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麦肯锡方法论教不会我们的事

2017-08-07 Autumn QT 清醒贪心记


一周前,从风凉雨细、云白天净的休假中回来。自然地,工作要恶补一阵子,这周做得肠胃炎肩周炎腱鞘炎角膜炎简直要一起发作。

原本我应该认真继续写《麦肯锡方法不神秘 | 这招化繁为简,谁都学得会》的下篇,但是今晚实在不想做一个铿锵有力、有板有眼的职场女英雄。

夜深人静,我戴上耳机,打开一点靡靡之音,写写那些方法论教不会我们的事。

或者说,那些方法论可能让我们失去的事。

00

大约十年前,我还是个文艺女青年(现在是文艺女中年),我开始逐渐理解麦肯锡的培训方式。

定下尺度:把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画成格子细密的图纸。

手把手教:项目上,学徒式地传帮带,让年资更长的人展现训练有素的强大力量,设定每一言一行的尺度。

细密反馈:每事、每日、每个项目、每半年,不断地有人告诉你,这件事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确实是极为有效的训练方式,给要求、给方法、给范例、给反馈、给激励。

日日如此,从不松懈。

我自己,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一件作品。

然而,这样训练的结果,会有坏处么?

会的。

01

它让事情变得不有趣。

例如,按照结构化的方法,问题分解到一个程度后,具体的研究、执行中,智力的成分会下降,很多工作变成了体力活。

安排旅行是开心的事,但它很快被肢解成10件类似“今天要研究当地气温决定带什么衣服”这样的无聊事。

研究战略是精彩的事,但它很快被肢解成10件类似“下载这几家竞品财报,分析重点指标”这样的无聊事。

每一个新挑战都是精彩的,而当你形成一套方法,职场上很多(幸好并非所有)挑战都长得差不多。

搞数有搞数的方法,搞人有搞人的技巧,搞字有搞字的规矩。

方法论固然让你更有效率、更从容不迫,也会让人“项目化”生活的全部

当你定义目标、分解任务、计划安排每一件事,从逛街到阅读时,这是多么高效又可怕的生活。

02

它让我变得容易失去激情。

(熟悉我的人,会不相信吧,因为我一直看起来热忱而敬业。让我解释一下。)

任何一件事都有“有趣”和“无趣”的成分,接受其中“无趣”的成分,是成熟的标志。毕竟我们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一遇到无趣,丢下玩具就跑。

那么也许会有人说,要找到让自己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问题是,我这样天生乐观的人,认为这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有意义的。

造汽车有造汽车的意义,做金融有金融的意义,搞教育有搞教育的意义,每个公司与机构的使命后面,都可以拖半句“让世界更美好”。

“让出行更舒适,让世界更美好。”

“让理财更简单,让世界更美好。”

“让外卖更方便,让世界更美好。”

……

哈哈哈哈。

若我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值得付出,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习惯性地埋头苦干,认真敬业地把每一件丢在面前的事情,把无趣的、有趣的部分都做完、做好,但是否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呢?

03

它让人有一种控制欲,一种对不确定、不可能的积极对抗的态度。

在麦肯锡的七年里,我建立了一种“can-do”精神,遇到任何问题撸起袖子就上。正因为结果不可控,所以要竭尽全力控制过程。(哦,所有的老板都爱这样的人,我也喜欢这样的团队。)

我们相信没有什么问题,用学习、方法、勤奋、坚韧和智力,是不可以搞定,或者尽可能接近搞定的。

我这样考GMAT,这样做营销,这样招聘,也这样管孩子、这样做公益。

然而,这世界上,有谁也控制不了的事情。

如果说,这三年我在职场上有什么长进,那就是,对万事多了一些“尽人事,听天命”之心。

在麦肯锡,我们说,“只有拿不到的项目,没有做不完的项目”。

而现在我知道,“做得完”、“做得到”和“做得好”是不同的事。

诚如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的毕业典礼演讲所言:

I wish you bad luck, again,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you will be conscious of the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understand that your success is not completely deserved, and that the failure of others is not completely deserved either.

我愿你时而运气不佳,这样你会明白运气在人生中的角色,于是明白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理所当然,而别人的失败也非咎由自取。

04

它也让我变得着急与不容错。

几小时前,我在看一个我没有参加的会议纪要,我很想直接回复过去——这个纪要跟没写一样。

看上去规规矩矩的表格,有时间地点人物议题。这些议题的重点是什么,开完得出什么结论,然后我们要做什么……却并不太清楚。

这种不爽,在我的职场生活中,出现得非常、非常频繁。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按照麦肯锡的方式(或者我的方式)做事的。

我自己也做不到。

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按照麦肯锡的方式来做都是对的。(此处省略5000字。)

我克制了一下,没有回复。比起两年多前,我会让新来的同事把一封邮件改三遍,上纲上线到哭,还是好了一点点。

但是,honestly,也只是好了一点点。

05

总结一下:

无趣、无情、无畏、无耐心。

糟不糟糕?

在大理休假的最后一个清晨,我坐在阳台上。天空中有一线粉红的晨曦,洱海丝绸般的灰蓝色,在远处起伏,和着屋里女儿与先生的轻鼾声。

我戴上耳机,开始看一诺的视频分享课程《诺言》,开篇一诺提到(大意),在通往所谓成功与幸福的路上,有知识方法,更有思维方式价值观自我认知

这句提纲挈领的话,轻轻触动了我。

一周来,它和洱海一样在夜深人静时,在肠胃炎肩周炎腱鞘炎角膜炎的间歇,在我内心起伏。

我一直深知,自己对方法论有领悟与实践。而人到中年,恐惧、焦虑、纠结,依然是静静地在与我同行。

方法与效率,并非世间唯一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爱恋、敬畏、诗意、勇气、天真、宽容、清醒……

那是效率不能教我们的事。

而那是珍贵的事。

在战场上一件件穿上的盔甲,愿能一件件再脱下去。

摄于云南的夏日,2017.07


P. S.

1. 关于我,现居北京,四岁女孩的妈妈,七年麦肯锡咨询,三年互联网运营,目前创业中。天秤座AB型血的纠结星人,主写职场与情场的选择题。有点忙,尽量坚持周更。

2. 我写字的理由之一是,如果哪怕能帮到一个人,也是很美好的事。所以,看到陌生的读者说我写的方法论有帮助时,觉得如鲠在喉。高效,我所欲也,却并非通向幸福的全部。遂有此篇。

3. 若你对方法论之外的话题感兴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因为,还有未来的苟且》

《没有房子的男生,嫁不嫁?》

《撕逼常态化了,我们将会被带向哪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