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有三和基金会

其他

三和书院迎新季 | 五届同有班开学预告

有大事盼望着,盼望着,五届开学消息终于来了!预计11月5日开启五届引桥课程,11月19日-20日计划为五届首次主干课程,重要的时间要早早预留哦!具体事宜已飞鸽传书,请小伙伴们奔走相告呀(●'◡'●)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 三和开放日刘力红老师分享交流回顾(下篇)

编者按:8月21日,一句“欢迎大家回娘家”的问候,一个“老师来了”的“主题”,一场三和书院学子和老师们坐下来面对面地畅谈交流……三和开放日第二期,就这样在亲切、欢笑、分享和交流的气氛中进行了三个小时。回想当初筹备“三和开放日”的初衷,除了想让大家全面、立体地了解三和,期待能有更多的师友参与到三和的事业之外,为广大书院学子创造一个“回娘家”的机会和场景,也是举办开放日的重要意义之一。活动当天,刘力红老师以“十年为期”分阶段进行了个人中医成长之路的分享,并解答了多位学子的问题。能够再次重温书院大课形式的分享,让现场的同学们倍感亲切。师生间自由开放的交流,即使只聊聊“炒菜做饭”的生活日常,那烟火气里也充满了“道术的味道”……为了让因为名额所限未能来现场的同学看到老师分享的内容,并希望将来有更多朋友能与三和一道进行关于“生命成长”的探索,我们特别将本次开放日刘力红老师分享交流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字,以“成长分享”、“师生问答”两部分,分上下篇呈现给大家。本文为下篇。同学一:刘老师好,各位老师好,我来自四届北京二班,在班里我的年龄是排行第二大,今天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下刘老师。第一,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比刘老师小几岁,没有医学的专业背景,如果从现在这个年龄段起步,很难有刚才刘老师讲的几个十年,那么如何才能快步赶上?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同有三和短视频大赛 | 参赛作品选登第二期

同有三和短视频大赛作品选登又来了!继上期之后,组委会又收到了朋友们的大量参赛作品,本期我们也将其中好玩有趣的短视频进行部分选登,希望大家看过后能激发灵感,多多创作。另外,还想参赛的朋友请抓紧时间报名(报名地址),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2日;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我们在这里期待您的好作品,加油!短视频大赛作品选登第二期(排名不分先后)参赛视频号:医门深入主题:太白药王茶推荐理由:巍巍秦岭,天地壮阔,穿山越岭采茶去。参赛视频号:一只毛毛豆豆主题:同有三和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十年为期,功不唐捐 | 三和开放日刘力红老师分享交流回顾(上篇)

编者按:8月21日,一句“欢迎大家回娘家”的问候,一个“老师来了”的“主题”,一场三和书院学子和老师们坐下来面对面地畅谈交流……三和开放日第二期,就这样在亲切、欢笑、分享和交流的气氛中进行了三个小时。回想当初筹备“三和开放日”的初衷,除了想让大家全面、立体地了解三和,期待能有更多的师友参与到三和的事业之外,为广大书院学子创造一个“回娘家”的机会和场景,也是举办开放日的重要意义之一。活动当天,刘力红老师以“十年为期”分阶段进行了个人中医成长之路的分享,并解答了多位学子的问题。能够再次重温书院大课形式的分享,让现场的同学们倍感亲切。师生间自由开放的交流,即使只聊聊“炒菜做饭”的生活日常,那烟火气里也充满了“道术的味道”……为了让因为名额所限未能来现场的同学看到老师分享的内容,并希望将来有更多朋友能与三和一道进行关于“生命成长”的探索,我们特别将本次开放日刘力红老师分享交流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字,以“成长分享”、“师生问答”两部分,分上下篇呈现给大家。本文为上篇。我第一次参加“三和开放日”这个活动,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形式,但因为是三和书院的事儿,所以很高兴。刚刚听了鲜梅的开场介绍,自己也有些感受。三和走到今天,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十年。这个十年既漫长,但又在弹指之间。回首人生,我自己已走过六个十年。第一个十年,记忆不甚清晰,我出生在兰州,四岁离开那里,后来到了广西桂林的农村。那时仅有的记忆,也多半是苦难、压抑。第二个十年,在农村里读书,后来参加高考,二十岁考上大学(十九岁考上时因政审原因没有被录取)。第三个十年,我开始了学习中医的征程……到今天,学习中医已经四十多年。就是在这第三个十年——开始中医学习的第一个十年,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与中医,并不是很多人认为有家传或祖传,至少上溯到我的曾祖(之前不太了解),从曾祖父母、祖父母到父母都没有人学医,也没有家学的渊源。只是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推动了我必须要考上大学,所以自己在学习上很勤奋、很努力。本来我的志向与爱好是电子,某次大课跟大家提到,在七十年代,我表哥把一个县里的水泥厂实现了全自动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湖南两个代表,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袁隆平,另一个就是我表哥。我曾跟着表哥学过一段,后来高考填报志愿,前几个我都填了和电子相关的专业,但还是因为家庭的关系,最后被录取到中医学院。所以,很多事情看似偶然,但背后都有它的必然性。现在想,如果我搞了另外一行,可能也就比较普通。因为选择了中医,虽不能说很优秀,但直到今天为止还在想学习。没有说因为老了,退休了,就没什么事情做了,自己还在想学习,仍然还在当徒弟。如此就说明,确确实实,至少我所学的这个专业,自己对它追求的步伐没有停止,进步也就不会停止,这个对人生来说太重要。我除了接受现代的院校教育之外,还经历了传统的跟师。我的第一位师父(编者注:李阳波老师),自己始终没有跟他磕过头,其实有很多机会,但就是因为面子没有跪下去。直到他去世的时候,我赶过去对着他的遗像磕了头。第一位师父对我的启迪很大,尤其是在学习的思路、方法和理性思维上等等,影响直到今天。经历这个跟师的过程不容易,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尤其是学传统中医的人,有过这方面的体验要好于没有。跟师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因为你是跟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既不是梦中的人,也不是一个神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就像我们今天人与人打交道一样,或者像我们夫妇之间,谈恋爱的时候很美,尤其初恋的时候更美,但为什么结婚之后不美了?因为短兵相接了,各自的特质充分展现出来。而这个时候你怎么去应对?怎么去从师?所以里面就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还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很有幸,第一位师父我跟得最全,后来因为读研究生、读博,所以只有假期能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同吃同住,甚至同睡一张床。这种经历,今天回想起来无比珍贵,他对你的历练是方方面面的。作为一个生命,如果只有一面,而没有其他方面的话,实际上显然对我们的历练是不够的。应对光鲜的能力大家自然具足,但应对另外一个方面的能力,大家就不一定具足,确确实实是需要去学习的。在进入第四个十年的时候(1988~1998年),读博,然后开始工作。因为这时已经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开始动起来。我们过去有个词叫“社来社去”,就是你从哪来回哪去,那个时候自主择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我在南中医读博,那一届博士有八位去了深圳,开始下海。而我没有选任何单位,所以就回到广西中医学院。虽然我是广西第一位中医博士,但学院最开始对我也没有特别的照顾。没有给你特别的关照,但也没有对你特别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确确实实自然的选择是最好的,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所以,我就觉得当时回到广西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第一位师父对我的教授很深?拿当年为赵老师产后减肥为例,对于减肥,在这之前我并没有相关的经验,赵老师是第一例。当时经过几天的思考,便觉得应该从“土”去解答。《素问·五常政大论》里讲土不及会怎样,土太过又会如何,其中便有“土曰敦阜”……所以我认为肥胖一定是和“土”有关系,按照这个思路去找古方,吃了一个月,遗憾的是一两都没减下来,赵老师那会儿都动摇了。而我的第一位师父属于理性光辉特别强的人,很多事情虽然没有做过,但只要想清楚后去做,就会有收获。所以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我,只要把事情真正想明白、想通,兑现只是时间问题……果不其然,后来赵老师在吃到一个半月的时候,体重就一天一斤往下掉。在这阶段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是在临床,还是社会上,并且开始思索——寻找生命的意义。因为经历了师父的去世,确确实实有一段时间很迷茫、困顿,也找不到方向,但冥冥之中总是觉得人应该有一个追求,应该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如此也就打开了下一个十年,虽然没有做到四十不惑,但已经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去寻找。后来我还进藏一段时间,在藏区办了扶贫医院,也帮助了一些人。当时在藏区办扶贫医院很不容易,现在这家扶贫医院已经发展得非常壮大了,我可以说参与了它的创始。1998到2008年,是第五个十年。我在这个十年继续去思索生命的意义,去寻找、去探求。2002到2003年,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清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过去做医生,只关注于外在,但从那时起,对生命似乎是向内开始寻找了。不过那时还谈不上有太多的感受,就中医这条路而言,基本上还是往外寻找。那会儿我对针一窍不通,没有用过针,只是在药上去寻求。疗效好,归功于自己处方能力不错,辨证水平还可以;如果疗效不好,就可能归咎于自己的临证水平不行。在这个十年里,通过对生命的进一步认识,去了解并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患病。过去讲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实际上都隐藏在《内经》里了。尤其在内因这一块儿,之前只是流于概念,自己并没有很深的感受,更没有付诸实施。但在此阶段,我以一个医生的角度,无论是从自我的践行也好,还是对病人的指导也好,就不仅仅限于医药,而是去思考并认识疾病是怎么发生的。除了我们讲到的“风寒暑湿”,对内因的认识就更加清晰、具体,甚至是有一些感受,这样作为一个医生就确确实实不一样了。实在地讲,今天的医生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认识会非常有限,因为当我们只关注到药物,或者只关注到针这块儿的时候,你不见得真正拥有解决它的办法。很多的问题,甚至是太多的问题,真正是由内所因导致的,而它很复杂,跟你的家庭、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等等都有关系,所以这个“医”就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医了。很有幸,在这个十年我遇到另外一位重要的师父——卢师(编者注:卢崇汉老师)。今天我仍然没有出师,还是徒弟,还在师父门下学习。通过学习,把这门学问引向社会,让更多人知道,这也是第五个十年中很重要的工作和印记。另外很重要的是,在这个十年的末尾认识了杨师(编者注:杨海鹰老师)。可以这样讲,没有杨师,就没有三和,是杨师提出来让我们去搭建三和这样一个平台。撇开其他的指导——对生命认识的指导,仅就三和来说,没有他就没有三和的今天。2005年,也就是三和的前身——经研所(编者注: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创办成立。总而言之,这个十年对我与三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第六个十年,2008到2018年,大家可能就比较熟悉了。2011年,三和正式成立。2014年,同有三和基金会正式成立。现在又是第七个十年的开始。回首望去,觉得日子过得非常快。捋到今天,确实感到杨海鹰老师讲的,人生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所以回顾这一个个的十年,就是不同阶段的学习,不同层面的学习。像五福里的“考终命”,就是说最终的学习是及格了,还是不及格;是很满意,还是不满意;是圆满,还是非圆满;只有到那个时候你才知道。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没办法为你打分,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打分。外人最多能打分的也仅是在表象上看,有些生命能够无疾而终——睡一觉就过去了,似乎很好,但从内在来讲不一定。有些人看起来生前被疾病折磨,但未必他就不好,所以这一刻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分。我们最深层的学习究竟学到位没有,可能那个时候自己是知道的,还有遗憾,或没有什么遗憾;含笑而去,或如何如何。这一个一个的十年,或者说每个生命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能理清楚、理明白我们为的是什么,实际上那就好办了。如果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学习(全方位的学习,包括专业的学习)、为了实现自身的升华等等,当我们能从这个层面或尺度去考量生命,可能就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为什么要成立三和?按照浩然的提法就是教育。而教育的另一个表达就是怎样共同学习,怎样通过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而去搭建这个平台。所以从我本人来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切的时,一切的事,实际上都是你学习的可能。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有可能从世俗层面上讲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你不满意,不喜欢,甚至是抗拒的。我们强调来三和是学“过好日子”的能力,而不一定是从世俗层面讲的你“有好日子”,有好日子谁不会过?因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确确实实千差万别,所以中国文化了不起的地方也在这里:它可以把一切时、一切事中的所有元素,都能够导归到一个指向——让你生命升华的指向,实际上我们学习就是学这样的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来三和的学习是全方位的。我们成立三和书院——基金会最大的公益项目的目的就是这样,搭建这个平台的同时也是帮我们自己实现了成长,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怎样去应对、消化?是消化很好,还是消化不良?反正只要你做了,就得去扛,我们都希望能扛好了,但这就需要学习。(未完待续)刘力红教授简介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应对疫情,中医的精妙处在反求诸己》·《刘力红
2022年10月18日
其他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新模式探索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青年中医成长篇)》·《刘力红|应对疫情,中医的精妙处在反求诸己》·《刘力红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读书与文字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青年中医成长篇)》·《刘力红|应对疫情,中医的精妙处在反求诸己》·《刘力红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身心健康篇)

赵江滨图片:同有三和编发:小学僧点“在看”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加油
2022年9月13日
其他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科普与避坑篇)

赵江滨图片:同有三和编发:小学僧点“在看”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加油
2022年9月8日
其他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深度对话刘力红教授(青年中医成长篇)

赵江滨图片:同有三和编发:小学僧点“在看”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加油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纽约书评》| 《思考中医》与中医药抗疫

编者按:刘力红教授所著《思考中医》,这部成书于二十年前、历经多次再版加印、热销近百万册的中医文化现象级著作,开启了大众重新审视并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热潮。2019年,国际著名汉学家、中医学家付海呐教授及其学生,用十年时间完成该书的英译本翻译,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女士的全力支持下,《思考中医》英文版正式出版问世。《思考中医》(刘力红著)英译本译者:塞宾·威尔姆斯、盖布瑞尔·维斯、亨利·布彻特编者:付海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发行共664页,90美元《思考中医》英译本的出版,再次引发了国际学界、文化界对于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关注探讨。特别是在全人类共同面对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抗击疫情取得卓越成绩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让西方医学界甚至思想文化界开始认真思考,该如何理解与解读这种有别于现代科学的中国传统医学。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三和交响,三和梦 | 一封青年中医人写给三和十年的诗信

编者按:2022年7月10日下午,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同有班毕业典礼中,八位学子朗诵了由赵江滨医师所作的《三和交响——三和梦》。真挚动人的诗句,声情并茂的朗诵,这既是一封青年中医人写给三和十年的深情诗信,更是全体三和人坚定“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这份事业共同心声的表达。诗作全篇奉上,以此纪念我们的十年。梦的起点,也许是在桂林山水间,微风拂过起伏的稻浪,绿意盎然,禁不住内心的喜欢。梦的起点,也许是在邕江畔,江水扬波,开启中医之门,挂起了这片远航的船帆。梦的起点,也许是在雪域高原,一颗菩提心,寒来暑往历经试炼,开花结果自然呈现。梦的起点,也许是在久远之前,来自古圣先贤的期盼,我们相会的故缘,一个守望就是很多年。梦的起点,也许就在今天,十年的守护,转眼一瞬间,使命必达,轻舟已过万重山。梦里的经研所,是小楼里独立的田园,严父慈母的嘱咐,从初始的紧张不安,到越来越听不厌倦。这里有儒释道医的熏染,更有诸师的笑颜,将岁月的平淡,酿成好酒一坛,文化的馨香沁入心田。这里有我们的青葱岁月,还有兄弟们的无话不谈,自备酒菜的团圆,总有人唱起孤单,勾起日后的想念。这里有读书不忘家国,为学需要志在圣贤,大山沟里的智慧,将十二字薪传,孝悌忠信洞明了性天。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郎朗书声传到了桃源,是共同的使命,让我们义结金兰。梦里的桃花源,是江湖里守望的家园,按不住书生义气,品味过苦辣酸甜,泪水与汗水划过一张张难忘的笑脸。遇见了高古的槐轩,传承珍贵的卢氏钦安,阳主阴从的理念,开启圆通活法,让生命贯通了一气乾元。遇见了远方的友朋,感受与五行的关联,木的生机火的温暖,土的奉献金的纯然,携手同行还有水的一往无前。遇见了故乡的亲人,牵动着你我的心弦,手下一片春风化雨,换来头正身直足安,挺直的脊梁方能展望大川。还有偶然的遇见,是那岐黄千年的承传,小小银针,触动了六经一气的周旋,牵系了医行天下的宏愿。遇见了很多兄弟,我们使命在肩,勇往直前。遇见了很多朋友,和君共进杯中酒,相论平生志与愿。还遇见了同桌的你,前世的姻缘,今生兑现。遇见了太多的善缘,紫荆花下的回眸与相见,忘不了离去的怅然,更记得坚守的期盼,经霜的桃源里分外香甜。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朗朗书声传出了桃源,响彻在地北天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梦里的三和,是春晖里拼搏的恰同学少年,一番风雨一度关山,经历了困苦艰难,才品味到中药原来都有回甘。感谢你步履蹒跚,却始终没有放弃这份信念,更敬佩你前路策马扬鞭,菩萨心肠英雄肝胆,带领大家走出失落的泥潭。梦里的三和,是经历过三笔一面的有志青年,毛笔下舞动着唐宋筋骨,读诵声中饱含圣贤志愿,导引出阴阳和合气象万千。感谢医道传承的你,这一路的相拥相伴,盼望有一个春天,看花园里万紫千红竞相斗艳,而我们却在花下笑顾无言。梦里的三和,是在公益行里沉甸甸的每一天,看惯了风花雪月的变幻,更不管那风霜刀剑,全民健康的阵地里总有我们的呐喊。感谢志愿公益的你,每一个刹那的行念,让我们扎根在这片厚重的泥土里,谨将心香一瓣,化作芬芳美好的莲。梦里的三和,是北上广深快速转动的每个钟点,望京城里红霞满天,浦东桥头波涛拍岸,也能鹏程万里却处之泰然。感谢三和的每一个你,每个种子里都浸润着整个春天,花开的时候同你绽放笑颜,结果的时候同你收获丰满,因为同有这一个心愿。梦里的三和,是这片星空下属于我们的宇宙飞船,传承了炎黄的精神,穿梭在古今中外的交点,无限自由地往返。感谢三和未来的每一个你,每个种子里都蕴藏着一个世间,是春风沉醉的夜晚,还是秋日寥廓的霜天,弘道的人任重而道远。梦里的三和,三和人的梦,思考中医,十年磨一剑,归来仍是少年。梦里的三和,三和人的梦,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思相守年复一年。梦里的三和,三和人的梦,天地人和,性心身和,撸起袖子加油干!梦里的三和,三和人的梦,从够得着的地方开始,勇往直前!梦里的三和,三和人的梦,我们的梦,一切就在眼前!十年的沉淀,时光留下珍贵的纪念,从容走向美好的明天。十年的风雨,迎风舒展前进的船帆,矢志不改曾经的誓言。十年的话语,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十年的历程,梦想不断地显现。三和梦,中国梦,让我们一起实现!感恩所有家人,扶持成长,感恩所有师长,赐予心灯。感谢所有同仁,相互陪伴与欣赏。感谢所有这一切,让我们前行的力量!愿大家同有三和!同有健康!赵江滨医师简介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及中国文化十余年,致力于钦安卢氏医学与黄帝内针的理论、临床研究。现任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教研组负责人,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医疗部主任。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老师:十年风雨路,未曾忘初心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赵江滨 | 经典里的夏日养生智慧(上)

编者按:若问如何安度夏天,好像是个小问题,夏天生活多简单,从吃饭喝水到穿衣起居,简单至极吧?不了解不是也过得挺好吗?果真是这样吗?认真起来,好像夏天确实是感冒、腹泻等小毛小病多发的时节。还有脾气莫名就大起来了。其实,古人早就在《黄帝内经》等经典中有忠告在先,只是大部分人无缘了解,更少有人联系现实生活解说得有力、生动又顺耳。去年7月赵江滨医师应邀在“同有健康家园”主题公益活动上,给南宁本地市民做了一场夏季养护主题的分享,内容丰富,他从如何理解天地气候变化规律,了解先人养生智慧,洞悉起居饮食习俗的背后,等等,告诉我们安度夏季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为利益更广大读者,我们整理后,计划分为三篇发表,本文是第一篇。《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热烈祝贺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同有班毕业典礼在北京举办

