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村发现 081期:邵东承志堂

志大少爷 志大少爷 2020-09-09


上次在网上看见了关于邵东承志堂的消息,就再也坐不住了。关于这个地方网络上的照片很少,但网上说这里的规模竟然可以跟荫家堂相比。那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呢?今天让小编再带大家参观一个不为人知的承志堂。


承志堂位于邵东县简家陇镇金田村,南边是雄伟的芭蕉山,蒸水河从村子北边流过。


找到这个宅子颇费一番周折,在走过一段乡间小路后才找到了这里。


从高空中来看,中间有五进横屋构成厅堂,左右两侧对称布局二排厢房。横宽近60米,纵深70多米。大屋前有水塘,后枕小山,左有小路,右有小河,完全符合古人选宅基要求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


跟以前在湘中一带看见的大宅不同,它两侧的厢房从后向前呈现由高到低的台阶式排列,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栋角相连。如果当年所有的封火墙能得以保留,那将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据当地老人讲这五进大厅分别是财厅、大厅、游厅、横厅、神厅,是这里族人议事、红白喜事和其它重大活动进行的场所。



一条青石板小路通向高大的朝门,两边是三级封火墙,这种朝门在湘中地区还是很常见的。


从大门口可以一直看进深深的院子。


朝门所用的石雕还算精致,只是年代久远,风化得很厉害。



朝门内就是所谓的“财厅”,原来的仪门已经不在了。


来到第二进,这里就是大厅,两边的封火墙改成了这种“弓背式”,这种做法在新化县见过,大湘乡地区少见。


这里的墙不如大湘乡地区的那么厚实,但上面残留的灰塑也向大家证明这里曾经的富庶。



大跃进时期这里被改作“群兴中队第二餐厅”,其实就是人民公社大食堂,看那些字下面所标注的汉语拼音,还有浓浓的乡音……


大厅门口的这个立柱用料不错突然觉得那个柱础有点异样。


中间好像是空心的!


为什么会这样做?老人跟我讲这本来就是一个镂空雕的柱础,里面原来还雕有一尊小狮子,后来被损坏了。没办法只好塞进一些水泥和石块以保护础住不被柱子压坏。没能见到这个东西的原样,甚觉可惜。


进入大厅,大跃进留下了众多的宣传画,为老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抬头一看,这里的抬梁结构非常完整。每一个小立柱的下端都有一个小托。


像是一朵花。


最顶部的托上还做了一个牡丹造型,做得非常考究。


大厅后面就是“游厅”,其实是一个连接大厅和横厅的亭子样建筑,这种做法在湖南大型的古民居里经常会看见,很多时候这个亭子的天花板会做成一个藻井。


但这里却做成了一道弧形曲面。


这应该是破四旧时人们留下的“杰作”。


游厅两边各有一个天井,这样有利于老屋里通风和采光。


青石的天井做工不错,石头接合紧密。


我又发现天井的石壁上有几个这样的方形孔左右对称。老人告诉我这样的孔是用来插木方用的,一个天井可以插三根木方,然后在木方上铺上木板,这样就把天井盖成与地面齐平的平面,办酒席时就可以增加摆桌的面积!



再往后就是横厅了,这里已经被老人家们用来放棺材。



这里的木架一样精美。


这里的小木柱下面的托则换了一个造型。


木檐下原先还有彩绘。


这个厅里的柱础真是亮点。


光这一个厅里都有好几种造型。


而且同一个柱础不同的面有不同的花纹。


横厅里还有隔扇门。


这是最后一进的天井。


这是神厅了,也就是族人祭祖的地方,也是这个院子里最高的房子。


神厅正中挂着“承志堂”三字匾额。


除了刘氏历代先祖的牌位还有一个“太学生刘点阳”的牌位。据老人们说这个老屋是由清代太学生、儒林郎刘点阳(鼎进公)所建,建于嘉庆17年(1812年),距今204年,他是邵东堆头刘氏。太学生是什么?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儒林郎,文散官名,清从六品授儒林郎。看样子这位刘老先生当的官并不太大,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估计要翻翻他家的族谱了。


这时老人们向我展示了一块竖匾,应该是一幅对联的下半联。


黑漆金字,但字迹看不太清了,分析是给人贺寿用的。


老人们说这里以前挂了好多牌匾,都在文革期间毁掉了。上面还有一个板梁上有“福禄寿”三个金字。我分析那个构件是以前神龛外面的用来固定窗户的,现在神龛被毁,只剩下这道木梁。



厅里的长凳已经不是原物。


突然觉得这个厅里的地面好奇怪,踩上去光滑温润,像水磨石,颜色发黄,上面还有方格。老人家告诉我这是用石灰、糯米加桐油打成的,所以光滑坚硬,两百多年仍然光亮如初!


接着我随着横向通道看了两边的厢房。


厢房也都是两层,只是用的土砖来砌,不像厅房那么讲究。


越往两边越是以前下人们的房子。


长长的天井并不会一通到底,而是在中间加一个门,把天井隔成两段。


这里都是人起居的地方,还保留有一些木门窗。


这里的雕花窗户已经不多了。


在一间房子里还有这样一张老木床,全是雕花的,做工还不错。


我分析应该是民国年间的产品,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东西了。


老人又向我展示了一砖残砖,上面有“嘉庆十”三个字,他告诉我这是上次文物专家们在一堵墙上发现的,本来下面还有“七年”两个字,现在他把这块砖收起来了,如果将来修复这里时可能还有用。


大朝门内的左边有一个小院子,据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小花园。


有几个青石水缸里面养了金鱼,如今只剩下这一个石缸被挪作它用。


老人指着朝门上的封火墙说那上面有一只仙鹤。


这是一个铁壁虎做成的仙鹤,是用来固定房顶梁架用的,在很多地方是做成两头尖的铁条,并不美观。在涟源一些讲究的湘军将领故居里这个东西会用灰塑的鱼或者其它动物造型来遮盖,而这家干脆把它做成仙鹤,让我不得不佩服工匠们的巧妙心思!


从总体上来看,承志堂整体保存状况还不错,主体俱全,只要稍加修复必可恢复原有景观。更关键的是这里的村民保护意识比较强,说起老宅都充满自豪感,而且也在自发筹集资金进行基本的维护。



希望当地文管部门能将此地列入保护单位,与周边另几处文物点结合起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最后向大家展示一段航拍承志堂的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097dc0h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