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冬奥赛场有个工位
这里是我们的新栏目「人物志」的第 10 期。
云上奥运,中国队加油!
中国技术加油!
夕明 | 阿里云国际体育线项目经理
从8K超高清画质到云转播,数字技术的进步为奥运带来诸多改变。而我的工作是把电影特效搬进冰雪赛场。
怎么说?大家还记得《黑客帝国》主角尼奥慢动作、躲子弹的名场面。
不同于电影中,需要架设120台相机、耗时数月才能制作出的“子弹时间”画面。在云上转播的今天,通过云边端协同技术,高清的全视角画面在1分钟内就能输送到全球50亿观众面前。
1月19日,我跟同事整装待发,进入北京冬奥的冰壶赛馆,搭建边缘计算的服务节点,把现场几十路高清摄像机的信号都接到云上,之后,再经由智能算法自动对场景进行智能建模重构。
当一轮冰壶比赛结束、下一轮比赛即将开始的间歇中,观众就可以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到全视角的精彩回放。这种智能建模还原的画面,甚至比肉眼所见更加流畅、顺滑。
更重要的是,高自由度视角观赛还可以帮助裁判更好的观测、复盘,让每一个关注比赛的人,都看得到更丰富、更细节的关键瞬间。
在奥运赛场上,总有一些技术和比赛擦出的火花,为奥运带来更多的精彩。
交换纪念徽章是每届奥运的传统,但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又需要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东京奥运时,我们带来了由阿里奥运团队打造的奥运史上首款云徽章(Cloud Pin),以科技的方式重新诠释了传统的奥运文化。
来自全球各国的记者只需将彼此两枚“数字云徽章”就近碰一碰,就能互加好友,看到对方每日行走步数等动态。去年夏天,我带了300套Cloud Pin去东京,异常受欢迎,三天就派发一空,这让我们倍受鼓舞。
至于北京冬奥,阿里云又有哪些创新应用?这里先卖个关子,只能告诉大家,有很多,非常值得期待。
碧烟 | 阿里云交付架构师
入职的第二天,我就领到了冬奥的工牌,在首钢园办公,这里是冬奥的技术中心所在地,一待就600多天。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持续了1169年,现代奥运会也持续了125年,但奥运上云,也就这几年的事。
记得同事跟我分享过一件事,2017年,我们的同事来到瑞士洛桑,为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人员演示了如何搭建云上的转播环境,传统模式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我们在现场就弄出来了。
世界正在从传统IT向云端转移,奥运也势必将从传统的IT模式走向云端。但听到同事们分享这样的故事,还是能够体会到当时现场的震撼。从最基础的层面,奥运不用再重复建设机房,然后短暂使用后再拆除了。感觉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回想这600多天的经历,为冬奥服务让我收获了很第一次。
第一次全年所有的公众假期都在北京度过。因为冬奥测试赛大多安排在节假日,为了验证比赛场馆、云上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我们严阵以待,顺利通过一次又一次测试赛以及技术专项演练的考验。
第一次感受到首钢园的四季分明,原来北京的四季也可以这么美。
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期待北京冬天的到来。原来不那么喜欢冬天的我,每次深夜打车路过五环的灯带,都觉得夜色好美,像一步一步踩着亮起来的。
首钢园的春夏秋冬
虹冈 | 阿里云国际服务工程师
同事给我起了个奇怪的称呼,追晨昏线的人。
因为我base法兰克福,从德国到中国,时差是7个小时,我有可能白天处理完欧洲客户的事情,凌晨还要跟国内的客户与同事对接沟通。
由于身处欧洲,我很早便加入奥运项目组,主要对接国际奥委会下属的三大机构(IOC、OBS、OCS),负责云技术服务的现场支持。
去年11月中旬,我抵达上海,提前备战北京冬奥。
我应该是公司对接最多国家的工程师,因为国际奥委会有数十个技术供应商,他们的程序员来自世界各国,每一款应用系统的开发、部署与运维都可能影响到云底座,我需要在现场了解真实的用云情况,充当好桥梁的角色,确保云上冬奥系统的平稳运行。
我原以为,我的湖北口音已经够重了,没想到,来自北欧国家的程序员英语更令人崩溃。不过没关系,代码是最好的沟通语言。
长期在外漂泊,还挺想念家里的食物,我已经三年没回武汉了,元旦抽空回去了一趟,终于吃上了心心念的热干面、豆皮、面窝、糯米鸡、红薯面窝,还有排骨藕汤、红菜苔炒腊肉、珍珠丸子、粉蒸肉。
1月21日,告别北京的伙伴,我正式进入冬奥主媒体中心(MMC)执行驻场任务。幸好这次奥运是本土作战,伙食是有保障的,第一顿饭,我就吃上了“国菜”——酸辣土豆丝。
北京冬奥已经进入倒计时
阿里云工程师也全面进入重保阶段
云上冬奥,加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