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民别来了!奥地利政府把拒收广告贴到了阿富汗的大街上

2016-03-14 李原 世界说

世 界 说 专 员

李 原

发 自 奥地利 维也纳

■  ■  ■

晨,当我走进惯常乘坐的5路电车,一阵恶臭扑面而来,让本来残留的睡意顿时消失殆尽。这在素来整洁干净的维也纳原本罕见,现在却成为维也纳市民日常需要面对的情况。


△ 维也纳火车西站内滞留的难民


没错,恶臭来自夜宿在交通工具上的难民。由于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庇护场所,部分难民不得已选择夜宿在公共场所。而在维也纳各大交通枢纽处增多的行乞者,更是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难民来了!

一个维也纳当地人告诉我:

“十年前的维也纳比现在干净多了,但政府不断收留来自非洲、中东的难民,维也纳已不复往昔。”


为了制止更多的难民涌入,奥地利政府不得不采取步步紧缩的难民政策,把不再接受难民的广告贴到了阿富汗的大街小巷。


今年3月,奥方在阿富汗的五个大城市,张贴阿富汗当地波斯语版本的海报,并在1000多家网站、报纸、电视上宣告:“我们通知您,由于国内经济差,奥地利不再接收难民!家庭团聚最要三年以后!”

 


奥地利政府在阿富汗当地的电视广告,图内用波斯语写着:“蛇头在撒谎!我们通知您,由于经济原因,奥地利不再接收难民。”



△ 图内波斯语文字大意:“蛇头在撒谎!我们通知您,家庭团聚要在3年后!”

去年欧洲各国相继宣布“积极”难民政策。看到大量叙利亚难民成功进入德国,阿富汗人也开始紧抓这个前往富裕欧洲国家的大好契机,致使阿富汗国内“出逃”的热情高涨,甚至出现了“蛇头渡人”的情况。

将各国大量难民运送到欧洲的蛇头来自土耳其和阿富汗的犯罪集团,蛇头平均发出一艘船就可以赚大约1.6万到2万美元。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蛇头,不顾难民的性命安全,将他们塞进皮划艇里,告诉他们去往西方国家非常容易。

奥地利内政部长莱特纳 (Johanna Mikl-Leitner) 在宣传活动中称:

“蛇头的虚假、夸张信息让难民国的人民产生错误的期待,因此我们必须在难民的家乡告诉他们:奥地利的难民政策正在收缩。”


△ 2016年年初,一艘难民船在希腊萨摩岛附近倾覆

2015年,在奥地利官方收到的难民庇护申请中,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占了两千五百万。阿富汗已经成为目前奥地利难民的最大来源国。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洲众国认为,这次难民大潮中的大部分阿富汗难民其实是“经济移民” (economic migrants)。阿富汗仍然属于“安全区”,没有面临“迫在眉睫的迫害”的人民应该留在自己的国家,重建家园。


为限制难民入境人数,奥地利政府只为难民提供三年的避难权,到期后若难民来源国无战乱,难民将被送回祖国。去年11月,奥地利政府收缩难民政策。在主要针对阿富汗难民制定的“附属保护” (subsidiary protection) 政策下,进入奥地利的阿富汗难民与家属团聚的等候期由两年延至三年。


提到奥地利面对难民的现状,一位维也纳民众告诉我:


“奥地利是一个小国,维也纳的人口仅170万。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们接收了太多的难民。这个数量的难民如果去了中国,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他们来我们国家影响会很大。现在我们的政策是,通过审核的难民不仅自己可以定居,还能让家人也来这里。这样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我们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但要有一个限度。”


难民大潮席卷之下,欧洲各国吃到了苦头。从人道主义的欢迎文化,到步步紧缩的难民政策,奥地利单方面的行动增加了其他国家应对难民问题的压力,引起了以德国和希腊为首的欧盟众国的不满。如何在本国利益和人道主义救援精神之间取舍,增进各国在欧盟体系内的相互协作,或许是当前解决难民问题所带来的燃眉之急的关键。

- END -

(责任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请直接点击:《德国要推出难民政策2.0了,所以之前的政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关键德意志》


回复你感兴趣的【关键词】即可点播

德国 | 法国 | 希腊 | 叙利亚难民 | ISIS | 恐怖主义

版权声明 | 稿件视频均为世界说原创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