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村发现 082期:锑都访古

志大少爷 2020-09-09


冷水江原属新化县,自从那里发现了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锑矿后那里的经济地位随之升高,建国后成立了新的县级市—— 冷水江。这里最大的矿区就是在今天的锡矿山。锡矿山最早发现于明代,当时的人们误把炼出来的锑认为是锡,所以称之为“锡矿山”,但因炼不出锡,遂被弃置。直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经化验才知是锑。而当时锑在西方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军工领域,耗量巨大,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湖南巡抚陈宝箴主持设新化锑矿行政局,实行民采官收官炼,后因技术匮乏和缺乏资金改为商办。当时矿区有采锑公司 130余家、炼厂30余座,美、俄、德、英、法、日、西、葡等国也设了“多福”、“开利”、“合利”、“修和”等洋公司。1908年清政府购买了法国赫氏炼锑法专利,1909年用低品位辉锑矿炼出纯锑。1941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设立锡矿山工程处,建立了北矿区实验炼厂和南矿区炼厂,收砂炼锑。1949年共有9家冶炼厂。今天我来到的是南部矿区的飞水岩。


飞水岩的得名是这里有一个天然瀑布。


从远处观看水流从一个悬崖上飞流直下,还算壮观。


在不远处还能看见一个碉楼,那就是著名的“羊牯岭碉楼”。


飞水岩右边是一大片矿区,所有建筑都是依山而建,非常震撼!


羊牯岭碉楼是我省内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碉楼建筑,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2年),是锡矿山的开源公司大矿主段楚贤为垄断锑矿开采而建。


远看这座碉楼的几个面上密密麻麻全是T形的枪眼,连本来是直角的地方都改成45度斜面上也有枪眼,在墙上应该是根据瞭望的角度需要还有几个大的瞭望口。所以我估计敌人还没靠近就可能被打成筛子。


从山下沿着一条石头小路可以一直到达碉楼下。


近看这座碉楼也觉得雄伟,据介绍碉楼高14米,长10.4米,宽6.8米,墙厚0.8 米。共设瞭望孔6个,射击孔195个,砖木结构,墙体保存完好。


这里在2002年就被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进到碉楼内部才发现里面原来的木制楼板和楼梯全部朽坏坍塌了。但从残存的木梁头可以看出这里包括顶层在内原有5层。下面有个水池,这大概就是介绍里所指的水牢了,但我想做为一个防御设施里面有这么多人,储藏一定量的生活用水是必需的,至于对工人进行关押拷打,在旧中国并不少见。


这是枪眼内部,可见砖墙墙体十分厚实,枪眼内孔大外孔小有利于保护里面的射手,同时射击的视野也比较大。


从航拍的角度来看这座碉楼才会觉得它所处的位置是相当好的,正好可以控制整个南部矿区。



对面的山上还有几栋老房子。


碉楼的南边是一条老街。


如今这条老街已经被改建得新老混搭,各个时期的的建筑都有,显得凌乱。





老街上没什么人,正好遇上一位老人家,他告诉我在解放前的全盛时期,这里方圆十多里的地方,矿工、挑夫、商人及其他居民,多达四万多人,简直是一个热闹的矿业城。附近的宁乡、湘乡等地也受益很大。近些年来随着附近矿厂因为污染严重而停产,原来这里的居民(大多是矿工及家属)已经搬离了这里,所以老街显得格外冷清。


老人家告诉我这个地方是以前大矿主段楚贤的别墅。

段楚贤(1889-1954)又名自立,号砺庵,别号震寰,蚩安,湖南省新化县安集乡橼木山(今冷水江市锡矿山镇橼木居委会)人。

段读过十年私塾,后毕业于长沙市明德中学。曾经营铁厂,锅厂和煤矿。1920年起专营锑矿。后来富甲全省,其全盛时期日进银元二万以上,被称为银菩萨。1949年7月迁居香港,经营灯泡厂,创立过电影公司,1954年病逝于香港。


从网上查到的一些史料得知,段为巩固其在锡矿山的矿霸地位,在飞水岩羊牯岭修筑有碉堡,不少矿工曾在此受到拷打。

但段与其他锑矿主不同,他也曾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

1921年,新化大旱,段楚贤设粥棚救济灾民。

1931年,段捐积谷1.28万担。名曰:段捐积谷。

1940年段捐款两万元(银元)优待出征抗日的军人家属。

同年8月,段又捐款十万元(银元),设立新化县奖学基金,凡新化青年考上大学者即可得一定的奖励。此外,还将原复楚公司房屋一栋,捐赠给锡矿山商工子弟学校作校舍。

因此,1941年2月,段分别受到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内务部,湖南省政府,宝永师管区,第六区专员公署及新化县的嘉奖,给他发了奖章和匾额。

1948年夏,段捐800吨锑作迎解(迎接解放)经费。在唐生智与李觉等筹备湖南起义时,段也曾资助其活动经费1万银元。

1949年8月10日左右,解放军49师147师的一个团第一次解放了锡矿山。几天后,段在香港指示源和炼厂资助中共锡矿山总支32两黄金,3000元银元。并送解放军147师500元银元。后来又支持中共锡矿山总支七支崭新的德造20响自动驳壳枪和几百发子弹,以加强工人的武装力量。

1950年初,国家发行折实公债时,段在香港写信授意留矿人员购买公债2亿多元(旧币)。


据现在的一些史料反映,他对矿工并不像GCD宣传的那样刻薄。开源公司和源和炼厂的全部工作人员,都不用交伙食费,全部由矿主供给。当时的伙食标准是:每餐三晕三素,并餐餐供应水酒,职员和工人一样。各个厂也自己设立饭堂,矿工的伙食亦全部不要交钱,但监工等和矿工的伙食标准是有区别的。矿工的伙食是每餐二菜一汤,饭尽管饱。 每月打牙祭四次,两次小牙祭,两次大牙祭,基本上是每星期一次。小牙祭吃牛肉、豆腐之类;大牙祭则吃粉蒸肉和大鱼等菜(其实这就像是地主对长工一样,你不给人吃饱饭,哪个来给你卖命干活?)。原来每年分红三次,即端午节、中秋节和过年。以后改为两次,即半年一次,年底分红比上半年要多一些。矿工的子女就学和自己就医都有免费政策。只是矿工得了矽肺病死亡后公司是不发给抚恤金的,经申请,可以赠给薄棺一副……


下图是一个解放前的老矿洞(图片来自红网)。



下图是飞水岩学校南校(图片来自红网),前身为锡矿山第二商工子弟学校,由湖南省锑业管理处锡矿山办事处于1938年创办,当年有学生210人。


锡矿山的历史就是一段中国民族资本发端成长的历史,其中有太多辛酸血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很残酷的,矿工们的命运因为政权更替也只得到些许改善。当我们今天在享受着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时请不要忘记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而牺牲自我的底层百姓!


最后请大家观看我航拍的碉楼全景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27hxrux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