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自住小区看北京垃圾分类

这个写字的编辑 环保笔记本 2022-05-27

望京网红墙,点击可跳转至“环卫之声”详细报道


也许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也许因为平时接触不多吧,北京5月1日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后,感觉身边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相应的变化:经常看到的是,路旁的小区照样一个垃圾车立在门口,居民提着各种袋子往里一股脑一扔。垃圾车来了后,扒拉扒拉,挑选一些可回收的废品,剩下的全装一起拉走。

 

说好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在哪里?说好的分类宣传,又在哪里?

 

发桶

 

事情的变化是在9月初某日晚上下班后。

 

大老远就看见,自己小区入口边,一辆三轮车横斜,两位大姐守在车边。走到近前,一位大姐忽然开口:“你几号楼?”

 

这出乎意料的盘问让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才看到她拿着一个本子,身旁的车上装了一堆绿色的垃圾桶。我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心想:终于来了。遂报了楼号,然后等待属于自己的分类垃圾桶。大姐翻开本子查了下:“你家的已经领过了!”


 

一丝失望掠过心头,但旋即而逝,随之是一点盼望已久的激动:身边的垃圾分类,要开始了!

 

后来回想,其实,垃圾分类的条幅和宣传海报很早就已经挂在了小区的围墙上和门口的通告栏里了,只是自己每台留意。这几天小区里的垃圾桶边貌似多了一些志愿者。这会儿发桶,说明要真正开始行动了。

 


“咱们怎么只发一个桶?”

“就只用来盛厨余垃圾的。”

“什么时间开始?”

“已经开始了。记得要按要求分类,后面会检查。”

 

分类

 

晚上过路时,看到一位垃圾分类志愿者在检查一位姑娘的厨余垃圾。

 

分类志愿者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打着手机手电,手里拿个夹子,打开垃圾袋在挑拣错分的垃圾:“这个绳子、纸团、塑料袋都不能放在这里,要分出去。”

 

志愿者用夹子把混在餐厨垃圾中的“杂质”一一挑拣出去,扔在了旁边的“其他垃圾桶”。据她介绍,厨余垃圾只要剩菜剩饭、菜叶子、瓜果皮等东西,包装袋和卫生用品等都不能分在里面。至于分好的厨余垃圾去了哪里,她并不知晓。

 


据了解,目前小区垃圾主要分成三类,一类是厨余垃圾,每天会在早7点到9点、晚5点半岛7点半两个时间段定时收集、清运。在这两个时间段,厨余垃圾桶会被摆放出来,平时时间厨余垃圾桶会被收走;第二类是有害垃圾,因为量少,统一放置在大门口。第三类是其他垃圾。或许因为可回收垃圾里能卖钱的,会被小区里的回收者分走,所以剩余不可卖钱的都被统一归集到“其他垃圾”里。所以在垃圾站的里,一般是1个厨余垃圾桶,3个其他垃圾桶。

为了方便大家卫生投放,每个垃圾桶盖上连接了一个拉绳。居民投放时,拉动绳子就可以打开垃圾桶,不用专门用手去揭开盖子。

 

检查

 

我问了几位志愿者了解到,她们是由小区组织招募的。自己给了银行卡号,每月会有一些报酬打进卡里,具体是物业、居委会还是街道办等哪家给打的钱,她们并不知道。

 

小区的分类效果,会有人不定期过来检查。具体是什么样的人她们也并不知道。只听说,附近的分类项目是承包给了一个公司,也许到时会是这个公司指派专人过来查验。如果查验效果不好,或许会被扣工资。


对于没有做好分类的居民,目前初始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不过,据说后续会有相应办法。

 

问题

 

在分类实践中,小区将常见的四分法改为三分法,方便了居民分类,可以算是创新之举。过于复杂的分类,会提高分类门槛,降低居民的分类热情。尤其在分类意识还没深入人心、分类习惯还没成自然之前,简便的分类方法,更有利于推进垃圾分类的进展。

 

徐海云等行业大佬也曾在很多场合表达过类似观点,并且徐海云认为,我国的垃圾分类,尤其是可回收物的回收,其实已经到达了“山顶”。目前最主要的是干湿分类。

 

网络图片,在此感谢


小区的分类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当然将可回收垃圾并入其他垃圾,是以民众自认为的能否卖钱为标准,这势必存在一些可能:有些垃圾也值得回收,但因为日常收集者没有很好的变卖渠道,也最终被舍弃。至于另外一些有一定回收价值,但再利用价值低于回收和再利用成本的废弃物,随同其他垃圾被处理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小区将可回收垃圾直接并入其他垃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单独分类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了垃圾再回收者的工作难度。

 


当然从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角度,这样并不算是问题。但要是从培养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以及对垃圾再回收者的关怀角度,似乎可以考虑将目前的三个“其他垃圾桶”解放出来一个作为“可回收物垃圾桶”。

 

还有就是厨余垃圾需要破袋投放。北京的社区垃圾分类政策要求是必须破袋投放,并建议居民将厨余垃圾的水分沥干后再投入垃圾桶。从卫生的角度,厨余垃圾比其他垃圾更脏更臭。对很多投放者来说,破袋可以算作一个障碍。笔者曾参观过上海一社区的垃圾分类,在投放点设置有洗手池,显得更加人性化。不过这就需要有设置洗手池的环境条件,同时肯定会涉及新的成本支出。那么,这笔钱谁来出?而从小区实践来看,大多最后也是由分类志愿者完成破袋工作。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另外关于厨余垃圾的早晚时段,也许这个安排是从垃圾分类和收运成本的角度,以及区域收集的角度综合考量,应该适应大多数上班族的时间,但晚上的时段收桶过早。根据北京的通勤实际,对于距离公司较远或者下班稍晚的居民,7点半前扔垃圾还是稍显仓促。

 

还有就是宣传。比如厨余垃圾要求那么精细的分类,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自己亲身经历,也亲眼目睹了好几个人在咨询厨余垃圾分类的细节。在重点关注厨余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单独就厨余细分进行一波到户到人的宣传,比如引发专题宣传页,或制作厨余垃圾细分类海报摆放在收集点,也省得一个人一个人其去解释,或许还可能解释不清楚。

 

总体而言,作为起步,从自住小区来看,垃圾分类算是开了个好头。随着持续的督导,和大家分类习惯日益养成,北京垃圾分类的未来,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相关连接:

一天3300多吨!北京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创新高

讲述:我在日本与垃圾“作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