffrey 的公寓里四处弥漫着难闻的腐烂味道,地板上还放着几箱盐酸,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普通人家。
正当 Tracy 打量着 Jeffrey 公寓里的热带鱼水族箱时,Jeffrey 突然拿出一副手铐、打算趁着 Tracy 背对他的时候、把 Tracy 的双手都铐起来。
“你这是在干吗?” Tracy 奋力反抗,Jeffrey 没能把 Tracy 的两只手都铐上,拷了一只。Jeffrey 把 Tracy 押进了自己的卧室、拿出一把刀在 Tracy 面前挥舞、逼着 Tracy 脱去衣服给他做裸体模特。
Tracy 发现,这间卧室里有很多其他裸体男子的照片,卧室一角有一口大桶,桶里散发出阵阵难闻的腐烂气味。
眼看自己当下安全难保,Tracy 知道自己只有暂时对 Jeffrey 言听计从,才能找到机会逃脱。
慢慢地,Tracy 乖乖解开了衣服扣子、裸露身体。这时 Jeffrey 突然把耳朵贴在 Tracy 胸口听他的心跳,一边把刀驾在 Tracy 身上说:“你知道吗,我想吃了你的心脏”。
机智的 Tracy 一边说想要上厕所,一边安抚 Jeffrey 说:“我是你的朋友,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走的。不如我们回到客厅,继续一边喝啤酒一边聊?”
Jeffrey 同意了,拉着 Tracy 回了客厅。过了一会儿,Tracy 发现 Jeffrey 似乎在发呆、注意力转移到了别处,最关键的是 Jeffrey 有一瞬间放开了手铐的另一端。
抓住机会,Tracy 奋力跑向大门,好在大门没锁,成功逃离公寓。Tracy 迅速跑到最近的警察局,报告了自己的经历,跟随警察回到 Jeffrey 的公寓进行调查。
警察在盘问 Jeffrey 当晚经过的时候,发现抽屉里一些解剖人体的图纸,立马心生警觉:要知道,在今夜之前,这个威斯康辛的小城,已经出现了十几位失踪人口!
于是他们控制了 Jeffrey,开始在公寓里彻头彻尾地翻查。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Jeffrey 公寓的腐烂臭味,来自他之前杀戮的十多位受害者的尸体。他和今天一样请对方回家,然后用凶器或是毒药杀死对方、与其尸首发生性关系、再大卸八块、骨肉分离,有的保存在冰箱里、有的浸泡在盐酸溶液里(现在你们知道那些盐酸是用来干吗的了)、然后存放在公寓的各个角落(比如冰箱里、还有卧室那口大桶内)。
▲ 警方在 Jeffrey 公寓冰箱内发现了浸泡尸体的溶液、分解后的尸体和头颅。
在 Tracy 之前,Jeffrey 已经夺走了 17 个年轻男子的生命。若不是 Jeffrey 只成功拷上了 Tracy 的一只手、若不是 Tracy 急中生智找到了机会逃跑,他就会成为第 18 个受害者。
看到这里,除了觉得震惊、悲伤、愤怒、遗憾等各种情绪,我们一定都会觉得好奇、特别想要知道:
“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外表看上去如此正常的人,内心怎会住着个恶魔?”
是的,他的心里住着恶魔。一个内心扭曲的人,人格是破碎的、病态的、有毒的。
案件进入侦破和审理过程之后,Jeffrey 对调查非常配合,甚至放弃了寻求律师的权利。法庭上,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而辩方和检方争执的一个焦点就是:
Jeffrey 是否受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困扰,以至于他难辨是非对错、或是这些残忍行为并非来自他的自由意志?
▲ Jeffrey 出席庭审。
为示公允,法庭请来了独立的第三方临床心理学家 Samuel Friedman 以及精神科医师 George Palermo。两位的诊断是:
Jeffrey 患有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接下来,大叔会为你解答:
什么是人格障碍?
Jeffrey 被诊断出了哪类人格障碍?有怎样的具体表现?
这世上大概有多少人受到人格障碍的困扰?
什么因素可能导致人格障碍?
以及一个可能更为重要迫切的问题:该如何帮助人格障碍人士?或者如果说,帮助他们就等于是在帮助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我们如何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类似 Jeffrey 这样的人间悲剧?
