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代”毕业十年访谈|张汝全:严谨、踏实,用专业演绎实力
张汝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英文简称“STL”)首届毕业生,现为铸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工作为,在中国为境外客户提供涉及知识产权各个领域的法律咨询服务, 既涉及双方争议类, 也涉及非争议类事项。致力于为各国公司在变化发展中就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程序提供法律服务。获2021、2022年度《世界商标评论》年度杰出律师的荣誉。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美国次贷危机,困难与挑战并存,繁荣与危机交织。中国在这一年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脚步。
在这一年,和千万应届毕业生一样,张汝全也面对未来举棋不定。本科毕业之际,为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张汝全选择了加入考研大军,希望能在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进一步深造。其实,张汝全一直以来都对法律职业有一种向往,认为法律可以让人更加明晰社会的规则,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并且可以通过所学为社会法制建设做出贡献,因此他最终选择报考法律硕士,并且早早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涉外法律业务,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结合本科所学的英语专业与以后学的法律专业。
机缘巧合下,张汝全在论坛上看到了STL的J.D.&J.M.项目,他认为,在国法可以同时学习美国法和中国法,符合自己对于将来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定位。同时,STL的行政老师耐心解答了他许多相关问题,使他对这个还没正式招生的项目有了更多的了解,打消了他对于包括学费、生活费、师资等诸多方面的疑虑,最后张汝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法。
经过数个日夜的刻苦学习,张汝全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成为了这座新兴城市中一所初生法学院的一员。然而,研究生生活却并未如想像那般美好:彼时的深圳大学城地处偏僻,周边配套设施尚未健全,唯一作伴的是隔壁动物园高鸣的孔雀。闷热的天气、“简陋”的教学楼、“贫瘠”的法律图书馆,加上晦涩难懂的法律英语,如果说生活有难度关卡评级的话,这一次入学便是“地狱级”挑战。
面对这样的落差,张汝全首先摆正了心态:“虽然大学城偏僻,但辩证地来看,这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可让人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地去学习。虽然学院小,但是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联系紧密,院长每个月都会跟我们开会,询问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也关系亲密,如同战友。”
谈到那段日子,张汝全回忆到:“国法学习氛围很好,同学们求学热情高涨。面对大量的阅读任务,大家都没有退缩,都在努力地‘啃’法律英语。许多非英专的同学,都是在12点之后才离开自习室。而且同学之间常常互相帮助,一起交流、借阅笔记,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样的互助氛围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学习压力,还促成了不少情侣。我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大家非常团结,压力很大的时候也会一起吃个饭,喝点酒,互诉衷肠。”
学习之余也并未落下娱乐生活
然而,度过了1L的坎,却还有新的挑战。学制被加长、美国律师协会(ABA)投票否决了开放对境外法学院的认证,未来的不确定性向他席卷而来。
怎么办?这是他和第一代国法人心中共同的问题。既然已经选择STL,已经下定决心要学好法律,那么就必须咬着牙关往下走。虽然美国ABA不允许境外机构加入,但是在国法学到的涉外知识和技能是实打实的。只要自己继续锤炼法律功底,就一定能在法律行业中站稳脚跟。带着这样的信念,张汝全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准备在工作中一展抱负。
毕业典礼:学成之时
虽然在求学之初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但是张汝全在探索具体业务领域之时,也并非一帆风顺。2009-2010年,创业板、新三板启动,资本市场业务繁荣,张汝全也曾在IPO的项目组中实习。然而,他在实习中发现,IPO的周期很长,一个项目需要做3-5年还不一定能上市,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任务比较格式化,法律能力不一定能得到快速提升。此外,IPO业务需要的是求职者在商业能力上的积累,尽管涉及到合规问题,但其核心仍然是了解客户的业务、洞察市场、解读报表,所学的法律技能无法体现,法律英语更是无处施展。张汝全心想,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有了转变就业方向的想法。
同窗几载
与好友们的合影
在尝试其他业务领域的过程中,张汝全的主要想法就是要发挥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发现,知识产权既有非诉业务,也有诉讼业务,而且涉外业务居多,可以很好地结合英语+法律的背景,再加上STL的美国法教育背景,可以和跨国公司更好地进行沟通,于是便选择了知产涉外业务,最终也成功进入了在知产业务中排名前列的铸成律师事务所。
回忆起当时的抉择,张汝全坦言:“现在回过头来也认为这个做法很明智。”如今知识产权领域蓬勃发展,在他刚进入铸成时,全所只有不到100人,现在已经有了360多人。国家也在21年发布了《知识产权纲要》,充分肯定了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重要地位。张汝全还援引了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朋友的导师的话:“在你不确定选择什么方向的时候,选择知识产权肯定没错。”
与同学们的在校时光
踏实工作,实力说话
