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特改革进行时:改革开放,还是改朝换代?

中东热土 中东热土 2023-12-21

前言
古今中外,能称得上改革者的,大都需要有颠覆国家旧制度的能量和手段,有创造新社会的方法和魄力,最终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达到国强民富的目标。

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塑造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基础;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历任领导人的改革,打造了二战后直至现在美国在全球的超级强国地位;我们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40余年的改革开放,也正推动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中东,近70年来,我们也曾看到挥舞旗帜的革命者、改革者,但真正能够推动国家实现发展和富强的却寥寥无几。如果说阿卜杜勒·阿齐兹(又称伊本·沙特)是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的子孙后代中能够带领这个保守的、脆弱的国家走向开放和富强的领导者,则可以被称为沙特阿拉伯的改革者。


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沙特国王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1964年,由于治国无方、国库亏空,沙特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长子、第二任国王苏欧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Saud Bin Abdulazia Al Saud)在沙特王室决策层陷入了空前被动的局面。国库被挥霍到入不敷出,王室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国家治理得也一塌糊涂,埃及的杰马尔·阿卜杜·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领导下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正在笼罩整个中东大地,对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君主政权形成事实性威胁,再这样下去,沙特王室权力岌岌可危,国将不国。天下苦此君久已。

然而,身为王者却不自知,苏欧德国王依然顺应天性乐享其成。据说该国王的一大爱好便是开着当时还叫美国石油公司的阿美公司送给他的刚发明出来的房车,频繁去往沙漠地带慰问贝都因人部落,并和各个部落献上来的年轻女子在房车里做爱做的事儿。

与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哥哥截然不同的,是开国国王的第二子、时任王储的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Faisal Bin Abdulaziz),他行事低调、精明强干,颇具个人魅力,治国理政的才能也在哥哥因病到海外就医而暂代国政期间得到展现,已经受到沙特王室的一致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储费萨尔带领一干王室成员逼宫,最终,苏欧德国王宣布退位,客居埃及,费萨尔国王开始上台执政,开启了现代沙特历史上仅有的一段现代化改革时期。

直至1979年,自由主义思潮催生下的宗教叛逆分子武装占领麦加大清真寺,扬言推翻沙特王朝的统治。在靠法国特种兵帮助扑灭叛乱的同时,沙特的现代化改革也戛然而止,一夜回到解放前。

虽然有过一段不甚光彩的政变黑历史,但费萨尔国王是作为一个英明君主的形象留在大部分沙特人记忆中的。他拯救了沙特苏欧德国王时期导致的财政危机;凭借麾下名臣与美国主导下的阿美公司斗智斗勇争夺控制权;以伊斯兰为旗号,联合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对抗纳赛尔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埃及在也门短兵相接,打代理人战争;与巴列维王朝伊朗修好铸就“海湾双雄”,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支柱;利用欧佩克机制发起石油禁运,支持巴勒斯坦,造成影响全球的石油危机。

对内进行现代化改革,冲破保守宗教势力的阻挠,引进电视、开放电影院、吸收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力促沙特的社会文化发展。总而言之,费萨尔国王,并没有因为发动政变而受谴责,而因为改革成为现在沙特王国一代明君。

沙特喜欢以统治者的名字命名各种建筑和各类机构,而以费萨尔国王命名最为有名的是两个机构——费萨尔大学(Al-Faisal University)和费萨尔国王学术和伊斯兰研究中心(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前者是沙特顶尖的贵族学校,后者是沙特决策的重要智囊,或许这些命名与费萨尔国王的改革智慧有关。

所以伊斯兰放在心上是精神信仰,放在社会生活里是行为规范,放在国家治理上则是政治手段。沙特留存了这样的改革历史,也似乎为再来的改革做好了一层铺垫。

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2021年1月9日,85岁高龄的沙特国王萨勒曼注射第一针新冠疫苗

2015年1月,本来并无希望继承王位的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在熬死了两个哥哥之后,终于等来了同父异母哥哥、已担任10年王储和10年国王的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去世,比较顺利地登上王位。然而,在耄耋之年继位的萨勒曼并不打算只做一位守成的统治者,在王位上安享晚年,而是抓紧时间开始变革,开启属于自己的萨勒曼时代。

可能萨勒曼国王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与时间赛跑。因此他干了一件可以称得上有续命意义的大事儿,利用三年时间,连续干掉两位候任王位继承人——同父异母弟弟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和大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把自己最亲近、最看好的年轻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uhammed Bin Salman)一步一个脚印扶上正统,同时担任王储、第一副首相、国防部长、最高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王室办公厅主任等实权要职,确保子承父业,确保改革不会被中止。

在萨勒曼上台前后,媒体以他多年利雅得省长和国防部长的历史和王室调停人的身份分析,他应该是一位颇有原则但行事低调的亲王,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守成的过渡型领导人。如今回头再看,这只看到了他的表面,而未看到其雄心。

也许未来再回头看时,萨勒曼国王最大的变革,并不是其治下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而是他的上位前刻意的隐忍、上位后耐心又胆大的布局。这促使他能够以独到的眼光、莫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手段支持自己年轻的儿子上位,并且能够管控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与时间赛跑对儿子的改革保驾护航。

