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49期:浏阳沈家大屋
浏阳龙伏镇的沈家大屋是我“湘村发现”的开端,那是2012年7月底的一天跟小龙女一起去的。第一次看见这个地方是在一本叫《留住历史的文脉》的书里看见的,跟很多书一样,只有寥寥几张图,但是被那里的文字所吸引,强烈的好奇欲驱使我必须走这么一回。当时找这个地方只知道在龙伏镇的新开村(现在看来这里是离我们长沙最近的一个古村落了!),于是在导航的指引下到了新开村以后再问过几个人才找到了这个地方。
后来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沈家大屋在一个叫“发源寺”的地方,这里背山面水(屋前就是捞刀河),是个风水绝佳的宜居之地!
下图中那片黑顶的天井院落就是沈家大屋了,它座东南向西北,主体是个左右对称的三进院子,院子东北侧还有不对称增加的院子。据网上的资料,沈家大屋的主体部分为新开村沈氏家族彬安房的五福堂主人沈抟九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光绪年间,他的六个儿子续建三寿堂、师竹堂、德润堂、筠竹堂和崇基堂等。现存建筑占地面积为7153平方米,建筑使用面积为13551平方米;17间厅,30多条巷道和长短回廊将20多栋屋、200余间房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
那天当我们看见这个门楼的时候都一阵惊喜,高大的封火墙格外醒目。
门口的匾额上书“懿德晖宗”,懿德是美德的意思,晖宗是光耀祖宗。这张图片是12年拍的。
这是今年拍的照片,原来在我们离开后不久就安上去的省保牌。
这里的铺路石、墙基、柱础和门框等石构件都是用的一种“红石”,它的质地是一种红色的砂岩,这种石质不那么坚硬,容易雕琢,但时间一长容易被风化和磨损。
其实沈家大屋周边就是很多这种红砂岩的小山,这种地质现象被称为“丹霞地貌”。当地居民就是用这种开凿于丹霞山上的石头来建房的。
再来看槽门上的青砖,这里有几块砖上刻有字迹,上面有“石匠”、“木匠焦以成”等字。
这块砖上还有“同治四年”的字样,同治四年也就是1865年,这应该就是沈家大屋始建的年代!
门楼上的封火墙上还有精致的泥塑蝴蝶。
造型生动,还蛮可爱,把触须顶端做成了小花。
头门里面是一块空地。
坪里有排水明沟,正门两边是土砖砌成的猪圈。
进入二进的大门。
这里是一个高大的十字厅。
沈家大屋砖木石混合结构,小青瓦屋面。由永庆堂、师竹堂、德润堂、三寿堂、筠竹堂和崇基堂等建筑形成了一个有17间厅堂、20口天井天心、30多条长短廊道、20多栋楼房、200余间大小房屋的庞大古建筑群。大屋正厅高9米,其他房屋也多高达8米以上,为现存古老民宅中少见的高度。屋内正厅、横厅、十字厅、巷道、长廊等所占面积的比重很大,公共场所空间大,给人以空旷舒畅之感。
沈家大屋所有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上等木材。门楣、匾额上的装饰图案多达上千幅,体现出我国民间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沈抟九出身贫寒,在浏阳城里做伙头师傅,讨了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做妻子,生子六个,儿子们靠母亲织布买的一亩二分田起本做生意,发家致富并兴建此屋。据沈氏族谱记载,沈抟九公孙三代有4人曾诰授诰赠奉政大夫,2人奉直大夫(奉政大夫系文官阶正五品,奉直大夫系文官阶从五品官衔),是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大户人家。
十字厅左右是天井,漂亮的木制门窗,很有江南民居的风格。
永庆堂为大屋的主体建筑,据大屋老人们回忆,永庆堂厅堂内原悬挂很多匾额,其中有时任湖北巡抚谭继洵书写的“桐第安荣”等,翰林院进士邹建农、任贵正书写的 “家国重光”等,曾经给大屋平添了不少古文化色彩。可惜当地村民缺少文物保护意识,导致这些较为珍贵的诰轴、诰匾(奉政大夫)和出自名家之手的墨宝匾额等均遭人为损毁或遗失,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整个建筑群,由天井、鱼池、四通八达的阴沟、环屋石砌池塘组成完整的排水体系,至今仍保存完好,很少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