第一届国法毕业生毕业之时,许多合伙人其实并不了解国法,对国法毕业生的态度有所保留。张汝全和其他一起毕业的师哥师姐们就充当起了国法的“推销员”,经常在面试时给各家律所宣传国法。但他也深知“用实力说话”的重要性,所以更注重在工作中展示自己。
当时,与他一起入职铸成的另外两名同事都是北大本部的法硕,他并无压力,坦言道:“只要把在STL学到的看家本领拿出来,那肯定是能亮眼的。”在一次合同翻译任务中,因为有着扎实的法律英语基础,张汝全的翻译工作得到了主办律师的高度评价:“不管是翻译上的质量,还是对原文细节的把握,都非常到位,我在铸成待了这么多年,有一些合伙人都很难做到。”也是因为这次出色的翻译任务,让张汝全得到了合伙人的关注,再加上积累的其他工作方面的表现,不仅让他获得了所里北京户口的指标,为他解决了户口的难题,还让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从助理律师晋升为主办律师,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一般都需要四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汝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细致认真的品质、扎实的法律英语实力让他逐渐成为了所里面比较核心的角色,2017年晋升为项目组团队的负责人,2021年晋升为事务所合伙人。张汝全坦言:“在找准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我的职业道路还是比较平顺的。”
与同事们的合照
也是在开始工作后,张汝全愈加体会到了STL教育的优势。首先是语言,曾经挑灯夜读啃下来的case,如今成了自己的法律英语后备库。曾经课堂上的cold call,如今成了自己与客户交流的底气。其次,是思维与国外客户同频。因为都接受过普通法的训练,张汝全会更了解美国客户的想法,可以迅速在对方提出的common law中的概念里对应中国法的相关法规,以提出更贴近国外客户需求的法律服务方案。最后,是潜移默化的比较法思维。在中国法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常会对比英美法,而又因为已经接受过英美法的学习,所以在老师进行对比讲解的时候,同学们也会更有收获。这样的比较法思维一直延伸到了张汝全在工作中的法律研究。在他研究前沿问题的时候,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拿美国和英国的做法作参考,这为他的研究提供很大帮助。最后是刻苦勤奋的习惯,初代毕业生工作之后的表现让同行感受到STL和其他法学院是不一样的。大家将在学校期间培养出的刻苦学习的习惯带到了工作中,STL的学生以能吃苦、做事严谨著称,渐渐地在同行间也有了一定的口碑。
第一代STLers海边团建
当被问到在执业过程中代理过的最困难的案件,张汝全感慨到:“STL的学习经历锻炼了我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特别是我们第一届,没有后路可退只能往前冲的经历,决定了在职场中可能对别人来说是一个困难,但是对我们来说,第一想的是怎么去攻关。”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件之一是代理斯凯奇公司与另一家知名企业在福建省高院的诉讼,这个案件不是难在法律方面,而是在非法律方面,因为被告是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一审也是全败,二审斯凯奇公司考虑更换诉讼团队,其他团队都因为难度太大而拒绝了代理,但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张汝全团队还是接下了这个案子。虽然自己不能像对手一样利用非正常手段来影响法院判决,但是经过对案子全方面的分析,张汝全认为,他们仍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克服这些非法律的因素。
首先,团队找到了人大代表,写了立法监督函;联系了侨胞,通过两岸的侨胞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写了社会监督函;还给审理法院省高院的上级法院最高院写了司法监督函,等同于启动了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三个渠道。其次,还做了很多的调研工作,更不用说开庭的准备和证据交换等工作,最终成功克服了这样一个困难。“当时差不多挣扎了一个月左右,那段时间确实是非常困难,”张汝全回忆,“但是团队当时想的就是一心一意攻克这个困难。”所以他坚信,克服困难,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律师的工作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不能怕困难,一定要迎难而上。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张汝全于2021年度和2022年度都获得了《世界商标评论》年度杰出律师的荣誉,有一个案件影响颇大,那便是他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配件公司代理的侵权案件。彼时,该公司生产的汽车涡轮增压机受到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严重影响,遂欲提起诉讼。在选择代理的律所时,该公司考虑到总部在国外,最终决定让在外国客户中口碑甚佳的铸成承接此案。
张汝全团队首先通过大数据分析了假货的流向,发现全国的假货都来自辽宁丹东;然后通过异地管辖,通过该公司在宁波的工厂找到了宁波的公安,经过逐级上报,上报到了公安部;然后公安部直接空降了40多名警察到丹东,一举端掉了制售假货的窝点,并且据此发起了“集群战役”,假货生产商遍布十余省份的销售网络一网打尽。此案的完美收场,不仅该公司的美国总部给中国外交部、中国公安部写了感谢信,让铸成、张汝全在国内外同行客户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更是颠覆了国外公司对中国的印象,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现在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打击力度之大,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之高。
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法律功底、吃苦的精神,张汝全最终成为了铸成的合伙人。合伙人不仅是头衔,更是责任。在新的事业阶段,张汝全依然秉持着一贯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地完成每一个事项。在白天,张汝全要管理团队以及控制业务质量。在夜晚,由于团队的涉外业务和时差,张汝全也经常跟客户开会,有时可能要到凌晨一点。除了跟客户的直接沟通外,张汝全还经常率领团队拜访客户在华的工厂。
