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74期:醴陵采风
醴陵作为过去长沙府下的一个县已经存在近两千年了,可惜一直没去过,所以很早就开始做计划,直到去年成行,这次醴陵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次先到的是彭氏牌坊,这里离平汝高速出口不远,在导航里直接搜“柘塘坪村”即可,到了那里随便问一个村民就会把你带到牌坊前。
这里已经被列为了省保,从介绍中可以看到牌坊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系邑绅彭之冕为纪念父亲彭明俊及母亲袁氏而建。
牌坊为花岗石结构,三门四柱二层,歇山顶,龙状鸱尾檐角飞翘。四柱为正方形,柱下座兽为8个仰面小狮,坊上缕饰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麒麟和人物等浮雕,形象生动活泼,
中门正面牌额阴刻楷书“奉直大夫彭明俊暨宜人袁氏之坊”,其上竖刻楷书“圣旨”二字,周围环以云龙浮雕。
左右门额分别横刻“敦伦”、“乐毅”二字,字体雄健有力。其中“毅”通“义”,为同音假借字。
牌坊背面,左右分刻坊主家世铭文,竖排,6字一行,其中有句云:“述义渌桥石塔”。无疑是赞建坊者捐建渌江桥、江东书院及“院前石塔”的善举。正面“圣旨”之下,则载刻建坊题记,其中说:“三男之冕,字世才,辛已叨生,六尺长髯,取用县丞,纪录两次……”。说到这里,不能不提牌坊的修建者“彭三胡子”彭之冕。彭之冕,字义庵,因有六尺长胡又在兄弟中排行老三,被县人称为“彭三胡子”。为人豪爽,乐善好施,曾三修渌江桥,并捐资修建江东书院及院前石塔、城北魁星楼、凤凰阁等工程。彭家牌坊就是彭之冕为纪念父亲彭明俊和袁氏功德,向乾隆皇帝请旨修建的功德牌坊。
牌坊的北边紧挨着的就是彭氏宗祠,目前只存这一栋房子。
彭氏家族世代显赫,数代为官。而彭家对家宅的经营也可为颇费苦心。据彭家后人描述彭家老屋原来有九进十八厅,规模宏大,下雨天在屋里走半个小时不会湿脚,酷暑天气走一里多路晒不到太阳。彭家土地也是非常广袤,从柘塘坪到醴陵城不需要经过别人家的地界。 彭家宅院所有石梁、石柱、石墩都经过精心雕琢,这点从彭家老祠堂仅存的一些石雕上可窥之一二。据说,为打造这些石雕,彭家请了三四个石匠,这些石匠终其毕生心血,甚至是都老死在彭家,使得每个石雕都是一件艺术精品。
从牌坊出来,祠堂外有一个米粉店,这里正好腹中饥饿,便走了进去。
这就是醴陵的米粉。
用水发过的,跟攸县米粉差不多。
这里的粉没见我们平时所见的码子,我有点奇怪这碗粉该怎么下?
筒子骨的汤底用料还是很扎实的。
原来这里是先炒肉再下汤和调味。
再下粉煮。
这样的做法叫“下锅粉”。
一碗热汽腾腾的粉,鲜辣之中透着乡土气息。
唆完粉,到了城里来找醴陵文庙,从卫星图上找到了大概位置,结果这个文庙现在是醴陵人武部的办公所在,平时不让人进,我只好惺惺而出,在院子的周边转悠起来。在文庙西边有一条小巷这里就是文庙的围墙。
红色的外皮让我想起了长沙善化县文庙的那堵残墙。
已经能看见文庙的飞檐和偏殿了。
这就是醴陵文庙仅剩的大成殿,这里解放后成了县武装部的所在,1972年武装部拆除大成门和崇圣祠,修建办公楼和宿舍,1982年,大成殿被列为醴陵县文物保护单位。
陈明仁故居位于醴陵市城区来龙门街道办事处所辖文庙居民委员会,瓜畬坪116号。大门前一口百年古井,为20世纪20年代所建,有很强的西式公馆风格。现为湖南省保,可免费参观。
从陈明仁故居出来信步向西,从中兴路走到胜利路,一下子好像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这种带浮雕五角星的门楼随处可见。
其中也掺杂了一些马头墙。
这些门楼从形制上来讲其实是民国建筑的风格。
只有这种才是苏式风格。
突然看见路边的这座建筑很特别,门口的两根塔斯干风格的立柱很打眼。
进到门店里,一抬头上面原来是一个木结构的三层天井!这种结构是非常典型的老商铺,而且在当时绝对是上了规模的店子!这种商铺在长沙已经没有了,上次在湘潭的窑湾看见过一个,是个药号。
在第二进的天井边看见了一朵做在顶上的莲花,应该是灰塑的,被现在的人上过油漆。
店铺的最后是个大仓库或者大作坊。
中午来到了财源塔,它位于醴陵渌水西岸,渌水在这里拐了个九十度的弯,很明显它的作用就是镇风水。财源塔又名大观塔,座落于江源小区渌水之滨,与文笔峰隔河对峙。江源小区原称江东坊,原建有江东书院。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东堡人彭之冕捐资对书院进行修缮,在院前建起这座大观塔,如今叫做财源塔。
财源塔是一座阁楼式石塔,由花岗石砌建。八面七级,塔高约18米,逐层收分呈锥形。基边长3.7米,底层南面开有拱形塔门,塔门上有石匾额,上面雕刻“财源塔”三字。门两旁有石刻对联。塔门已经封堵,上面镶嵌《新修财源塔记》。底层西南和西面镶嵌文物保护碑。各层石雕飞檐舒展,顶层挑角下有风铃。一、二层无窗,以上各层相错开窗。塔顶攒尖,塔刹为宝葫芦。财源塔是醴陵境内第二高古塔, 1989年公布为醴陵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午来找今天的最后一站 —— 超元塔。关于这座塔的具体位置,各种说法都是语焉不详,只知道是在渌水河南岸的一个叫“马背岭”的地方,其实到了城南后远远地就能看见那座塔,所以一路问问停停也就找到了。
这里现在被一片工地所环绕,看似近在咫尺,但几乎无路可走。
从这片长满刺的灌木丛里走100多米,把自己的衣服都挂破了好几处。
起元塔号称醴陵第一高塔,塔高11级8面。高约20米,砖灰结构,阁楼式。11级的塔在湖南不多见,这个塔显得格外修长。
因年代久远,塔身上长了很多小树,石头已经开裂。
塔内地宫已经被盗挖一空。
抬头看,塔内空空直通顶层,看得出塔身已经有点歪斜。
塔顶已经损毁,保护情况堪忧!
醴陵,一座因陶瓷业而兴起的工业县城,近些年也正在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希望这里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能好好地保护好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人们能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