02
人格障碍:扭曲而破碎的灵魂
我们先来说说 “人格(personality)”。
人格,通俗说法也可以叫性格,是一个人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包括我们待人处事的习惯、言行举止中相对固定的风格。
“这个人性格怎样啊?” —— 在你和某人初次见面之前,也许你会想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因为这样能帮助你对 ta 的习惯和风格有所预期、也让你们的交流更加融洽。
正常的、无障碍的人,虽然彼此性格不同,但大多能在不同的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稳定、也能把自己的风格和社会文化规则进行校准,不会轻易无理由地做出格格不入之事。
但有的人,他们的人格遇到了障碍:
他们的人格可能是不守恒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言行举止的风格、思维方式会发生巨变;
他们的人格 “不按常理出牌”,对社会准则、道德法律、主流文化曲解或是无视;
他们可能找不到一个稳定的、固定的 “自我概念”,所以人格是破碎的,想不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基于此,这些人的言行举止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更会给他们身边的人造成诸多困扰。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人格障碍一共有 10 种。
大叔今天不可能十个都讲,我们就来看看 Jeffrey 被诊断出的 2 类人格障碍。
Jeffrey 首先被确诊的第一类人格障碍是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这类障碍之所以被称为 “边缘性”,是因为它介于健康、忧郁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这四者之间。这类人和普通人一样看起来有正常、健康的部分,但他们很容易遇到一点小事就感到受伤、无法控制冲动和欲望、从而作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破坏性行为。
回到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 诊断手册(第5版)》,如果在以下 9 项症状中,某人有 5 项以上都符合,那么此人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无法忍受被人抛弃,一旦发生,会有激烈反应;
极端的思考模式,黑白、对错分明,易造成人际冲突;
有自我认同障碍,自信心低,因此影响人际关系;
情绪低落时,会有自我伤害及放纵的行为,比如飙车、疯狂购物;
会借由轻生、自残等威胁他人不得结束情感关系;
不合时宜地爆发愤怒情绪,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情绪失控时,忧郁、焦虑情绪会持续数小时;
害怕孤单,经常有空虚感;
在瞬变中,出现与压力有关的妄想,或严重解离现象。
在这里大叔必须叮嘱一句 > 以上内容虽然来自心理和精神科权威的 DSM 诊断手册,但基于本手册进行诊断的,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这里大叔只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这些症状才分享这些信息,请避免对号入座、或是给周围的人贴标签等危险行为。
但现在我们因为是已经清楚了专家对 Jeffrey 的诊断,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倒推:Jeffrey 是否满足了上面 9 项中的 5 项以上?
很明显,他有好几条都 “中招” 了。比如,第一条就特别适用:“无法忍受被人抛弃,一旦发生,会有激烈反应”。
Jeffrey 在接受调查时表示,自己不能忍受别人的离开,而生活中的人总是来来往往。唯一能确保对方一辈子都和自己在一起的方法,就是杀了他、把他的心脏和其他部分吃进自己的身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同时也永久保存他的脑壳和骨架……
▲ Jeffrey 抱着自己杀害的受害者头颅,通过这种方式和其 “永不分离”。图片出自以 Jeffrey 为主人公的电影《The Secret Life: Jeffrey Dahmer》。
你发现了没:“不被抛弃”,这四个字本身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需求 —— 谁都希望能和自己重视的人维持相对亲密的关系,不被抛弃、而是被珍惜、被重视、被尊重。
但人格出现障碍的人,可能会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做出那些小到正常人无法理解、大到触犯法律天理不容的恶行。
据统计,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人发病率为 1-2%,男女患病比率为 1 : 3。