四届同有班毕业季这个夏天是相遇的季节也是告别的时候而告别也是新的开始愿未来的旅程星辰闪烁,繁花灿烂你我都奔走在各自的热爱里岁月匆匆,唯愿总相逢|2022年7月10日下午15时,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同有班毕业典礼在北京隆重召开。到场的嘉宾有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发起人刘力红老师,黄帝内针传人、同有三和基金会针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真海老师和夫人杜玲女士,同有三和基金会仲景钦安卢氏医学专业委员会及针道专业委员会委员赵琳老师,同有三和基金会中药学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冼建春老师,四届广深班班主任、广西林源堂集团总经理邹慧女士,健颐舒院赵复先生,开心工作室马琴老师,四届北京班班主任、文化学者张小兰女士,四届北京班班主任徐彬老师,同有三和基金会秘书长解浩然老师,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工作组负责人杜晓辉老师,四届北京班学习顾问、同有三和北京医馆负责人左乔建老师等,以及诸位支持三和书院及三和事业的各界爱心人士。同时到场的还有同有三和各机构、书院工作组的同仁们。来自北京、上海、广深、南宁、西安、郑州及网络班的学子代表,以及通过直播线上参与典礼的各地学子,与诸位嘉宾、班主任、学习顾问、辅导员以及工作人员,一道共同经历和见证了这个特殊的时刻。下午15时10分,典礼以同有三和基金会的十周年纪念视频拉开本次典礼的帷幕,大家共同回顾了同有三和在弘扬中医文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程。十年筚路蓝缕,犹记初心使命。纪念视频播放结束后,主持人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同有三和基金会代表发言|解浩然老师首先对四届同有班坚守初心、完成考核的学子表达了由衷的祝贺。接着他汇报了书院的工作进展,一是五届招生顺利开展,二是三和班改革,三是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的进展。他表示,三和未来会聚焦于教育,如最近开展三和生命学堂以及中医学术地图。同时,他还表示一个行业需要有人担当使命,去探索有意义且有必要的事情,告诉世界何为真正的中医以及中医教育。解老师分享了三个小故事,以邓亚萍的三次“毕业”提议大家思考毕业的内在意义,以《师说》的新解引出敢于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理想、敢于超越的精神,以视频大赛鼓励毕业学子传播三和理念、影响他人。最后他提出了三个问题,以督促毕业的学子们深入学习与探索,探寻生命的意义与健康的关系,并要时时牢记反求诸己。同有三和学术负责人发言|黄靖老师首先表达了对毕业学子们的祝福与对三和各位老师的感谢,接着简要介绍了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的相关情况,并提及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她提到,分院所想要培养的是深谙传统文化的中医临床高水平人才,期待有志学子加入分院进行深入学习。同有三和基金会善东代表发言|邹慧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工作人员与三和志愿者的感谢,并提到志愿的最高境界便是舍性,这是一种忘却自我的伟大奉献精神。邹慧老师以自身为例,为学子解读了“一门深入”的好处,并敦促学子将三和精神落实到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这句话是刘力红老师纪念南怀瑾先生文章中的一句箴言,她推荐大家认真阅读体会,并希望学子们珍惜书院学习的机会,在逆境中回想书院的教导,从中汲取力量,同时她还期待每一位三和学子都能成为点亮他人心灯的人。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工作组代表发言|赵江滨老师首先对毕业学子表达了祝福,并回顾四届同有班开展以来医道传承项目工作组的工作内容。如果说同有班的毕业是新的开始,那么未来的持续学习才是医道传承的落地生根。赵老师有两句话与学子们共勉: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把握学习主导权”;建议大家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到书院的各个学习项目之中,不忘医道传承的初心。第二句是“学习贵在务本”;学习一定要围绕根本,不能偏离,医的根本是“阴阳”,道的根本是“中”,而传承的根本是“人”。最后用“慌什么”、“沉住气”这两个使他在人生路上警醒起来的词语,鼓励大家时刻回到根本,拥有自我纠偏的能力。现场访谈|班主任张小兰老师与徐彬老师分享了带班期间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辅导员李攀与学习顾问左乔建医生分享了他们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以及与学员之间交流的感受与收获,学生代表朱晴文同学则分享了她在导引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他们的分享,是班级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具象化体现,正是三和书院的纽带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共同进步,相互成就!四届同有班毕业视频|伴着温暖人心的音乐,毕业视频带着美好的回忆,画卷徐徐铺开在大家眼前。一张张现场合照,一幕幕大课回顾,一份份学子寄语,诉说着与三和相伴的所获所得。从2020年疫情下开展的三笔一面到2022年的第十次大课与毕业典礼,历经2年半的时间,我们与三和相伴、相知,共同进步。我们共克时艰,同舟共济,同时不忘向内探寻,反求诸己。同有三和,薪火相传,未来可期。诗朗诵:《三和交响—三和梦》|真挚动人的诗句,声情并茂的朗诵,这是新的《三和交响》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学子们共同的心声,让人不禁产生共鸣,为之动容。我们毕业啦|毕业申请与批准毕业申请环节,刘力红老师在四届同有班全体毕业生的毕业申请卷轴上签名批准,并郑重盖上三和书院印章。毕业证书授予刘力红老师代表三和书院为四届毕业的学子颁发结业证书。学子们按班级逐个有序上台,向刘老师敬礼,接受毕业证书,并与老师合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三和班老师代表发言|从同有向三和进发,是学习的新阶段开始,志愿者代表四届毕业学子向三和班老师们献上鲜花,以表达深深的感恩之情。老师们纷纷表达对四届同有班学子的期许,杨真海老师期盼大家永远行进在医道上,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冼建春老师则直言医道的传承需要在座的各位同仁共同努力,将中医的精华发扬光大;马琴老师希望学子们能够继续成长,承担起中医传承的重任。老师们的嘱咐是期盼,也是鞭策,愿诸君都能继续成长,不负众望!刘力红老师为毕业学子寄语|刘力红老师发表对毕业生的寄语。他首先感谢古圣先贤,并表达了对所有为三和书院医道传承的发展提供各方面支持的师长、同仁、家人的感谢。结合第十次大课所授,刘老师再次重申用心做事的重要性,即使过程再艰难再无趣,用心就会有趣起来。刘老师将“天福”二字赠与学子们,天的两横代表父母,奉行孝道,敬爱父母,便能使天全,而天全必有福荫。天为阳,福为阴。不汲汲于声名,不贪恋回报,这才是福德的前提。最后,刘老师提到,人生境遇不外乎顺逆,他希望大家明白顺境是人为的,若没有天福,一味的顺境并不能带来自身的提高或改变,同时他嘱咐大家在遇到逆境时能想到“天福”二字,回归内心,获得真正的福报。毕业纪念礼|全体四届学子请出仲景像,其腰间悬挂的葫芦中内装泥土,由四届七个班级取自所在城市的母亲河河畔,寓意水土合德,世界大成;而将这些泥土混合装入葫芦,更是寓意着土德便是上好的良药,与三和的理念相契合。接着刘力红老师带领大家向仲景像敬香行礼。礼敬先贤,诵谢师文|聆听了诸师谆谆教诲、字字箴言,毕业典礼最后以庄重的谢师礼进入尾声。全体同仁在刘力红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向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医圣张仲景行三鞠躬礼,齐声诵读《谢师文》,礼赞中国文化与医道的历代祖师。诵读声中,我们将心意与先贤汇通,“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的士子宏愿响彻心间。合影留念|现场所有老师、嘉宾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至此,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同有班毕业典礼圆满结束!四届同有班是在疫情考验下完成一年多的学习,书院与学子们克服重重困难,教学相长,彼此成就,对当代中医的发展和中医教育提出了新思考、新方案。身与心的成长,师生与同学间的深情厚谊,是三和给予我们的馈赠,虽然同有班的学习落下帷幕,但在共同使命的感召下,我们将继续与三和相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我们都能不忘士子之心,共同荷担中医家业,传承文化之美,“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感恩诸师!感恩三和!云联欢|晚上八时,同有三和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同有班云联欢晚会拉开了序幕。有动人的吟唱诵读、惊艳的舞蹈走秀,更有令人捧腹或是发人深思的舞台剧。一幅关于三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曲关于三和的长诗正娓娓道来。西安班以一首《我们的歌》送给所有为疫情付出的所有同仁;南宁班带来的《风雨十周年,初心未改》以多样的形式讲述了三和学子与书院共同进步的点点滴滴;▲《风雨十周年,初心未改》情感丰沛的朗诵,是西安班为我们带来的《少年中国说》;充满活力的歌声,是广深班和北京班为我们献上的歌曲《少年》;▲歌曲《少年》北京班带来的《武人琴音》则将悠扬旷远的古琴之音与刚柔并济的武术相结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与同有相见,与三和相伴,是南宁班的《相见相伴》将我们拉回到那些闪光的日子中;《父亲,再爱我一次》是一首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散文诗,经由北京班同学的演绎更加触动心弦;▲《父亲,再爱我一次》《五脏争王》带来欢声笑语;《祖国不会忘记我》唱出学子心声;郑州班精心准备的短剧《医圣传人》展现了大医精诚的精神;▲《医圣传人》礼仪之大谓之华,服章之美谓之夏,由上海班带来的走秀《汉服华彩》展现了华夏汉服之美;西安班带来的手语《礼》用舞动的手指诉说无尽心意;▲手语舞《礼》而北京班带来的亲子合奏《奉献》让我们感受温暖;南宁班带来的舞蹈《无归》与北京班带来的《瑜伽语音弹唱》紧随其后,柔美的律动带来视觉的享受,触动心弦的吟唱引人入胜;上海班带来的朗诵《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再一次道出了全体三和学子的心声;▲朗诵《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广深班则以《中医之光》作为本次云联欢晚会的结尾曲,道尽每一位中医人的心声:愿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此次云联欢晚会由各班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最终以线上的形式圆满播出。感谢所有为本次晚会辛勤付出的志愿者、工作人员与演出者们。三和传星火,同有向未来,愿未来的日子携手共进,相伴前行!
2022年8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黄靖 | 从零开始学习做同有三和首家中医馆

编者按:本文选编自近期出版的《青年中医成长之路》一书。因为杨海鹰老师对刘力红老师的一个提议:“《思考中医》出来了,中医是不是真如你说的那么好,你现在还是一个思考,能不能让它落地?”于是就有了2011年同有三和中医的创建。作为一个定位为教育传承、学术研究和养疗服务的平台,其实需要有一支给力的管理团队。彼时除了刘力红老师本人,只有善东湛龙华先生做过管理,秉着扶上马送一程的态度,湛总带了半年的管理后因自家公司业务繁忙而退出。同有三和不得已迎来职业经理人的时代,而医疗毕竟还是专业的事情,在一大波学生里,我最早从事临床,于是就被赶鸭子上架般地开始负责临床的管理工作。但初期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同有三和的临床开展还只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2013年年底,因为一场变故而临危受命,在杨海鹰老师、刘力红老师的主张下,开始负责创办同有三和的第一个正式医疗机构——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总部投资了200万,还记得杨海鹰老师笑眯眯地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这200万就当作学费,要是玩完了也就完了,完了我们也认了。”话虽这么说,但我知道老师们对这个机构还是抱着很大希望的。于是从2013年年底开始,我和同事跑遍整个南宁市区到处找合适的地方,当时的政策并没放开,设置医疗机构还有诸多的限制,譬如医疗机构之间的距离、层高、消防通道、周边环境、居民同意等,需要工商局前置审批,命名核准,符合资质的业务负责人要求,还要考虑停车、交通等问题,相比现在仅需备案手续而言复杂得多了。大约寻寻觅觅了半年,终于找到了门诊部现在的所在地——青秀区云景路10号。地方找到之后,为了降低租金和停车位问题,找了许多关系,还给业主老板递交了申请,来来回回跟业主去磨,直到业主将租金降到合理范围。租赁协议签下来后,我向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仁爱分院正式递交了辞呈。院长感觉惋惜,但也出于理解,同意了这个辞职。在办理医疗机构设置过程中,由于受命名的限制,几番与辖区卫计局交涉,原本只是想设置一家小而美的中医诊所,但最终只能设置为中医门诊部,并且为了满足门诊部的建设标准,还必须有化验室,聘专职人员。其实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拥有强大的检验队伍和设备,相对我们这样的民营门诊部,有多少人会在这里做检验呢?我们的医生实际也更愿意将需要化验的工作推荐给大医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策上的一些滞后。直到出现一些专门的检验机构和医疗机构联合后,情况才有所改观,这已经是后话了。在整个门诊功能的设计上,也颇费心思,比如既要符合医疗机构设置的标准,又不能失却传统中医的特色;既要保留中医的特色,又不能古板仿照传统。如何布局候诊区域,让病人一踏入医馆,浮躁的心能沉静下来;如何合理地设计药柜,提高药房人员调剂中药饮片的效率;如何有效利用空间,让三和讲堂在不讲课的时候作为医疗区域使用;甚至地砖使用什么材质,才能既美观又防滑;灯如何布置,才能既节能又照明;洗手台要留出儿童专用的……陆续与装修、卫监、工商、税务、城建、环保、消防、广告设计等机构打交道。这一切完全打破了我只是想做个中医,给人把脉看病的想法。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更多的考验还在后头。随着硬件搭起来了,门诊该怎么经营?我们究竟是不择手段以盈利为目的,还是以解除病苦为目的?或者在解除病苦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回报?对同有三和而言,从一而终的初心是“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我们理所当然选择的是第三种做法。然而万事开头难。医馆成立初期,医师团队平均年龄大约也就30岁,人家都说中医要看老的才好,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看起来羽翼未丰,患者会信任我们吗?身在广西首府,各方面的医疗资源都很丰富,有省中医院、各附属医院,有各种退休专家设立的诊所,中医馆也很多。就凭我们这几个小年轻,都还只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连个副主任医师头衔都没有,要想在同行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想想还是有些艰难的。当时医师诊金还做了巨大调整,这也是经过反复讨论的。我在公立医院待了十年,门诊和病房都干过,公立医院这么强大的体制,中医一贯是式微的,在中医院里也还只能偏于一隅,纯中医项目在整个医院的收入占比里是比较低的。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政策规定的收费标准,当然也有医术原因、管理原因。那么医院里门诊中医师的收入水平与其他科室相比是很惨淡的。在2015年的南宁,公立医院的专家号还只是8.5元,一些民营的诊所诊金最高也是10元,我们还没辞职之前,在公立医院出门诊也就是1.5元、2.5元的挂号费。可是,要知道当时去洗一个头发,理一个发就已经可以收取几十甚至上百元了。街边擦皮鞋的阿姨,几分钟擦一次皮鞋也都可以收取2~5元,而我们专心学习了至少8年以上的中医,一出手就是挽救人的病痛疾苦甚至生死,却生生还不如美容理发店的理发师。这样的价值取向,还有人愿意为中医付出吗?不会啊!生存问题就能让你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如果同有三和还套用公立医院的模式,一场预算下来,估计连房租水电费都交不上,这样的设置令中医没有活路,如果没有改变,谁还会干中医?如果自己都没能立起来,还谈什么利益别人呢!另外我还做了一个变革,打破了以前吃大锅饭的做法,医师们各自要凭本事吃饭了。综合几个因素,大家都非常忐忑,到底能不能活下来?8月份的时候,刘力红老师向我推荐了《墙上的咖啡》,讲的是一个美好的助人与受助的故事,老师还问我知不知道“异熟果报”,这是一个著名的佛教故事,讲的是目连尊者告诉他的胞弟如何布施获得财富的故事。只要播下一颗善的种子,总会异时而熟,绝无差误。老师说,要有收获,就要先付出。要想有财富,就要先布施。于是,从借鉴《墙上的咖啡》开始,2015年我们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开展公益诊疗服务,我们制作了“墙上的中医”,直接将诊疗费用贴出来,实际上就是提供免费的医疗,所有囊中羞涩的病人都可以去取用。而这一举动也带动了其他一些爱心人士进一步参与捐赠。医馆又将捐赠放入墙上的中医,如此循环。除此之外,每月、每周都会安排义诊和公益讲座,形式和场地不拘一格,从只有三五个人的收听,发展到几十号,甚至数百人的现场收听,现在就已经变成网络直播,收听各类讲座的人数更多了。从医馆内部走向医馆外,走向小区、单位,越走越远,直至公益活动形成常态化。有人问,你们白白地花了那么多时间,讲得口干舌燥,做了那么多免费的义诊,还送了那么多东西,不是很亏吗?恰恰相反,舍得舍得,从来都是舍在前,得在后,没有舍,怎么会得呢?中国文字的背后有大秘密,可惜很多人都轻易忽略过去了。医馆第一年经营就有盈利了,第二年的门诊人次递增了80%多。医馆经营至今已有5年,看起来一年比一年好。从一开始的难招人、到有医师不看好而离职,到现在不少中医学子希望到南宁医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从始至今,南宁医馆公益的诊疗、公益的宣讲、公益的平台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改进,在公益的道路上从未停过脚步。医馆经营初期,也曾面临过很艰难的境地,医师对收入提出过质疑,在当时如果参照公立医院,我们还是处于劣势。也因为这样,有小部分医师选择了离开,然而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共患难,咬牙坚持过来了。有一句话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有点不谦虚地说,同有三和中医在南宁的民营医疗机构里是榜上有名,而且还是名列前茅的。除了持续不断的公益,还真离不开大家的坚持。而作为一家医疗机构,疗效是最基本的要素。疗效不好,宣传吹上天也没有用。如何获得好的治病疗效?当然是因为有好的传承。这里必须要感谢导师刘力红教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没有老师的传授,我们医师不会有这些看家本事。如果没有刘力红老师,我们也无缘亲近那么多的学术法脉。如果没有各法脉的传授,可能我们至今还在医学的道路上颠沛流离。或许有人天赋异禀,但作为大多数的我们还是需要有师的传授。因此,我们几年来,所收获的成长,不管是专业技术也好,还是个人内心的变化,都离不开导师的引领和各个法脉诸师的点拨。因此医馆开设的主要诊疗项目,基本上都是有传承的几个法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在上边吃饭了,其实还需要通过反复地学习,不断地训练。早期刘力红老师还通过疑难病例的带教来带我们,平时大家手上的疑难病例,借此机会向老师请教,而老师也一一指陈思路和方法,一来二去,大家成长很快。大家通过经典的学习、临床的感悟、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等方面来抱团学习,互通有无。学习内容当然还包括西医的内容,主要涉及临床常见各种急症的辨识和处理。所开设的项目要求给全员进行基本教学,比如五行针灸的基本知识、经络的基本知识等,医护以外的员工也要对医馆开设的项目有基本的认识。记得大约两年前,医馆来了一个慢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老年女性患者,血小板指标长年都在7000个\L左右,经常自发性出血。当时还在住院,到医馆来想开中药吃。就诊时陈诉走路时感觉有一条腿有点拖,视物有瞬间的模糊。我问她是否已经向管床医师汇报,病人说汇报过了,但是管床医师没有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建议。我要求她马上到附近的医院急查头颅CT,检查结果出来发现已经颅内出血了。病人赶回了原住院医院,没几天就死亡了。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由女儿送来,因为感觉父亲像感冒了,希望中医给开一点感冒药。这个患者进门的时候,我和旁边跟诊的同门都闻到了烂苹果味道,一问原来是个老糖尿病了,但是从来没有规律用药和定期监测。于是马上令其家属火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治疗,后来跟进打听了解到患者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了。基于医疗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医疗机构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提升医师的综合素质是必须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医生是万能的,或者认为中医就能治疗所有的疾病,又或者在拿捏不准时仍想用某种方法让病人做试验,这样只会将自己和所在医疗机构置于危险境地。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疾病面前,须始终抱有严谨好学的态度,即便我们只做中医,但是西医临床急症的判断和操作技能训练、医疗风险防范培训、院内感控的培训也是必不可缺的。而南宁医馆的这种训练已经形成常态化,每年必讲。早年刘力红老师就专门提示过,希望南宁医馆往专科方向摸索。对此我们是有底气的,这么多年的临证,通过不断地病案总结,我们陆续将一些临床诊疗模式进一步体系化,延伸出了医馆的优势特色项目——比如助孕专科、抑郁症专科。据2018年官方数据显示,国内不孕不育发病率由20年前的3%猛增到12%。抑郁症发病率更高,近十年来增速约18%。现在的生活条件不可谓不好,这些病的发病率反而还提高了。内外部的各种因素让许多渴望孩子的家庭梦想止步,让9000多万人(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披露的数字)陷入焦虑抑郁状态。而医馆秉承的仲景钦安卢氏和五行针灸法脉,在不孕不育方面疗效显著,独特的针与灸,对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重获新生有良好的助益。这几年来患者不断增多,大多数是口碑相传而来的。拥有优势特色的专科,对民营医馆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此外,还形成了医馆医师自主的专科培训,比如妇科、儿科的线下线上培训,带动了“百日筑基”进修项目,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学子,并探索未来三和书院的经典中医临床分院的教学模式(编者注:2021年10月30~31日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同有三和首届“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

“三和实际上就是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性、心、身)外(天、地、人)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左乔建 | 在三和书院,寻找中医之魂

编者按:本文根据左乔建医师在2022年3月10日《三和书院——青年中医成长的沃土》直播内容编辑整理。谈起为什么学医,实际上我最开始想学法律,考中国政法大学,但很遗憾,当时成绩不够。父亲建议学医,或当个老师。自己对当老师没有什么感觉,加之父亲身体不好——在我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生病,一直到念大学。所以我就选择学医,想帮他调理身心,后来考上了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件很幸运的事。刚进大学校门不久,我就知道了刘力红老师,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对经典产生最初的认识。还记得当时的刘老师便很强调士子精神。我是2004年走进校门的,2003年刘老师的《思考中医》出版,那会儿他“刚火”,在学校内开设《思考中医》的选修课,我和同学们就跑去听课。刘老师在学校里的讲座经常都会有一两百人过来听,教室里全是人,只有一条很小的过道,非常火爆。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刘老师的学术和他对经典的认识与讲授,跟其他老师完全是不一样的。还记得那会儿对刘老师更多是害怕,他讲的东西也听不懂。刘老师授课的特点,就是把当下的感受,对生活、对经典、对人生的感受讲授出来,而不只是备好课,不是什么阶段就讲什么阶段的内容,讲的都是当下的感受……一直到书院,他都是这个风格。那时老师讲的很多内容我们都听不懂,只是记下来。不过老师讲的东西,总有些人能接受,会产生反馈。总体反馈就是:刘老师讲的内容与众不同,很好。就这样,刘老师教授经典的方式在学校里就形成一股很盛的风气,也影响很多人。我们在大一时的状态,可以说什么都不懂,就是跟风。有个很出名的人讲东西,又是本校的,就去听。特别是后来刘老师请的许多中医界的大咖、大人物,像李可、李里,包括现在的卢火神,那会儿都去了。而就是在慢慢地去听、去感受的过程中,这些中医界响当当人物的那些事迹让自己很感动,让你产生想学习他们、模仿他们的愿望。就这样,慢慢地有了些感受。大学对我来说是启蒙的阶段,在这里播下一颗中医的种子。毕业后,因为有了学习经典的经历,也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自己有些本事,就想出来试试。那会儿从大三到大五,我已经开始给患者看病,甚至有些顽固的疾病在我手上都能看好,信心很足,所以毕业后就想找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不管去哪里都可以。我实习是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附院,那里中医的氛围并不理想,当然全国都存在这个问题。科室里西医为主,如果你想走中医这条路,在中医之路上有所成就,于这样的环境下是很艰难的。后来我到了广东阳春的一家西医院——人民医院,里面开设有中医科,院长特别要求不能开西药,并且要求我只干中医……就这样我过去了,开始轮科,考下证后独立出门诊。我们学校当时去了八位同学,两个搞行政,六个临床,其中三位中医推拿,三位中医内科。对我来说,独立出门诊就没有害怕的概念,因为磨炼了好几年,看病已成习惯。不过大学期间刚开始看病时会有些害怕,病人来了,问人家,摸脉,也很紧张。到正式工作时,那种害怕紧张就没有了。刚开始轮科的时候就要管病床,我给负责的病人开中药,吃了有效果,出院后回来复诊,或者介绍亲朋过来。就这样一年后,我拿到证独立出门诊,每天会有二十个左右的病人。实际上,在西医院,中西医是完全没有冲突,患者选择看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自己的选择,大家都是以疗效取得患者信任。比如来个咳嗽的孩子,又打点滴又吃药,一两周都没缓解,到你这里三天,明显好转。他会看到吃中药效果挺快,不亚于输液,那他在未来看病的首选就可能是中医。我在阳春工作了八年,2017年通过刘老师的安排,我从广东来到北京,在同有三和北京福泰医馆坐诊。同期,自己成为了三和书院二届学员。2017年底,二届同有班开班,那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书院学习。为什么我在临床工作了这些年后,还要上三和书院?因为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解决临床问题,不管你干什么科室,都是为了提升临床疗效。但像我们这样刚从大学出来的,临床疗效究竟如何?很多都是不好的。特别是科班出身,同学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像在南宁的赵江滨医生,疗效很好,但有些同学则会面对没有病人的问题,有的迫于收入便开始走西医的路子。从职业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好与坏,都是一样的。他们没有坚持走中医这条路,很多是因为临床疗效凸显不出来,而没有继续下去的信心、力量。从现实来说,医生坐冷板凳是很辛苦的。我之所以在那会儿能有些临床疗效,跟刘老师播撒的种子有很大关系:带你读经典,教你怎么做人,怎么认识疾病,方方面面。这些东西不是说学校不教,而是跟老师有很大关系。院校教育和三和书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毕业后又来学?我认为在院校无论是本科、研究生、还是博士,能够学到“形”并搭建起基础的框架,但还缺乏一个灵魂。中医如果缺乏这个灵魂,会让我们的临床疗效显现不出来,不灵验。为什么有些人毕业后没有解决临床问题,没有取得患者信任,迫使大家要转另一条道,有的甚至不干了,去卖房、卖保险。我认为三和书院教的东西就是给中医附上灵魂,形神合一。通过书院学习,把魂还到了中医和医的身上,这样会使临床疗效很灵验,很凸显。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为什么刘老师在体制内干了一辈子,还要出来搞个书院的原因。其实院校与书院就是互补的关系,并不矛盾。你在大学中认识到的这些理论体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这些都是有形的,是形而下的,但还缺个形而上的——也就是书院里教授的内容。三和书院讲授的内容会触及更根本的问题,就像我们不能只认识枝叶,也要刨根,只有理到根上,对中医的认识才是全面的。从这个角度讲,每个有志于临床的青年医生,如果能够通过书院的吸纳与学习,一两年后临床就会大为改观。我们二阶段(三和班)的很多法脉在临床上疗效都很好,很多书院毕业的学子,尤其是经过两阶段踏实走过来的,通过学习在临床上均会取得不错的疗效。比如卢铭路医生,三和书院一届学员,去年6月份才毕业,他的号现在根本挂不上。像这样一位青年医生,没怎么做宣传,没什么人认识,为什么能有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当他的疗效凸显后,大家都能感觉到,医生有了信心、力量,患者也会随着产生很大的变化和感受。从跟随三和书院一路走到现在,书院的大课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听,刘老师在书院讲学中最强调要有士子精神,强调要有担当。我的理解是,我们学了中医,也要有志于在中医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不管你是临床大夫,还是爱好者,或者为了养生,维护家人健康,都一样,均需要坚持,不离不弃。中医不是你今天学,明天就灵验,它还是要一些时间和工夫,需要你守得住它。不是说,今天有疗效就信,明天没疗效就不信,就去怀疑。我们自己的认知不可能一下钻那么深,那么到位,所以刚开始就是要守住它,要不离不弃,它就是我,我就是它。你经过这样的长期坚持以后,就会有收获,这也是老师很强调的一点。回顾过往,我们中医专业的一百多位同学中,能纯纯正正走中医这条路的少之又少。我和江滨已经慢慢会对之前的同学产生一定影响,他们也决定试一试,报考三和书院。总之就是要坚守,持之以恒地坚守。不能说玩玩,过几天就放弃了,这样你一定对中医没有什么太深的感受。通过在三和书院的学习,我认为就如何建立信心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临床的事实,把患者治好,有了疗效,你就坐住了;另一个在理上,中医是系统医学,把理弄通,并能在理上立住,一样会有信心。我们常讲理事不二,像新冠,历代医书虽没记载,但从中医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中医一直强调内在的内环境,内环境如果正常,外在的因素对你的干扰是很小的,甚至是影响不了。而内环境就是五行的相互化生,相互制化,阴阳、寒热是否为平,如果达到平的状态,那么新冠对你就没有影响。而患了新冠的人,我认为就是中医所讲的内环境失衡。明白这个理,在临床上就不会找药来杀新冠病毒。从中医视角看新冠,会从寒湿、五行的角度切入,这个就是理。新冠之前,中医在治发烧、肺炎,还有像建国初期的乙脑等效果都很好,原因便是将环境改变了。所以就要在理上把握,这样当遇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便能解决。从事实来讲,两年多针对新冠的治疗,中医的作用非常大,国家也非常支持。中医有理,也有礼,为什么刘老师讲中医是尚礼的医学?礼之用和为贵,中医所强调的正是一种和的状态。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讲:“凡病,若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达到和的状态,疾病就一定能好。我们强调阴阳的和,但很多人不容易理解。阴阳之和是什么?寒热达到一个调平,就是和。而像燥和湿,北方燥,南方湿,不管身处北方,还是南方,每个人身体里面燥湿要达到一个调平,才不会生病。在北方,早上起来鼻腔干,有鼻血,皮肤瘙痒,睡不好,都是燥影响的。而南方,湿大了,困疲,整天困倦,昏沉,大便稀溏,不思饮食,湿气大也是一种病,所以就需要调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上调平;五脏六腑同样需要,如金跟木的调平,脾跟胃的调平;放在天地间,还有个人与天地间的调平;而在人自身上,则有性心身和,三者也要调平……只有这么多元素都达到调平与调和,人才会不病。往往人生病的原因,就是这些因素要么偏,要么盛或不及。这些都是中医临床上对疾病分析该有的认识,也是三和书院老师们所强调的,这才是中医该有的思维,也是灵魂所在。三和书院的土壤就是这样,如果作为一个中医人能扎根到这里,吸收到其中的元素,那么走向临床的时候就会充满自信。在三和书院,虽然老师没有一个病一个病去教,但你通过将老师所讲内容的放到临床上,会感到思路一下被拓展开,疗效也会随之显现,我认为这就是灵魂所在,它不是有形的东西,不是老师教你个方子,扎个针,它不具体,但很珍贵。书院里老师常讲“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为心,相火按照钦安卢氏医学就是坎中一阳,这两个火放在一起,就变成“炎”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以前认为这就是一段文化史,对我们学医的又有何影响与指导意义?在上书院大课时,老师的讲述为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火可以驱散黑暗,从人来讲就可以明事理,这就和心有关系。《内经》讲,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如果你是按照“主明”的方法去养生,就可以获得健康,反之则会很危险。这就是君火重要的所在,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十二官危,那就是五脏六腑。有了这句话我们去临床怎么验证?像肝病、肾病、肺病,这些病哪些的表现是和君火有关系,是君火不明造成的,类似这些内容可能在以往院校中很少涉及。我认为从院校中学的经典条文,在书院这里真正可以实现落地,让大家有了更为直观地感受。书院对经典的学习,不是对条文进行单纯的解释,而是要活生生地讲出来,让学子产生感受与共鸣。在我看来,三和书院是个很纯粹的地方,在这里你会收获到身心的成长。每个人进来后,都会对自己的身心有不同的认识,并收获于身心的提升。我是四届的学习顾问,每当给学员们批改作业时候便很有感触,从字里行间能够读出每个人通过书院学习后自身所发生的改变,有内心的成长,有对老问题的新认识,也有从过往中走出的勇气。总之,三和书院的学习可以说适合任何人,无论是提升临床医术,提升生命质量,改善健康状况,还是促进家庭和睦,在这里都会找到答案。三和书院一直是开放的,如果报考的学子今年没有准备充分,可以明年再来。同有三和在老师这样的发心下面,所做的就是医道传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健康。这不是短期的事情,需要倾注我们的一生为之努力奋斗。左乔建医师简介中医主治医师。2009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三和书院二届学子,四届学习顾问。临床上致力于仲景钦安卢氏医学和黄帝内针的学习与应用。现为同有三和北京学术平台负责人,同有三和中医北京福泰医馆馆长。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刘力红 | 中医西医究竟有什么区别,兼谈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

