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卵子,正在变成他们的财富密码

小世儿 世界说 2021-03-13


生或不生,想生或不想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都可以变成生意。


与女性健康和隐私数据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在最近几年里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目标,并在2016年正式被命名为“femtech”。2018年的一项乐观预测认为,到2025年这一市场的价值将超过500亿美元。这一赛道内分布着数千个手机APP。记录女性用户的身体数据,是它们几乎所有业务的起点——无论是为了健康、为了准备怀孕、还是为了避孕。


然而,英国非盈利组织“隐私国际”2020年12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多个月经跟踪APP存在用户隐私数据的巨大隐患。


两年前他们针对这一领域发布的第一份数据安全报告显示,在接受测试的36款月经跟踪APP当中,高达61%的APP会在用户打开它的瞬间立刻将相关数据上传给Facebook。一年后的第二次调查,调查者以用户身份向各APP开发公司索取自己的相关数据,结果仍然不太乐观:这一领域的五家头部公司当中,只有两家按照法律规定给出了回应,一家表示无法提供数据,一家毫无回应,还有一家尽管承认数据来自用户本人,但宣称已经收集上来的数据版权归公司所有,因此要求调查者不能公开发表数据。


几乎全部APP都采取了将所有用户数据回传到自己服务器,而非存储在用户设备(你的手机)上的工作方式,尽管它们都承诺不会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对外分享这些数据。


或许,不少用户还很难意识到,当你的月经跟踪数据遭到泄漏,后果可能要比接到几单推销保健品的骚扰电话严重得多。


起点:科技向善


很少有领域会像Femtech这样,几乎天然地带有为女性赋权、祛除污名化、破除迷信的使命。除了商机和利润,这一行业同时承载着不低的社会期望。


● 免费的月经跟踪应用程序可以为女孩提供她们需要的健康资讯 / UNICEF ZIMBABWE


全世界的妇科医生都鼓励女性养成记录自己经期细节的习惯:对于日期和血量的详细记录会帮助你尽可能早地察觉到异常出血或周期变化,这不仅可能预示着怀孕,还可能指向某些妇科肿瘤,也有可能意味着血液方面的问题。无论究竟是什么,及时发现才有可能及时采取措施。


由丹麦女企业家Ida Tin在柏林创立的月经跟踪APP“Clue”在其隐私政策条款中写道:Tin所希望的是“通过Clue推动全球女性健康”。另一款同样广受欢迎的月经跟踪APP“Oky”则直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立,目的是“为全球10岁以上女童提供有关月经的知识”。


至少从最初的作用来看,它们的效果如出一辙:首先破除“月经羞耻”,让女性生理现象回归科学,变成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在非发达地区尤为重要。2019年,肯尼亚一位十四岁女孩由于月经意外来临,在课堂上遭老师羞辱后选择了自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Oky”在蒙古和印尼的数百位少女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开发,仅这个过程就为志愿者们完成了大量经期生理知识科普。在非洲,同样的工作也有数十个团队投入其中,目的是在帮助女性破除月经羞耻的同时,更好地实现预测经期。


在经济发达地区,用户对于类似服务的需求也客观存在——这在备孕女性群体当中显得尤为突出,或许这也是早期月经追踪APP大量聚焦于怀孕和备孕的直接原因。在这一群体内,即使在得知可能存在风险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用户选择留在原地,因为“它们可能有所帮助”。


月经周期背后的商机


然而,当这一切发生在互联网时代,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健康问题了。


● “Glow”品牌宣传图 / 网络


2013年,出自PayPal公司的五名男性创业者依靠月经跟踪应用“Glow”获得了2300万美元融资,第一次证明了月经周期背后隐藏的巨大商机。此后几年,类似的手机应用软件遍地开花,在六个大洲的数十个国家都诞生了相关创新项目。


从“Glow”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看出其盈利空间的庞大。起初它完全是一款围绕着备孕和怀孕过程的APP,广告语是“用数据帮你怀孕”。2014年,团队推出了另一款镜像APP“Eve”,与“Glow”围绕婴儿、卡通、温馨等主题进行的页面设计形成明显对比,“Eve”将它的所有用户称为“女孩”,主打少女清新风格,目标用户是那些还不想怀孕的女性。


● 目前应用市场上部分较为流行的月经跟踪APP / 网页截图


用户群体细分只是业务深化的第一步,创业者们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多种多样:精准投放广告或引入付费会员制当然是常规操作;与保健用品或保险公司展开合作也不算稀奇;就连推出对应的男性版本,给用户男伴以翻看妻子/女友的经期记录的权限并及时推送相关提示消息(比如,某一天最好买一束花回家)都只能说是初级阶段。