忙碌地工作之余,张汝全也非常重视自我充电。“在知识产权领域,每天都有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发展与变化,所以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他经常在知识产权的圈内进行交流学习,对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更新,也时刻关注新的判例以及司法解释。“作为合伙人,主要的工作还是大方向的把控,掌握法律的最新动态,对任务进行具体的分解。”
与家人的幸福剪影
业务能力是张汝全最为看重的。张汝全认为,一个合格的合伙人不能过分关注市场而忽视工作本事,最重要的是把控自己团队的案件质量,将自己的业务做好,建立自己的声誉。“只要踏实做好自己的案件,不需要为了创收过分担心。”
张汝全在日常工作中秉持着“熟能生巧”的理念:虽然法律领域日新月异,但是核心的法律精神不会变,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做好工作水到渠成。
快问快答
Q
1、请问师哥对以后想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非理工科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知识产权是一个业务面非常广的领域,不同本科背景的同学在知识产权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具体来说,对于专利技术团队,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专利只是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领域,比如商标法、反不当竞争法、体育法、著作权法等等。在这些领域上,语言能力强的同学反而更有优势,例如涉及著作权的案件,需要的是对文字材料的体会和对比,文学专业的同学就比较得心应手。
Q
2、请问师哥对以后想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学弟学妹们在职业起点上有什么建议?是推荐专精某一项业务的律所,还是综合性律所呢?
两种律所其实各有利弊,我个人比较推荐有志于知识产权诉讼的同学将知识产权综合性律所作为职业的起点。因为知识产权综合性律所的一个优势在于,作为一个新人进入,你可以接触到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的产业链,对整个知识产权领域有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为以后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知识产权纠纷的源头是确权阶段,而确权其实是非诉类业务,如果是在专精纠纷类业务的律所,可能会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接触和磨练;但如果在综合性律所,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过程中,你可以向非诉业务的同事去了解相关的权利基础,以及诉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他们会提供相关的专业意见,有时这些专业意见就可以决定你最终的成败。比如说你要维护你的专利、商标,非诉的同事就会帮助你去评估,它们的基础权利专利权、商标权是否稳定。又比如前几年我们铸成代理百度的一个输入法专利侵权诉讼,从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进行了检索,最终证明对手的基础专利权无效,从而使专利侵权诉讼不攻自破。
说到底,律所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职业发展的前景(当然相应的经济收入、城市选择等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也需要考虑)。
Q
3、请问师哥您觉得一个优秀的律师或者知识产权律师所必需的能力或者品质是什么呢?以及我们如何去培养、锻炼这些能力呢?
我认为两点是最重要的,其一是个人细心程度,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从细微之处见真知,很多时候某个细节就是解决一个案件的关键。其二是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做诉讼,因为开庭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观点穿透给法官。
对于细心程度,其实刚开始执业一两年,有些细节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做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养成一种细节控的“职业病”。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提高对细节的敏感度,首先是团队协作,主要体现为一人写一人核,比如说助理律师写完后,主办律师还要全方位核查一遍。其次,如果没有人核查你的文件,你需要自己反复核对,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核对错别字,还需要核对你写的东西是否有逻辑性。而且,还需要注意到你的受众,比如说给法官看的文件,我们不仅会把关键的核心信息标出来,还会用小贴纸贴上让法官更容易阅读,这些处理不仅可以让法官更容易抓住重点,而且还可以给法官展示我们细心的品质,但如果是给侵权人看的那就没必要,这些细节的处理可以让信息超越本身可以带来的价值。最后,细心还体现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投入和钻研的精神,是否有热情去研究这些问题,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了,自然也会更容易发现某些关键的细节。
对于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当庭的演示和庭后的意见。针对当庭的演示,我们一般会使用PPT进行演示,把最核心的对比的东西呈现出来,给合议庭造成视觉冲击,这比纯粹的语言更有说服力;针对庭后的代理意见,最核心的是要有逻辑性,讲究观点鲜明,不要把观点杂糅在一起,把“你这句话几个意思”里的“几个意思”拆分开来,把观点结论放前面,对其细化分解放后面,并且将不同的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展示出来。最重要的,就是把你的观点“可视化”。
采访/撰稿:刘佳玥 胡文斐 冯苏 杨斯淇
照片:张汝全
排版: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