编者按:本文根据2022年4月12日,刘力红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变态反应多学科论坛、第12期《中医西医究竟有什么区别,兼谈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专题讲座直播内容编辑整理。尊敬的骆肖群主任、华山医院的各位同仁以及在线的各位中西医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应邀参加今天的学术活动,骆主任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西医同道,她是一位很著名的皮肤科医生,但对中医情有独钟,针(黄帝内针)用得非常好,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骆主任邀请我参加这次学术活动,我就一口答应了。今天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分享一些感受,主题是《中医西医究竟有什么区别,兼谈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一中医是尚礼的医学我一直的看法是中西医各有千秋、各有长短。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如何配合起来取长补短,而现实中有时候中西医存在很多争论,相互不理解,甚至相互指责。因此我认为,中医同仁一定要和西医同仁搞好关系,目的是让西医同仁认识并了解中医。中医说自己好是“王婆卖瓜”,只有让西医同仁说你好,才是真正的好,这也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景。实际上只要能让西医真正认识了中医,我相信没有西医同仁会说中医不好。之所以会有西医同仁不认同中医,甚至有异议,确实我们作为中医来讲是有责任的。其责任在于我们没有把中医说清楚,没有让西医同仁充分地认识,仅有的认识可能还往往流于表面,所以肯定会有质疑。中医毕竟产生于几千年前,过去甚至有“旧医”之名,现代科学日新月异,大家认为还要这个“旧医”做什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误解,有些很“陈旧”、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没有好处,而很“现代”的东西也不见得都好,这就在于如何相互地认识。这些年我利用各种机会去分享自己对中医的看法,其中在第一阶段主要探讨“中医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医学”,基于此我提出“中医是一门尚礼的医学”。中医是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瑰宝,而中国文化便具有“礼”的特质。我们虽然讲中国文化体系包含儒释道三家,但是在“台面”上还是儒家文化占主流。谈儒家就不能不提到孔子,“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虽然属于批判性质的,但这句话也把孔子一生做的“唯一之事”做了高度总结,他希望通过克己这个路径去恢复古礼——周礼。“克己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问仁),实际上儒家文化的指向就是礼,礼包括很多方面,其核心在“仁”。以往谈到礼,我们可能就会与舆服等繁文缛节相关联,这是其中的一方面,但礼最重要的地方是为了实现什么。我们读《论语·学而篇》,孔子的弟子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为了实现“和”,由此可见“和”是相当重要。在当下这个时代,“和”同样也有很多指向——平和、和平等等,因为战争冲突,让当下的世界处在“不和”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礼的珍贵。为什么说中国文化的指向非常了不起,甚至很多著名的哲学家认为,到了21世纪一定是中国文化引领的世纪。如果中国文化中的“礼”与“和为贵”,能真正深入到人心及每个国家,战争是不会发生的。“和”的含义很多,实际上重要的就是不争、不对立,孟子讲“仁者爱人”“仁者无敌”,仁者无敌不是说仁者多么强大、拥有多么大的力量或国力,其表达的是一种“没有对立”。之所以有争斗,就是因为有对立,无对立则天下无敌。而这个“礼”和”和”的思想,同样贯穿在整个中医里面。过去不讲“中医”,就是“医”、“医道”,“中医”这个称谓的出现是因为近代西医的传入,有西医所以就有中医。因为中医是尚礼——崇尚和的医学,又有“医为仁术”之说法,所以这门医学所呈现的根本就是“不对立”,并讲究“和合”。在《伤寒论》第58条中有这么一句话,“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大意是天下无论什么病,只要阴阳自和就一定能好,这句话说明疾病的产生是因为阴阳不和,或者说阴阳对立。阴阳本身不同,“不同”的东西就很容易对立,现在的战争就是“不同”,我认为你不好,你认为我有问题,针尖对麦芒,到最后和的局面就被打破。所以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如果能和合疾病一定会好,人体生命实际上是阴阳的和合体,而不是阴阳的对立体,一旦有对立便会有问题。由此我们便能够看到,“礼”贯穿了中医的全部。二“中医尚礼,西医尚刑”与“刑礼互用”我讲中医尚礼,有同仁会提出西医又是什么样的医学?西医在我这个中医的认识里,“过去的西医”——希波克拉底时代和中医的理念很接近,但因为科学的进步、发展,现代文明不断地日新月异,也就让我们很自然地认为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力量可以征服一切。像过去修路依靠人力,现在是大型机械,力量很大。但力量变大后,我们就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征服的思想,征服就会产生对立。所以西医走到今天,以我的表达认为它是一门“尚刑”的医学。有过错轻则“拘禁”,重则“消灭”,这就是刑的特点——对立。我们看当今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像抗生素、抗病毒的药物,有细菌感染要消灭它,有病毒感染同样要灭掉。虽然在对细菌的“操作”上,我们有相当胜算的把握,能够看到抗生素的发明,挽救了太多的生命;但很遗憾的是,对病毒的“操作”来说还达不到细菌的程度,如果从微生物的尺度来讲,病毒更小,我们更难认识并且有更多的不确定。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对病毒的“操作”上还感到吃力,特别是近些年,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到这次的新冠,很难找到彻底消灭它的方法。客观来讲,“尚刑”确确实实很重要,与“尚礼”同样重要。中医认识人体与认识世界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一样的,在《黄帝内经素问》的《灵兰秘典论》中,心不仅是脏器还有对应的“官职”(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生命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所以当我们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尚礼”与“尚刑”,就会清楚这两门医学对于维系机体的“和平”、“秩序”、“长治久安”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礼,人没有了做人的规范,就不会相互尊重,世界就会混乱,所以礼一定是社会的基石。如何做人做事,有尺度,有规范,有良心,这是基础,但是否只要有礼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共同遵守这个“礼”,总有些人会“违规”,所以还需要有“刑”。乱世用重典,在危急的时候要治乱,用礼来不及,所以就要用刑。古代的官职,有礼部尚书,也有刑部尚书,二者级别和品阶一样,职责同样重要。这些年让我很不解的是,中西医为什么非要争个你长我短?二者虽然不一样,但都很了不起。社会需要“礼”,需要中医;社会也需要“刑”,同样需要西医。为了一个目标,中西医二者之间是可以互通互用的,而不是对立争执。如果中西医的同仁能够这样来看,二者便和合了,尤其在中国的医学当中,这就是老百姓的福利。我一直在讲中国的西医是得天独厚的,原因在于有中医,西医可以站在中医的肩膀上看待生命,如此的格局会更大。再从中医同仁的视角来看,如果你真正认同了“尚礼”之说,同样也不会和西医论短长。哪怕在当下,很多的西医同仁还没有很好认识中医,会对中医有误判和误解,但没关系,这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只要给我们时间和机会,我本人就很希望跟西医同仁交朋友。从现实的高考层面讲,当下虽然中西医院校高考录取的成绩已被拉近,但至少在我们那个年代(78级),西医的分数要远高于中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西医的基本素质是很高的。个人素质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你能把西医学得很优秀,那么学习中医同样没有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和争执,将局面打开。西医原有的这种“对立”方法,确实能够收效很快,但也会带来问题。你不好我就灭掉你,但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什么西医总在不断地发展,因为没有办法不发展。比如说抗生素,有太多的耐药菌群产生,让你不得不发展。我们过去用盘尼西林、青霉素,40万单位,80万单位,160万单位,320万单位冲顶了,现在又是多少?你灭它,它也会想办法过来灭你,对立就是这样,如此就导致我们需要不断升级。三因(致病原)与缘(致病条件)——为什么中医可以调治新冠?很多人说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如何如何,但中医这种“尚礼的医学”“以和为贵的医学”,它的可贵也在于此,不是对立的方法,不会产生对立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处方,到现在一点不失效,只要药物没问题(现在很多药物确实也出现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我们去使用它,寒证用热药一定会有效,不会耐药,这一点我认为值得西医同仁思考。特别是这次新冠疫情,2020初我到武汉,用的就是《伤寒论》的方子,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用的清肺排毒汤,都是张仲景的方子,小柴胡汤、五苓散、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等,一点都不会过时。2003年非典的时候,广东邓老(编者按:邓铁涛教授)团队的治疗经验都非常好,像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做到的“零死亡率”,而当时香港的死亡率是17%。为什么中医迟迟无法上来?虽然我们现在讲中西医结合,但主体医学还是西医,话语权还在西医这边。新冠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根本没中医这两个字,到后来中医才上。虽然西医同仁把握话语权,有这样的认识,但却是合理的。在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医的时候,他们会这样想:你中医瞎胡闹什么?你知道新冠病毒是什么?我们用最先进的科学还没有搞清楚究竟怎么灭掉新冠,你们又凭什么去搞?实际上,中医在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前提下也能够插手且有效,原因在于所有的细菌或病毒致病都是有条件的(条件致病),如果是无条件,应该是所有人都患这个病。而为什么有些人患病,有些密接者甚至都不患病呢?有些病情很轻,有些则很重?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所以细菌或者病毒,是在给它条件的基础上才攻击人体,导致疾病的。如果给它的致病条件充分,那么结果就会比较严重;没有这个条件,病情就会较轻甚或不病。因此决定疾病的演变和结果,除了病因(病原体)之外,还有这个条件。按照中国文化的语言来讲,万事不离因果,因就是种子,对新冠疫情来说就是病原体本身。“因”不会直接导致结果,还有一个“缘”——条件。有了因,缘也成熟,就必然会导致这个果,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东西。当我们对疾病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即便不了解“因”,了解了“缘”,也是可以影响这个结果的。想了解“缘”(疾病的致病条件),对中医来说有方便的办法——辨证论治。“证”表达的是什么呢?某个病人到你面前,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提炼出“证”,这个“证”就综合表达了病人当下的这个条件,治疗就是改变这个条件。比如我们讲寒、热、虚、实,太阳病、阳明病,这都是所谓的条件。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的时候,寒湿就是一个主要的致病条件,中医抓住寒湿,我们能很方便地通过药物或针灸把这个寒湿去掉,把致病的条件拿掉后,整个疾病的进程就会改变,这就是中医为什么可以在不充分了解病毒情况的前提下,依然能够操作的关键所在。而且这种操作,不会随着病毒的改变或变异失效,会一直有效。西医同仁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回过头来再看西医。以前常讲“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肿瘤等病症,手术或放疗、化疗等的治疗就印证了这句话。它可以灭掉肿瘤细胞,但也会损伤或者杀死正常的细胞,我们是否既能解决问题,又不至于带来如此的后果?我觉得可以通过认识中医,借鉴中医的方法原理来解决。像我们经常治疗一些经过西医手术放化疗的肿瘤病人,原来化疗产生副反应导致脾胃损伤,中医介入后副反应可降到最低,而与之相对的正反应一定会提到最高,所以这些都是可以去相互借鉴的。四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思考我们谈到变态反应,就和免疫有很大关系。免疫在这些年被提到一个越来越高的位置,甚至有人认为90%以上的疾病都跟它有关系。免疫最基本的作用有防御、监控、调节或平衡。在这方面中医也有很好的思路,前面讲中医认识生命是自然性和社会性融为一体,我们把五脏分封了不同的“官位”。其中的脾,中西医对它的认识有很大区别,中医的脏主要是功能性(虽也有脏器的基础,但更多是功能性),脾是“谏议之官”,像魏征就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可以在觉察到问题时直接向君主汇报,使问题可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避免酿成大祸。《周易·坤卦·文言》有讲,“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这个大祸是“其所由来者,渐矣”,慢慢发生有一个过程,它需要很多条件,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及时去处理发现,让它发展成熟,所以酿成大祸。像现在一些大病,同样不是突然产生,也是需要有条件的,而之所以没有及早发现的原因就与我们身体的免疫监控职责失灵有很大关系。这一部分的职责,中医的谏议之官是脾,从西医来说脾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但中医的脾不止如此,还是个很重要的消化器官、运化器官,所以也是重要的免疫平衡器官。尤其这点在变态反应,在过敏性疾病中非常重要。过敏性疾病从中医原理来讲,主要跟太阴有很大关系,一个是手太阴肺,另一个是足太阴脾。很多的过敏原,从中医角度讲一是来自于“气”(嗅),与手太阴肺的功能有关(肺开窍于鼻,鼻司嗅),二是来自于“味”(味),与足太阴脾的功能有关(脾开窍于口,口司味),而中药同样也包含有“气”和“味”这两个元素。遇到过敏性疾病,从中医的角度如何去对治呢?有些人对一百种东西过敏,我们不可能将过敏原一一“清零”,除了过敏原之外,我们还应关注致敏的条件。这和治疗新冠肺炎的思路类似,中医不会去消灭这些过敏原——也无法消灭,像喝牛奶过敏,经过治疗后再去喝,过敏原没有改变但不致敏了,原因就在于致敏的条件改变了。这个便是中医很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我特别想分享给西医同仁的地方,如果西医对中医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一定能够如虎添翼。我常讲,中国的西医如果能够站在中医的肩膀上,那么一定能够引领世界医学的潮流,否则可能我们还需要长久跟在世界医学的后面。就以过敏性疾病为例,我们的检测手段对过敏原的捕捉越先进,可能越没有办法下手,因为会知道越来越多致敏的东西,这些都会成为新的过敏原,所以对主体来讲改变致敏的条件可能更为重要。虽然过敏原还在那里,但不过敏,中医的方法还是辨证施治。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的诸如肺系过敏,包括荨麻疹,西医认为是皮肤过敏,但中医认为还是在肺,因为肺主皮毛。通过辨证施治看荨麻疹的患者,他们往往肺上会有问题,比如肺上有寒,就需要让他注意保暖,这样便会大大降低过敏的现象。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药物把肺上的寒去掉,或者肺里有痰也可用药物化痰,如此便解决过敏的问题。总体来说,中医对很多西医看来比较棘手的疾病是有“招儿”的,很多且方便。五略谈中药的毒副作用最后我想就大家提到的“中药的毒副作用”谈一谈本人的看法,现在可能有越来越多关于此问题的报道,过去可能也有,但没有报道,当今因为各种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关的问题便反映出来。毒副作用实际上不是现在才有,一直都存在,为什么《内经》里面在“药”的前面一律加“毒”,也就是“毒药”。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哪怕是人参这种完全没有毒的,也把它划归在“毒药”内。《内经》上讲“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那为什么药具有“毒”?因为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以偏救弊”。前面提到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不和就会导致疾病,不和是因为有了偏。我们讲世界上的不和是因为偏见,不和进而发展到不和平,甚至演化成战争。而人体上有偏,则以疾病的形式呈现。面对偏该怎么办?像偏寒了该如何应对?只能以偏纠偏,你一定要以偏热的东西将偏寒的处理掉,再恢复到平和。凡是治病的皆有偏,所以就把它叫作“毒药”。由此,因为药物本身就具有“偏”或者“毒”的特点,就是要用“毒”治疗疾病。中医的妙处就在这“以偏纠偏”,所以我们为什么讲和?和为“中节”,没有太过,也无不及。我们常说“过犹不及”,如果你纠偏纠过了,便会产生新的偏,这就是毒副作用。所以这个毒副作用不是因为药物的原因,是在于用药的人。比如我的师父擅用附子,此味药更具毒性,但他几十年没出过问题,而很多人用附子导致肝损伤、肝衰竭。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于“中药的毒副作用”,而在于如何更好地去辨证施治,使“以偏纠偏”的过程恰到好处。如果能够这样,我敢拍胸膛地说中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如果过了当然就会出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讲中医有五术,除药物之外,还有针、灸、砭石(比如刮痧)、导引(按蹻),这些都是非药物疗法,相对来讲危险性可能会小一些,但所有的方法都存在对它的把握。这个问题提出的很好,我们需要更全面地去看。像细辛有毒性,难道就不用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好它们。刘力红教授简介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老才:体悟三和,交心,安心,诚心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作者简介老才老才,本名王实,本科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现任同有三和中医学术编辑。目前负责同有三和部分学术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参与筹备和组织第一、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采写国内多位青年中医典型人物,发表《临洮出了一个中医鱼旦旦》《一个当代中医师承的贵州样本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五行针灸公益行 | 谨以此片献给在抗疫中逆行而上的人们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基金会理事长、五行针灸学会会长刘力红教授率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一线援鄂抗疫。与此同时,五行针灸学会建立数个“携手安心群”,陪伴、安抚充满焦虑情绪的人们,并远程指导解决他们的身心症状。面对疫情,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经历了重大极端事件后,有形的肉体需要康复,无形的心神更需要扶持。鉴于五行针灸在情志疗愈方面的独到优势,刘力红教授提出倡议:由同有三和基金会五行针灸学会发起武汉五行针灸公益培训,旨在为武汉培养出一批五行针灸师,长久地为当地服务。2021年1月2日,五行针灸(武汉)公益行线上课程开启。4月2日至5日,公益行线下培训启动,约150名学员入选,分三期进行线下学习。首期课程由同有三和教育文化承办;二期及三期课程,分别由饮水斋中医和开心工作室承办。经过线上线下两阶段学习,共有128名学员顺利结业。截至2022年3月31日,参加公益培训的学员已累计完成约5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刘力红|应对疫情,中医的精妙处在反求诸己

在3月17日召开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医生解读了最新版新冠诊疗方案,并谈到未来抗疫要做到三点,一是疫苗充分的注射,二是有抗病毒药物支撑,包括中医药等支撑,三是有非常充足的医疗冗余度。在国内主流话语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一直得到非常肯定的支持。然而网络热议的某个方向,还是遗憾地又滑向了中西医之争。产生疑问的原因,是我们与中医的暧昧关系看似很近,实则陌生。疫情期间,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与各种权威西医专家不断亮相发言让大众吃上定心丸的现状相比,拥有两千多年底蕴、至今仍在现代中国人健康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医,在大众面前,却显得缺乏清晰和一锤定音的权威声音,尽管从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中医的重要性——这多少令人感慨。那么,在新冠治疗中,中医介入多吗?疗效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的作用说得清吗?千百年前的中医理论能解决今天新发现的病毒问题吗?中医在今天带给人们的主要是保健作用吗?中医会因为此次疫情走向世界吗?2020年3月,刘力红、雷鸣、赵江滨在武汉八院刘力红先生是一位既遍访名医为师,潜心钻研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又受到现代化教育的中医学博士。他希望能够凝聚众多有识之士的力量,为中医传统文化的瑰宝找寻一条出路,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思考中医。2020年季春,从武汉一线归来处于隔离期的知名中医刘力红教授,一直没有停止对这场新冠疫情的思考。他在结束隔离的前一天,接受了活字君的采访,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2022 五行针灸(武汉)公益行第二期学员招募启动

199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北京市中医研究所针灸临床硕士毕业,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教授,毕业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信深行远 | 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