接下来的两条路径,不得不说,创业人的想象力丰富到有点匪夷所思了。


行业先行者“Glow”向冻卵业务展开了探索。该公司从2018年开始推送相关信息,与同期另一个被医学界警告的生育诊所“Kindbody”采取了类似的营销话术:女性卵子的质量会在三十岁以后开始下降。就算你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无法在三十岁以前完成生育,但现代科技为你提供了另一个选项:在二十几岁时选择冰冻自己的卵子,这样你将可以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使用自己质量最高的卵子生下更健康的孩子,即使你的妇科医生会做出与此完全相反的警告。


除此之外,“Glow”也拥有完整的消费设计链条:如果觉得软件服务项目和冻卵等选项价格太贵,它可以提供方便的低息贷款;除了软件服务与冻卵业务,“Glow”当然也是一家出售孕期及新生儿用品的公司。


向企业员工服务领域迈出脚步的则是发展迅速的怀孕辅助软件“Ovia”。该公司推出的“Ovia Health”项目开放与大公司的合作机会,开发公司定制系列账户提供给该公司的女性员工,并向雇主收取费用,而雇主可能以降低保险费用等理由要求雇员加入。


● Ovia旗下的系列APP / 网络


尽管在其介绍页面上,“Ovia”坚持称该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公司更好地支持和留住有经验的女性。但无论如何,它首先提供给雇主的是获知女性员工私人信息的可能性。你的雇主有可能对你怀孕的细节一清二楚。这不单关乎女职员内心是否会对此感到不适,还有可能导致育龄女性在职场上遭受不平等待遇。


数据“吸血鬼”


而在花样百出的诱导消费之外,月经追踪以及其他相关领域APP利用和泄漏用户数据的丑闻,在过去几年里几乎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


芝加哥大学肯特法学院教授洛里·安德鲁斯团队在过去几年里研究了超过600个类似的医疗监控APP(其中一部分也收集月经周期数据),结论是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向软件开发者和市场第三方发送可识别的信息。另一份来自挪威政府的对于10个月经追踪APP的调查报告也表明,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在向广告商或市场经销商发送用户信息。2019年,国际非营利组织Transparent Internet针对一款名为“MyDays”的APP的调查则发现,与该APP共享用户数据的第三方多达27个。


● “MyDays”广告图 / 网络


这些泄漏,或是通过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渠道在发生,或是被隐藏在长达数万词的隐私政策条文当中得到用户的“授权”——因为如果用户不同意其隐私政策,就无法使用该APP。用户并无选择余地。


在“隐私国际”2018和2020两年分别完成的两份相关调查里,调查人员不仅证明了数据泄露和非授权利用的广泛存在,而且表明了其中一部分信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商业化考虑而有意识收集的。


“隐私国际”的调查主持人艾娃·布鲁姆-多默特在2020年9月的一次采访中对媒体表示,一部分非必要问题显然是为了广告商而设置的,比如,为数不少的APP会询问用户性生活细节,有些甚至详细到问你每一次的性交体位,也有些会关注自慰的频率和方式。


当然,至少在一部分数据立法较为周密的地区比如欧盟,这样的非授权利用是违法的。同样地,信息泄露案件的大量曝光也会影响到用户对于具体APP的印象,毕竟,没有人会愿意将自己如此隐私的信息提供给其他人用来在市场上牟利。“隐私国际”的首份调查公布后,几乎所有受测APP都对数据安全问题做出了承诺。许多公司更改了用户条款,取消了部分数据追踪器的连接,或是采取措施堵上被发现的安全漏洞。


新的难题:数据所有权归谁?


由用户主动上传和记录的个人数据是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也是眼下全部争议的源头:这些数据,究竟属于谁?


“隐私国际”第二份调查揭示出一个新的问题:现在的争议恐怕不是数据能否提供给第三方,而更有可能是到底有没有授权给月经追踪APP。也就是说:用户数据究竟属不属于科技公司资产?


尽管隐私国际的调查小组在其报告中认为,拒绝让她们公布自己周期数据的APP“MIA”给出的法律理由十分薄弱,但西班牙《国家报》就此进行的跟进报道认为,“MIA”引用版权和商业机密作为拒绝用户公布数据理由的做法在法律上“绝对合法”,它更多地是提出了一个尚未解决的矛盾:欧盟正在积极推进的最新数据保护法律,与公司商业机密及版权等既定法律权利存在法理上的冲突。


这也是所有femtech创业项目难以绕开的根本问题:如果用户数据不被认为是公司资产,那么发展盈利和变现模式,至少在目前条件下,将变得难上加难。


终结Femtech行业显然不应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毕竟它们的出现填补了女性在健康服务上的一项刚需。健康服务与个体监控之间、性别赋权与数据安全之间,迄今仍存在着庞大的“灰色地带”。


隐私国际在其网站中写道,“我们一直都知道,对于应用程序而言,有效的开放性,透明度,知情同意和数据最小化之路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责编 / 袁漪琳)


点击图片直达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