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之 武冈浪石村
这个村子被称为“中华楹联第一村”,是摄瘾无边兄告诉我的,做了这个村子的攻略好,终于在去年7月踏上了征程。一路上还算顺利,按导航的指引,我们用了三个多钟头到了这里,从外面来看,似乎这个村子也没什么特别吸引我们的地方,外面到处是新的建筑,看不出有什么古色古香的感觉。
这个介绍基本上概括的村子的格局。
走过村头的石桥就是一条幽深的小巷。
青石板的小路一级级地抬高。
两边的青砖墙体砌得非常整齐,中间的有像这样的通廊连接着两边的院子。
墙上还有窗户和枪眼,每个院子的正门都在小巷子里,如果有强盗进入这种巷子,基本上可以关门打狗了。
抬头就可以看见高大的封火墙。
这种墙头做得很精致。
这里不光有中式风格,像这种门就很有西洋风味。
这种泥塑造型让我想起了圆明园。
这种西洋式的窗户也充满着异域情调。
其实这里最值得看的是这里的楹联!所有老房子的门框上都有一副石刻的对联。
像这一副是“柳絮飞残幽巷景;梅花香到小门春”。行书的字体,清新而流畅,历经百余年字迹仍然十分清晰,一看应该是书法大家的手笔。
我很喜欢这副:“万里前程从此起;一生大业看将来”,大气。
这副:“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
这副是“浪静水清行龙卧;石奇风香藏虎踞”。对联的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浪石”,但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押韵,不知为何。
“聊以避燥湿寒暑;差不同湫隘嚣尘”,这副应该是把自己家里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不与外世苟同的清高相结合了。
“风白月清,志甘淡泊;云环水绕,气抱中和”,这副已经被毁损得差不多了,我翻查了很多网上资料才对出来的。后来得知这些都是在文革期间被毁的。
“堂刊X贤,前代盛事;宅必居竹,吾家良规”。
“槐植庭前思手泽;竹看门外阔胸襟”,不光石刻,还有采绘。
像下面这几副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其实这里的大门除了前面看见的那种西洋式样的,还有这种纯中式的,造型不特别,但上面的彩绘却让我这个古建爱好者也觉得惊诧。
几乎没有两个门楼上的彩绘是相同的。
而且画工极其精美!
这些彩色过了一百多年仍然鲜艳,想来我们湖南的古建并不如我们以看想见的那般古板,而是丰富多彩的。
像这样整齐的方格图案我总在想是不是当时已经有了一种模具可以直接贴上去?
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让我们大开眼界!
回过头来再欣赏一下这里的石雕,这里都是用的附近出产的青石。这种材质黝黑细腻,容易雕琢,所以这里的石雕都很生动。
这里所用的柱础好像也有自己的特点,也是融入了一些西洋特色。
这里的院子正门都是开在堂屋两侧的,这种格局在湘北没见过。
中间的天井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古宅均为外砖内木,使得房间里舒适宜人,大小一致,四排三间为一座。分左中右三开,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厢房,后设厨房杂屋。门前是走廊过道,
细看这里的木雕一样的精致。
这些在文革中被破坏的浮雕仿佛都是在跟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
当然,也有一些雕工还不够精致的。
像下面这种阴雕的就应该是后人补做的。
就整个村子而言,目前保护力度太弱了,很多老房子都岌岌可危。
据网络上的资料得知,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缏于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迁武冈为岷王时的手下一个叫王祖清的官吏的长孙王政海所建。浪石当时叫李家坝。王政海看到李家坝的后山上满眼铺天盖地的石板,层层叠叠,形如波浪,迁来定居后亦取“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遂改李家坝为浪石。
此后,王家在此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从明清到民国期间,王氏后裔不断购田产,建房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古民居院落。王家兴旺时期,四处雇长工,请短工,年成一久,这些长工、短工们也在此安家落户了,以至现在,居住在古民居的人群中,除了王氏这一大姓外,其他姓氏达27种之多,多半为当年给王家打工者发下的子子孙孙。
或许是沾了这里山水的灵气,或许是为回报王家后裔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的品性,亦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百十年后,这个叫浪石的村庄居然兴旺发达起来,石板大路四通八达,成为周边各县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一年四季上州下府、骑马坐轿、肩挑手提的人络绎不绝。直至解放初期,这里仍然是周边地区农贸物资的交易所在地、日常用品的集散地,其繁华与热闹可以想见。
但现在和其他农村一样,村里的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空心化问题严重。
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来呼吁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守护一份浓浓的乡愁~
志大少爷订阅号,原创网络屌丝文学精品,各种吃喝玩乐,各种伪历史文化,欢迎订阅,给你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看上期《湘村发现》 —— 新邵张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