2022年3月27日,时值仲春,广西绿城南宁万物生机盎然,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同有三和中医学术部承办的以“信深行远”为主题的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在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三和讲堂顺利召开。本届论坛是以线下为辅、线上网络直播为主的方式举办,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教授、秘书长解浩然博士、同有三和学术负责人黄靖医师、三和书院学术负责人赵江滨医师、七位演讲嘉宾、青年中医代表、三和书院历届学员以及志愿者代表等共同出席了本次论坛,迄今收看论坛观众超1.8万人次。主持人赵江滨医师“尊敬的同有三和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教授、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各位导师和特邀嘉宾、诸位演讲嘉宾、基金会秘书长解浩然博士、同有三和学术负责人黄靖医师,莅临现场和线上观看本届论坛直播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和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上午8:45,随着主持人赵江滨医师开场,论坛正式开始。本届论坛共有七位青年中医做专题演讲,议程安排十分紧凑。嘉宾:鱼旦旦医师第一位嘉宾是甘肃省临洮县城关医院副院长鱼旦旦医师,他以《中医的路是行出来的》为题,分享了自己作为90后中医,一路成长为一位达人达己明医的历程。嘉宾:罗瑜医师第二位嘉宾是佛山健翔医院门诊部主任罗瑜医师,他以《有点“坎坷”的中医之路》为题,谦和平实地分享了他在追寻理想中的中医道路过程中屡经考验的历程。在多次面临未来选择时,他始终坚定地选择了理想,选择了中医,最终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科主任。嘉宾:王婷医师第三位嘉宾是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王婷医师,她的《在直面患者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主题分享,几度催人泪下,启发我们看似是自己选择了中医,其实是中医选择了我们,当我们拥有了直面患者生死的底气,传承之路也就随之开启了。经过短暂的中午休息,13:45论坛下半场继续举行。嘉宾:左乔建医师第四位嘉宾是同有三和北京福泰医馆负责人左乔建医师,他以《行医路上的身心成长变化》为题,分享了自己的中医成长心路历程。他说中医人成长的基本三元素“信、愿、行”,当内心力量生起之后,便能百折不挠,势不可挡,同时学习中医也需要鼓起勇气不去设限,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成长的空间和格局便会无限拓宽。嘉宾:谢丽萍医师第五位嘉宾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谢丽萍医师。作为一名在院校体制内工作的中医师代表,她以《我的中医成长之路》为题,真诚分享了习医30年来对自己影响至深的几位老师,而老师们的教导与精神也在自己行医生涯中延续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对于中医人在体制内如何顺利成长这个大家关心的话题,谢丽萍医师的分享内容有太多值得青年中医借鉴的地方。嘉宾:吴心立医师第六位嘉宾是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吴心立医师,他以《我的“心力”之旅》为题,分享了自己的中医成长历程。由他的分享看到,青年中医的成长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坎坷和困顿也许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加猛烈,这些困难有外在的,但更多的是源于内在,中医人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可能把中医做好的。建立信心之后,学问方能“自得之”,最后才能“左右逢其源”。嘉宾:钱虎医师本次论坛的最后一位出场嘉宾是深圳同有三和泰然中医诊所钱虎医师,他以《我的中医人生始于一次意外之缘》为题,重点分享了自己的中医“自信”历程。每位青年中医都渴望遇见明师,钱虎医师的细致讲述,提醒我们遇到师者以后该如何跟师学习,方能更快成长。同时,他提及青年中医要视成长中遇到的每个瓶颈都是一次突破的机会,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令人频频点头。论坛现场(南宁)七位分享嘉宾主题演讲结束后,由刘力红教授做分享点评和论坛总结。刘力红教授首先感谢七位分享嘉宾真诚讲述了自己的中医成长之路,他们的中医成长历程既有共同之处,也各具特色。比如以鱼旦旦医师为代表的一些青年中医很“早熟”,在本科期间就已经崭露头角,有一些属于“晚熟”,厚积薄发,经过数年时间的积累也日趋成熟,但是不管怎么样,最后都成长了起来。中医的成长目标和方向是要荷担中医家业,但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是不一样的。而本届论坛的分享嘉宾医术各具特色,除了砭石之外,中医五术中“针、药、灸、导引按跷”几乎都涉及了,充分展现了青年中医成长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刘力红教授总结在逐一点评每位分享嘉宾的发言后,刘力红教授回顾了同有三和基金会2014年底成立之初即明确要举办三和论坛——基金会三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初心。“中医的问题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如今各行各业的才俊都趋向年轻化,中医人也不能等到老了以后才能成才,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让年轻人成长起来。基于这样的考量,基金会在2019年12月于深圳举办了三和论坛子论坛之第一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这次是第二届,以后还要继续办下去。刘力红教授表示,两届论坛均以“信深行远”为主题,既与七位嘉宾演讲中均谈到“信心”相合,也是考虑信心在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有些人是从事上获得信心,有些人是在理上印证后获得信心,但最终一定要理事俱足,开启真信。刘力红教授最后强调,个人成长起来之后,不要忘记还有在困顿中寻找前进道路的同行者,要把我们走过的路,获得的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人成长起来,这是我们举办青年中医成长论坛的初衷。论坛现场(南宁)持续一天的论坛进入尾声,同有三和学术负责人黄靖医师做论坛闭幕发言。首先,黄靖医师对本次论坛七位嘉宾的真诚分享带给所有人的受益和感动表示衷心感谢。虽然会期和筹备可谓一波三折,因为得到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同有三和各兄弟单位、门诊部全体同事及各位中医界同仁的鼎力支持,筹备组齐心协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本届论坛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令人欣慰。黄靖医师黄靖医师说,青年中医的成长一直是同有三和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所以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三和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百日筑基”临床带教活动、委派青年中医下基层锻炼等项目,都体现出同有三和对青年中医成长模式的探索。目前,不少中医机构、平台也一致把目光聚焦在青年学子的成长问题上,同有三和非常希望能够和中医同道、社会各界一起就青年中医人才成长问题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学习,携手共进。同时,期盼更多优秀的中医学子,无问西东,无论三和内外,都共同参与到三和论坛中来,敞开胸怀,分享成长心路,互相提点启发进步,一起荷担中医家业!临近19:00,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在线下线上各位同仁热烈的掌声、依依不舍的鼓励、加油留言中如期圆满结束。现场集体合影再次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嘉宾、现场以及在线收看论坛直播的各位中医同道、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感谢本届论坛筹备组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信深行远,青年强则中医强,期待我们在第三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再相会!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问卷调查第二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对本次论坛相关工作进行总结,论坛筹备组特发起本次观众意见收集活动,您的意见与反馈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将您的感受和建议告诉我们,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写即可,期待您的参与!此次论坛(2022.3.27始)三个月内可供回看扫描图中“直播入口”二维码进入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周亚楠:献给三和,那些人生中的“第一次”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作者简介周亚楠三和人称“娘娘”,同有三和北京事业部客户中心主播。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2018年加入三和,先后从事文案编辑、线上/下课项目经理、课程研发等工作。2019年成为三和书院医道传承三届学子,深受刘力红老师思想熏陶,希望在助力大众“成为合格的在家中医”这份事业愿景中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01初识三和2018年长夏,我入职三和。一晃已过三年,回想与她的初见,很多趣事漾入眼帘。入职第一天,我就过得异常艰难:因为这个公司的人竟然——不开空调?!整整一天,热得汗流浃背,脑子里不停做思想斗争,明天还来不来?第二天下班时,同事们都走了,我热得心烦,正纳闷谁把空调关了,随后下意识想到今天根本就没开过空调,竟然此刻才觉察。到了周末,我发现好像从第三天起便忘了开空调这事儿,也没再觉得炎热难耐,不禁惊讶和感叹:身体好聪明,适应环境调节温度的效率真高,她好像知道一切的答案,我们共同行走江湖的这些年,自己都不知她是如此“智能”!(后来我才知道,三和的夏天的确不怎么开空调。中医常说冬病夏治,夏天是身体通过出汗排出寒湿的最好时节,如果常开空调,形成了“人造”冬天,身体自然是毛孔紧闭防止受寒,那还怎么出汗呢?)某日大家一起吃荔枝,我刚拿起一颗剥皮往嘴里送,同事丹姐招呼大家说:“吃荔枝可有讲究,都说吃荔枝上火,但如果连同荔枝外面的这层薄膜一起吃就不会上火。”边说边给我们演示起来……我发问,“这层膜很苦呀!”丹姐道:“肉甜上火,膜虽苦但能下火,所以二者一起吃,便中和了。”听了此番讲述,自己似乎若有所悟,原来食物本身也自带“解药”,它们是这样“相生相克”的。当时看着丹姐认真讲解的样子,我想这公司的人可真有文化,连吃个东西都能说出这些道儿道儿来。此后的日子更是“怪事频发”:刚翘起二郎腿,就有同事从天而降,把我的腿摆平,说这样久了骨盆会歪,骨盆一歪百病丛生;但凡能说出哪里不舒服,同事秒变大夫——按摩、刮痧、针灸、食疗、正骨……总有一招儿能给我整好,感觉四下全是扫地僧;至于自己有时穿短裤、短裙、船袜,露大脖子进办公室,基本能把大半的同事“愁死”,气氛里弥漫着“照此下去,命不久矣”的哀叹与惋惜,然后就是各种苦口婆心;夏天把空调当摆件,冬天打招呼日常用语“你穿棉裤了吗?”生冷寒凉、垃圾食品、摩登女郎以及人字拖统统进不了办公室;论人美不看颜值与身材,而看气色与舌苔;子时还在网上晃荡不睡觉的,等着次日叔伯姨母般的“谆谆教导”伺候吧……入职之初她留给我的全部“怪印象”,如今想来依然觉得有趣而温暖,常自感叹:终于有领导在乎我的身体健康了!02第一次学会如何过上好日子来三和前,我有个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标准”,认为努力学习,好好工作,赚很多钱,住大房子,给孩子送进好学校,生病能看得起好医生,就是理想中的幸福生活。然而在现实中,带着此种想法去实践,真是体会到拿命换钱:不仅身体每况愈下,情绪也跌宕起伏,我渐渐怀疑幸福生活还没来,命可能会先没了。直到上三和书院(下文简称“书院”),在刘力红老师的谆谆教诲下,第一次有人教我过上好日子的学问。究竟是现在用命换钱,将来拿钱买命,还是在当下爱惜自己,立刻就过上这种好日子?其实人生在当下就有选择,不需要等到“发达”以后。中医常说三分治七分养,养重于治,这是生命健康的根本原则。而习惯是养护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在行走坐卧、吃穿睡练、学习工作、人际往来中养成健康的良好习惯,那么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示范教育,就是在给家人治未病。刘老师说:基于对生命的基本认识,多做对生命有益的事,少做对生命有损的事。建立起这个认识,把握住这个损益,这个养才有根本的意义,才能真正为健康保驾护航。爹妈给的这副身板本来很结实健康,就是由于自己的无知和“勇猛”,少时做了很多对生命有损的事,搞得身体每况愈下,女儿从出生就身体孱弱——也是被我所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过好日子的载体,有时常想,如果从小就有人教我过上好日子的学问,也许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吧。03第一次集体写出一副书法作品在书院学习,每日要做三项日课:习字练笔、诵读经典和导引按跷。回想自己第一次拿毛笔写字,感觉完全无法直视,根本看不下去。没想到就是这样每日傻傻地练习,无问西东,竟然也坚持了下来。从瞎“画道儿”到能“写字”,走过了大半年,在这个过程中,要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们,大家彼此陪伴,一起磨练,相互鼓励。在书院三届的毕业典礼上,我们班的节目是全员共同用毛笔书写一幅《大医精诚》的卷轴作品。等到毕业一周年的时候,又共同完成了一幅《伤寒论原序》卷轴。尽管我们的字离真正的书法还差很远,但每个人满满的诚意和用心,却是饱含在那些横、竖、撇、捺、点、勾、折中。习字练笔之初,万万想不到它让我相信了集体的力量、练习的力量、真诚的力量和相信的力量!如果不是在三和读书院,我想难有意愿与机会去主动习练书法,更不会透过文字感受文化的力量,也不可能有幸结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们,所以人生的第一幅书法作品应该献给三和。04第一次做直播带货2021年下半年,我转岗做主播,开始探索新的业务线。这事儿以前没干过,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内心忐忑,生怕自己做不好给组织丢脸,或者把大家带跑偏。在三和我干过很多岗位,文案、客服、社群运营、线下课、线上课……好像每个岗位都是逐渐摸索,从相对萌芽做到相对成熟。复盘以往,发现之前的岗位经历仿佛是为这一刻直播在做准备。只不过现在是以画面的形态,用真人秀的方式将三和的好产品、好内容介绍给大家,支持大家去做合格的“在家中医”,这也是我们直播间“同有三和扶阳生活”视频号的口号和使命。以前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好东西自己会说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通过做这几个月的直播,我意识到好东西要主动说话,是金子得主动发光。因为我们分享的无论是理念、方法,还是课程、产品,都“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所以也常被忽视。所谓大道至简,作为一个主播,要想把这些产品或内容背后的信息准确高效地传达给观众,自身首先要“活出”这些理念强调的那个样子,或至少在那个方向上,才能让这个“道”清晰可见。为此,也经常会倒逼自己去用心践行我在直播中分享的内容,去养成那些推荐的习惯,努力做到书院倡导的好日子,并不辜负每一位来直播间串门的朋友。总之,第一次做主播的感觉,就像是给自己完成了系统升级。当然,会有自我怀疑的时候,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彼时,刘老师在书院大课上讲的这段话帮我做了减法:“我水平有限,读书不多,经历不少,只是把我经历的告诉大家……人生的真学问是什么,生命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老师所讲亦是我所想。文至尾声,回想过往,不仅上文种种,我人生中还有许多“第一次”都献给了三和。如今她10岁了,快到青春期了,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同伴和鼓励,如果你也热爱生命,看重健康,渴望探索生命的规律,想要传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期待你的加入,我们三和见!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中药材考察系列 | 大漠珍材,遇见锁阳和肉苁蓉

阿拉善在中国版图的北方,蒙语是五彩斑斓的地方。对这块地方的印象是和那个感叹“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人物有关。当然我们此行不是为他,而是奔着当地的肉苁蓉和锁阳去的。从南宁到阿拉善是曲折的,路途辗转,需要转机两次,但一群阿拉善SEE企业家朋友做了热心周到的安排,抵达银川后,当地实业家潘董亲自来接机,并且表示在阿拉善的活动全程由他来协助,有了这些善缘的无私奉献,我们此行也就无恨天涯远了。银川和阿拉善之间隔着一座贺兰山脉,驱车大约1个多小时后就到了阿兰善左旗。这里和内地城市的风格相差不大,如果不是蒙语的招牌,还不一定感觉到了内蒙。潘董在阿拉善左旗安排了热情洋溢的晚宴,席间还有蒙古族姑娘载歌载舞,又献哈达又劝酒,几个回合下来,几乎要醉倒在蒙古人的豪爽里。次日潘董带着团队和我们一行前往腾格里沙漠。一望无垠起起伏伏的沙丘,在5月天里,毫无意外还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黄,偶尔有零星的绿草,与绿意盎然的南方景色实有天壤之别,与五彩斑斓似乎更搭不上界。更令人茫然的是,车子离开公路驱入沙漠里,你压根儿找不到路在何方,而且没有手机信号。幸亏我们没有自驾,否则极大可能会迷失在沙漠里。不知道翻越了多少座沙丘,忽然眼前一亮,来到了一个海子。沙漠里难得的海子,水是咸的,海子边上的黄色沙丘上,盘根错杂着一种叫做白刺的植物。这是一种典型的沙漠植物,别看它在地表上的茎不高,可是它的主根可以深达十余米,侧根伸展也有六七米远。根据资料显示,白刺地下的根幅相当于地上部分冠幅的14倍,假设地上冠幅大约1平方,地下的根系大约就会延展出14个平方,相当于普通家庭里的卧室大小。这个特点,使得白刺可以通过庞大的根系牢牢地固住流沙,吸收地下水分,具备超强的耐旱耐高温耐风能力,顽强地生存在沙漠恶劣的环境里。锁阳就寄生在白刺的根上。白刺↑(网络图片)“寄生”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贬义,但在植物界里,寄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除了本文提到的锁阳苁蓉,其他常见的寄生植物有桑寄生、菟丝子、茯苓等。在恶劣的环境下,锁阳和白刺,肉苁蓉和梭梭们抱团共克艰难,谋求生存,能在沙漠里生存下来的生命都值得尊敬。就在海子边上的沙丘上,白刺周围有几丛锁阳紫红色的花穗探头探脑。当地采挖锁阳,一般在当年的秋季十月中旬,或者是春季雪刚化的时候。阿拉善5月的锁阳,营养基本上都上到花穗里,根部逐渐中空了。随行人员麻利地挖了一株锁阳,地下部分外皮颜色是土棕色的,大约七十公分长,掰开一看,横截面是白色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舔一下,味涩而微甜。锁阳花穗↑锁阳横截面↑和大多数植物一样,锁阳到秋季开始结籽。锁阳籽包裹在锁阳的头部内,锁阳的头部鳞甲森然,非常坚固。有考证说,锁阳籽根本无法自行破壳而出,给它的再生繁殖带来麻烦。但自然万物就是这么神奇,锁阳根部会有一种小虫子,从锁阳的底部开始吃锁阳肉,一直吃到头部,给锁阳籽的破壳脱落开辟了一条道路,令锁阳籽可直接从头部落到底部,继续寄存在白刺根上,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周期。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刘力红 | 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三)

编者按:2021年12月1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21年广西中医扶阳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八桂扶阳大会》上,刘力红老师以《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为题,就社会上对扶阳法的错误认识、卢门四逆法与《伤寒论》四逆辈的异同、如何正确认识钦安卢氏医学“生命以火立极”、如何理解和运用卢门四逆法、扶阳不仅是用姜桂附更要“止漏”,等等,让参会者对钦安卢氏医学的“守正创新”之处有了豁然开朗之感。感谢志愿者王蒙医师的帮助,我们对刘力红老师演讲内容整理之后正式发表,冀望钦安卢氏医学这一珍贵法脉惠及更多同道和中医学人。小标题系编者所加。计划分为七篇,本文是第三篇。7为什么说“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我们知道,阴阳就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直入海底,我们如果从《周易》的角度来说,它就是坎,坎中有一阳(爻)。而坎为水,水很重要的是水中有阳,这个阳从哪里来呢,是从先天来的。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的第一章就讲《乾坤大旨》,乾宫一气落入坤宫而化为水,而乾宫的一气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气,是乾宫的中气落于坤宫的中央化为水,这个细微处,就是从先天转变到后天的时候。这个中,从先天的中乃至后天的中,都是我们十分强调的。因为先天的乾金的中气落入坤宫并化为水,所以坎卦的这个阳爻它始终含有先天的中气。因此,对于钦安卢氏医学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个层面去立命,去安立生命的根本。对于这个坎中一阳,把它称作阳爻也好,把它比喻成什么都好,到了卢门这里,就有“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之说,到了民间就叫“火神派”。过去有一段时间卢师很反感我提“扶阳学派”,后来我跟他老人家讲这是现实,如果不用学派这个名,很难走出去。大家想一下自己的身体,难道我们不是以火立极吗?如果生命离开了这一炉火还会有生命吗?肯定没有生命了。如果我们从生命的根本去认识,人身立命不就是以火立极吗?我想,连西医同行都能理解“生命是以火立极”。比如说,如果心脏不跳了,人还在吗?心脏凭什么跳,不就是凭一团火嘛,火不就是动力嘛?大家再想一想,我们所有吃的东西不都是来自太阳吗?哪一样能离开太阳,哪一样能离开火?人身立命一定是以火立极的,无论从儒释道等任何一个层面理解都是成立的,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医生曾经说,我就是不扶阳的,你挂了扶阳工作室的牌,我就不去那里坐诊,等等。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我想说的是,你是不是中医,如果是中医你读了《内经》没有,你摸一摸自己,如果你没有体温肯定就完蛋了,就送去停尸房了。汽车跟人一样,如果火熄了,车也就开不动了,对不对?人就靠这个火、这口气。所以说,扶阳实际上不是什么派不派、偏执不偏执的问题,而是对生命的认知。这样,我们就会理解《内经》中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绝对不是乱讲的。所以,如果从根本的层面来认识生命的话,我们就能够理解和接受“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这就是我们要去认识的一个很根本的观念,这不是偏执。进一步说,在认识到这一根本观念之后,并不是我们讲了火之后水就不重要了,这同样也是误解。其实,正是因为我们强调了火,水才能得到最充分和最好的利用。为什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因为有了太阳这团火,地气就能上为云,天气就能下为雨。阳光雨露是在一起的,它是一不是二,有阳光就有雨露,没有阳光就没有雨露。同时,我们也一定会认识到二者是有主从关系的,不是雨露决定阳光,而是阳光决定雨露。如果我们还有疑惑的话,可以暂时撇开书本,以平常心去看看大自然,到底是雨露决定阳光,还是阳光决定雨露,这样我们对“阳主阴从”的生命观就会清晰起来。今天,我们把它掰碎了,揉开了,就是希望大家真正的理解。从这一点来说,卢师讲得很对,这并不是一个学派的问题,因为生命它原本就是这么一回事情,生命这团火需要我们去呵护,我们要有好的方法去呵护它。因此说,钦安卢氏医学真正的创新点,就在于它认识到了这个生命的根本,因为这一阳决定了全局的阳。(未完待续)刘力红教授简介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刘力红 | 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二)

