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聚焦 | 舞蹈与舞台视觉的融合创新

CISD 北京舞蹈学院 2023-12-30




【编者按】


“学术聚焦”专栏将重点推送“BDA舞蹈论坛”中产生的学术观点,选送北京舞蹈学院师生以及舞蹈专业等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创作、国际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展示中国舞蹈学术集成,打造“中国舞蹈学术研究中心”,助推学院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迈进。


学术月期间,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承办的“舞蹈与舞台视觉的融合创新”论坛在学院黑匣子剧场举办。本场论坛特邀当代舞剧创作一线的舞美家、编导、导演、学者、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以多元开放的观念,共同探讨当代舞蹈戏剧的视觉空间重塑,以身体与剧场环境的联系为立足点,构建独特的个人美学及叙述表达形式。


何为当代舞美创新真正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意义?科学技术、创作观念、观众审美等各方面的冲击,导致了当代中国舞台美术的革新,影响到导演手法的改变,以及编剧叙事手法的创新。本场论坛的16位发言嘉宾,都是站在浪潮之巅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推动人。本次论坛基于不同视角的探讨,碰撞出了精彩的学术火花。



开幕致辞




许锐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谈到,BDA舞蹈论坛是北京舞蹈学院创建的高端学术品牌,本次舞台美术平行论坛作为BDA舞蹈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意义重大。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舞蹈与舞台美术之间的关系更深刻、更复杂,甚至超过于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不管是在表达的方式上,是在视觉的形象上,还是在空间的时空感塑造上,都有值得去探索的价值。当下大型演艺活动的导演,很多都是舞蹈出身,舞蹈编导对于舞台的综合性参与和运用正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艺术创作观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观念会引领科技发展,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会影响艺术创作观念并推动艺术的发展。在科技改变艺术、改变生活、改变时代的今天,本论坛既基于舞蹈的舞台视觉呈现的融合探索,在舞美领域做了一次生动、深度的探讨,又在深入地交流与探讨中,不断创新、继续推动舞蹈事业和各相关艺术门类的融合创新发展。



任冬生

青年舞团副团长任冬生作为本次论坛召集人,介绍了论坛的举办背景与意义。BDA舞蹈论坛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这是第一次开设舞台美术领域的平行论坛,这不仅是一次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是一次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尝试。



主题发言




马路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马路做开幕致辞并以《舞美视觉与戏剧时空》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是舞蹈理论与创作方面的高端学术品牌,也对推动中国舞台美术艺术创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孵化等方面做出了有力的贡献。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将以本次论坛作为学术交流合作的开端,与北京舞蹈学院共同搭建多维度的艺术创作平台,探索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为加快新时期戏剧、舞蹈、舞美的发展做出贡献。他结合儿童剧《报童》、秦腔《白蛇传》、《只有爱·戏剧幻城》如月剧场、大型驻场演出《金面王朝》等多部作品的场景设计与舞台视觉呈现,探讨了舞美设计对戏剧时空、观演关系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观众需要舞美,舞美表现了戏剧,科技进步是舞美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舞美前行的根基”的观点。



周立新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周立新以《舞蹈与设计1·2·3》为题,结合自身二十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探索,分享了关于舞台设计教学的三点体会。想成为一名合格舞蹈作品的舞美设计师,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语言、动因与写意。同时,他谈到,由于舞蹈作品独特的表现语汇与表现形式对于舞美设计的初学者是一项难题,因此以上三个阶段中不可或缺的是“情感”。



于海勃

场景设计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影视与戏剧系荣休教于海勃以《舞·场·境》为题,通过古今中外的多个实际案例,分别介绍了古代的舞蹈场地、芭蕾时代的剧场和现代舞的视觉空间。他谈到,舞蹈艺术不仅在视觉空间上有所拓展,在物理空间上也在不断拓展。他总结到,舞剧的舞台设计是为“赤脚与足尖”服务的,舞台设计的关键词是写意、诗化、联想、隐喻。



慕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电视美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舞美设计、导演慕峰以《数字时代的舞蹈之界》为题,以多媒体全息舞剧《十爱·第一滴泪》、多媒体全息音乐剧《丝灵传奇》、数字戏剧《麦克白》等作品为例,从扩展现实、全息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阐述了当下数字时代使舞台演出的边界变得更为开阔与多维。数字科技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撕开了现实世界的帷幕,将我们带到一个虚拟与现实无法分辨的舞台空间中。



