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色起“疫”,驰援德保,三和人在行动

三和之声 同有三和基金会 2022-12-12



2022年2月12日下午一点半,从接到同有三和基金会的“同意捐助”批复算起,不到五个小时,1 200件PrionGuard波兰隔离衣、100个医用隔离眼罩、4 000付印度尼西亚检查手套、19 200只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10 000个一次性医用帽等捐赠德保县的医用防护物资,共计66箱,经过细致清点、装箱、装车后顺利发出。


望着远去的汽车,连续忙碌了好几天的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诸位同事,细雨中,分不清脸上是汗水还是雨水,不约而同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纷纷说着“66,好!吉利!”“六六大顺,但愿疫情早日结束!”



谁能想到,全国各地喜迎虎年春节长假期间,以“百色起义”闻名的广西百色市疫情如此严重!“2月7日零时起,全市全员居家隔离。”


位于广西西部的百色不仅是百色起义所在地,更是出名的“老、少、边、山、穷”。


这波疫情,给刚刚脱贫摘帽的百色地区人民,势必带来维持正常生产生活之外的巨大负担。持续一个多月的广西阴雨天气,无缝对接“回南天”,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更多麻烦,不啻是雪上加霜。


而此次百色疫情的爆发点、重灾区德保县,别说在哪里了,连名字即使不少广西人也是第一次听说。



德保县疫情有多严重,百色疾控中心官方发布:


“截至2022年2月12日12时,本轮本土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9例,其中德保县214例……”


德保占百色86%。


疫情还在肆虐。“2022年2月11日12时至2月12日12时,百色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其中德保县16例……”


德保占百色73%。



经受了持续两年多,700多天的新冠疫情防控,平心而论,任谁都容易对各地散点状发作的疫情关注度有所下降,甚至产生麻木感,对于支援抗疫也难以持续“凝心聚力”,也是人之常情。


南宁,是成立十周年的同有三和的发源地;广西,是同有三和的根;八桂,是同有三和的家乡。


八桂一家亲,近乡情更切。


从2月4日官方公布德保出现首例以来,同有三和学术负责人、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负责人黄靖医师就在考虑,百色起“疫”,除了个人自发行动(转发疫情信息,唤起全社会对百色疫情的关注,号召三和学人捐款等)之外,身为医生不能亲赴前线抗疫,支援百色抗疫,同有三和人能够做些什么?


第一时间获悉官方发布的接受社会捐赠信息后,捐赠医疗防护物资给疫情最重、最急需支援的德保县,成为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识。



疫情紧急,时不我待,兵分三路。


第一路,黄靖医师跟行政部韦少媚持续不断地找人、打电话,获得可信、准确、有效的联系方式,沟通确定捐赠意向和方案;


第二路,医务部陆蝶清点、采办库存防疫物资;


第三路,是工作量最大的清点、装箱、搬运、装车环节,门诊部里能上的人手全都上阵——人高马大的手法部吴仕雄医生当起了小推车“司机”,药房主管梁国源充分发挥了打包封装专长,行政部“百用百灵”的潘振德、上车司机停车搬货的“万能”韦媛媛、第一天来门诊部跟诊学习的三和书院三届学子陈国藩,平时自个儿关在图书室看稿码字的老才……


1.清点

2.装箱

3.运输

4.装车


伙伴们吃着已经发凉的盒饭,平时千般珍惜万般保护的“不食生冷”的“健康信条”也放下了,及时抢运出去防疫物资,就是最开心的,货物完好平安顺利抵达德保,对我们就是最补的。


仍旧顾不上吃饭的陆蝶在电脑前忙着收尾……


百色疫情有多严重,德保有多难,韦少媚说,承担德保县社会捐赠工作的有关人士讲:“如果有,即使不属于防疫物资的防尘口罩和普通隔离服也需要,因为可以用在其他需要的岗位上。”


疫情不退人不退。作为公益机构和医疗单位,同有三和人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根据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捐助等行动。我们将官方发布的有关接受社会捐赠信息,供大家参考。

《关于公布德保县接受社会捐赠渠道信息的通告(九)》


德不孤,必有邻;保平安,心连心。

德保加油!百色加油!广西加油!



特别感谢促成此次同有三和基金会&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联合捐赠的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



为生民立性命

为往圣继绝学
↓↓↓

相关阅读


驰援抗疫 | 同有三和基金会向新加坡捐赠万袋黄金饮

芳若芝兰,士子担当——三和书院河南校友救灾行动报道

同有山河,情暖三晋——三和书院学子山西救灾行动报道


文字:老才

排版:老才

审稿:黄靖 赵江滨

图片:网络 三和图库

编发:小学僧



点“在看”为百色抗疫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