编者按:2021年12月1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21年广西中医扶阳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八桂扶阳大会》上,刘力红老师以《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为题,就社会上对扶阳法的错误认识、卢门四逆法与《伤寒论》四逆辈的异同、如何正确认识钦安卢氏医学“生命以火立极”、如何理解和运用卢门四逆法、扶阳不仅是用姜桂附更要“止漏”,等等,让参会者对钦安卢氏医学的“守正创新”之处有了豁然开朗之感。感谢志愿者王蒙医师的帮助,我们对刘力红老师演讲内容整理之后正式发表,冀望钦安卢氏医学这一珍贵法脉惠及更多同道和中医学人。小标题系编者所加。计划分为七篇,本文是第二篇。3《伤寒论》四逆辈的立意是什么?在具体谈到卢门四逆法的创新性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在《伤寒论》体系里的四逆法。比如说《伤寒论》的第29条、第30条,就用了四逆汤,然后在太阴病篇中,明确记载着“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同样,在少阴病篇中也有记载,例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乃至四逆汤的化裁方,比如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等。可见,《伤寒论》告诉我们至少到了太阴病阶段,自利不渴的时候,因为藏有寒了,当温之,要用四逆汤;如果到了少阴病阶段,脉沉、四逆的时候,就更要服四逆汤。因此,四逆汤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作回阳救逆的第一方,也就是说到了需要回阳救逆的地步就要用四逆汤。那么,怎么算是到了回阳救逆的阶段?比如说患者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如果用西医指标衡量的话,比如说血压开始下降,要休克等等。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用到四逆汤,因为病已深入少阴,绝对不能含糊,这是医者都应该知道的《伤寒论》救命之法。接下来,我们看《伤寒论》里四逆汤的配伍,它是以炙甘草这味药打头,而为什么要以炙甘草为君药?在太阴病篇里面,仲景很正式地提出了四逆辈,应当说《伤寒论》里的四逆汤,很重要或者很根本的作用是温中。因为中寒则藏必寒,所以甘草的用量是最大的,因此以炙甘草作为君药。我们从甘草的性味上看,甘草气平、味甘、色黄,它是《伤寒论》一百多味药里面禀受土气最多最全的药。《伤寒论》的四逆汤以炙甘草这味药为君,显然是要把温热之气拢在中土。虽然它也可以到少阴,但是最关键的目的是拢在中土。因为中土的作用是“执中央以灌四旁”,温了中就可以温四旁,《伤寒论》四逆汤的立意是在这里。4四逆法用药上的两个特别之处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卢氏对四逆法的认识。跟《伤寒论》记载的一样,当到了病入少阴的阶段,出现正四逆的时候,肯定要用四逆汤,这是救命用的,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但是,在并非救命的情况下能不能用四逆呢?卢门同样会用四逆,可能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四逆,用四逆的目的是什么?这正是四逆法的意义所在,所谓创新也就体现在这个地方。当我们仔细地看,会发现卢门的四逆法跟《伤寒论》的四逆汤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或者是变化。虽然说同样用四逆,都有附子、甘草、干姜,但是卢门四逆法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甘草上面,这时候甘草不再是君药,而是佐使药。所以甘草的用量非常之少,在卢门里,常规是用一钱半、两钱,换算成我们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用5克、6克,据我跟诊卢师,他在临床上充其量最多用到10克。为什么甘草用得这么少?是因为甘草多了就容易留中,就聚在中土,拢在中土了。而卢门用附子的目的是直入海底,是要往下走的,所以想要发挥出附子下行的力量,甘草的量就一定要少。我们经常讲四逆法具有阳行阴令的作用,从药性上看,附子是辛的,干姜也是辛的,二者同属辛温辛热之品,甘草是甘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因此,附子、干姜和甘草三味药的配伍,就很好地实现了辛甘化阳。我们通常只看到辛具有发散的特点,其实辛也有不发散的一面。我们知道,大部分辛的东西都有香味,比如我们一闻干姜、生姜就知道很香,还有茴香、肉桂等,这些药物都有比较浓的香味,而香的作用就是散。但是我们看四逆法的三味药中,偏偏附子是辛而不香的。因此,虽然我们传统上说附子的特点是走而不守,但是卢门恰恰不这样看,反而认为附子是偏守的,就是因为它不香、不窜,尤其是四川江油的附子。大家要明了一点,卢门在探讨四逆法的时候,附子就是特指的江油附子,而不是任何其他地方的附子。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5略说江油附子的不可替代性我曾经在很多场合上讲过,比如我说江油的附子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我们今天不是专门讲江油附子,所以这里先简单说几句。多年前为了江油附子,包括我跟我的研究生,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的黄靖医师在内,我们好几个人专程去了几趟江油。最近的一次江油之行后,我还专程到成都向四川省的主要领导作了江油附子现状的专题汇报。我们为什么如此关切江油附子?大家可能不知道,江油能够种附子的地方是不多的,不是江油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种附子,其实只是彰明、太平等几块地方可以种植,现在有一块地方已经被房地产公司盖起了一栋栋高楼。如果说退耕还林还是容易的,那么退建还耕就不太可能了,一座座高楼已经建起来了,把楼放倒去种庄稼种中药怎么可能?为什么我对江油附子如此关心?是因为我有亲身经历,当有患者要救命的时候,不是说用其他附子就绝对不行,但是跟江油附子相比药效上确实相差很多。为什么说江油附子无可替代?至少我们从它的种植特点就会知道,除了江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附子是需要移苗的。大家知道,乌头和附子属于近亲繁殖,采收附子的时候,把小的附子埋到地里,它是不会坏掉的,等到第二年就会发芽生长。但是江油附子不行,如果不把当年的附子都挖出来,等不到第二年,它很快就会烂掉,所以就需要移苗。为什么江油附子这样独特?是因为那里的土壤很热,按照传统环境地理学的说法,种植江油附子的地方属于龙脉,因此江油附子必须冬至移苗,就是冬至一阳生的时候,而采收却是在一阴生的夏至。之所以我们说附子直入坎中,直入海底,就是因为江油附子的种植特点,冬至要移苗、夏至要采收,如果不及时采收就收不到了。6“桂枝”“四逆”说是二法实为一法现在,我们再回到卢门的四逆法。为什么有些时候会遇到附子到不了海底?因为有障碍,路不通。为什么要用辛甘发散,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直入海底,在附子直入海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阴霾,比如寒、湿等等,这些东西会障碍我们,所以要用辛甘发散拨通这个路径。因此,我们就离不开《伤寒论》的六经。比如,有没有太阳的问题,如果太阳的表没有解,这个药怎么可能到少阴去?肯定到不了少阴。所以我们要先解太阳,先把太阳的障碍拿掉。同样的道理,如果阳明有障碍,要先把阳明的障碍拿掉,那么附子才能够直驱海底,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辛甘发散的成份,发散就是荡涤阴霾,荡涤直入海底路径中的种种障碍。所以,从根本上讲,桂枝法是从四逆法中辛甘发散里面派生出来的。桂枝法和四逆法实际就是一个法,只是桂枝法侧重于发散的一面,四逆法侧重于不发散的一面。(未完待续)刘力红教授简介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
2022年3月8日
其他

三和·十年|潘丽莉:从医馆客服走向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作者简介潘丽莉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员工,大学主修经贸英语专业。2012年本科毕业后加入同有三和中医,先后从事客服、行政等工作。入职近十年来,深受诸位师长指点关怀,耳濡目染中医教育传承,感恩珍惜之心日盛。2021年,参与三和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建设等相关工作,现担任教务秘书一职。2012年10月的某日,当我走进同有三和所在地南宁桃源饭店的大门,走向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时,接下来的十年,我们从未分离,相伴成长。三和,细致如她,是我青春的记录者;呵护如她,是我家庭的守护者;师友如她,是我前行的引路者。当然,在这十年,我亦见证了她的跋涉、坚守和成长。一、走出校门,进入三和来三和,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初次面试时的场景至今难忘:建筑内古朴的木质装修风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大夫们温文尔雅,说话一个个轻声细语,做事显得从容不迫;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种淡雅、宁静、淳朴的感觉……那是我对三和的第一印象。身处这个环境,不知怎的,自己浮躁的心也顿时变得安定下来。虽然那会儿一时不明其因,但隐约觉得她有些与众不同。顺利通过面试后,我被安排在客服部工作。客服工作繁而杂,需要面面俱到,是一个非常磨炼人的岗位,这对那时还涉世未深的一个女孩来说,难免在开始时磕磕绊绊。因为刚走出校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我的领导——媛媛姐就像知心姐姐一样,不仅在做人做事方面随时给予指点,生活上也非常照顾我,让刚踏入社会的自己感到非常温暖且安心。同事们对我的一次次宽容、鼓励和帮衬,虽已十年,但如今也历历在目。“三和无小事”,团队的气质与作风,已经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当中。面对每件事情自己都秉持着一丝不苟、负责到底的态度,几年下来,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2019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部门里的两个伙伴与行政部的少媚,三人同时休产假,整个门诊部行政人力吃紧。身为老员工,我责无旁贷,既要保证客服部的日常工作,同时又肩负起行政的重任。人只有在压力下才会获得快速成长,接踵而来的又是一个大考——负责南宁同有三和医药有限公司的具体筹办事项。从注册营业执照、申办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质量认证,到验收、完成整改材料、发证,其中历经多次申报资料收集、填写、盖章、打印材料、跑办证大厅送检等层层环节,在花费四个多月的时间后,终于顺利拿到全部法定手续。这一年下来,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锤炼和拓展,在这成长进步的背后,要感谢领导、同事们的信任与支持。二、接触中医理念,领略神奇疗效在三和,不仅收获了个人的成长与中医理念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我和家人朋友都受益于中医、享用中医。平日家人有个头疼脑热,总是第一时间来三和找大夫,有他们的保驾护航,让我可以在目前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非常安心地工作。这其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颇深。那是在2013年,当时刚进三和不久,对中医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有一天,我先生外出淋雨,回家后发烧至39℃。烧那么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马上往医院跑,医生说有轻度肺炎,输液、打针轮番上阵。然而折腾了好几天,花了将近一千块钱,但烧就是退不下来,非常让人担心。后来实在没招了,我把他带到三和找罗远势大夫看诊,开了两付麻黄汤,记得大概二十多元。医嘱每两小时喝一次,让患者保持微微出汗,另外可以煮点米汤与药轮着喝……那天喝下去一付后,出了汗,当晚烧就逐渐退了,人也舒服了很多。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内心深处被中医如此迅速的疗效所深深震撼!这也打破了以往对其“仅能用于调理,效果慢”等固有印象。从此,先生也继我之后成为了三和的铁粉。第二件事发生在我怀孕初期,回想起来,那段应该是迄今为止我人生中过得最灰暗的时光。当时检查出HCG、孕酮等指标不是很理想,加之有出血的情况,医生说有可能是胚胎质量不好,建议自然生化……这番话,让一直沉浸在准备迎接新生命到来喜悦中的我,瞬间心情跌到谷底。黄靖大夫得知情况后,鼓励我不要轻言放弃,她笃定地说:“不用太担心,我治过指标比你更差的,最后还是顺利生下来了。”听了她的话,心里升起一丝希望和安慰感。李绘娟大夫也主动为我做五行针灸,并安慰道:“放心吧,三和有这么多大夫护着你们母子,一定会没事的!”后来,甚至刘力红老师也亲自给我开了方子。在三和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奇迹发生:指标正常了,血也止住了,整个孕期得以平稳度过。宝宝顺利出生后,我激动得发信息给诸位大夫报喜道谢,他们回复说:“不用客气,我们都是三和人。”当看见这些祝福的一瞬间,我热泪盈眶,仿佛生产时的痛楚都一扫而光,心中洋溢着身为这个大家庭一员的满满的幸福与温暖。非常感恩三和的大夫们,在我最彷徨无助的时候给予本人以力量和面对困难的勇气。现在宝宝已经四岁半了,在三和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着。能进入这里工作,是我的幸运;能遇到这么多的好中医,是我和家人的福气。三、来自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的新责任这些年,在她的呵护、教导与指引下,自身不仅得到成长,并有了对做好这份事业的新目标和新责任。参与三和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下文简称“经研分院”)的相关事项,就是我在三和进一步深入到中医传承事业内的新的重要工作。2021年9月,我投入到经研分院的建设等相关工作中来,担任教务秘书一职。在这个新岗位上,跟大夫们的接触更为密切。他们平日里忙碌的身影穿梭于门诊、备课、线上线下授课当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有时候甚至还利用休息时间或停诊专心进行备课。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恪尽职守、臻于至善的精神,让我对“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的同有三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此默默用心,努力实践,就是希望可以把中医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都能享用中医。虽然我不是一名大夫,但既然站在了经研分院的工作岗位上,就先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边学习边努力,希望自己也能为中医的传承贡献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诸位老师、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帮助下,有幸参与到经典中医临床研修分院工作中的笔者本人(二排右一)过去的十年对我来说,在这里获得的不止是一份工作,还得到了除小家之外另一个融洽且温暖的大家庭。身在其中,不论谁有困难,大家都互帮互助,为共同的使命和目标去努力奋斗。我的青春十年在这里生根、绽放,有太多道不尽的感动和回忆。希望接下来的十年能有更多进步成长,继续为我们的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与全体同事共创下一个三和精彩十年!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刘力红 | 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一)

编者按:2021年12月1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21年广西中医扶阳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八桂扶阳大会》上,刘力红老师以《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为题,就社会上对扶阳法的错误认识、卢门四逆法与《伤寒论》四逆辈的异同、如何正确认识钦安卢氏医学“生命以火立极”、如何理解和运用卢门四逆法、扶阳不仅是用姜桂附更要“止漏”等等,让参会者对钦安卢氏医学的“守正创新”之处有了豁然开朗之感。感谢志愿者王蒙医师的帮助,我们对刘力红老师演讲内容整理之后正式发表,冀望钦安卢氏医学这一珍贵法脉惠及更多同道和中医学人。小标题系编者所加。计划分为七篇,本文是第一篇。1把扶阳等同于用附子和姜桂附,是对扶阳的巨大误解现在往往一谈起扶阳,大家就认为是用附子,认为用附子就等同于扶阳,或者扶阳就是用姜桂附一类的热性药。虽然附子非常重要,但是扶阳绝不是简单地用附子的问题,这是对扶阳十足的误解。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在理上真正地明白,弄通,是不会真正扶好阳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要以《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为题跟大家交流的原因。实际上,扶阳是关系到我们对生命和世界很根本的学术上的认识,是一个基本的世界观和中医认识论的问题,只有把这样的观念树立起来,我们所谈的扶阳才是靠谱的。反之,那仅仅是你用一点点附子或者是姜桂附而已,用对了,可能会治好一些病;用得不对,就要出问题,而这个问题你却不一定知道,等知道了也就不可收拾。所以说,扶阳绝对不是简单地用附子或者姜桂附,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和明白。刚刚我们冷校长(编者注:广西中医药大学冷静副校长)在讲话中谈到“创新”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讲“守正创新”,虽然我不大习惯用“创新”这个词,我认为很多东西其实都在古人的范畴里面。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用“创新”这个词的话,我觉得钦安卢氏医学(以下简称“卢门”)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在某些根本的层面上是有创新性的。我们知道卢崇汉老师(以下简称“卢师”)提出了桂枝、四逆二法,尤其是在第四届扶阳论坛上,卢师再次谈到桂枝法和四逆法。也许有人认为桂枝法还不算奇特,但是我认为卢门所倡导的四逆法是有创新性的。2谨防附子滥用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为什么说扶阳绝对不是简单地用附子,更不是附子用得越多越好,否则真是要出问题——出大问题。我们曾经反复讲人吃饭吃多了都会撑死,何况附子是有毒的药物,药物用超量了或者用得不对路,能不出问题吗?《内经》讲:“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不管你是什么病,最后的治疗都是以平为期,所谓平人者不病。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有偏才会病,没有偏就不会病。有偏我们就要用有偏性的药以偏纠偏,最后达到以平为期。药物是有偏性的,它的偏是要纠偏到恰到好处,人就能以平为期。作为医者,如果你纠过头,那就是更大的偏,可能一个新的病就此产生,就是所谓的医源性疾病。打个比方,用到半斤八两就可以,你却用到九两甚至一斤,那就要出问题。所以说,扶阳法如果学不好、用不好,那么医源性疾病的产生就可能大大增加。卢师有好几次对我说,你(编者注:指刘力红老师)不要再讲扶阳了。为什么不让我讲?因为不断有用附子出大问题的病人去找师父。师父这样说,我只有默认。但自己心里很清楚,讲了会有问题,不讲问题会更大!因为这十多年里扶阳的观念已经传出去,今天已经有太多人知道。如果不从正面加以引导,不把扶阳的理与事讲清楚,那么情况一定会更糟糕。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明白和理解附子,否则就是滥用。如果当医生的心产生了偏,那么像肝衰竭一类的问题就可能会产生。(未完待续)刘力红教授简介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老师:十年风雨路,未曾忘初心刘力红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周易:我的三和旅程,见证生命之美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周易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首届学员,书院三/四届学习顾问。追随刘力红老师及诸位恩师,研读经典,针药并举。临床主要以运用经方及钦安卢氏医学治疗常见疾病。前段时间基金会同事找我约稿,希望我写写这些年与同有三和的故事。回首初识,至今已有五年,于此旅程内自己很多的时间和选择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与三和的故事,亦是生命的成长,生命的故事。一、不忘初心,缘起三和2009年,我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那时学校内很推崇李可老中医,进而也就知道了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早早就放在了案头,这些也成为我大学期间学习中医“里程碑”式的书籍。虽然那时在感情上未曾有一见钟情的经历,但在学问上却体验了一见钟情的感觉。2014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我非常想报考刘老师的研究生,心想即便考不上,也总有希望调剂到广西中医药大学,只要在那里就有机会亲近刘老师。不过迫于家里的压力,结果还是北上考研回到了父母身边。读研阶段基本都在中医院的病房转科,虽说是中医院,但给患者的治疗主要还是应用西医方法。这时候就越来越能体会到为什么每年毕业那么多中医学子,走上临床却不会用中医治病。我很庆幸自己从内心上就没有忘记过中医,也从来不想成为一名“开西药的中医”。即使难成母校邓老殷切期望的“铁杆中医”,但是起码要做一个能用中医药治病的大夫。如果问我人生前二十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决定用此生来学习做一名中医。刘老师曾在三和书院大课上讲自己每天都会做发愿的功课,我之前不曾有过这样的践行,但学好中医、做好中医的“愿”却深植于心。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研二那年的某日,我听说刘老师应邀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便欣然去听课。讲座结束后,我看到三和书院招生简章,当即决定报考。经过“三笔一面”,在2016年终于收到了首届三和书院同有班的录取通知书,从此我正式开启了书写自己与三和的故事。二、一念善意,再续前缘2017年4月23日,参加完三和书院感人至深的毕业典礼后,同学们各自回归了自己的轨道。那时我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每天仍是忙忙碌碌地转科。某日,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强烈的念头:“我想做公益”。可是对公益又不懂,需要问谁呢?这时又想起了读三和书院时的班主任——解浩然老师,因为他曾和我们说起过自己在做一些公益项目,于是便壮着胆子联系了浩然老师。他很爽快地约我见面,在了解本人想做公益的初衷等情况后,浩然老师说了一句令我终身难忘的话:“我的公益就是三和。”就这样,我又回来了。在初期,自己以志愿者身份承担了刘力红老师授课和分享的文字转录工作,后来又做了书院三届同有班的辅导员兼学习顾问,四届的学习顾问……个中滋味,太多的感动和收获,难以尽述。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那一念,我的生命又会走向哪里?今年(2021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考虑是否要离开体制内,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三和的工作上。而这个过程中就会回忆起很多往事,比如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当我看到曲黎敏老师讲桂枝汤的节目就决定学习中医;上大学后在图书馆遇到的每一本书,特别是那本让我能够搭建起对中医初期认知框架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更不用说2016年考入三和书院,包括“想做公益”这一如果可以称之为善意的念头等等。这些看起来也许仅为一个巧合,但实际不然,其更像是一种安排:来反复启迪你应该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你就不得不被感动,从而决定让自己的生命要对得起如是的安排。三、三和启悟,生命之美我跟随三和的这五年,认真听过二十多次的书院大课,但究竟收获了什么?实际上,一开始自己是懵懵懂懂的,抓不到老师讲课的精髓,更感受不到老师指引的方向是什么。看上去老师只是在讲中医与传统文化,自己虽然也愿意学,但总觉得和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同。非常惭愧,直至今年我才终于开始渐渐领悟到老师所说的,简单讲,老师是在试着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美。记得有一次在书院同学家喝老茶,此茶尝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老旧的气味。喝下去却觉得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得到安抚,由内而生一种不可言说的欢喜。如拈花一笑,又似君子之交,实不知其名,强名之曰“茶喜”。三四泡时,茶气渐渐汇聚并温煦着腰和小腹,下焦有一种充实感,并感受到老茶那如长者般的稳定、慈祥与关怀。到六七泡,茶味转淡而回甘,如蜜般。收茶后,体畅神足。感谢那一次的品茗体验,我终于意识到自己需要慢下来,需要用心和自己、和眼前的所有人、事、物联系在一起,去试着感受他们。而他们会回馈给你很多的内容,或者说这些内容本来就具足在天地之间。实际上不单是茶,北京美丽的秋天,自己闲暇时看的每一页书,毛笔每次和纸面的接触,乃至自己行进的那一步步……慢下来去感受它们,都是非常丰富且美好的。每念及此,内心都会升起一种愉快的湿润感。当我越来越多地被生命所感动的时候,内心就如老师所说的会逐渐放松下来,以一个更放松的心态来面对生命;会减少很多的纠结、焦虑和争执;会真心认可“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些之前听到的知识与至理,而不仅仅只把它停留在脑子中,同时又去焦虑得到与否。我想这可能就是老师想让我们学到的知识的内化,让善的知识成为自己生命的个性。行文至此,诸多感动,谨向三和书院,向书院的每一位老师及同道致敬!愿我们都能在诸师的引领下,见证生命的美好!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百色起“疫”,驰援德保,三和人在行动

