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阻止气温上升吗?实现碳中和最经济、最有意义、效果最好的方法,各是什么?
最近,碳中和一词很火爆,火爆的原因来自于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是: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一、碳中和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据说『碳中和 Carbon Neutral』一词于2007年被收录新牛津英语词典中;据说跟这一年欧洲的一次摇滚音乐节上bandle的一次环保活动有关;还据说跟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那》有瓜葛。
十多年过去了,碳中和被演绎成一个与每一个国家有关、与每一个国家内部各行各业有关、与各行各业的每一个组织有关、甚至与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有关的、非常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括了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和改进的PDCA每一个层次。
其实,碳中和的原生含义非常简单,即:到某一个年头、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甚至于某个组织,其产生的碳排放都有办法被抵消、被中和,也就是不再有新的碳排放增量产生。例如,你一年产生碳排放总量是A公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去地里种N棵树,这N棵树每年可以消纳掉你的A公斤碳排放;当然,也可以在你们家院子里和屋顶上建设M平方米的光伏,也可以折算成你们家一年碳排放的消纳量。
二、气温上升的确有点可怕
毋庸置疑,碳中和是跟气候治理密不可分的,背后的原因是很多人认为,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发生的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因为气温上升的确有点可怕,例如气温升高导致地球南北极,尤其是南极冰盖和冰雪融化,进而再导致海平面上升,将有可能淹没很多国家最发达的沿海城市和良田,导致人类生存和经济出现大问题。
三、人类能阻止地球气温上升吗?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从大尺度气候变化规律,看碳中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个人很不成熟的认为,大概其人类无法阻止地球气温的回升,努力做好碳减排、实现碳中和,也只能起到一点缓解的作用,这几年努力的学习考古学知识,使我认识到,地球气温变化是有大尺度规律在支撑,面对这些大尺度变化规律,人类的这点能力很可能就是微不足道的。
在文章中,我列举了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晚期的几个遗址考古发现的证据,并参照我国最伟大的气象学家竺可桢老先生关于最近5000年中国气候规律的研究,基本上说明了大尺度规律是如何影响地球温度和人类发展的。
但是,关于大尺度气候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我不知道,这也许是天文学家、核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海洋学家和考古学家,联合攻关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作为十四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许发改委可以联合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社科院、中科院等单位,立一个课题,认真的搞几下。 |
四、碳中和的意外收获
我不成熟的观点是,既便碳中和目标不能改变地球大尺度气候变化的规律,但努力实现碳中和对我们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一种价值转移,这种价值转移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通过实现碳中和的努力,可以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可以改变油气资源过高的国际依赖度,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前面的文章结尾处,我提到:
最近澳洲铁矿石价格暴涨94%,我国对澳洲铁矿石的依赖度高达进口总量的67%,我们被澳大利亚掐住了七寸,是一个很重要的警示,油气对外依赖度也大概在这个数量级上,所以,改变和优化国家的能源供给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
五、实现碳中和,最经济、最有意义、效果最好的方法,各是什么?
前面说到,既便实现碳中和难以改变大尺度、长周期的地球气温变化规律,但是努力实现碳中和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不成熟的观点认为,实现碳中和,相对而言,从消纳端看,最经济的方法是植树造林和改造沙漠;从供给端看,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新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发电,这背后的逻辑一定是建立在电能替代的基础上,就像新能源汽车,电能替代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比,不仅可以大规模降低碳排放当量、改善大气环境,还可以缓解油气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当然新能源的类型很多,例如我在文章《综合能源:地热、干热岩和李德威教授的“固热能”》中提到的固热能。从消费端看,效果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建筑节能,我理解,建筑节能这件事儿太大了,增量还好办,大量的存量建筑,该怎么搞呢?
