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享 | 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编程?再不搞懂,你就out了!

2016-10-20 播报君 北京教育播报
点击上方“北京教育播报” 可订阅哦!


说起编程,你能想到什么?

 

让人一脸茫然的枯燥符号?




以编程为手艺,坐在电脑前“蓬头垢面”的码农?


 


还是追逐潮流,给孩子入手的一款乐高机器人?

 



至于编程教育,相信很多孩爸孩妈跟播报君以前一样,只知道“如果不让孩子学学编程,就out了!”,但对“为什么要教孩子编程”却是一头雾水! 

“不要只是买一个新的电脑游戏,自己做一个;不要只是下载最新的应用程序,帮助设计它;不要单纯在手机上玩,编写它的代码。无论你在城市还是农村,电脑将是你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愿意工作,努力学习,未来将由你们创造。”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编程一小时”活动开幕时发表的讲话。仅到2015年,该活动就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参与其中。




所以,当重视科技发展的国家掀起全民编程热时,做一位合格的父母,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力,就太有必要搞明白“为什么教孩子编程”的深刻原因。


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学科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备具体的学科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思想观念……” 江苏省信息技术特级教师陆平认为,漂亮的代码、严格规范的语言风格、计算思维的训练都是编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一个孩子在少年时候遇见编程,如果能够真正地投入时间去掌握它们。那么,编程于他们的意义,就是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

 



陆平老师在20年信息学奥赛的辅导中,遇到了不少热爱编程的孩子。经过多年的跟踪调研,她发现自小受过良好编程训练的学生,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有的学生在本科学习物理专业时发现,拥有编程基础的同学表现出惊人的学习速度。优良的代码风格使得他们花在debug上的时间远小于其他同学。还有的学生发现,编程让他们学会用计算的手段解释物理世界中的现象。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杰斯特拉说:“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是的,生命的礼物总会意外赏赐给坚持的人。当他们诉说着编程给人生带来的种种体验时,他们的大脑中其实流淌着的正是计算思维!


交流思想的新表达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硕士、“阿尔法营创意编程魔法学校”主要创办者余宙华对于用编程进行思想交流深有体会。

 



他曾经在饭桌上和一个朋友发生争执,起因是一篇报道。报道中说,农村居民有一个习惯,他们会不停地生孩子,一直要到生出儿子才算完!对于“偏向男孩儿的生育习惯是否一定会导致人口失衡”,这位朋友坚持认为,生男生女的概率始终是50%,所以不管怎么安排生育,最后都是男女各半。而余宙华认为不然。双方用各种图形、文字、公式推演分析,总是不能说服对方。最后两人一起决定用程序模拟,发现这种偏向还是对人口有影响。 

所以,如果不懂编程语言,面对很多问题,也许你根本不会想到用程序来交流思想。


培养人文素质的另一种方式
“编程很高深,应该是有数理天分学生的专利吧”。一提到学编程,很多人是细思极恐的。
特别是很多想把孩子培养成人文主义范儿的父母,一直纠结:编程学习是不是有些太冷冰冰了?

 



仔细了解下,播报君发现编程绝对不是高冷范儿哦。江苏省信息技术特级教师陆平说,她的编程课可以从安静的书桌延伸到阳光、草场和餐厅。学生学习编程,也可以利用编程进行学习。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因为作品需要,学生往往要学习编程之外的各门学科知识。例如,有的学生为了编写游戏,还要研究游戏背后人的心理特征,进而思考玩家沉溺游戏的深层次原因。 同样,在余宙华看来,编程还完全可以与伦理学挂钩。有一天,余宙华在阿尔法营教室里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里面翻来覆去讨论善与恶的问题。余宙华想,如果此时给孩子一个固定而僵化的答案有何意义呢?应该启发孩子去思考这些人生大问题。于是,他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到底应该作一个善良的好人还是做一个凶恶的坏人?

 



孩子们听了这个问题,眼睛突然发亮,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于是,余宙华代领孩子们借助程序设计来思考。他们设计了一个游戏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三个种族:善良的老好人、凶恶的大坏蛋、普通的正直人。游戏规则是:好人和恶人相遇,好人减血;两个好人相遇,友好合作,双方加血;两个恶人相遇,恶斗一场,双方减血;正直人遇到好人,双方一起增血;正直人遇到恶人,双方战争,共同减血。

 



完成这样一套程序设计后,通过程序运作,最后孩子们惊奇发现只有正直人种族可以生成。其实,余宙华是想借助编程直观告诉孩子,“无论是简单做一个老好人或者恶人,都不是正确的做人方法。我们应该做一个能分清善恶的普通的正直人。因此,我们需要多读书、多思考,学会分清黑白、明辨善恶。”


核心素养培养新途径
今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指出“全面发展的人”要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参加很多北京的大型教育论题后,播报君发现“核心素养”应该是目前教育圈最热的词汇了。至于如何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很多教育者在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回到本文的主题来看,当我们把人文底蕴放在核心素养第一位时,编程学习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3F Learning创始人李幸呈和武若冰在参加2016全球少儿创新与编程教育者大会时找到了答案。 李幸呈和武若冰指出,Scrath发明团队领袖、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 Resnick教授一直倡导“编程化学习”,即把程序创造性地作为学习工具去承载丰富多彩的内容。例如,积木式图像化程序完全可以承载发展孩子人文底蕴的重任。把它当作工具载体传授数学知识、讲解自然科学,这种转变将对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在编程学习时可以将教学生活化和社群化。例如,一些编程课程把生活化场景注入其中。当学生拿着Ipad实地考察红绿灯的问题时,这个过程中既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又潜移默化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从而珍爱生命——这是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的基础。


编程热词手册

Logo语言是一种早期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资助的一项专案研究,在麻省理工大学(MIT)的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Logo源自希腊文,原意即为思想,是由一名叫西蒙·帕佩特的心理学家在从事儿童学习的研究中设计发明。Scratch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MIT) 设计开发的一款面向少年的简易编程工具。这个软件的特点是:使用者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也可以不会使用键盘。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通过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Lego Mindstorms(乐高机器人)是集合了可编程主机、电动马达、传感器、Lego Technic部分(齿轮、轮轴、横梁、插销)的统称。Mindstorms起源于益智玩具中可编程传感器模具(programmable sensor blocks)。第一个Lego Mindstorms的零售版本在1998年上市,当时叫做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RIS)。最近的版本是2013年上市的Lego Mindstorms EV3。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小学信息技术》2016年第10期  文/编辑  刘钰)


“为什么要教孩子编程”?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中小学信息技术》杂志(邮发代号:2-103),或关注微信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注是友谊,转发是力量!更多重磅消息,请猛戳下面!

名家名师话家风丨家风给了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怎样的品质?

聚焦 | 北京考试改革,到底改了什么?

每周一校 | 一所好学校能“精美”到什么程度?看了芳古园小学你会开眼界!



觉得不错请点赞并分享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