同有三和基金会向新加坡捐赠万袋黄金饮芳若芝兰,士子担当——三和书院河南校友救灾行动报道同有山河,情暖三晋——三和书院学子山西救灾行动报道文字:老才排版:老才审稿:黄靖
2022年2月14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牟典淑:从中药师到中医师,我的十六载中医追梦之路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牟典淑中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06年考入广西中医药大学,师从刘力红博士,研读《伤寒论》和扶阳学派理论并习医,致力于钦安卢氏医学与黄帝内针的理论与临床研究。2009年跟随龙梅老师、诺娜老师学习五行针灸。2017年跟随杨真海老师研习黄帝内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感冒咳嗽、发热、鼻炎、咽炎、腺样体肥大、甲状腺结节、脾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肝胆病、皮肤病、妇科病、乳腺病、月经不调、失眠等各种疾病。01为全力备考刘老师研究生,我辞去体面的主管中药师工作我遇到刘力红老师并成为一名中医,乐此不疲直至今天,这一切都要从考研说起。2004年底,我的大学同学陈正溪(万万没想到后来她成了我的师姐,这是后话。下文简称“正溪”)想报考中医学的研究生。在她选导师期间,恰好我在单位订的报纸上看到了连载的刘力红老师著作《思考中医》,就建议她报考刘老师的研究生。我们当时也有些担心,这么优秀的老师竞争应该很激烈!不过正溪基础扎实,学习刻苦,成绩也很好,我相信她一定可以,于是便报名了。当时正溪非拉着我一起报考,而在那之前自己从没想过要考研。我当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拥有执业药师证并已晋升为中级主管药师。不过在她的一再“怂恿”下,我还是报了名——没有报刘老师的研究生,而是选择了养生专业。当然,那时我没有对自己抱太多希望,就当陪考。考研成绩出来,不出所料正溪的成绩非常不错,顺利被录取为刘老师的研究生。而我在基本没有复习功课的前提下,虽然总成绩差十几分没过线,但是每一科都还不错。自己突然意识到考研对我来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于是便决定正式再考一次。从来不做没把握事情的我,觉得这次一定可以。2005年我毅然辞职,跟正溪一起告别家乡亲人,相伴到了广西中医学院,并跟其他几位师姐租住在一起,这样既方便学习,也利于选择导师和考试。02被逼无奈抓阄选导师,考研一波三折那一年,我听到、看到许多关于刘老师拜师学习和他发心传承经典中医的故事,对刘老师带领师兄师姐所做的事情心生向往。那时刘老师的研究生大概有10人,每逢节假日的时候,老师和师母会让离家远的学生与他们一起过节。因为近水楼台,有时候我也可以沾光到老师家里过节,通过跟老师、师母的近距离接触,更加深了我对中医的认识和向往。印象中,那一年老师与师兄师姐们特别忙。2005年10月,在广西中医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刘老师等师长开始筹备成立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以下简称“经研所”)。为了培养学生,老师经常请一些专家和教授来讲课,刘老师也是在那一年认识了卢崇汉老师。因为各种临时增加的课程以及跟诊比较多,师姐们在那段时间总是忙忙碌碌。到了研究生考试报名的时候,师姐们问我打算报考哪位导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要报考刘老师!”自从认识了刘老师,我就没再犹豫过选导师这件事。不过住在一起的几位师姐大都不建议我报考他的研究生,在大家眼里做刘老师的学生会比较辛苦——老师平素很严肃,对学生要求也高。众人是天,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不能置之不顾,我想干脆抓阄看老天的安排。我把师姐们推荐的几位老师一起写下来,虔诚祈祷,结果还是抓到刘老师,这是老天给我的安排。2006年报考刘老师的学生非常多,成绩在300分以上的就超过17人,我的笔试成绩在其中偏低,不占优势。后来猜测可能是因为提前混了个脸熟,300分以上的都可以参加面试,所以很感恩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写作、笔试、面试,几轮下来心里很忐忑,第一次经历研究生面试这种场合非常紧张。因为我比较内向,加之当时阅历尚浅,所以自我感觉表现不是太好。不过有一点非常坚定,我愿意追随刘老师传承经典中医的宏愿,并在这条路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面试结束后大家都不敢去看结果,最后还是我鼓足勇气去研究生处查看录取情况——老师录取了6名学生,里面有我的名字。当时很高兴,心里想着既然老师给了学习机会,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能辜负这么宝贵的名额,更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自己也深深知道,作为刘老师的研究生,就意味着在传承中医的路上肩负着一份责任与担当。03“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谈何做好一名医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最不想选的两个专业: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因为我觉得这两个职业责任重大,担心做不好,所以选择了兼顾自己喜欢的植物又跟中医相关的中药专业。到了考研报志愿的时候,因为自己对经典中医的向往,而且只想跟刘老师学习,于是选择了中医专业。当时考虑到既然老师要传承经典中医,那就要做很多事情,如果我能在老师身边多熏陶几年的话,应该可以慢慢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作为刘老师的研究生,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生,老师首先要求的就是做人。所谓“仁心仁术”,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谈何做好一名医生?这也是每个学生进入师门的第一课。由此,我开始认真思考怎样才算做好一个人。以前我觉得自己在做人方面还算说得过去,虽然有时候糊里糊涂并难免会随波逐流。成为刘老师的研究生之后,我的人生真正开始发生转变,从做人做事方面的糊里糊涂变得学会思考,思路也逐渐清晰,认识到自己起码先要做一个明白人。正如老师经常所讲,做人做事首要的都是发心,君子谋道不谋食,无论做什么事,所持的究竟是一颗利他的心,还是利己的心,会决定这件事能够走多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如古人所讲,如果是为了众人的事情老天都会帮忙。我想正是刘老师多年以来一心为中医的宏愿,才让他能够聚集众多的善缘,如此便有了同有三和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04独树一帜、丰富多彩的经研所读书岁月除了做人和发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另外需要具备的就是传统文化基础。中医根植于传统文化,四大经典源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理法方药,理是在第一位的,医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药。如果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根基,是无法理解中医的精髓理念。而在那些年,传统文化并未拥有如今的热度,中医院校的经典课程也大多只是作为选修。我仍记得当年研究生面试写作的题目就是《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现在想来,老师的用意就是让大家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大环境对中医传承的影响。在研究生期间,作为经研所的学生,老师为我们申请了一些免修课程,另外加了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那时候身为刘老师研究生的我们是何等幸运,老师不但亲自教授《伤寒论》、《钦安三书》、《论语》等课程,还尽其所能请来很多老师给我们上课带教。比如中医方面的李可老师、倪海厦老师、卢崇汉老师等等;儒释道方面的冯学成老师、长衫先生李里老师,家传易经风水的陈一弘老师,武术健身方面的王庆余老师等等。这些老师中,像成天泡在大山里观察中药生长变化的任老,曾带领我们一行十几人的队伍,背着干粮行囊到十万大山采药学习。正是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那些年的我们累并充实着、成长着。05我的临床学习“秘诀”:跟诊刘老师时主动书写全程病历中医的培养一定要有理论学习加临床跟诊,这是我作为医生在成长中的个人感受,也是其间感受最深的部分。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要参加校内公共课学习,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跟老师门诊。我大学本科读的是中药专业,为了弥补自己在医方面的不足,只要有空我就跟黄靖师姐出门诊,后面开始跟刘老师门诊。我认为跟诊中最重要的是要去感觉、意会,而不是问问题,刘老师的门诊中我们是极少提问的:一是老师素来严肃,大家普遍不敢发问;再者即使问了老师也不一定回答。老师曾跟我们讲过,卢门跟诊时病历都不建议写,就是要用心去感受体会,慢慢培养感觉。一开始不理解不要紧,起码要学会照葫芦画瓢,瓢画多了感觉也就有了。跟老师门诊每次都有分工:一般需要叫号人员一位,全程病历书写一位,其他就是分头写病历处方并交代病人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有的同门不喜欢抄写全程病历,而这个恰恰是我最喜欢的,这样可以从头到尾感受老师的整个诊疗过程,加之我写字还比较快,抄写也没有太影响跟诊感受。几年跟诊下来,我的收获非常大,慢慢就有了一些感觉。到后来每当老师结束问诊要开方的时候,我也在心里尝试自己开方,看看跟老师会有多大差别。当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首先大的方向上起码不能太离谱,细节的地方再一点点思考老师的理法方药,这样就慢慢建立了在医上面的信心。06临床历练中成长:从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仁爱分院到同有三和桃源基地研究生毕业之后,我认为自己作为医生仍有很多不足,希望留在老师身边工作,继续学习进步。感谢老师给予我在经研所的工作机会,用老师的话讲我们算是半工半读——有几位是从经研所领工资的,我们每月2000元工资虽仅够生活,但对经研所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经研所在那时没有收入,主要依靠支持老师传承中医的热心人士捐助,所以很感激当时那几位善东对我们的资助。为了支持经研所搞纯中医,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仁爱分院挤出几间病房给我们专门用于收治病人。因为采用纯中医的方法治疗,只做少量必要的检查,从经济方面来看完全谈不上能给医院创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医人的生存现状。刘老师以及外请专家的临床带教大多是依托医院病房进行,平时我们这些青年医生也都在仁爱分院出门诊。广西的中医氛围还不错,很多人生病愿意看中医。虽然我们是刚毕业的年轻医生,但因为刘老师的影响力和医院挂号处的护士尽量给我们多安排病人,也没怎么坐冷板凳,就这样我们慢慢积累着临床经验。除了在医院跟诊以及自己独立出门诊看病外,后来另一种形式的跟诊对我们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起到重要作用。那就是在2011年同有三和(从渊源上讲,经研所可以说是同有三和的前身)成立之后,刘老师为桃源基地出诊大夫们制定的带教模式。每次大概四位医生,分别在自己的诊室看诊之后,拿着病历、处方并带着病人一起去让刘老师最后把关带教。老师望闻问切之后给大家讲解,同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处方修改。每当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很紧张,生怕自己的处方有大问题。这种手把手地传授让每位医生获益良多,每次带教之后我们还要再集中学习,深入探讨老师的带教病案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07回归“中药本行”,投身共创同有三和中医在我的认识里,同有三和的成立一是基于刘力红老师对中医传承的坚定发心,另外则离不开杨海鹰老师等师长和善东的鼎力支持。在杨老师的多次劝说及支持下,刘老师终于下定决心带领我们于2011年开始筹备同有三和中医馆,探索体制外的中医养疗及传承模式。杨老师为此无偿捐助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作为启动经费,我记得杨老师当年跟我们说:“就这些钱,你们看着折腾,折腾好了就好,折腾不好也就算了。”我知道杨老师对于刘老师要做的这个事业是很有信心的,他希望我们抱持创业之心,脚踏实地。“终于要大干一场了”,作为老师的研究生,我们都卯足了劲,留在老师身边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跟随老师一起为中医做点事儿。于是,接下来就是找场地,规划装修。场地当然还是仰仗刘老师的关系租下来的,而装修及前期筹备事宜大多是在师母赵琳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我因为之前有医院药房相关工作经验,就承担了药房的部分筹备工作,包括药房、煎药室、中药仓库的设置规划,中药柜、调剂台的设计……等一切筹备得差不多了,2011年12月初我跟正溪亲自到成都采购中药饮片。因为开业的日子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一些,所以药房需要加急备货。那段备战如火的日子,我们跟饮片供应商一起上阵,加班加点精选道地药材,终于赶在开业前备齐了所需的全部中药饮片。08筚路蓝缕,传承不辍,牢记中医人的使命201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在诸多领导的关怀与嘱托下成功揭牌,我们又一次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同有三和就像是我们自己抚育的婴儿,为了让她茁壮成长,为了以后能够走得更远,我们都在尽心尽力,倍加呵护。毕竟这是一个体制外探索中医发展传承的大胆尝试,用老师的话说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日复一日,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公益讲座,普及中医理念,尝试中医养疗模式、师承带教模式……那时候的我们既是医生又是管理者,我们这帮从来没搞过经营医疗实体的教授和研究生们,不断地摸爬滚打。好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收支尚可维持。在老师和师母的关怀下,大家甘苦与共,同有三和一年一年稳步前行,我们自己也伴随着三和一起成长着,每个人始终不忘刘老师传承中医的初心。每逢同有三和周年庆典,大家一起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这样的坚守下,同有三和慢慢发展壮大,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善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同仁的加入。随着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三和书院医道传承、三和论坛、三和公益行等相关公益项目的开展,三和中医馆在更多的城市站稳脚跟,商业板块中教育培训和优品等业务也相继上马,刘老师传承中医的愿景正一步步实现。如今同有三和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十周岁了,衷心祝愿她传承不辍!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1月26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罗远势:与师心相应,跟随三和共成长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本文系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罗远势主治医师,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十周年系列直播第一场”的南宁活动现场发言内容整理而成,标题系编者所加,特此说明。来稿作者简介罗远势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工作近十年,致力于经典中医及中医扶阳流派研究与临床实践。曾多次承担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工作,善于运用药物扶阳法辨治内、妇、儿等临床各科疾病。现供职于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回首同有三和十年,其实也是回首我个人的十年历程。2011年12月8日三和成立之初,当时我在读研二,虽还未正式加入,却也通过协助师兄师姐工作的方式,见证了三和从成立到前期发展的艰辛历程。虽然百废待兴,但老师及诸位同仁对中医的热忱和信念,深深地让我折服,亦为我这十年来在同有三和坚定前行奠定了基础。2013年7月1日,我领到毕业证后第一时间来到三和报到,师兄师姐们说让我休息一个月,刚刚毕业先放个假,8月份再来上班。7月5日,我领了结婚证,后面的婚礼还是跟赵江滨、王婷二位医生一起办的。婚礼现场就在桃源饭店,那是我们的事业起航的地方,也是我的生活重新起航的地方。2014年,我的第一个小孩出生,初为人父真的很开心。同有三和发展初期确实很难,但已经被我们战胜了的困难不提也罢。搬到云景路这边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事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我的家庭也在发展壮大,第二个小宝也随着三和稳步向前的事业出生了。总是聊几句三和的事,就得说几句个人的生活和家庭。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家庭、工作与同有三和,早已是一个非常紧密的整体。这些年个人的成长感触颇多,其中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与师心相应”。第一次听到这五个字,是同门周磊师兄给我的建议。感谢他的指点,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受益终身。在我的理解中,与师心相应主要是与老师的言行思想相应,与老师的教导相应。只有与老师相应,才能与历代祖师相应,而与祖师们相应,就是跟传承法脉相应,这样我们才能接到传承。传承让我们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临床上会让我们的临证察机和处方遣药更有底气和力量。与师心相应,跟着老师的步伐,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那如何才能与师心相应?其中关键是对老师的信心、恭敬心和感恩心,是否殷重具足。尤为重要的一条,是要深信老师,这个信是无比坚定的信,就是说你无需找到很清晰理由的一种信。尤其是在我们疑惑不解,徘徊不前,困顿挫折,摇摆不定的时候,更加要相信老师。其实,我内心曾经对组织的发展有过迷茫,也曾犹豫还要不要继续在这里走下去。最后是因为相信刘老师,让我坚持到了现在,现如今,坚持已经变成了坚定。十年风雨路,不曾忘初心。如果现在让我很明确地表达一下自己来三和的初心是什么,我可能表达不清楚,但并不妨碍我认识到这份初心一定是源于我对刘老师的那份信心。甚至这个信心在这一两年越来越强烈、深刻。师者,人生之大宝。明师难遇,得遇刘师并成为他的学生,是远势之幸。在同有三和的十年让我受益良多,在感恩的同时唯有倾注自身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唯有将身心深深地融入并为其努力奋斗,才能有望回报之。最后,祝同有三和十周年生日快乐!祝她越来越好!祝大家身体健康,同有三和!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1月21日
其他

