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小姐 | 路遇葛优与窥人之道

2017-03-30 董小姐 一勺言
你看我看你




有一天傍晚,吃完饭出来,北京的街道静谧无人。


一条硕大的金毛趴在楼前。那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金毛。不禁站那儿细细打量。


只听一个特别熟悉的男声,道,哎呦喂,这是谁家的狗这么大啊。


一转头,身边站着葛优。


围观的人不过二三,都啧啧赞狗,我也不好意思盯着人看。


只扫了两眼,精瘦精瘦,帽衫鸭舌帽,嗓门特别大,哇啦哇啦一顿赞叹。


不禁信了往年媒体说葛大爷常常开车加油都能和路人聊起来的段子。


这么大的狗,这么静的街,这么近的葛优,聊着家常话。金毛忽然站起来蹭了蹭我的腿。


微风拂面,人也清爽,那一晚的北京充满魔幻主义色彩。


葛优的身边还站着如助理一般的角色,中年夹克衫男人,另有学生模样的女生,他们一行像是刚吃完饭出来。


女生似是第一次由人引荐见葛优,极其客气,寒暄告别,临了表达想加微信的意愿。


被葛大爷婉拒了:哎呦这,我还真不怎么用微信。


总有两三年的事了,还记得很清楚,当时被眼前这一幕引得会心一笑。




董小姐很喜欢观察人。


上幼儿园之前,是奶奶带我玩。


奶奶一天见了谁,有怎样一来一往的对话,到了晚上,便可以完整复述给爸妈。


现在回想,这个癖好一定程度上让亲属关系有点尴尬,也酿成不止一次家庭内部信任危机。


至今犹记得奶奶发火,“你是录音机吗?”


爱观察人对我而言是一种无意识的信息输入,有些事有些话过了眼耳,就能记住,多年后依然宛在眼前。


但是,大脑甄别系统全凭兴趣使然。比如,我永远不会记得住上一顿饭吃了什么,永远无法记得毫无逻辑关系的数字。


做了记者之后,这个爱好简直顺理成章成为一种职业技能,并且一再进化。


比如,在地铁中,我靠着一双眼睛,总结出四类人群打发时间的不同方式:


白粉扑面浓眉艳唇的上班族姑娘总在聊微信,她们会和同事八卦另一个同事附带BOSS的小秘密,顺便和同学时代养成的闺蜜聊聊男票,大庭广众下,内容十八禁。


在聊天之前,她们已经把朋友圈的一切变动批阅完毕,批阅痕迹可以通过点赞数得到验证。对于热衷身边八卦的姑娘,我总疑心她们嫉妒心也较为旺盛。


平头眼镜小伙会用手机或其他一切东西打游戏。刺眼的光反射在眼镜片上,他们面无表情,任凭指下爆破突击。


我怀疑他们大多做着沉闷的程序类工作,闷骚,外表斯文,爱爆粗口。


在公司做到主管级别以上的中年女子,在地铁上看都市剧,讲职业女性生存压力或者婆媳关系的冗长剧情。


尽管日复一日的工作,重复有余,新意不足。但看剧是片刻的现实逃离。这一刻,她们不用头疼子女的升学,以及,前一晚老公震天的鼾声导致自己失眠又加重了。


看起来年纪不明、但皱纹比笑意明显的中年男人,会在地铁上查看时政新闻,为天下事操心。上一秒是股票房价投资妙计,下一秒就切换到玄幻小说页面,让你不禁猜测男人心也如海底针,深不可测。


我就这么自作聪明,看来看去。有时竟然坐过站,如梦方醒,抓起包仓皇夺门而出,也不知道被谁同样看进眼里去,足够嗤笑两声。



在咖啡馆时,我认真码字,也有惊人发现。


有一回,邻桌的邻桌坐了一圈平均年龄60+的大爷大妈,分了两派。一方要把豪宅过渡给另一方。


到了谈价的环节,架势摆开,都不依不饶。


买家是一位身着马甲,帽檐压得低低的大爷,中途离席,拉出另一位站到角落里悄声商议。


我扫了一眼,大爷归座后,摆出一副谈判底线已到的姿态,但又不好直接亮出底牌,便迂回说道:


“各位有所不知,虽然今天是我来,然而我不过是代表我家夫人,也不怕大家笑话,我在我家不过是个打长工的。这价格今天也就到这了,再要变化我还真不好作主了。”


对面听完,忙抓住“长工”二字调侃否认。


但帽檐大爷决心已定,对面的话也不过是像打到墙上的网球,兀自反弹回去了。


我忍不住偷笑起来,好个谈判技巧,家里的夫人原是最好的挡箭牌。


又有一回,身边坐着一男两女,我边敲字边不小心听明白了三者的关系。


两女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与对面的男人在火车上认识,男人要帮一个身在狱中之人运作。


现在的问题是,狱中人无法将信息传递出来。他们准备了三套方案,要助其脱身还要得利。


“你这样风险很大,一旦败露就彻底功亏一篑了。”年纪稍大的律师对男人端出的一个方案不太买账。


男人摆出了他的种种理由,要用一个公司套另一个公司。末了,他说,我们仨现在可是一条船上的。


“谁跟你是一条船上的啊,现在还不是。”年轻一点的女律师用尖利的嗓子回应道。


“吃了饭就是了,再聊聊吧。走,我请你们吃水煮鱼。”男人的笑不知怎么的,流露出一丝痞气。


事态如此敏感,但这三人毫不担心隔墙有耳。


我摇着头,撇着嘴,对他们的大胆致以崇高的诧异。



暗中窥人容易,真正窥见人则很难。


这话不玄乎,能记住许多片段只是充实了识人的素材,但片段不代表真相。


我虽知道这一点,但总觉得好玩,停不下来,习惯性要去打量他人。


这其实也是职业病一种。


享受采访以后,要变着法儿的出招,接招,告诫自己要知道坐在你对面的这个人,今天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可能永远也没法说。你不能只信他说出来的话,还要从话里去解读暗藏的意思。


这是人际敏感性。


看一个人时,就像看一座冰山,但是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90%的东西在水面以下。


如果可以更深一层了解一个人,我想大致可以从四个维度去看:


一是知识,即他的学历与专业。二是经验,他做过的事。三是素质,看他做事的逻辑模型。四是动力,他内心有没有源源不断的支撑他向前的动力?


这个维度老套但有用,不管是企业选人,还是观察采访对象,甚至了解你的伴侣。



那天,董小姐同样在咖啡馆见人。


业内大咖,问我,“你知不知道一篇独家报道有可能会摧毁一家企业?”


“顶多会影响资本市场吧。”我说。


“不是,是摧毁,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严重性,你真应该意识到,到那时你的人身安全都会有问题,你知道吗?”


“我还没摧毁过任何一家企业,相反,反倒是企业越来越洁癖了。”


“是的。”


“而且,我从来没有刻意要伤害谁,我写过的企业太多了,谁内部出了我认为有价值的新闻,我只觉得很有写的必要。”


“我看过你过去的文字,是的,你这方面能力的确很强。”大咖喝了一口咖啡,接着说,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在遵循你的职业道德,你觉得你要把真相告诉大家。但企业最怕的就是真相被告诉大家,这是天然对立的。”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况且媒体人不应该是马,更不应该被企业左右。而我一直提醒自己保持善意和开放态度,当然,记者与企业的相处之道是门学问,我也在学习。”我说。


天色阴沉下来,才各自告别。大咖的善意提醒,也让我知道,不论做什么,换位思考都是重要的技能。


而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更加重要。



那次在咖啡馆聊完天,才发现身边也坐着许多不相干的人。他们也许早就听走了我们刚才谈话内容的大部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短短的一场对话,会让我在这些陌生人眼里,被打上什么样的标签呢?


原来这一点也不重要,我欣欣然发现了自己的可笑。


想到这里,我推开门,走了出去。



我是董小姐 

微信号Gerda0811

加好友请注明就职公司与职位

敬请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