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丨360°全方位渗透,北京的传统文化教育课都有啥绝招?(传统文化教育北京进行时2)

2016-11-29 播报君 北京教育播报

昨天,播报君跟着“小文”一起上学,通过“小文上学记”,一起见证传统文化对“小文”学习和生活的全方位滋养。说到传统文化在学校的教育,肯定不能缺了课程这个重头戏啦。


今天,播报君还是要继续跟着“小文”的脚步,看看咱们大北京的传统文化的课程到底有多么丰富呢?


关键词:课题研究与教材开发


早在2014年,“小文”的语文老师“华老师”就参与了海淀教育科学研究所“海淀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的项目课题。“华老师”和其他被聘请的教授、专家一起到北京的各个学校调研,帮助学校在总结现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找到明确的课程发展方向。“华老师”说,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发展呢。

 

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华老师”所在的课题项目组又跟中华书局合作开展了传统文化教材实验。这次教材实验确定了25所实验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覆盖,项目组和中华书局向实验学校发放了4985本图书。

 

在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华老师”和项目组的老师们又联合了八一学校、理工附中、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一起研发《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评价标准》。为了一步步建立起齐全的传统文化课程门类,海淀区引导学校积极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能够以各种方式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这不,理工附中开发了《走进国学》、八一学校开发了《走进孔子的智慧》和《经典与养成》。另外,各个学校还结合本校实际,研发经典研读的校本教材,使经典教育更趋校本化、特色化。


关键词:多学段、多学科渗透


在各区教委的指导下,很多学校都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在语文、历史、思品、数学等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除了学科融合外,各个学校还通过传统技艺课程或社团活动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呢,要让孩子们培养兴趣,积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八一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是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的实验示范校。

 

在八一学校上学的“小进”同学告诉播报君,学校开设了论孝、韵律、中国古代光学成就、“烛照数计,数往知来”中国古代数学问题、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中国古代人物画、璀璨的艺术——皮影……特色传统文化课,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完全被点燃,每天都很期待课堂上会呈现出哪一种传统文化。


八一学校皮影课


“小进”还告诉播报君,八一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学到高中的各学段都有全阶段融合渗透。也就是说,“小进”在每个年级的学习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样一来,不但“小进”的学习生活被大大丰富,传统文化还能如影随形地伴随“小进”的成长,真正融入“小进”的骨子里。

 

八一学校对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也非常明确,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课程也不一样。

 

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规范言行,吟诵经典;初中阶段重在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力,课程兼顾活动浸润经典,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高中阶段侧重理解力,学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方法,培养家国情怀。高中语文教研组还自主研发《诗经往事》、《来自孔子的智慧》、《美丽汉字》、《古文观止选读》、《唐宋词十八讲》、《红楼梦十八讲》等6门校本课程。

 

“小进”兴奋地跟播报君说,等他上了高中就可以参加学校每学期组织的“文化游学”活动啦,他要亲身探访祖国河山,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原来,八一学校把文化游学和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相结合,开展了非常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在,文化寻根探访已经形成系列,包括齐鲁文化行、江南文化行、中原文化行、西安文化行等。

 

“小进”的高年级学长们正在通过“文化之旅”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著名书院、文化古迹等,全面感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在集体行走中,同学们能够真正地触摸古老文明与中华灿烂文化的脉动,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寻根游学


八一学校校长沈军也告诉播报君,学校在课程体系中的各个学科,分别承载着培养“中国精神”的不同作用。八一学校通过学生的品读、思辨、实践、体验等方式,在不同领域中感受不同的文化视角,获得对“中国精神”多视角的认知,体会“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一体化


劲松三小的“小时”同学也兴冲冲地拉着播报君去参加他们学校召开的“北京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阶段交流研讨会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推进主题培训会”。在会上,劲松三小的17位教师联合劲松四小、东城区前门小学的6位老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为主,分别为传统文化课、传统文化班会课、传统文化与学科整合三大类型进行传统文化课堂的精彩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们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强化诵读,与贤哲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激励学生走进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原来,传统文化不但能在语文、数学等教学课堂里融合,还能在班会和综合实践上体现咱们中华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听完这几节课,播报君和“小时”都被咱们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住了。


播报君发现,劲松三小不但在课程研究时与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融合,还通过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学科实践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心中。一堂堂生动形象的课程让播报君和“小时”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经典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非遗技能课,文化代代相传


“小时”说,劲松三小的传统文化大餐可是丰富得很,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门拿得出手的“绝活”,毛猴、草编、堆绣、剪纸、篆刻统统不在话下。“小时”的看家本领就是篆刻。“小时”向播报君讲述篆刻经验:“篆刻有白文、朱文和图案之分,白文就是把字刻掉,朱文就是把字留着,刚开始时反着写字感觉有点难,学会技巧后就能熟练掌握了。”

 

播报君好奇满满,那么精妙的手艺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原来,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心,让文化传承在下一代的手中,劲松三小开设了《做非遗传人》校本课程。

 

从2011年开始,劲松三小就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学校给孩子们授课。学校成立了毛猴、草编、堆绣、剪纸、篆刻、书法、糖人儿、面人儿、皮影、风筝等十余个非遗社团,请非遗传人在校园里为孩子们讲解、传承非遗知识,了解非遗文化。 


“面人儿”传人张俊显为孩子们讲解面人制作方法


为确保学生一学期能了解或学会一项非遗技能,劲松三小将非遗课程分为普及类与提高类。普及类如糖人儿和京剧课,在一个学期里,糖人儿每班开设一次课程,京剧以年级大课的形式每年级开设一次;其余课程则为提高类,请“非遗”传承人每周都进入校园向各班学生传授非遗知识与技能。

 

学校将课堂延伸到了学校之外,让社会真正成为了学习的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操作活动来让孩子们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促进动手能力,以实际行动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播报君说: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八一学校、劲松三小的举措在北京并不是个例,播报君了解到,在北京已经有超过250所小学开设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许多初、高中和一贯制学校也都开设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学科融合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都充分融合学校的传统文化优势,体现出人才培育特色。

 

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早早树立起家国情怀和民族荣誉感。“国家认同”,这个在核心素养中反复被提起的概念在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成长课程中植入了每个中华少年的心中。

 

民族精神在少年眼中可以是慷慨激昂的民族大义,也可以是非遗文化的执着钻研。多元的中华文化和不变的家国情怀,在少年手中不断传承。


PS:文章中的“小文”、“华老师”、“小进”、“小时”四位人物为播报君根据北京市真实师生故事虚拟而成。




总策划:雷玲

主策划:邢梅、刘钰、唐莉莉、吴尧

作者:唐莉莉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北京晨报、搜狐教育等


相关阅读

聚焦 | Word 天!跟“小文”一起上学,京剧、剪纸......迷醉了播报君(传统文化教育北京进行时1)

热点 | 给家长开讲座!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透露了啥?

关注 |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

关注丨家长注意!何必花钱请家教,北京中学生将配免费在线教师

觉得不错请点赞并分享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