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村发现 083期:桂东上新屋和下新屋

志大少爷 志大少爷 2020-09-09


桂东县,是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山多路险,一直比较封闭,直到最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才让这里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去。去年从谷歌卫星图上发现了在桂东县的沙田镇有一些长方形的天井院落,其中还有类似围龙屋的建筑,这让我立刻来了兴趣。于是今年我驱车350多公里来到了这里。

沙田是桂东的一个大镇,在中共的历史上有光辉的一页,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是在这里颁布的,被称为“第一军规”,如今在沙田镇上还有专门的纪念广场。


这里是沙田镇南边1.5公里处的文昌村。从航拍的图片上可以看到左边是沤江,中间的路右边有一处比较大的长方形建筑,那就是上新屋。路的左边有一个小四合院,中间有一个亭子,那是下新屋。从桂东网上我了解了这里的大概情况,这里是清代的郭映奎和他的后代所建。郭映奎生于清雍正甲辰年(1724年),庠生(秀才)。他有五个儿子:宗荃、宗莲、宗芳、宗蕃、宗芹。这五个儿子各自建了一栋大宅,其中田心组两栋,宗荃、宗莲。中新屋组一栋,宗芹。上新屋组一栋,宗芳。下新屋组一栋,宗蕃。五栋古宅,田心组的两栋早已坍塌。仅存中新屋、上新屋、下新组三栋。


先来看上新屋,它座东北向西南,建筑主体长近100米,纵深30多米,除了建筑主体外围还有一圈完整的围墙,围墙呈椭圆形,横轴100米,纵轴120米。


建筑主体的正前方是空地,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周围是田野,看来主人在选地建屋时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在围墙上有两个朝门,一个向西一个向东。


围墙是用卵石和三合土砌成,还相当结实。


客家人的朝门好像都不太讲究,不像湘中地区那么高大壮观还有封火墙或者八字墙之类作装饰,这里显得很低调。


这里的主体建筑是一长排青砖房子,是由几个天井院落并排组成,一共有5个门。



中间的这个门最为气派,屋檐下有卷檐和卷棚,正门的立柱上还有雕刻成狮子下山的牛腿。只可惜以前的彩绘已经消失了。


大门有两米多高,上面还有门神的印记。


只可惜整个大屋里的居民都已搬出,里面一片凄凉。


桂东盛产木材,这种粗大的木柱在当地是不难找的。


这里以大门为中轴线,向东西两边成一字型扩展,形成东边两开,西边也两开的院落。东西互为对称。每开院落既可独立成院,又有小门巷道相通,连成一个整体。


据桂东网上的介绍这栋老宅共有11个天井,议事厅、客厅、女子厅、官厅等13厅,主室、上房、厢房、阁楼等大大小小正屋70间,牛栏、厕所、舂米房等杂屋10间。古宅后院靠左有女子厅。女子厅是闺阁中女子学针黹女红的地方。尽管女子厅前面有一个厅办学堂,但女孩子是不能过去的,那是男孩子读书之地。老宅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作过省银行临时办公用房。但现在这里已经无人居住,一半以上的房子已经坍塌!在荒草和瓦砾之中我们只能想像以前这个大院里的繁华。


来到前面的空坪里,这里已经被改成了菜地。


在这里发现了一对旗杆石。


上面刻着“同治十二年二月下浣谷旦”。


“癸酉科岁进士郭英福敬立”。同治十二年就是1871年,岁进士上次我在湘村发现077期平江加义镇和杜家山老屋里曾经说过了,就是贡生的一种雅称。旗杆石,是用来彰显主人功名的。据当地村民说,菜地左边也曾有旗杆石,那是郭孟诏立的,上个世纪60年代,用作修水库了。郭英福是郭孟诏的儿子,是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进士,《族谱》记载他被敕授了修职郎文官一职。


这里是“下新屋”,是一个由四合院包围起来的亭子,四合院外边长近30米。


其实以前下新屋远不只这一点,它只是整个下新屋最左边的那部分,但边上的老房子全部被拆毁只剩下了这一点。


这是以前院子的朝门。


围墙还保留有一小段。


朝门外也有一对旗杆石。上刻“嘉庆癸酉岁,贡生郭孔超立”。 嘉庆癸酉岁即是1813年。看样子这房子年头不少了。据《郭氏族谱》载:郭孔超为宗蕃之子,宗蕃是清代庠生(秀才)加六品衔守府。孔超字别群,号鹤岩,贡生。


客家人盖房子喜欢用土,下新屋的房基是用的卵石加土垒砌而成的,房子的墙体侧全是用的土砖。


当我走进四合院看见这个亭子的全貌时惊呆了。去过湖南的那么多古村落真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建筑形式!


它是全木结构,正方形,由16根木柱支撑,小青瓦重檐歇山顶,高近10米,下边宽8米多。亭子共分三层,二层和三层之间原来有楼梯连接。但是没有发现从一层到二层的连接方式。


一位村中老人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大概情况,这个亭子当地人叫它“八角楼”,别看现在只剩下一些框架,其实以前这里面全是精致的雕花板,后来他们小时候就在在里玩耍。



据说八角楼是清代文武两考的场所。演过《杨家将》、《大西厢》等古装戏。古宅办过私塾和学堂。抗日战争中,长沙、衡阳、郴州沦陷后,1944年的元月,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薛岳迁省府于桂东,随同而来的省财政厅便将这里作为临时办公场所。



原来二层跟围屋的二层左右各有一个连廊相连,但是现在连廊已经朽坏不能使用了。


如今郭家的后代们在周边建起了新房,陆陆续续搬迁出去了。八角楼下成了堆放杂物和养家畜的地方。门口、走廊和巷道很零乱。楼上的装饰雕板和挂件也常被文物贩子垂青,几年时间八角楼只留下一个空架子。


在八角楼下被这种石栏围成了四个小园子,其中一个里面还有石花架,老人告诉我那时候花架上有好多漂亮的盆栽,总能看见美丽的花朵。



石栏历经风雨剥蚀已经风化。


但在一些地方还能看见以前精美的浮雕,都是花鸟祥兽之类。





从这里拾级而上可以到围屋二层的回廊。


来到围屋二楼的回廊上,虽然已经不能进入八角楼,但仿佛还能看见院子里花鸟争艳,屋主人在八角楼会聚宾朋,一到夜晚那里灯火通明、好戏连台……


下图中最上方中间的是上新屋,最右边的是中新屋,下面是下新屋。如今中新屋也只剩下半边堂屋,并且保留了一边的封火墙,已无价值。


我问这里的老人家这几栋老宅有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他说没有,只是前几年有人想过要修缮,但因资金和其它问题没能进行。如今老宅愈发衰败,真不知道我拍的是不是它的遗容?


最后请大家欣赏我航拍的这三栋大屋。特别鸣谢中南大学的@子曰 老师提供的古建学术指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278pd1q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