我们再来看 Jeffrey 被确诊的第二类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分裂性人格障碍也比较常见,全球约有 3% 的人被诊断出这种障碍,男性诊断率高于女性。在分裂性人格障碍者中,有小部分会进一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你看这两种病症的名称就知道关联了:schizotypal,schizophrenia,都是同词源的)。
分裂性人格障碍也有 9 项常见特征,包括:
有与社会主流文化或亚文化大相径庭的思想;
有不寻常的感知经历。比如,有时候会感觉自己的身体的某一部分不受到自己的控制,或者自己的身体并不属于自己;
离奇的想法与言语,内容含糊不清,或经常带有隐喻、模式化的语言;
疑心重:觉得电视上或者收音机里说的事情跟自己有关。比如,相信头条新闻是针对他们的,会觉得有人(通常是陌生人)在他们背后说他们坏话,觉得世界上很多重大事件都和他们有关 ,觉得周围一些事物或者发生的事情有某种特殊的象征;
有不合时宜或狭隘的情感;
行为与穿着比较不同寻常,猎奇,怪异;
缺乏除了一级近亲之外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强烈的社交焦虑感,不会因为相处时间长而减少,经常以惊恐症(paranoid fear)而不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为解释;
有被害妄想症的倾向。
这里头的第一点,相信 Jeffrey 已经是 “最佳模范代表” 了。他相信:把一个人的心吃掉就可以和这个人 “永远在一起” —— 这不是社会主流是否能认同的问题,而是我们都很难理解的问题(认同和拒绝的前提,是我们要先能理解)。
至于其他的这些常见特征,大家可能还没能对上号,这是因为大叔讲述的关于 Jeffrey 的故事还不完整,但都讲的话这篇文章就变成故事会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百度一下 Jeffrey Dahmer 这个名字,除了文献,还会有纪录片和影视作品。
—— 相信你看了之后就会明白,他是怎么被诊断为 边缘性 + 分裂性 双重人格障碍的了。
讲述这段连环杀人故事的电影
《The Secret Life: Jeffrey Dahmer》
电影海报中,Jeffrey 正抱着自己砍下的头颅……
现在我们知道了,Jeffrey 是双重人格障碍患者。但我们不禁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人格障碍?
下一章节,大叔会结合 Jeffrey 童年以来的经历,谈谈人格障碍的成因。明白这些之后,我们也许就会明白,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03
人格的破碎,从原生家庭的噩梦开始
Jeffrey 从生下来就遭遇了来自父母亲的情感忽视,也经历了多场家庭暴力。
Jeffrey 出生那年,和父母的合影
比如,他的妈妈觉得喂母乳很烦,于是断了母乳,用其他方式喂养。后来他的妈妈生病了,常年卧床,爸爸又还在大学攻读化学学位,经常不在家。爸爸回家的时候,也都是照顾妈妈、极少关心自己的儿子。然而妈妈的病几近没有好转,曾试图服药自杀。妈妈和爸爸之间的感情也出现裂痕,吵架是家常便饭。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从刚出生起、在他人生中最脆弱、最需要被照顾的年岁,就经历这黑暗一切、丝毫没有爱和安全感、身边尽是暴力和恐惧…… 会是种怎样的体验?
可以说,小小的 Jeffrey,从来不知道 “亲情” 是什么。
在小学,老师和同学们把他看作一个安静、害羞的怪孩子。怎么个怪法呢?比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似乎更喜欢昆虫和小动物。他捕捉了大量昆虫,放在玻璃瓶里养着,死了之后再把它们 “分解”。他还到马路上收集被过往汽车撞死的猫狗,带回家后,他请来班上的同学,把猫狗的尸体解剖给大家看……
少年时期的 Jeffrey
上了中学的 Jeffrey 行为更加怪异了,身边真心一个朋友都没有。他成绩烂到透顶,还在接触了酒精之后迅速上瘾,整天想办法把酒 “偷渡” 进学校里,大白天就喝个酩酊大醉。
那个时候,Jeffrey 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恋,但在那个时代(1970年代),哪怕是在美国,同性恋、心理和精神疾病这些东西,也都是 “为人不齿、被曲解” 的对象。
这个时候的 Jeffrey,估计自己都已经认定自己是个 “另类”、甚至是个 “变态” 了。虽然没有其他专家明确挑明,但在我看来,Jeffrey 的人格障碍,在他的中学后期,已经基本成形。
1978 年,18 岁的 Jeffrey 高中毕业。
Jeffrey 高中毕业照
Credit: Revere Senior High School
毕业后仅仅三周,他就犯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杀人案。
那时候,Jeffrey 的父母刚刚离异,爸爸搬到了家附近的一个汽车旅馆暂居,妈妈则是搬去了另一个城市生活、和 Jeffrey 断了联系。
于是,Jeffrey 独自居住在一家人曾经共同生活过的房子里。某天他正开着车,有个名叫 Steven Hicks 的人请求 Jeffrey 给他搭个便车。Jeffrey 不仅同意了,还邀请 Steven 回了自己的家。
Steven Hicks
Steven 那时候也是 18 岁,两个人在家里喝啤酒聊天,一切都挺融洽的,直到…… Steven 起身说:“天色已晚,我该走了。”
这是种什么感觉?好不容易有个人出现在自己生命中、聊上了几个小时,就又要离开我?
