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村发现 之 新邵的周家大院——“濂溪第”

志大少爷 2020-09-09


上次在网上看见一条关于在新邵县仓场村发现了始建于宋代的周家大院,据说也跟那个道县的周敦颐沾亲带故。自从有了上次在永州何仙观的周家大院经历后,我决定把湖南现知的周家大院都逛个遍。

下面就是当时华声在线上登出的有关周家大院的文章,不知为何没有配图。





那天新邵县里那一路真心烂,自从下了高速,那些省道、县道的路面很多都被大型货车压得稀烂,没几公里是好的。好在路边还有一些惊喜在等着我。


像这座小溪边无人居住的老宅就很像一个鬼屋。


中式的马头墙配上西式的圆窗,这种中西合壁的建筑方式真的很有意思!


按着导航的指引,一路颠簸来到了仓场村。


一进村就看见了那个门楼。


不错,这里就是今天要找的“周家大院”了。


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这个村子的全貌,上尖下圆,整体像个葫芦,可惜不太清楚。


放大一些,可以在村子南端东西各有一个三进以上的大院子。我现在的位置就在那个“五进大院”红箭头所指的地方。


这个门楼显得古朴而内敛,匾额上书“濂溪第”,对联和匾额都是后做的。


用莲花来做门簪也是应了周敦颐《爱莲者说》了。这个周家大院虽不是周敦颐的直系,但也是周氏宗亲,同样也继承了濂溪家风。


如网上那篇文章介绍的一样,一股清泉从门前的这个石洞中汩汩流出。


走进院子。


青石板铺的路,卵石铺的地面


精致的雕花窗格。



石柱础是清代的。


门口这个年青人也是周家的后代,他主动跟我打了招呼,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原来是个厨师,在北京、南京等地打过很多工,做过湘菜、粤菜,后来老婆生了小孩,家里老人带不了,所以干脆辞工回家帮老婆带小孩了。这样也好,碰上了个说话能听得懂的,给我当起了导游。


走进这里,完全成了一个木头的世界,外砖内木的结构也是我们传统民居中经常用到的。


每一进之门都有天井,这样有利于屋内的采光和通风。


房子一进比一进高大,小周告诉我,这两边的抬梁上的格子里以前全是字画,后来文革的时候被红卫兵小将们全部毁了。


这原来是个木屏风,人只能从两边进入内庭。


正房两边还有侧室。


全部是用的天井和连廊连接。


小周指着这个石头水缸说,他家里原来还有几个这样的,后来都被人花钱收走了。


这些年这些木头房子再无人打理,日渐衰败。


走到最后一进,小周带我看一件宝贝。


是块匾额,长近三米,宽也有近一米。早年被当成了地板,所以才免于被当柴火烧掉。


外面的漆已经全部脱落了,露出底布和木胎,字迹基本看不清。经过我仔细辨认才看出了右款写的“道光壬辰XX毂旦XX,节孝周母谢孺人立”,道光壬辰也就是1832年!第一个大字是“节”。“孺人”是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是不能随便叫人家的老婆为“夫人”的,因为那是对一、二品大员的老婆的特定称谓,往下根据官员品级不同还有“淑人”“硕人”“令人”“安人”“宜人”,最末才是“孺人”。


最后一个字是“筠”,左款只看清了一个“家”字。


后来在网上查到有“节并松筠”和“节励松筠”的说法,“节励松筠”四字的大意是:对有松竹之节操者应予勉励与褒奖。一般是褒扬一位妇女“坚守节操、性情贤淑、亲尽孝道、教子有方”。从此块牌匾的左款中“节孝周母谢孺人”的文字来看可以断定这四个字是“节励松筠”,是褒奖某一位周家老婆谢氏而制。


这里是东边的偏房,已经无人居住,


小周说这里以前东西两侧都有这样的房子,是对称的,东边的上次起过火就没有了。


小周又带我来到大院西侧的这片空地,他说这里以前是个大仓库,前几年起火,全部烧光了。


这个村子之所以叫“仓场村”就是因为这个仓库太大了。


接着我们又到了他叔叔家的老宅子,就是卫星图中的那个“三进大院”。外观让我大跌眼镜,两个现代建筑中间夹着一个小小的门楼。


这个木制门楼的做工跟前面的那个大院一样,应是同一时期建成的。


小周说这道进门的门槛上原来钉了一块黄铜条,上面还雕着一条龙,他小时候还在,后来被家里人当废品卖了。


从大门进来,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建筑的形式跟那家院子是一样的。


院子东侧有这样一栋房子,小周告诉我这是以前的马厩。以前这里交通是不便利的,进出村子都是要骑马的,马也成了大户人家必备的交通工具。解放后,这里分给了很多户人家,后来这些房子老旧也没人用了,更无人打理,现在所有的产权人都在等着这里赶快垮掉,好把这块地另做打算。


这个院子外侧是这样的两层楼,二楼还有这样的木制“阳台”。


回到原先的那个大门前,小周继续带我参观整个村子。



他指着门口这条水流说,这条水流以前就是围着村前流过。


村子沿着它建起了高大坚固的院墙,院墙基础是大青石,主体是大青砖。随着时光流逝,院墙逐渐被拆毁,建起了新房。


村里人至今还习惯在这里洗衣服。


以前村子的围墙上有好几个这样的门,就像是城门。每天晚间门一关,整个村子就完全对外封闭了。这其实就跟岳阳的张谷英村比较类似!


只可惜这里的大多数老房子都没有得到精心保护,毁损严重。前面看的那两个大院虽然看似凋敝,其实已经是这个村子里保存最完整的古建了。


顺着水流来到了村北头的周氏宗祠,这是一栋新修的建筑,没什么参观价值了。



小周说,解放后,好多有钱有学问的族人都迁居到了海外,留下来的后来在文革和土改中被整得很惨。只在近几十年这支周姓族人在邵阳市里混得不错,出了好多当官的,甚至还有在沈阳军区当了很大的官的。所以最近几年村里很多人家拆了老房盖新房,甚至还有豪宅,原有的布局完全被打乱。我在想如果要完全恢复村子原貌几乎不可能,除非推掉新房子再建假古董。


告别小周,我继续驱车向北走了一里多地。


路边田野中这两座小山显得格外突兀。这就是网上所指的“天马山”了,山下有个学校,叫“筱溪学校”。


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这两座山的位置。


突然,在这两座小山旁有了新的发现,敬请关注下期《湘村发现》,我们下回接着说~


志大少爷订阅号,原创网络屌丝文学精品,各种吃喝玩乐,各种伪历史文化,欢迎订阅,给你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看上期《湘村发现》 —— 双峰三塘铺体仁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