刘力红老师:十年风雨路,未曾忘初心

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成立十周年,相关主题分享、系列直播等活动相继展开。我们将在之后陆续推出老师们的精彩分享文字回顾,与读者一起回望三和十年。本文带来的是,根据刘力红老师在“十年风雨路,未曾忘初心”主题系列直播内容编辑整理的文字回顾。今天是一个很喜庆的日子,是我们同有三和的生日,首先向大家致以生日的问候。今天也是同有三和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开始,会有系列直播。直播也会开放给所有关心、关注同有三和的朋友,在此我代表同有三和的同仁们,向所有收看直播的朋友致以感谢!十年前的今天——2011年12月8日,在桃源饭店二号楼,同有三和正式起航。那时候虽然我们是很小的一个单位,也只是以一个投资公司的形式出现,但同有三和这个名字在我们的同仁中已然正式叫响。那时在一些善东、老师和同仁们的资金捐助下,像林源堂的创始人湛龙华先生和邹慧女士,以及很多朋友都进行了捐助,我们首先在广西南宁成立了同有三和投资有限公司,另外成立了广西中医扶阳研究会,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国家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扶阳法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就这样,我们于十年前的今天,在桃源举办了虽然简单,但很隆重、规格很高的开业仪式。当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局长王国强先生(下文简称“国强部长”)亲自到场,给我们揭牌剪彩,还有给我们很大帮助的人教司洪净司长,广西卫生厅的很多领导、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校领导等等。这一天,同有三和正式迈出第一步。此次十周年的主题是“十年风雨路,未曾忘初心”,之前有人提出来,这个风雨会不会让人理解成磨难?我认为,风雨可以是风调雨顺、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风雨实际上代表了各种经历。三和这十年,确实有各种的经历,有收获、喜悦,同时也有痛苦、煎熬、纠结等等,所以用风雨描述很切合。这一路走来,有和风细雨,也经历过疾风暴雨,重要的是初心不忘,所以今天重点是与大家一起回顾下我们的初心。我们为什么成立三和?为什么现在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成立三和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点三和的所有同仁务必需要清楚,也只有清楚了,大家心中的这股劲,已经有的会越来越强,没有的会渐渐升起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至于趴下。这当然会很艰难,以我自己为例,这一年多所遇到的困难是几十年来没有经历过的。但我自认为还没有趴下,哪怕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丢失这个初心,这也是我坚信自己能好起来的重要原因。只要有这个心在,煎熬是暂时的,我们总会从中走出。就像当初孔圣所讲,“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从这句话能看到孔子的天命观,使命感,那颗斯文的心还在,而天命就是斯文在兹。所以,这种初心我认为太重要了。虽然因为疫情原因线下庆典无法举办,领导们也无法来南宁,这次像国强部长、苏司、洪司,考虑路途较远和疫情原因就没有准备请他们亲自到现场,但我们也会表达一份心意。后来苏司出主意,让我一定要亲笔写封信,把三和所做的工作向国强部长他们汇报。我答应后,直到昨天下午才基本上把内容写出来。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文字对我来讲没有障碍。最近一年多没写东西,是心堵了——从里面流淌不出来……很艰难,全靠初心在砥砺,在坚持。这个初心,如果从十周年讲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往前追溯。所以先向各位分享下我是怎样走过来的,怎么样在遇到杨海鹰老师(下文简称“杨师”)之后能迈出这一步,或者说杨师为什么建议我们迈出这一步。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准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我想他也不会有这样的建议。内外和合,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回溯我本人的过往,自己并没有什么家传,祖上几代也没有人行医。我的曾祖是清朝的一员武将,也是左宗棠的部下,跟随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我父亲出身不好,读大学没有毕业就参军。他读的是军大,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北。就在那里,母亲生下我。后来下放到农村,在那里16年,没有一点医的根基。到了1978年,那时都提倡四个现代化,作为我也一心想学现代化。有幸跟表哥学了电工,并达到了一定水平,所以当时一心想考工业自动化。因为政审的关系,1977年考上未录取,1978年也挺艰难——最终被中医学院录取。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机会的我来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就很珍惜这个机会。所以上大学时的我“死读书”,下“死功夫”,就用时间去扛、去熬。回忆当时,我没有任何学习方法,就是把教材生吞活吞地背下来,幸好五版教材不太厚。那时的考试,”横考竖考”都是考教材。所以我不怕考试,面对考试甚至还会有欢喜心。他们都说我是自我感觉良好,但自己很清楚,这其中并不简单。我把这个不称为自我感觉良好,而是一种自信。不知道大家有无同感,很多人考试后感觉考试太容易了,结果成绩并不理想。而我有时考完就垂头丧气,因为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那会儿考试我总是前几名,也很用功,把教材尽量地吃透、理解、消化,从成绩层面来讲算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对中医的领悟有多深,确实谈不上。那时赵琳老师她们听闻我《伤寒论》能倒背如流,其实就是下死功夫,没有什么。人家去玩,我就在教室,毕竟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本科时期的我,就是一个很用功,很珍惜时间、珍惜学习机会的学生,当然也很听老师话。可能是因为成绩优秀,有幸在毕业后留校,我们那一年是中南五省(河南、湖北、广东、湖南、广西)统考,我考了广西第一名,其中《伤寒论》97分。毕业留校后,我被分配在温病教研室。当时伤寒温病教研室是同一个,但分在温病。我后来和李阳波师父的师徒缘分,也是因为这个工作分配结缘的。当时伤寒教研组的张国富老师,他是河北人,虽然来广西很久了,但始终不适应广西的气候,总是想调回北方。那时想调进北京很难,就退而求其次,调到石家庄中医院。那是1983年,是个物质很匮乏的年代,搬家不像现在拎包入住,坛坛罐罐都要搬走。行李装箱,打包,运到火车站,还要重新打开检查,再重新打包……那么多的行李,至少要准备一天的时间。那时,我后来的师父——李阳波师父在铁路一带行医,号称“小神仙”,在铁路的人缘很好、威信很高,行包房主任就曾是师父的病人。张老师就托师父帮忙,跟铁路打声招呼不要打开行李检查,因为那会儿没有打包机。当时我是新入职的青年老师,肯定要第一个先上,跑前跑后帮着张老师搬行李。也就是通过这次,我跟李阳波师父结缘了,他对我的印象极好。虽然之前他通过刘方师兄也听过我的故事,但也只是认识而已,这样我很快就成为他的弟子。那时李阳波师父住在沙井街73号,第一次到他家就给我讲《素问·上古天真论》……从此,我就正式开启了跟随李阳波师父的学习。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人生和中医道路的转折,一个根本性的筑基。那时听师父讲传统文化,讲子学、《周易》、《内经》、《伤寒论》,包括讲现代科学、物理学、统一场论等等,在他的学问体系里,海阔天空任我游。师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深,且真正做到了师古而不泥古,那种潇洒,那种自然,对我有很深影响。让我看到了做学问原来可以这样做,中国文化原来是这样……那是一种深深的震撼。当时确实很辛苦,白天要上班,在一附院病房过临床关。那会儿病房都用西药,但我已经跟了师父,我便自己用中医,用自己开的方子。主任医师查房我也不用他的方,因为我是学院的老师,也算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后来也因此得罪了医务科主任。当时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让病人用中药,面对像发烧的病人,我一守就是一晚上,只要他吃中药,让我干什么都行。那时我们跟护士长、护士的关系很好,她们也被我们的精神所感动,还帮着找煤票买煤。当时病房是允许明火,病房里摆放烧煤球的炉子,现在不可想象。下了班,晚上到师父家听课,一讲便到深夜。逢圩(赶集)便跟师父去赶圩,摆张桌子,挂个红旗就看病了。那时也没人监管,彻头彻尾地“非法行医”,就这样一点点地积累。跟师父学习的时候经常处在感动、喜悦当中,当时就想,这么好的东西,除了自己学好之外,如何才能让师父的思想影响到更多人?那时还不懂分享这个词,另外感觉师父门前虽然也车水马龙,学生不断,但都跟不长久。那会儿就觉得遇到这样的师父太难得,但就是没有几个人能跟下去。师父有他的习惯和要求,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跟师父同睡一铺床,有时师父会在晚上九、十点钟出门,出门时对我说:“力红,你等我,回来给你讲东西。”这个时候出门,经常到下半夜才回,下半夜回还能讲什么呢?直接就睡了。而我第二天早上还要上班查房。这样的日子不少,好不容易熬到下半夜想听点东西,但都难以听成……日复一日,什么样的情况都会遇到,由此可见跟师也很不易。如何把师父所传这么好的内容使更多人受益?那时,我便把这个隐隐约约却又很朴素的愿很深地植埋在心底。后来师父去世了,自己也彷徨了一段时间。师父的愿是很宏大的,要建立新的统一场论,要为中国文化开疆拓土,这些对我们都会有影响。从我的内心,从身为男儿,也都想为中医做点什么。我跟师的切身体会,就是“如何把好的东西让更多人受益”,很朴素的愿在内心。虽然那时还没有类似愿景这样的词汇,但就这么想的。又经过几年的求学和寻师,后来就有了《思考中医》一书。这本书的出现很“意外”,因为我教授《伤寒论》的课程,有个朋友让我录音,就这样书的内容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实际上,于此之前我一直在整理师父的内容,并根据师父的录音(有些是录音整理的文字)为基础进行编写,也就是后来的《开启中医之门》一书。那时候出书不容易,尤其像我们这样的老师,没窍门、没路子、没课题,更加难。恰恰就有这样的因缘,我不用做任何选题,人家全部帮我搞好。但师父的书却不是一帆风顺,我1998年便把书编好,但直到《思考中医》出来后,《开启中医之门》才问世。我博士毕业是在1992年,十余年后《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相继出版。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铺垫和准备,我们经研所在2005年10月25日成立。实际上,经研所就是同有三和的前身。现在回顾过往,非常感恩我的母校——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给予我的支持和创造的条件弥足珍贵。学院给予我空间、时间,还有自由……而恰恰这些都是学问成长最需要的东西。当时我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也不需要凭出书申请职称。1997年我就是正教授,不会被课题左右,能随心所欲地追求学问,《思考中医》就是这个结果的呈现。到现在为止,每年都还有好几万册的销量,没有做任何宣传,新老读者自然更替。前不久,我的另一个母校南京中医药大学让本人寄一些《思考中医》给校领导。作为南中医的现任董事,我问出版社能否寄来一些书,他们说也没库存了。能够有这本出版界现象级的书籍问世,如果没有学院给我创造的宽松条件,肯定出不来。到了经研所之后,学院的支持就更集中,更为浓缩。我们在座的各位医生,像黄靖、梁海涛、张玉宇、吴心立、马晓静、陈正溪、牟典淑、陈喜健、赵江滨、罗远势等等,都是从经研所时代前后期一直跟随下来的。我现在回忆,作为一个中医人,经研所时代是很难忘的一段岁月,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学院给我们的支持超乎想象,给我们充分的学术自由和空间;还有经费,我们只要拿去报销的都会批准;我们还请到最好的老师来授课……这是个一生难遇的时期。这些研究生们就是在那样一个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回顾过往,就像杨师9月份给北京团队的讲话,突出强调了校领导的支持。我认为不能只是强调过去这十年,还要看到在此之前的这些基础,是校领导给予的全方位支持。那时校领导专门在仁爱分院开辟这个“学术特区”,帮助我们基础团队成长,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如果没有经研所时代,我们也许很难迈出这一步。那个时候,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师长,并在经研所把当初的心愿开始实施,也能够看到一些成果。当时请来的老师很多,像卢师,李老,倪海厦老师,冯师,李里先生等等,学人就是以研究生为主体。我们有能教的,也有所教的,这两方面都弥足珍贵。此阶段,为之后做了一个很好铺垫。从2005年10月到2009年4月,这个铺垫就开始走向成熟,我们请到了杨师。我是2008年7月第一次见到杨师,奥运会时跟父亲又见了一次。跟父亲去的那次,我想请杨师来南宁讲授他的体系,他答应了。2009年4月份,杨师南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所内讲理论框架;另一部分是到桂林讲实际操作。桂林结束之后,我送老师去机场,杨师建议要搭建一个平台,他认为我们思考的东西已经有了影响,需要“变现”。杨师从科研的角度提出,如果没有一个平台,很多事情难以为继,更加难以传承,尤其是如果我退休以后。当初提出“平台”的概念,对我来讲是很新鲜甚至很“诧异”的一个词。对我们这帮人来说,是个突破性的概念。从那时开始,这个话题就不断提起,每次去杨师那里都要提。2009年我和夫人去法国,专门到了巴比松——一个艺术小镇,著名画家米勒来自这里,那是个艺术家的摇篮。我们当时就想,不如弄个中医小镇。回来以后去永福县百寿镇,杨师去了两三次,感觉不现实。最后觉得这一步只有从南宁开始,所以就有了桃源基地。桃源饭店的二号楼,就是三和第一步的开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步对三和来说是决定性的,太珍贵了。记得经研所成立两年多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和探索也传到国强部长那里。2007年12月,他来广西视察工作的时候,专门安排到经研所考察。当时考察的领导有国强部长、苏司长,还有当时卫生厅的高厅等;经研所也来了几位部长,佘部长、王部长等。我很真诚地向部长汇报,做了哪些工作、探索,当时王部长问我心目中最想做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中医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中医要振兴、发展、现代化,不管提什么,国家如何支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上面。为什么是人才问题?因为有了人,中医即便“不怎么样”,我们也会把它搞得像模像样。人是一切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人,很好的中医,也会被我们搞砸。我最关心的就是人才问题,因为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作为一个中医人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怎么才能走出来?怎么才能立在当代?怎么才能在当代走得更远?到你退休了仍然对中医有新奇感,还有学习的动力,还想进步……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人的问题。除了学好中医的医术之外,我们还要有理想和信念,还要有情怀,这是底色。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断超越。所以桃源迈出的这一步,是连带这个底色开始的。我们在桃源办的不是医疗机构,也不是培训机构。至少在我心目中,我们不是奔着钱去的,虽然钱很需要。学习、学问和进步,才是迈出这一步的目的。到了这个地方,不是为了更好地去赚钱,这不是目的,只是副产品,你做好了自然会有经济上的回报。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在是有这个底色,有根本的愿景:“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我们提出“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归根结底还是人才,没有人,如何去立性命,继绝学?虽然我们自己未必是人才,但是希望成才的那颗心,希望对中医有所用的心还是有的。中医那么好,为什么不让它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作用,为生民的性命和福祉创造价值?今天这个时代越来越呼唤中医,而我们能在这个时代做些什么?我们迈出的这一步,是带着这样的使命和愿景迈出的,不是普通的一步。这也就是杨师说的,三和跟其他机构有很大的区别。我认为区别就在这个底色,我们每走一步都没有离开这个底色。自觉与否,都没离开。我们刚到桃源时想做什么?养疗。我们不想只做一个门诊,不想只是培养从冷板凳坐到热板凳的医生。你去经过了一系列的学习熏陶之后,显然会认识到我们不是站在疾病的角度考虑健康,而是从鲜活的生命角度去思考健康需要哪些元素。那时候还没有三医和合的概念,有病了肯定要治,但治了怎么让他真正的好,或者怎么让他不生病,所以提出了养的概念。不懂是不能养的,所以要先教。实际上我们今天一步步在实现,包括现在的三和生命学堂,就是当初这个底色一步步的呈现,具象。如果没有这个底色、初心和愿景,很多东西只是昙花一现,走不长远。有了这样的初心、愿景和底色,长远心就有了,我们做不到,下一代也可以做到。我们从那时候开始,到基金会的成立,三和书院的开启,各个医馆的落地,再到产品公司,三和书院校友会,读书会,都没有离开这个底色,这是三和人心目中的大事。一路走来,正因为有了“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这个底色和愿景,所以我们想把这个宝贵的、三医和合的中医让更多人认识、享用、受用。如此愿景,不就是天地的心嘛!不就是天人合一!作为我们,只是尽力而已,我们努力到哪一步,内心准备到哪一步,上苍就会关照到哪一步。我们有那么好的老师在后面支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珍贵的法脉,我都把这些视为上天的嘉奖。我们为什么要风风雨雨不能忘记初心,这个就是天性,要想长有天命,就不能忘失这个心。我们不是没有趴下过,但趴下后又站起来了。无数次趴下,无数次站起来,没有各位同仁的坚守努力,我们很难想象三和能走到今天。我们将继续走下去,三和不仅仅是我们这批人的,而是所有人的三和,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愿景。(完)作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三和·十年|吴心立:身心重铸,理自得之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吴心立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工作十余年,致力于中医扶阳流派与黄帝内针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曾多次担任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工作。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青年委员,供职于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时光飞逝,同有三和成立已有十载。十年,三和不断发展壮大;十年,我亦幸得诸师指点,不断成长进步。讲述我与三和的缘分,起点要推至2006年。我是在河南中医学院读的本科,那时经常利用寒暑假在家乡给人看病。虽然使用经方、时方也治好了一些病人,但到了大四、大五,随着找我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却发现自己能治的太过有限。后来我想,天下这么多病,单凭方证思路去背几百个方子,显然是不够的。恰巧那时我读了《思考中医》,也开始模模糊糊意识到要把以前对“方”的重点关注,转到“理”上。当时就暗下决心,想跟刘力红老师学习。2006年,我考上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老师的研究生。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下文简称“经研所”)在2005年12月成立,所以我们算是首届。我带着原来那种“有是证用是药,方证相应”的思维进入到经研所后很不适应,2007年开始跟刘老师门诊,整个人都处在懵的状态。特别是从经研所毕业后到学校一附院轮转的那年,自己想用中医帮助一个慢性肾衰的病人,却因当时自身能力不足和内心的偏执,最终没有挽救回这位患者的生命。由此内心自责、后悔、羞愧等诸多情绪交织在一起,彻底摧毁了我的信心。从此以后,整个人处在一种极为低落的状态,临床上也处于“看病心抖,把脉手抖”的状态。回想起来,那时自己的身心都出现了严重问题,特别是自信的丧失。极为幸运的是,在我重铸身心的过程中,有幸得到了三位老师的指点、棒喝与帮助。2011年底三和刚成立时,我在南宁遇到了高圣洁老师。平常我们的接触很多,高老师待我也如自家孩子一般,经常有说有笑。有一天,高老师一反常态,她很严肃地对我说:“建议你改掉常抱胸的习惯,它本身就是你比较容易紧张、自我封闭的表现”。我认为,高老师的指点一定是她对我观察良久所得的结论,也是她的“圣洁脊柱全息疗法”理念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既钦佩高老师对人观察得细致入微,也很感激她对我的关心,所以当即感谢,并随之改正。改变抱胸习惯后,感受到内心较之前放松,心量也比以往开阔了。这是我对“身心一体”的直接体验,也为后来接受此观念奠定了基础。而由于接受身心一体观念并在中医临床中应用获效,又是始料未及的。如果说高老师为我带来的是身心提升上的指点,那刘老师对我的教导则无疑是一记棒喝。当时不仅学习和临床上一头雾水,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自己也很毛躁。还记得那是在2012年9月,应安徽省政协王明方主席的邀请,刘老师率队到合肥开办第八期中医经典课程,我有幸随师前往。课程之前团队开小会,我去沏茶竟找不到饮用水所在,慌乱之间手足无措,老师说:“心立啊,你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事办好?”当时被老师批评后心里很不舒服,但之后通过较长时间慢慢体会,才领悟到老师骂得真对,而且非常形象,对我不啻为一记棒喝。也正因为老师的提醒,驱使我不断寻求提升身心状态的方法。直至2014年底,在同门杨俊基医师的帮助下,我从此踏上了适合自己转化身心的道路,因此受益良多。刘老师的“沉、定、敏锐”,和高老师的“精细”,都是我那时想学却不知道如何去学的方面。成长道路上一直被诸师照顾的我,再次有幸得到了杨海鹰老师的帮助。2015年9月,我趁杨老师在南宁开会之际,请求他单独为我解惑。老师为我答疑,并帮我解开心结,结束时老师轻轻地对我说:“希望下次见面时,你能有变化”。当时,我习惯性、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好的,一定。”事后,我细细体会老师说的话,才明白他的意思是说我这几年间身心变化不大。但怎样才算合格的“变化”?我心里并不清楚,也才发觉自己的回答未免草率。庆幸的是,老师的殷殷期盼留在了我的心间,也正因如此,几年来我努力前行,不敢懈怠。在我看来,杨老师的内心呈现出一种特别开放的状态,任何问题到他那里,都能用不同的维度帮你看待,破疑解惑。同样,在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处理这些问题。于是在后来,我就按照杨老师的方法下功夫,自己的心逐渐沉稳了下来。从2015年9月至今的六年时间里,我发现身心状态明显改善,既往的毛躁明显减少,定力逐渐增加,思维上的灵感开始增多,情绪上更趋稳定。体现在临床上,我开始更为系统和细致地思考问题,对于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趋自如。有次遇到一位咳嗽的病人,之前的医生用疏导肺络的办法治疗,效果不好就找到我这里。我发现她除了咳嗽外,还有皮肤干燥的问题,便采用治太阳的方法,解决了病人太阳气化不足,体内津液无法敷布到皮肤的问题,使她肌表固护。第一次三剂药后咳嗽即无,皮肤干燥明显好转,其他病情也得以改善,看诊三次基本痊愈。而我辨证论治的依据,即是源自对“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句的解读。内心需要开放的状态,做学问同样也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所谓开放,我认为是一种自身长期理解消化和不断追寻理的过程,不是一味接受、一味固守。另外在寻理的过程中,理一定要和心发生关系,才能为我所用,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刘老师强调的“自得之”。比如在我理解“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句话时,看了许多注家的注解却没有一个觉得满意。自己就把这个当成问题,从2010年开始,直到2016年才产生一个认识上的灵感,2018年这个认识才相对成熟。我认为“作强”一词包含了动作的启动与完成、志向的树立与追求、人体自我更新机制等三个方面。这种对理的追寻、探索,使我们能够真正深入进去,对临床会有很大帮助。如今,“肾者,作强之官”依然是我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思考点,并广泛应用在如糖尿病、甲亢、甲减、关节病、皮肤病及各种肿瘤的治疗中。随着身心状态的提升,我成为近年来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临床进步最快的中医内科医生之一。我很庆幸能在自己青壮年时遇到同有三和这样的事业,也很庆幸能遇到包括上述三位老师在内的诸位师长,老师们给我的成长指出了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增加了动力,助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感恩三和,感恩诸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三和·十年
2022年1月6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霍云龙:影响一生的不期而遇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霍云龙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在基层医院中医临床工作十余年。2016年起,在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追随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及相关传统文化。黄帝内针传承人杨真海先生首批跟师弟子,多次担任黄帝内针基础班、进修班助教,黄帝内针公益课、线上课讲师。现就职于同有三和北京福泰医馆。值遇同有三和与三和书院,兴许是到目前为止我四十岁人生中一个最重大的转折点。因为三和,我意外地遇到了黄帝内针,这对我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回想起来,可以说是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对三和书院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书院学习分成第一年的同有班和第二年的三和班,也只有过了这两个阶段才有机会结缘到“至简又至深”的中医世界。说到“至简”,是因为有了同有班的筑基、三和班的梳理之后,才发现重新构建后的中医理路变得更明晰;而“至深”,则为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熏习和陶冶后,对中医、文化、医学、生命、生活、人生、世界乃至宇宙的认识产生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关联认知和感受。然而,我在这当中却走得并没有那么顺利,更没有那么清明,甚至一度有些茫然,不明就里。我是三和书院第一届学员,不过在书院我却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虽然当年我在同有班各项硬性评价指标很靠前,同有班结束后,正当我满怀期待与憧憬觉得自己肯定会一马当先地进入到三和班的时候,但经过面试,我意外地被刷下来。当时为我面试的是刘力红老师、高圣洁老师、六六老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很不能理解为什么结果会这样?为什么我客观的成绩看起来很不错,却被老师们统一的“主观”面试给刷掉了?这样的苦闷一直伴随着自己走过了三四个月,期间我也常常会把这样的滋味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然地拿出来去品味、反思,但还是不明白。没有进入到三和班,总感觉自己要跟敬爱的刘老师越来越远,要告别三和书院。每每回想起来,心中怅然若失,好在一年的同有班学习下来,有个东西让我念念不忘——黄帝内针。我想学好内针,做一个更好的中医,为家乡父老乡亲的健康出一份力。恰好那时杨真海老师的黄帝内针商业课要开班,我很期待能去参加,于是就发挥小蜜蜂的精神,埋头苦干赚学费准备去学习。很快学费就要攒够了,但老天爷又来考验我——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遇到人生难题,需要我出资出力并且不容推辞。我对自己讲,“好吧,那就再缓缓吧”。正当我长叹一口气的时候,同有三和基金会的“黄帝内针公益行”活动来了,就在山西代县。即使是这么近的距离(本人是山西人),却跟我半点关系也没有——公益行学员为当地乡村医生和书院三和班学子。或许当你对一件事快绝望到头的时候,希望马上就要来临,但你一定要有信念。阴差阳错中,那期的公益行要破格在三和书院华北地区选八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同仁,我满怀欣喜,欣然奋笔,马上报名,等待机会的再次垂怜。很快结果出来了,要八个人,自己是第九名,我再次悄然出局……我再次宽慰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地赚学费去杨老师的商业课,并又一次安下心来不再抱以期待。就在公益培训班即将于一周后开课的时候,之前被选上的八名同学中的一位,因为自身客观原因临时退出,而我是那时的第一替补队员。一时间惊喜来得太突然,那一刻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呆呆地对着镜子矗立良久后,淡淡地对自己发出一个甜甜的微笑。我就这样值遇、走近、走进、拥抱了黄帝内针;也通过这种方式,让三和书院悄然地为自己上了一节人生课;同时,在这样的轨迹指引下我又再次走进了同有三和,并顺着门径,进而成为了黄帝内针杨真海老师的跟师弟子。回首过往,反复品味其中的酸甘苦涩,也不止一次地自问,老天爷怎么会把这么好的机会给我?也许就是一个偶然,但是偶然中定有必然。当捧起《黄帝内针》读到杨真海老师发愿要广传内针,刘力红老师要助力广传内针以济大众的时候,我心里一次次的感动,无限景仰,然而自己又能做什么?也许我在某个不经意的当下想用内针护佑家乡父老的时候,才能稍稍与师长们的心愿相合。刹那间,忽然想起黄帝内针“四总则”中的“同气相求”,当然也是《易经》中的“同气相求,有求必应”,也不知现代物理的量子力学是否可以测量到这当中同频共振的指数又是多少?或许,这样的机会正是如此能量交互的结果。也许大家听起来解释的太牵强附会,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意识或者认识,才让我后来忽然有所醒悟——为什么在三和书院同有班上刘老师不着重讲中医技术层面的内容?为什么我在三和书院三和班面试中被刷下来?而我在那个阶段又得到了什么、领会了什么、放下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进而又在自己的工作、生活、社交、家庭、伦理等方面有什么改变和进步?这些都是值得自己不断去寻找答案的。几年下来,通过三和书院,黄帝内针的学习践行,对于文以化人、知行合一、道术合一、阴阳和合这几个词,有了更多思考和体悟。值此同有三和十周年之际,感谢三和书院的培育,感恩杨真海老师及杜玲师母、刘力红老师等诸位师长和书院诸位老师的教导、扶持与引领。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钱虎:得遇三位恩师,收获人生大宝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即将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钱虎执业中医师。先后师从于圣洁脊柱全息疗法创始人高圣洁女士及黄帝内针传承人杨真海先生。将两门法脉灵活应用于临床治疗,在众多领域疗效显著。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从第一次接触同有三和算起,转眼已过十载。欣逢同有三和十周年,回首往事,不由得感慨良多。写作之时,刘力红老师、高圣洁老师、杨真海师父三位恩师的身影一再浮现眼前。尽管我是科班毕业,但近十年来在中医这条路上的学习与进步,可以说主要受益于三和,是三和帮助我加速实现了自己的中医梦。遇到三和时我已大学毕业两年,那会儿从事行政工作,但心底一直想在临床上学以致用。那时的我,苦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学习方法,更没有建立起独自面对患者的勇气,内心挣扎,感到非常痛苦。至今我清楚地记得,2012年6月,一个初夏的日子。当时单位领导远赴广西南宁同有三和参观考察,闲谈中得知刘力红老师的第六期经典中医课程信息,领导在征得刘老师同意后,通知我尽快飞抵南宁参加学习,当时距离开课仅剩一天。尽管《思考中医》早已畅销多年,备受大众的关注和推崇,但我对此书和作者刘力红老师的了解却略显陌生。当我接到领导电话的时候,整个人有点懵,只知道一切行程都已被安排。开课首日,我略带紧张地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刘老师,也是第一次经历三和的课前礼,更是第一次听他的中医课。当时对授课内容几乎什么都听不懂,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个刘老师太牛了!这里的人都很厉害!整个课程下来,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学习中医要读经典。真正的中医在经典里。”刘老师此语一出,仿佛一瞬间为我点亮了指路明灯,多年的困惑与苦恼消失不见。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次意外的学习之旅,让我看到中医的学习方向,摸到中医的提升门径。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按课堂所学“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直至今日,只要能接触到有关中医学习的内容,永远是开心的,幸福的!在此,感恩刘老师对我的启蒙!今天在临床上,我以“圣洁脊柱全息手法”和“黄帝内针”为主要治疗方法。能够学习并应用到这两门法脉,依然受益于三和,是三和让我有幸先后从学于高圣洁老师和杨真海师父两位授业恩师。作为一个曾接受院校学科训练的青年中医人,当面对深植传统文化和民间传承背景的高老师时,她展现给我的是一条全新的为学之路。高老师永远给人以温柔和蔼的感觉,举手投足间充满了对弟子和学生们的关爱与期望。当然,极个别的时候也会声色严厉地教诲我们。她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带领我们认知宇宙,认识世界,感受中医。她的言传身教更让我们内心笃定,脚踏实地。高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影响是全方位的,我对中医临床乃至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认知,都是从跟随高老师学习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古人讲天道酬勤,六年前能有幸遇见杨真海师父也是一场不期而遇。2015年春夏之交的某日傍晚,我再一次接到单位领导的电话——领导语气略显神秘,他让我明天去接一位“仙风道骨的高人”。次日,我如期从机场接到了杨真海师父和刘力红老师一行。一向后知后觉的我,后来了解到两位老师此行是受省领导之邀来皖传授黄帝内针,省领导非常希望“至精至简,安全效宏”的黄帝内针能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省人民谋得福祉。接着,领导让我继续负责杨真海师父在庐江考察交流一周时间内的全程接待和照顾工作。这一次几乎形影不离的陪同,为后来的师徒缘分做了极好的铺垫。两个多月后的七月底八月初,我第二次见到杨真海师父,同时如愿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杜玲师母。近三十天的时间,二老在皖的所有行程我均相随左右,正是这次天赐良机,我正式开始跟随真海师父学习内针。还记得第一次上课,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候,杨真海师父在小白板上写出了内针“十六字法则”……当时我虽表面看似平静,但内心早已无比激动,兴奋不已。这不正是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大道至简的针法!心中对针道多年的疑惑刹那间解开了。那一刻,我过去认为此生与针无缘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能值遇内针何其幸运!从此我便针不离身,几年来跟随杨真海师父陆续参加各地举办的多场“黄帝内针公益行”活动,无论是作为助教还是进行义诊工作,我都全情投入,乐此不疲。我深知每次认真参与都是自己不断提高,不断成长的契机。如今回想起跟师父师母在一起的幕幕往事,激动和感慨纷纷涌向心头,借此文章,感恩师父师母!十年前,在自己深感中医之路迷茫苦闷之际,意外结缘同有三和,从此俯首受教,追随至今。虽然那时的自己学识浅薄,但始终没有放弃中医梦想,希望能有机会为病患排忧解难。正因为领导的关心厚爱,让自己偶然走进了“三和讲堂”,从此刘力红老师为我的中医之路点亮了一盏灯,指明了方向。更因为高圣洁老师、杨真海师父的授业之恩,在日积月累中我才能建立起一份越来越强的中医自信,治病本领。刘老师一再教导我们:“师者,人生之大宝!”我暗自庆幸,在中医这条路上不断得到贵人相助,使自己得以不断突破,稳步成长。能幸遇诸位明师,此生无憾!时至今日,我在中医这条路上砥砺前行,心中不再迷惑,满怀喜悦。我与三和的故事,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那样顺理成章,如今在台灯下写出这种种的回味,满满的都是收获和喜悦,也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感恩岁月,感恩遇见!衷心祝愿同有三和十周年硕果累累,祝愿我们每一位中医人,下个十年会更好!共同憧憬更多的美好十年!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作者:钱虎策划:老才审稿:黄靖
2021年12月16日
其他

同有三和成立十周年,来自五行针灸诺娜老师的祝福

2011年同有三和成立之初,当代五行针灸大师诺娜·弗兰格林老师,经其弟子龙梅女士引荐,在刘力红教授的迎请下首赴中国传授五行针灸,为古老的五行针灸重返并扎根于故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2021年12月8日,诺娜老师从英国伦敦发来了她的祝福,与全体三和人一道共庆同有三和成立十周年。真的非常开心能够从英国送来我的祝福,庆祝同有三和成立十周年。还记得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同有三和成立之初,我们几乎是同时开启新征程的。我仍然记得2011年飞抵南宁的时候,刘老师和一群人手捧鲜花来机场接我,还举办了欢迎会,还有特别美好的晚餐……我的天呐!受到如此的欢迎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那时同有三和的人还不太多,那栋楼已经准备好了,但家具还没配齐。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再看看现在的同有三和,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组织了,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力,这十年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其中最赞的就是,刘老师对这份事业有着清晰的愿景,并围绕这份愿景创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他将五行针灸也纳入其中,好欣慰啊!我们也为他的愿景做了些贡献。让中医更好地被现代社会接纳,我认为这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祝大家十周年愉快,我期盼着回到中国和大家见面的那一天。从伦敦向大家致以我全部的爱和祝愿!并希望在2022年,同有三和的下一个十年开启之际见到大家。祝贺大家,请收下来自伦敦诺娜的爱。(祝福原文)“I'm
2021年12月14日
其他