孙天卫

原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孙天卫以《舞台融合 视觉呈现》为题,结合自身的舞剧创作经历,以《红梅赞》、《云南映象》、《我的那片云》等舞蹈作品为例,从舞美形式、舞美个性、舞美符号、舞美参与四个方面切入,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明确舞台创意、建立美学风格、确立独特形象;创造舞台空间、提供表演支点、增加舞台变化;把控舞台尺寸、巧用机械装置、推进无缝连接。



白文国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白文国以《让无生命的灯具有灵魂》为题,介绍了北京舞蹈学院在灯光设计方面的课程设置。他谈到舞台灯光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无生命的灯具具有灵魂,这也是灯光设计的使命。因此,在灯光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上要为培养出未来的优秀设计师打好基础。为此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具备良好的绘画基础;第二,熟练掌握灯光基础知识;第三,具有戏剧灯光设计的素质、能力和审美。



对谈交流




对谈一:《当代舞蹈戏剧的视觉重塑》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从舞剧编剧的创作角度出发,他谈到,最深的感触是舞蹈领域的文学创作需要相对艰难复杂的调整过程,因为编剧写的每一个字,在舞台上都无法通过说、唱或完整字幕的方式“直接”使用,这是与其他戏剧文学不同的呈现方式。舞剧编剧必须具有视觉的想象力,有能力完成对场景和画面的想象,否则文字的逻辑无法在舞台上呈现。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田露结合自身导演的多部舞剧作品,从意象、环境营造、叙事、叙情等几个角度,解析了舞蹈肢体语言与舞美戏剧语言结合下的情感张力。


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刘科栋与大家分享了多部舞剧舞美设计的创作理念与幕后故事,探讨了舞美设计的边界与出格、限制与突破的关系。创作者如何把自己对人、对社会、对历史的理解,都放进创作中,在各种限制中如何进行创作并实现创意突破,是戏剧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戏剧影视舞台服装设计师、国际舞台美术联盟ISTAN会员崔晓东结合多部舞剧的服装设计,阐述了舞美创作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艺术,提醒大家保持敬畏心。同时,分享了“一直进行创作,就是一种创新”的观点。



对谈二:《舞蹈视觉语言的当代性》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冬生谈到,所有的舞美创作都遵循着“一剧一格”的原则,一部优秀舞台艺术的呈现,首先要有好的创意和剧本,其次要有审美统一的主创团队。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导师、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编导周莉亚从导演角度阐述了一部优秀舞剧的创作是所有部门共同创作的成果,这当中没有附属关系。最重要的前提是,各个部门视觉美学的追求必须是一致的。


视觉艺术家、视觉导演杨骞与大家分享了现场实践的经验,从艺术项目创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介绍。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主任靳苗苗从导演的视角出发,结合近期的舞剧作品,分享了自己创作理念与感悟心得。她表示,每一部作品都离不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自己也会从团队合作中获得灵感与启发。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吴蕾表示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师,很幸运有更多机会带领学生们在实践中去了解舞蹈与服装的关系。同时,每个舞台设计师都应该有宏观的导演意识。



本次论坛特邀的发言嘉宾尽管创作风格各异,但在共同合作的舞剧作品中却有极和谐统一的整体美学体系。当编导运用意识流的叙述手法跳跃时空,表达对情感心理空间的拆解与重构,舞美为其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所有部门有共同而明确的审美认知,这样的配合自然是充满戏剧张力、风格化的视觉呈现。


本次舞美论坛是一场具有重大开拓意义的,多学科交叉的里程碑式的论坛。当代舞剧艺术“创新”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正体现于舞蹈艺术家们敢于突破传统的常规的意识,有新的发现、新的表达,最终汇成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表达方式。舞台设计从科技、理念的创新发展,对于假定性、戏剧性、互动性的颠覆,对于编剧导演表演的侵入,已将太多过去的“不可能”实现变成了可能。舞美设计如何以当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条件,确立独特的表达方式,是越来越多中国舞美设计家不断思考的问题。









来源:青年舞团

文字:赵妍 

图片:解晓冬、孙力  

排版:赵康伶

责编:胡晓娇


总第 1374 期

2023 第 22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