Jeffrey 拿起哑铃就从身后砸向了坐在椅子上的 Steven,连砸两次。确认 Steven 已经失去意识之后,Jeffrey 勒死了他,脱光了 Steven 的衣服,然后对着一具尸体自慰。
第二天,Jeffrey 分解了 Steven 的尸体,埋在了自家后院。过了几周,他又把那具尸体从土里挖了出来,通过酸性物质分解了尸体上残留的肉质,直接倒进马桶冲掉。Jeffrey 再找来一把大锤子,把 Steven 的骨头敲了个粉碎,然后他跑进家后面的林子里,将尸骨四处藏匿。
杀害 Steven 之后六周,Jeffrey 的爸爸回来了,这次还带着他新找的未婚妻。看自己儿子不务正业的样子,他先是让 Jeffrey 去上大学,结果挂科太多不到一年就辍学了。
接着他又让儿子去报名参军,儿子还真的去了,但现在我们知道,他在军队里也强迫其他男性军人和他进行性行为(不止是那个时代、更是因为军队的文化环境,遭受同性强奸这种事是很难报告给上级的)。
1981 年,Jeffrey 兵役结束回到家中,爸爸看他还是那副天天喝酒吊儿郎当的样子,却依然没意识到儿子迫切需要心理和精神科的帮助(又或者这位父亲明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却选择性忽略),而是简简单单把 Jeffrey 带到了奶奶家。他爸爸说:Jeffrey 小时候和奶奶关系还算好,所以希望和奶奶相处的时候,Jeffrey 的小毛病会 “自然而然好起来”。
结果呢?情况自然而然变得更加严重了。Jeffrey 把更多的男性带去了奶奶家,在那里杀戮、分尸…… 后来被奶奶赶出家门,他自己租了一间公寓,继续骗人跟他回家、毒晕或是打死对方、再分尸……
▲ Jeffrey 杀害的三名受害者。从左到右:Jamie Doxtator,Konerak Sinthasomphone,Oliver Lacy。Credit: WISN-TV, Milwaukee.
直到 1991 年 7 月 22 日那个夜晚,Tracy 的逃脱和报警,给 Jeffrey 的连环杀人案,画上了一个迟到了太久的,休止符。
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师普遍认为:早年原生家庭的经历(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家庭教育的方法失当、家庭暴力等)、社会环境的压力(比如 Jeffrey 那个年代大家对心理精神疾病、以及对同性恋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和可能的基因遗传,都可能导致人格障碍。
最棘手的是,人格障碍一旦形成,都会带有 “自我相容性(ego-syntonic)”。也就是说:这个人自己已经认可、内化了这种扭曲的人格,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切都还初现端倪的时候,就加以正确的干预。
Jeffrey 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有太多机会可以捕捉到这个孩子 “不正常” 的蛛丝马迹,并寻求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可惜的是:在 Jeffrey 的身边,没有一个人在最关键的时期、在他的人格破碎之前、让他看见过光芒。
当然,那个时代的心理精神科,治疗方案未必人性化、也未必有效(比如臭名昭著的 “电击疗法” 在那个时代就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及时的干预和积极的影响,相信一定能避免 17 个生命的陨落。
时间来到了 2018 年,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可能还是无法根治人格障碍,但科学家和医生已经能够对人格障碍进行专业的处理,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求减少和这个社会发生冲突的生活道路。
所以,你不需要诊断 “我身边的某某某是否有这个那个人格障碍”,你要做的就是:当你发现身边的人有明显的不对劲时,去寻求专业、靠谱的帮助。
这不仅是在救 ta,更能够潜在地帮助到 ta 身边的更多人。
写在最后
来到文章的最后,你肯定要追问大叔:“那个 Jeffrey,最后庭审结果是怎样的?”