正厅两侧的天井、十字厅、格子门、过厅、横厅以及厅屋内两侧的斗拱、房间都是一一对称;房屋依地势而建,幽深曲折的巷道,使几个宅院既互相通连,又各为建筑单位。通过照壁、矮房的阻隔,令人在回环的深深庭院中有“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之感。
大屋内所有的厅屋原来都有格子门窗装饰,虽然多数已遭破坏,但从幸存的几处仍可看出,雕刻工艺细腻,造型优美,有的上有天堂天神,下有花草虫鱼,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造型,据说有的格棂中以前还嵌有彩色玻璃。
在一些厅里还保留有大跃进时代的宣传画。
这种飞机体现了这位画师的高超的想像力。
在大屋的其它地方也有好多这样的宣传栏。1958年大跃进吃食堂的时候全村的人都住了进来,所以墙壁上“社员意见栏”、“工分公布栏”和极左年代的大红色标语依然醒目。
来到大屋最后面的这栋二层楼,这里早已破败。
一进到院子里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里面居然有一个漂亮的照壁和带有卷棚的大厅!
卷棚,顾名思义就是卷曲的天棚,和藻井一样是一种天花板的装修方法,平常我们在古建筑中所见的卷是在宗教或公用建筑的大厅当中,其实在民居中卷棚通常用在大厅前廊和厅堂后廊。
再来看这个照壁。
后来我们才知道老屋中原有4处宅院中建有照墙。照壁上均有彩色浮雕和壁画:或为村落、行人、牧童、学校等自然景物:或为“定军山”、“黄鹤楼”、“十三福”等传统戏剧;或为“松下问童子”、“独钓寒江雪”之类的诗画配。虽然“破四旧”时严重受损,有一处艺术价值最高的被拆毁,但人们仍能从中欣赏到晚清时期的繁缛、慎密、细腻、层次丰富的照壁浮雕艺术美。
这些雕刻、绘画的构造、图案和工艺,已经融入了不少西方艺术风格。
这是正门东侧的师竹堂。
正厅也有用卷棚顶。
雕工精美的木制横枋,上面貌似是琴棋书画。
从这个门进去。
这里还有一处照壁和大厅,但这里显得更加朴素。
照壁的造型很简单。
这上面是题写的诗画。
这是刘禹锡与众友饮酒观牡丹时有感而诗一首:“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酒喝得尽兴,花观得不畅。诗人七十一岁谢世,算高寿了,赏花遭花闭,莫非他老时也被怠慢过,不然何“愁”?此诗多少折射出了唐代轻老的社会现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幅字迹不清,但落款是“修竹居士”,看样子这里是筠竹堂了。
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承载历史记忆的地方,到处是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的残垣断壁,其破败之相,远远超过了路人的想像。如今,老屋已是满目疮痍,精美的木雕褪了色,墙壁上的大洞十分醒目,往日的居民也早已搬走。
下两张是同一个牲口圈两年时间的对比,右侧的房子破败得很明显。目前这里的房子有很多已经坍塌,基本上处于没有保护的状态。
沈家大屋是古城长沙历经战火涂炭后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这座联体式的大宅院既区别于江浙地区文人雅士的苏州园林模式,又不同于官宦士大夫深宅大院式的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农耕社会“家大业大,源远流长”的建筑思想。历经150年的风雨沧桑,宅院的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在多雨的南方,150年的土木建筑能保存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沈家大屋的发现对我们研究晚清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及民间文学等有很大的作用,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这处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吧!
文章中照片均系本人拍摄,其中部分段落摘抄自网络,特此声明。
志大少爷订阅号,原创网络屌丝文学精品,各种吃喝玩乐,各种伪历史文化,欢迎订阅,给你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看048期《湘村发现》 —— 汝城古迹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