如果从萨勒曼身体健康程度看沙特政局稳定关系的话,谁说历史不是偶然呢?但这样的偶然事件正在发生。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2014-2016年也是沙特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一边是波斯湾对岸的对手虎视眈眈,支持也门胡塞武装作乱,沙特即将陷入什叶派之弧的包围之中;另一边是油价下跌、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普通民众的生活日益拮据,统治阶层的守旧派随时有颠覆王权的可能。

还是副王储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又温习了一遍枕边书《孙子兵法》,向父亲进言:兵者,诡道也。既然上位,就要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2021年1月25日,王储视察自己兼任董事会主席的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

第一件事儿:牵头组建阿拉伯联军,通过打击胡塞武装,拒伊朗于也门(与费萨尔构建伊斯兰联盟在也门阻击埃及何其相像,都是联军,都在也门),塑造小萨勒曼的军方影响力(因为没打好,结果比较有争议),也激起沙特民众的爱国热情,转移国内注意力。

第二件事儿:以反腐之名肃清政敌,为政令畅通扫清障碍。这件事儿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三波儿了,从干掉前王储穆克林,许以重金;到干掉第二个前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杀人诛心;再到抓土豪,收缴千亿美元,充实国库。还有就是频繁更换军队、各省负责人,让沙特统治阶层再次感受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普通的沙特人(特别是小年轻们),从心眼儿里佩服年轻的王储:跟着啥都敢干的王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第三件事儿,与美国搞好关系,争取安全支持;又和中国、日本、韩国搞好关系,继续经济合作。父子分工,一个出访美国,拉投资、买军火,牢牢拴住盟友的心;一个出访亚洲,与合作伙伴商业互吹,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第四件事儿,宣布2030愿景,开启社会经济改革之路;在2017年首届未来投资倡议论坛上官宣带领沙特重归“温和伊斯兰”,让沙特的归沙特,伊斯兰的归伊斯兰。

萨勒曼王朝


攘外安内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萨勒曼父子权力日渐稳固,一种全新的民族凝聚力观念正在沙特形成。王储宣称建设“沙特人的沙特”,用“沙特人”的民族主义观取代用保守的伊斯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连接沙特人的旧思想。沙特正在萨勒曼父子的治下,拥抱一个海湾君主国很长时间都不敢触碰的概念——国家民族主义。作为曾经被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伤害过的国家,民族主义的概念与社会主义、世俗主义紧密相关,样样都是君主制保守制沙特的禁忌。如今,为了打破日益保守的宗教桎梏,沙特统治者似乎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塑造沙特国家民族主义的内涵。

时代在变,人心在变。年轻人懂得年轻人的心思,不服不行。沙特30岁以下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比例的65%以上,对于年轻一代来讲,寻求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远远大于保持对宗教的愚昧的虔诚。固守教条可能换来内心的清净,但绝对换不来美好的生活。

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治理一个保守到无从下手的沙特时,只需要任意剪断几条保守的神经,就能让整个社会为之一震。比如重开电影院、比如允许女性自由驾车,这些个案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沙特正在寻求开放,需要同样渴望开放和自由的年轻一代的支持。他们年轻睿智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的领导人形象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崇拜,根据2018年Arab Youth Survey调查显示,小萨勒曼在沙特18-24岁青年民众中的支持率高达90%;在伊拉克、阿联酋甚至在也门,这个年龄段的小萨勒曼支持者比例也接近70%。而在国际社会,他又因为铁腕手段所造成的形象成为最具争议的政治领导者之一——有人称之为改革者,而另外一些人称其为独裁者和压迫者。

在上台伊始就被担心健康问题而五年后依然健在的父亲的支持下,在国内外智囊的辅助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成为“沙特民族主义造梦者”。从开社会风气之先,到NEOM(包括The Line)、红海旅游、利雅得造城和扩张计划,一场场PPT带来的狂欢,正在深刻影响着沙特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实中钱从哪儿来的问题依然很严峻,但是年轻人就需要有梦想,特别是还生活在一片拥有潜力的土地上的年轻人。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未来以及未来的未来,如果国王萨勒曼仍然能保驾护航,如果小萨勒曼王储能够善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能够妥善处理与伊朗的对抗,能够给沙特人成功植入可以取代“保守伊斯兰”的“沙特民族主义”的信仰,那么他和他的父亲作为沙特改革者的形象就将深入人心,“压迫者”的污点也终会随风飘散。

也许,沙特从此由沙特王朝变为萨勒曼王朝,除萨勒曼的嫡系子孙之外,其余王室再无染指王位的可能;也许,他们父子确实无私,带领沙特走过50年富强之路后功成身退,再像当初承诺的那样将权柄交予开国国王的子孙后代所共享。谁知道呢?


原创:中东热土

审核:颜颜

主要参考:A History of Saudi Arabia, Madawi Al Rasheed; 沙特王国:沙特阿拉伯的崛起与沙特阿美石油上市之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