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平凡的班主任,日出而作悉心陪伴,做孩子追梦路上的引路人!
时间如流水般静静滑过,每一天的开始,都伴随着他们早早的到来。“7:25预备铃一响,我就已经站在了教室里,确认学生们的出勤情况,安排他们一天的学习计划……”她总是那个最早到的人,用坚持和付出,引领着孩子们开启新的一天。她说,对于每天的提前到校,早已融进自己的作息习惯。
G10 A-Level1班班主任
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创新班)理学学士
英国华威大学行为和经济科学(经济学方向)硕士
邵老师是一位热情阳光的老师,习惯把头发扎在脑后梳个半马尾,常常都是笑着的模样,给人一种亲切又温暖的感觉。既是班主任也是“大姐姐”,她说,对学生的关注要从细微处着手,“把眼睛放在学生身上”,特别是对刚入学国际部的同学们,学习课程、校园环境、人际关系……一切都处在适应之中,心理状态也会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班主任,更要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关注,及时作出调整和反馈。“我们班的孩子都有很高的学术追求,相应的自己给的压力也就特别大”所以,及时的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才能做出当下的调整。
采访当天,碰见邵老师给班里孩子分发零食,她微笑着说“最近他们太辛苦了,又临近考试,补充足够的能量才能更好地学习,所以每天下午的2点18分她这个‘人形补给站’都会准时出动”。
人形补给站
“充实、感动、幸福”这是刘老师接手2班以来的三个关键词,他说,我想成为他们在学校里的“家人”。
G10 A-Level2班班主任
西南交大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4年德语学习
刘老师,人送外号“刘叔叔”,孩子们“家人”般的存在。有事就找刘叔叔——他们班的口头禅,无论是学习上的疑惑还是生活上的困扰,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初次和刘老师进行交流是在一场生日会上,起因是对于A-Level这个项目,高一的课程量和课业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学生在初升高的阶段容易疲惫,因此为了舒缓孩子们的压力,刘老师特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会,目的是为远离父母的孩子们增添一份班级温暖和归属感。“给到学生们足够的爱,在心理上和生活上给足依靠和陪伴,这是班主任应该做的”。
“累并快乐着”是两位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最真实感受。从早自习到课间操,从学习到用餐以至于休息,班主任的工作都在不断上演。上课时,窗外巡视观察学生上课表现,随时做好记录跟进学习进度和情况;下课时,处理班级常规事务,解决学生关于考试、生病、请假、选课等方面的突发状况。即使是用餐时间,也会默默地关注学生们的用餐情况,随时做好应对。直到夜幕降临,班主任才会结束一天的工作。“从工作的强度来说,确实又忙又累,但是看到学生们的不断成长,内心又是充满了满足和快乐的。”
A-Level的学科课程是“渐进式”逐步深入的,学生高中三年,可以不断地在学习中筛选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探索和钻研,班主任不仅要为其做好一个良好的学习规划,更要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学科资源,真正的做到“喂好、喂饱”学生。
“‘严谨的学者’,这是我们班整体的一个培养方向”,在开学第一节班会的时候,邵老师就和同学们说学习应该是多元化、多角度的,在未明确目标方向前,不应该拘泥于某一个领域。”为此,她创建了一个“移动书角(G10AL1’S BOOKMOBILE)”,为班上同学提供一系列能够进行专业探索的书单,比如“牛津通识读本(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英国的学术环境,通常需要学生大量的研读和研究,学生要能够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深入的探索,做到学术严谨。”这是邵老师英国留学得出的深切感悟,也希望他们能做到“严于律己、谦逊有礼”。
21人40本,不同的专业供学生选择
“培养全能型的学生,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技能,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课外活动、竞赛、社会公益等都应该在能力范围内积极的参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挖掘自己的潜力。”谈到班级的培养方向刘老师如是说到,一如开学之前他就在假期里设计好了班徽——“雄鹰”,象征勇敢、力量和自由。
象征勇敢、力量和自由的班徽
班委选举,刘老说“学习、生活都需要仪式感”
另外,由于自身外语的多年学习经验及热爱,也让刘老师特别关注班级整体语言部分的学习氛围,从英语的学习方法到英文的表达能力,他说,希望我对外语的这份热爱和坚持能够对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我们总说,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是有距离和代沟的,如何一步一步地拉进彼此的距离?开学以来,两次面谈,几乎每天都能在小花园捕捉到两位班主任忙碌的身影。
“足够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化”这是邵老师在1vs1面谈中坚守的准则,“首轮面谈的对象是孩子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术需求”,她说,既要关注班级整体的学习状态,也要关注每一个独立的个体,21个孩子各有各的性格特点,要尊重他们的爱好让其发展,从沟通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学习上放大他们的优点,才能营造一个更积极向上的班级群体,在学术上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学生们向前,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校运动会上活泼的孩子们
“距离是一点一点缩小的,就像春天的冰河,随着温度的升高,慢慢融化。它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彼此真诚的沟通和理解”。从开学到现在,刘老师一直在邀约家长进行面谈,他笑称那是小型的“圆桌会议”,参加者不仅有家长和班主任,升学老师也会在场,“这是一次了解学生更多信息的机会,也是父母对孩子在校情况及升学规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唯有通过及时的沟通,才能有效地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同家长及相关任课老师进行反馈。
刘老师和升学老师同家长、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对症下药”是他做家校沟通的初衷。说起班上的孩子,刘老师总挂不住脸上的笑,“猴精猴精的”是他对班级最形象的描述,所以唯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镇住这群猴儿” 。
AL2班“无处不在”的大合影
良好的家校沟通就像和风细雨,能够浸透人心,在家长、老师的理解和被理解之间彼此找到共识,一起重视学生们的成长,共同为帮助孩子实现梦想而努力。
班主任的主阵地是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班貌。唯有一个有着浓厚学风的班集体,才能使同学们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专研学习上,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推动着集体学术上的前进和精进。
在成外国际部A-Level班,学生和班主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拉近彼此的距离,他们不仅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某种程度上更是同学们在学校里的“家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两位班主任会一如既往地陪伴着他们的学生,一起续写未来美好的篇章!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