法庭认为:尽管可以确诊 Jeffrey 患有人格障碍,但他仍然是有能力区分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并且在作出杀人恶行时是有自控能力的,因此他仍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 法庭上,Jeffrey 和他的律师 Gerald Boyle。
1992 年开始,Jeffrey 被关进了监狱,开始服刑 —— 终身监禁。
1994 年 11 月 28 日,Jeffrey 去世了。这一次,他是死在了别人手上。
那天,同监狱的另一位囚犯,自称是得到了上天的旨意,要他去杀了 Jeffrey,说是这样才能给人间带回正义。
▲ 监狱中的另一名囚犯,Christopher Scarver(右),用一根长达 51 cm 的铁棍敲死了 Jeffrey(左下:事发 20 分钟之后,赶到现场的狱警看到身负重伤的 Jeffrey,虽立即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根据 Christopher 的供述:Jeffrey 在遭受袭击时,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全程静默。
就这样,一场从出生起似乎就注定的悲剧,造就了一个破碎的人格,也夺走了 17+1 条生命。
也许这个社会看待 Jeffrey 时,不是对他罹患的人格障碍投去理解和同情的目光,更多的是不解、是愤怒。
而愤怒,是一种能量很高的情绪。它自带双脚,会四处散播,最终回到了 Jeffrey 自己身上,也终结了他自己的生命。
对他的死,有的人拍手叫好:这下子一个因果轮回完整了,他罪有应得。
但也有的人开始反思:他的父母、老师、同学,是不是也有责任呢?如果有一个人、发现一点端倪、给他提供正确的引导,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
大叔坚信一点:愤怒和黑暗会传播,爱和光芒也一样。谁的生命都带有阳光和黑暗两面,没有人能做到 100% 积极向上。重要的是:
在关键的时候,你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学了心理学之后,我看这个世界最大的改观之一就是:每一个悲剧的背后,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受害者、施暴者这两个非此即彼的角色。
小时候我们看动画和电影,总急于去回答: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好人打败坏人了吗?
但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所有的好坏对错黑白阴阳之间,都有个灰色地带,等着我们去揭开、去解释。
而心理学,就是我们身处这片灰色泥沼时的,一枚指南针。
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值得我们为它去发光、用心去守护。
祝愿我们,都能好好地、认真地、温暖地活着。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1] Wikipedia. Jeffrey Dahmer.
[2] Anne E. Schwartz on OnMilwaukee.com (2017). Reflections of a serial killer: 25 years after Jeffrey Dahmer's first headline.
[3] ZOÉ on soserial.wordpress.com (2017). Jeffrey Dahmer.
[4] Swartz, Marvin; Blazer, Dan; George, Linda; Winfield, Idee (1990). Estimating the Prevalence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the Commu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4(3): 257–272.
[5] Pulay, A. J., Stinson, F. S., Dawson, D. A., Goldstein, R. B., Chou, S. P., Huang, B.; et al. (2009). Prevalence, correlates, disability, and comorbidity of DSM-IV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wave 2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Primary Care Companion to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1(2): 53–67.
[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为你推荐
与 Jeffrey 一样,大部分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根源其实都来自于原生家庭。
童年父母的忽视、指责、不接纳,让我们缺失了关键的心理营养,长大后不自信、不敢表达,敏感焦虑,生命能量被压抑,更容易陷入心理障碍,为人父母后,甚至在无意识中把这种缺失复制给孩子。
今天我们谈论原生家庭,也并非要指责和怨恨,因为成年后的我们,是有能力做自己父母、补足心理营养的。
向你推荐这门已为 1 万人带来改变的课程 —— 林文采博士《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分享邀请卡可拿奖学金哦
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Further readings / 拓展阅读:
另有一些心理和精神科专家认为,Jeffrey 还有第三重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之前有篇推文,以漫画的形式把 10 种人格障碍一次性科普全了。有兴趣的读者请点击下方、进入大叔的公号、后台回复 人格障碍 查看。
点这里关注,回复“人格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