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的建筑节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建议特别有钱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往里头奔一下,不要老惦记老百姓的菜篮子。我在文章《1.电力工程和综合能源的关系,2.互联网公司如何进军电力行业》和《电商的野路子....》中,好像对互联网公司有点不满意了。 |
六、走,向西部去
既然实现碳中和难以改变大尺度、长周期的地球气温变化规律,既便气温回升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或许未来一百年之后,气温回升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到了沿海地区的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聪明的人类依然有办法应对,比如像荷兰那样,沿海岸线建设堤坝;对于地下水升高,采取大规模的降水措施。
如果这些办法不奏效或者经济代价太大,还可以向西部转移。因为气温适当升高后,中国大西北的生态会逐渐改善,为人类生存提供更多、更适合的栖息地。生态改善和气温上升后,云南的大象,也会逐步向北方迁徙,或许几百年后,大家伙在帝都开车,马路上偶尔飘过几头悠闲漫步的大象,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七、气温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多少沿海地区?
学习考古学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历史会告诉我们不曾知道和不曾遇见的很多,距今3000年以前,有很长一阵子,地球的气温是比较高的,比现在要高不少。我们可以从距今7000年-距今5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变迁上,深刻理解和回顾地球大尺度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冷暖故事。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杆栏式建筑复原图)
考古发掘表明,河姆渡先民的杆栏式建筑是顺着一个小山坡呈扇形展开的,杆栏式建筑算是河姆渡先民的一种伟大发明,伴随这种发明的还有中国式木构建筑的卯榫结构。按照我们现代的理解,杆栏式建筑是用来防雨、防水和规避虫害的。河姆渡杆栏式建筑,很可能说明那时候,也许是降雨、也许是海平面升高,淹没了比较低洼的地区。 河姆渡博物馆黄渭金先生2002年发表的论文《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提及,地质学年代晚更新世(距今12万年-距今1万多年,笔者注)以来(我理解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地质学年代的更新世结束、全新世开始以来的地球升温过程),河姆渡地区,曾经历了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三次海侵,河姆渡地区的浅海沉积层厚达15米,这一过程持续到距今8000年前,然后海水逐渐退去,沧海变成了桑田,这次海退,与我们在河南贾湖遗址可以看到的气温下降是同时代的,说明在经过了全新世一波较长期的升温过程后,地球又迎来一个短暂的降温周期,即便如此,河姆渡地区的沉积层动物化石表明,那时候的河姆渡类似于现在海南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仍高于现在,比现在高4度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地球气温再上升4度,河姆渡以及大部分浙江沿海地区,会被海水淹没吗?更何况,最近几千年,又有更厚的冲击层形成呢。 |
迄今为止的考古学发掘表明,距今5300年到距今4500年的时候,太湖流域,尤其太湖东南部的浙江地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早、最辉煌的早期文明,这就是被一些考古学家称之为最早中国、去年申遗成功的良渚文化。竺可桢老先生研究的中国5000年气候变化也表明,那时候正值中国气温最高的时候,江浙很多地方,依然是陆地,也没有被海水大规模淹没。
我们个体的一辈子也不过100个春秋,但是人类已经走过了300万年,虽然这300万年与地球老爷爷46亿年的历史区区不值得一提,但300万年以来,人类逐渐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能力,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何与动物斗争、如何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自己有事儿没事儿的相互斗争。总之,对于未来不可控的气温升高,不要太过于惊慌,就像瓦西里同志在电影《列宁在1918》中所讲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应对困难的办法也会有的,我们要相信后人有更多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捉急是没有用的,万一未来气温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了很多沿海地区,那么,我们的骨头、我们的房子就会变成浅海沉积的一部分,等到下一个长周期的气温下降,海水退去,再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候,后人会重返桑田,一轮大规模的沿海经济建设再次开启,一个辉煌的考古学时代也要开幕了,我们的骨头、我们的电脑、我们的手机、我们的房子、我们的马路、我们的立交桥、我们的钢铁厂、我们的变电站以及我雕刻的和田玉和翡翠,都会成为未来考古学家乐此不疲的发掘和研究对象。
到了那时候
后人也许会嘲笑我们
他们或许会说
我们一千年前的先辈们
没搞明白
大尺度的气候变化规律
是小小人类难以抗拒的
只有那个会雕刻、自称IT小石匠
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在1000多年前
提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这是我
留给1000年之后
考古学家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