三和·十年 | 左乔建:对“以离立极”的思考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即将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左乔建中医主治医师。2009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临床上致力于仲景钦安卢氏医学和黄帝内针的学习与应用。现为同有三和中医北京福泰医馆医师。同有三和今年10周岁了,这是一件很让人激动的事情!10年间受三和影响和感召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这群人共同在荷担起中医、同有三和的使命和家业,每一位都朝气蓬勃,且在由内而外地发生着变化。很庆幸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回忆起个人的中医成长之路,从大学求学至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时期。当时刘力红老师是我的授课老师,受他影响我开始对《伤寒论》《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产生兴趣并开始学习,很庆幸能在大学期间就认识到经典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又在诸师的影响下开始立下弘扬中医的小小志向。当然大学期间也有憾事,当时成立的经典临床研究所让我心向往之,可惜在研究所蹭课却成了一种奢望,因为我很快毕业了,离开母校独立走上了临床岗位。人生的第二阶段,开启于临床的困惑和人生的无奈,我能清晰地认识到我的生命和成长需要更多滋养,而此时南宁同有三和的中医课堂,再次给予了我养分。也正是这一次的重逢,使我的生命与三和紧紧相连。尽管工作繁忙,但每年回到同有三和学习成了我必不可少的功课,我也逐渐认识到:我的人生困惑应当可以在三和找到答案。独立临床八年后,在2017年底我正式加入同有三和,全身心地与三和拥抱在了一起。至于原因,除了认可,还有感恩。人不能只索取,是时候该有所回报。前两阶段是三和哺育了我,虽然自己还不具备反哺三和的能力,但也想要尽己所能为她做一些事,尽一份力。更何况我也认为,只有回到老师身边,才能更好地观照自己的不足和短板,从而继续进步,未来为中医和三和贡献更大的力量。有自知才会有进步,也许人生的第三阶段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蜕化。可以说,我人生的三个阶段都与刘老师、与同有三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漫漫十数年,我看见了三和的希望、感动、大爱,也看见了三和的艰辛、跌倒、哭泣与无奈。虽有困难,但一定都会过去。就好像自己跌倒哭泣的时候,还有亲人、老师、兄弟、朋友……三和也是这样,当困难来临,与她站在一起的还有我们这些受她哺育的莘莘学子。我们不会忘记恩情,亦会不离不弃,荷担家业,共同为使命而努力。在三和十周年之际,我把近期学习思考的些许学术感受书写成文,以此来祝福同有三和生日快乐!若有不当之处,望老师、同仁们批评指正,谢谢!“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这是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心法。在《医理真传·坎卦解》中:“坎为水,属于阴,血也,而真阳寓焉。”讲到一坎卦里面就含有阴阳,并且真阳与阴血有一个关系,那就是阳主阴从,阳生阴长,这个容易理解。但在《医理真传·气血两字作一卦解》讲:“气血两字作一坎卦解之也可,即作一离卦解之也可,即作坎离二卦解之也亦可。”这就不好理解了,强调“以坎立极”那是扶持坎中之真阳,因为坎中之阳为真阳真火,心火为凡火,或者说是假火,以真代假是可以的。但钦安先生说以离卦解之也可,那就是“以离立极”也行。可是在书中并没有系统地阐述,让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困惑。在《医理真传·内伤说》提到“内伤之论多矣,诸书统一七情赅之,喜盛伤心,怒盛伤肝,恐惧伤肾,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是就五脏之性情而论之,而余则统一心括之。夫心者,神之主也,凡视听言动及五劳等情,莫不由心感召,人若心体泰然,喜怒不能役其神,忧思不能夺其柄,心阳不亏,何内伤之有乎?”内伤说是与外感说相对应,外感六淫按六经的次第挨次传递,我们只需按六经的提纲病情施治就行。相对而言,伤寒这个体系治的还是外在的病,只有七情得的病才是内伤病。我们如果能够治疗七情,能够治疗心,那我们才称得上是“内科”医生。中国的文化一直是强调内在,而不是外在,一直强调的是心,因为心主内。《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可以看出内经系统也是强调内在,强调了心的核心地位、决定性作用,这明显是强调了一个内伤病。儒家文化是内明之学,《大学》首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最后达到内圣而外王。老子的“无为”也是强调的内在。释家的明心见性更是主内。这样看来《内经》的核心跟儒释道是一致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到了真、至、圣、贤四种人,真人、至人是境界最高的。这四种人的区别在哪里?真人是“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至人是“积精全神”;而圣人是“内无思想之患,精神不散”;贤人只能做到“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以使益寿而有极时”,就是可以达到生命的极限,按现在对生命的研究也就是活到120岁左右。这四种人的区别就在于,对精与神把持的程度不一样。仲景钦安卢氏医学很注重填精益气,这就是生命之所需,抓住了生命的根本。这里的填精益气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家修炼过程中的精气,但他们也有相关性,对生命都是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果我们精气有了,按照《内经》给我们的提示,我们只有了二分之一,我们还缺另一半——守神。我们还应该守神,全神,不使神散。什么是神?神可以分为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广义的神泛指与人相关的一切生命活动。狭义的神则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其魂、魄、意、志,思、虑、志都属于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的范围,都属于神,他们都由心所支配。那么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与五脏是什么关系?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肺藏魄在志为忧,肝藏魂在志为怒,肾藏志在志为恐。如果过用或者五脏性情偏激,则会对我们人体产生影响。在《医理真传》中讲:“喜盛伤心,怒盛伤肝,恐惧伤肾,忧思伤脾,悲哀伤肺。”“五脏之性情,统以一心括之,皆由心感召而生。”“凡内伤者,皆心气先夺,神无所主,不能镇定百官,诸症于是蜂起。”那么在气血的层面,心神除了与心气、心血相关以外,在情志上与五脏、五志也是相关连的。五志是心神在五脏的一个表现,也都归心支配,五志的偏激自然会影响到心神。《大学》中讲“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三和·十年|王婷:在直面病患生死中理解医者的意义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即将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王婷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2011年跟随英国五行针灸大师诺娜·弗兰格林学习五行针灸,2013年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一心专注于五行针灸的临床和教学研究。五行针灸学会认证讲师,多次参与五行针灸基础实操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于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从事五行针灸临床工作。回首十年时光,是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十年。一直以来,我内心坚定地认为,三和是我这一生安身立命的地方。还记得2010年读研一的时候,每周参加经典中医小组学习,也许是因为被大家的学习热情所感染,内心才真正对中医感兴趣。后来只要有机会听课或者听讲座,都不会错过。2011年同有三和中医成立,因为还没有毕业,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三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积累。觉得能在三和听课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例如刘老师主讲的经典中医课程,虽然自己是旁听生,但是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听课,然后会把笔记再整理一遍。也就是那一年,五行针灸回归中国,第一期五行针灸课程由诺娜、龙梅、温迪三位老师主讲,当时自己懵懵懂懂的,还没有真正动心。一直到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因为亲眼见证病人治疗后的变化,内心又升起了想学习五行针灸的念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恰好刘老师,还有当时的两位门诊部领导找我谈话,都建议我能转到五行针灸部,我就顺其自然,技术方向上回归到五行针灸。在三和学习临床的十年里,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2015年初。那时我上五行针灸临床刚刚一年半,便遇到了非常大的打击——有两位患者接连离世:一位是乳腺癌晚期;另一位是不孕症,好不容易怀孕,却在临产前一天意外去世。作为医生,虽然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心里还是很难过,甚至怀疑自己,自责愧疚,一度想到了放弃。那时也是三和比较艰难的阶段,我们部门只有两位医生。记得在部门会议上,老师们问大家需要哪些帮助?我就把当时内心的感受说了出来,杨海鹰老师听完,语气坚定地说:“我看你就可以”。刘老师也说:“杨师说了可以你就可以,这也是每个医生必须经历的”。这些话语成为我日后强有力的支撑,每每遇到难关的时候,这些话语总会在耳边回响,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我也给诺娜老师发了一封邮件,老师很快回复:“I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三和·十年|杨俊基:让中医穿上这个时代的新装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即将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杨俊基医学硕士,师从刘力红教授,致力于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2015年10月起跟随刘力红教授,杨真海老师学习黄帝内针。对感冒、鼻炎、咳嗽、哮喘;失眠、心悸、胸痹;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胃痛、腹胀、腹泻;风湿性腰腿痛、肩周炎;肝肾疾病的治疗多有体会。同有三和即将迎来十周岁生日,在相伴三和走过的这十年里,是什么支持我一路走来,并坚信新时代的中医终会在这里开花结果?我想随着三和的酝酿、发芽、成长、壮大,自己逐渐清晰和有感觉的东西才是支持我一路走来并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表达中医。同有三和的前身是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在我2007年成为刘老师的研究生时,研究所已经成立两年,我们是在这块特殊的“试验田”中完成学业的。为了拓宽视野,陶冶身心,刘老师请来了儒、释、道、医等方面的老师在经研所给我们上课,在这些上课的老师里面影响我最深的是杨海鹰老师。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表达中医的想法也是从接触杨海鹰老师后逐渐清晰起来的。我读研究生前,刘老师就已经拜卢崇汉教授为师了,因此在中医理论方面我们自然而然地对“扶阳学派”的理论研习最多。为了弄清楚“阴阳”,弄清楚中医,我除了看“钦安三书”外,还翻阅了《易经》、道家等与中医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希望能把中医的理论弄明白。到2008年时,隐约觉得从别人的著作中搞清楚中医这条路对于我来讲似乎走不通。在我初次读《思考中医》时,刘老师在书中讲到的“内证”试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心向往之。我当时在想:“既然研习理论的这条路走不通,我就试试“内证”的路。”我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南怀瑾先生在《南禅七日》里教的方法训练自己。2009年刘老师请杨海鹰老师到经研所讲课,杨老师把他实践了二十多年的方法系统地做了讲解,并亲自示范对应的操作。那时我按照南怀瑾先生的方法训练自己已接近一年,逐渐地意识到南怀瑾先生的方法虽好,但碰到问题时很难得到先生的解答,更别提平时的指导了。然而按杨老师的这套体系训练,不但能得到指导,碰到问题时也能得到解惑,于是我就开始按杨老师的这套体系进行“内证”。杨海鹰老师是一位科学家,曾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分析化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内证”的这条路上杨老师一再强调他是科学家,强调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来看待与进行“内证”这件事。在杨老师的著作《如何安心如何空》里,他把他对生命的认识、佛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对应的“内证”方法用现代语言简练而精准地表达了出来。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字成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障碍,如果看不懂文言文,根本就进不了传统文化的门。学习中医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中医从产生到如今,至少也有两千五百年了,由于语言文字障碍等原因,现代人学习《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著作比较吃力;在历代医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注解里,有时同一句话,不同医家注解出来的意思是相反的。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学习及普及。我们这一代人可不可以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表达中医呢?我认为中医是在古圣先贤对生命认知的基础上建立的诊疗、养生体系。如果要想重新表达中医,至少对生命的认识要达到古圣先贤的高度,否则就是痴人说梦。而要达到古圣先贤对生命的认知高度,除了“内证”别无它法。2012年,同有三和成立不久,我向刘老师和杨老师申请成立“生命科学研究小组”,希望能有人一同前行,以“内证”为基础来完成重新表达中医的愿望。刘老师和杨老师同意了我的申请。在两位老师的支持下,我和其他两位同仁一起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小组”。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刚开始有四十多人参加小组学习,大半年后只有四五个人还在坚持参加小组学习......人数的锐减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继续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因为这件事儿的关键是有人来做而不是有多少人来做。直到2013年10月份我去安徽汤池同有三和后,小组的学习才被迫终止。这些年来,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朋友的帮助下,我对生命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和细腻。对《内经》里阐述的部分生命状态有了切身地体证;对中医的望诊有了相对全面地认识和体验;对中药的性味归经也有了粗浅认识。更加坚信中医理论体系是古圣先贤在“内证”的基础上建立的。就拿中医的望诊来说,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大诊断方法,古人把望诊放在首位并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现在中医的望诊主要是通过看面部的颜色、舌质舌苔等对病因、病情做出推断。然而望诊的精髓是医者通过“能体场”对病因、病情进行直接诊断而不是推断。基于以上,所以望诊对病因、病情诊断的正确率是最高的,也是这一原因望诊才位于四诊之首。一个完整的生命不仅包含了看得见的部分,比如肌肉、骨骼、神经、脏腑等;也包含了看不见的部分,比如中医讲的心、神、经络、气等。就像磁铁有看不见的磁场一样,在人体有一个与身心对应的看不见的能体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是有可能通过仪器探测到人体的这个能体场。中医的望诊正是通过这个能体场实现的。当医患两者的能体场相交时,医生可以通过能体场感受到患者的身心状况,这才是望诊的核心。医者通过望诊所得信息的细微和全面程度,与医生肉体的通畅程度和觉察的细微程度有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精于望诊,以前我对扁鹊的望诊,特别是对扁鹊在没见到虢国太子的情况下却对他的病情做出了精准诊断持怀疑态度,觉得是司马迁为了突显扁鹊的医术高明而夸大了事实。现在当病人坐在我面前时,诊断就通过“能体场”开始了,病人是寒是湿还是虚,哪个地方寒气重,哪个地方湿气重就可以有一个相对准确地判断。老家的亲戚朋友有病向我求助时,虽然是通过电话或视频交流,但对对方身体方面的一些信息也可以通过“能体场”进行一个大致地判断,这使得我在诊断方面要准确很多。对望诊有了切身地体验后,我认为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的望诊是真实的,并且这个望诊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内证”训练后做到的!同样经过训练后,医者是有可能感受到中药的寒热温凉之性,以及在体内运行的大致路线和它的作用。否则医生只能听其他医家讲某味中药的性味及作用,至于对错则无法分辨。例如人参,有的医家讲人参是温性的,有的医家讲人参是微寒的。从我粗浅地感受来讲,人参是微寒的,主要作用是补益精气。人参所含的精非常容易化为气。把人参吃下去后,人参内所含的精可以迅速到达腰部——马上又转化成气顺着阴经分布开来。这只是我目前所感受到的,随着“内证”功夫的增长,我对人参的认识会更加全面。诚然,对中医理论的重新表达以及相对应的应用完成,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令人高兴的是2018年开始一些同事也陆续走到这条路上来,同行者逐渐多了起来......我相信在时间长河里,同有三和每一份子在各自位置上发的光,终将汇成光的海洋,照亮并完成“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当我们回首时,会发现这一切都源于当初的那一念及对那一念的坚守。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老师新作《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序章品读(点击阅读链接获取刘老师新书购买链接)作者:杨俊基策划:老才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三和·十年|赵江滨:略谈对讲学的感受

编者按:在2021年12月8日同有三和即将迎来创立十周年之时,我们于此期间推出系列文章,选登多位同有三和友人、善东、医师、学员及员工的来稿,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同有三和的故事。来稿作者简介赵江滨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及中国文化十余年,致力于钦安卢氏医学与黄帝内针的理论、临床研究。现任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教研组负责人,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医疗部主任。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谈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讲学对于修身治学的重要性,刘力红老师就经常引用这段话,勉励我们要重视讲学。早在2011年秋,那个时候正是筹备同有三和的阶段,按照整体的工作部署,我们得面向社会和群众做一些公益讲座,以宣传三和的理念和健康的常识。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讲有时候显得比学要难得多,因为学是一个人的事,自己就可以完成,但讲就要有对境了。要把深刻的东西讲得浅显易懂,风趣生动;要把老生常谈的道理讲得别有新意,入木三分,着实不容易。记得我有一次试着讲公益课,刘老师也在下面,等硬着头皮讲完,刘老师说:这堂课讲得不怎么样,讲就是要把自己讲明白,讲出的东西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你讲得干巴巴的,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怎么能打动别人呢?老师的指点好似打开了一扇门,从此以后我很注重这一点,不管做不做得到,讲课时要努力打开自己的心门,这样讲出来的东西才能比预先准备的材料更丰富更生动,甚至更明白透彻。就像小时候帮助别人去解题的时候,突然又发现了另外一种解题方法那样,有一种助人为乐时灵光一现的快感。而这种训练在三和是持久的,久而久之我也就迷上了这种训练方式。那时候只要有讲课的机会,无论是什么样的场合,是专业的经典课程,还是公益的小讲座,我都不怕丢人,每次都积极参与,尽己所能,迄今算起来数百次总是有了。这其中当然有很多酸甜苦辣,有讲得比较满意的时候,也有很差劲的时候。总之坚持下来就会发现,讲学就是真实呈现自己,不做任何预设的状态,如果我们真的以为自己需要投其所好地给别人讲一点什么的时候,就会困难重重,不知道该讲什么而手足无措了。讲学需要训练,也需要训练的氛围和场合,恰恰三和就是这样的地方。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不论是院校还是民间,不论是中医专业还是非中医专业,只要大家拥有共同的使命,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讲。有幸参与其中,我就聆听过很多次不同风格、不同类别,甚至不同思想的讲座。在桃源那栋小楼里,刘老师的经典课程照例是严谨不乏幽默;五行针灸课程诗意隽永,别有异域风情;圣洁正脊手法的课程朴素生动,有一种踏实感;另外我们还有自己的经典学习活动。记得有一次经典学习活动上,我讲的是《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忽然联想到“大便”,不就是“大变”吗?而小便则可以称之为“小变”。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变化出乎自然,则清浊可分,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出入升降之机皆在于此,肉体层面刹那不停地变化,可以说都与此有关。联系到《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更觉得有味道。分享结束后,高圣洁老师跟我提到《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让我好好思考一下“器”的造字和功能。器本身就具备了四个口,可以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旁有犬,意为升降有制,出入有节。再由此细细品味六腑的功能,甚至整个肉体层面的运作,就更觉得意味深长了。每次透过类似的小分享,经过三和诸位师长和同事们的加持,可以说获得了更深度地成长。讲学有时候是以讲促学,有时候又是以学促讲。在讲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放下讲者和学者的对立感,讲者也是学者,学者也是讲者,讲学一体,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享受的状态了。而刘老师最近的要求是,让我们讲课时不要拿讲稿,甚至提纲也不要拿。这样就可以充分训练心力,充分地敞开自己,充分地与听众交流,充分地流露心声,这样又是一种新的境界了。因为讲的目的是为了学,是带着大家一起去感受,当我们充分地融入听众时,带起的是集体的智慧,这样传承流淌的管道就会更为宽广。记得三和书院三届同有班第五次大课让我分享一段感受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带了提纲上去。前半段没有看提纲,就相对从容地完成了讲说;后半段一看提纲,当时就有些懵了,感觉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心一慌就磕磕绊绊,最后很勉强地完成了任务。这次教训告诉我,当我们的关注点是在提纲或者讲稿时,我们就失去了听众,当我们的关注点是在听众时,我们就可以在讲稿或者提纲的基础上,进行主动自由地发挥。如此讲学看似是一种付出和消耗,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调整,那就是真正的公益了:听众受益,自身也会深受其益。同有三和成立快十年了,但教育传承的核心任务没有变。以前主要是很多期的课程,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慢慢地很多听众也变成了讲者,或者未来的讲者,逐渐加入到医道传承和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来。我们该如何讲好自己这堂课呢?我将把在三和聆听和感受到的这些教诲,奉献给大家。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赵江滨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刘力红 | 了解一点中医,让孩子成长更健康

编者按:本文根据2021年11月14日刘力红教授《孩子的身心健康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系列直播内容编辑整理。今天直播的主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决定孩子的未来”,此主题由同有三和北京医馆发起,特别是左乔建医生,他来北京后接诊了很多患病的孩子,后来便发心思考及探索如何让孩子更健康,所以才有了围绕孩子健康为主题的系列直播的开始,这也算是同有三和在当今这个时代的一个探索。有句话说“端口前移”,当下我们的基本国策是“健康中国的建设”,而如何达到全民健康?同有三和也相应提出了很多观念。我特别想强调“全民健康的端口前移”,如果能够把孩子的健康抓好,就会省很多力,反之则会很辛苦。孩子所处的阶段,放宽讲在成年之前,放窄或许在12岁之前。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状况,但总体来说,孩子在中医里属于一生的春季。中医里的春是属于木,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便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倶生,万物以荣”……中医讲孩子是纯阳之体,很活泼,天性烂漫。更多是要按照他的天性成长,此阶段关乎其各方面的发育。孩子阶段是我们一生的基础,这个阶段并不完全是学习知识,而是成长的阶段,天性活泼的阶段。国家现在推行“减负”,但很多父母可能还没有转过弯,从幼儿园开始便拼命给孩子报班,把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切的一切。实际上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恰恰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不要压抑他,按其天性才能更轻松地成长。孩子所处的阶段,其实就是“玩的阶段”,玩会产生愉悦,愉悦则带来健康。现在孩子的问题不光是身体、身形方面,还有很多心理问题——如自闭等,这便是没有按照天性成长所带来的。《内经》上讲,“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今天我们给孩子各种任务,不是生而是杀,不是赏而是罚,这便违逆了孩子所处阶段的需要,注定他的身心很难和合,心理问题一定会很多。我希望大家能了解一点中医,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同有三和在近年提出“中医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中医跟西医对比,西医的专业性很强,中医也有自身的专业性,但它更具“通业性”。所谓通业,按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讲:“家家自学,人人自晓”。中医是一切人,每家每户都需要学的。当下我们的中医药大学选在某一地方开设,而真正的中医学院则是要“办在家里”,这也就是同有三和提出的“在家中医”。每个家庭都必须有中医,我们去了解中医,了解更多,更受益,所以中医为通业。通过对中医的了解,遇到许多事情就没有那么麻烦和慌张。现在孩子一发烧,家长便很着急——急着送医院,打吊瓶。但从实际来讲,不一定需要。各位父母、准父母,或者是未来的父母,一定要学一点中医,“了解”和“学一点儿”其实没有那么难。比如,同有三和有一门由杨真海先生传授的法脉——“黄帝内针”,通过几天的学习,很快便能派上用场。从中医角度谈孩子的健康,万病不离因,生病是结果。一旦我们能认识疾病的因并杜绝它,那便最好,这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上工治未病”。未病是对应因的,没有一个无缘无故的病,就像新冠。从因上用功,便从根本上杜绝了疾病。中医所讲疾病“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按今人所讲为情绪,不良情绪;外因,为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天地气候变化给人带来的影响(伤风、受寒、中暑都属于外因);不内外因,如摔伤,虫蛇咬伤等等,但现在这些问题偏少,其中对孩子影响最重要的是饮食。总体上讲,万病不离三因。三因弄明白,在因这个“端口”我们更多地用力,就能避免孩子生病。先谈内因,情绪方面,《内经》所讲“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去的孩子受这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少,那时的儿科难治也好治:难点在,过去儿科叫“哑科”,孩子或太小不能言,或没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其好治的方面,讲究“一拨就应”,受情绪影响并不重。反观现在,家长给孩子的各种限制很多,处在“圈养”状态,没有“放养”中那种天性的自然迸发。天性对孩子太重要,它是真正能涵养生命,是生命的动能。所以今天的孩子跟过去不一样,他的天性被圈住,导致其内因也很重。孩子在12岁之前的情绪、内在和内心会受父母影响,父母的情绪、夫妻之间的关系、家庭里的氛围气氛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内心。现在我们看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父母、家庭都有问题,这个几乎没有逃脱过。中国文化讲“心学”,《尚书·大禹谟》所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我们首先要努力改变自己,并通过学习让夫妻间相互体谅,而不是相互埋怨。周易上讲,乾为父、坤为母,乾为天、坤为地,父母就是天地,如果父母的内心很敞亮,夫妻间关系和睦,便会天清地宁,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健康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那么也会促进夫妻、父母、家庭的健康成长。现在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跟着他,孩子从小便承受这种“三座大山的重压”,看起来是爱,但压得太重了。只有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把自身调理好,实际上就给孩子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可以顺应天性自然地生长。通过孩子,我们也完成了自身学习、自身成长,所以我们要感谢孩子。再说外因,过去古人讲“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孩子是纯阳之体,既不要捂得太厉害,也不要冻得厉害。要认识气候的变化,是让孩子适应气候的变化,孩子有自然的防御能力——人体有卫气,其作用就是防护。古人所讲饥寒,不是伤寒、受寒,而是有意识地锻炼防御能力,这样孩子才能适应各种变化。但当我们伤风受寒,则需要认识处理。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多孩子发烧多数都是受寒。而为什么会发烧?多数发烧的孩子皮肤很干——没汗,皮肤是身体的最外一层,其很重要的作用之一便是散热,调节体温。中医讲皮肤属于太阳(六经角度),从脏腑角度讲属于肺,太阳受寒、肺受寒,身体有一自然机能——防止邪气侵入,其表便关闭,这也是一种自我的防御。表一闭,热散不出去,体温就自然升高。只要把表闭打开,烧很快便退下。很多退烧药,吃完体温退下之后又高上去,问题就在它不是解决表闭的问题,只是于现象上汗出很多。汗出了,但邪没有祛,引起表闭的因没有祛。中医为什么要散寒祛风、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既要去因,也要将表闭去掉。首先我们不要使其继续受寒——继续受外邪,此时要防护,身体处在特殊阶段就不是“三分饥和寒”,而是要保暖,甚至有时要捂汗。轻的可以喝热粥,让汗发出,热粥能让人微微出汗,烧会随之而退(熬姜糖水也可以)。另外,现在也有很多很好的成药,我夫人很喜欢用藿香正气液、小柴胡,这些成药搭配起来效果也很好。我本人学习内针后,对应按压一些穴位,汗出来,烧也随之而退。几年前,我的侄孙发烧严重,我就在他的肘——曲池去按压。当你在按压孩子的敏感点时他产生抗拒,就说明找到了阿是穴。按压要稍稍用力,他有可能哭出来,这时你摸他后背,汗微微出来,进而全身汗出,这烧就一定会退下。我的师父卢师在所著《卢氏临证实验录》里,就孩子的发烧有专门论述。过去常讲“孩子发一次烧长一次身体”,发烧不一定都是坏事,反之则可能有问题。发烧在卢门又叫“蒸变”,在蒸腾中生长、变化之意。当父母了解到因为表闭导致热无法散掉,体温随之升高,这种中医看待发烧的视角后,我们怎样解决表闭?可通过手法——捏穴位,或吃药——我师父(卢门)有个小儿太平汤(配方如下:小葱的葱白3个,橘子皮1个,生姜20克,艾叶3片,红糖10克)熬水给孩子喝,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发烧问题解决的同时身体又得到成长,因为你采用的是顺应自然的方式,所以他的脾胃没有被伤害,烧退之后反而更想吃东西。这种顺应机体和身体自然属性的方式,比强行压制会好很多。中医此类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认识这个原理,你内心就不会慌张。最后谈不内外因,对孩子来讲重要的是饮食。而饮食是个大问题,有时不好解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很多孩子肥胖,过早发育等诸多问题,确实跟饮食有关系。为什么叫饥寒,孩子看见好吃的东西自己没有节制,天性要他烂漫成长,但饮食上不能让他烂漫,饮食要有节制。很多患有很严重疾病的孩子,都跟小时候的饮食有关系。孩子是纯阳之体,又是稚阳之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如何来呵护好这个阳?这便需要由内到外的呵护。我们很多父母没有相关意识——经常吃生冷的食品,饮食上向老外学习,然而中国人的体质和外国人不一样。生冷的东西,一定要节制,尤其是冰的东西。我看过好几个血液病的病人,都是小时候不忌生冷,无节制吃冰棍等食品,导致脾胃受到伤害。后天之本受到伤害,气血生化没有来源,先天之本靠何来养?两本衰败,出现血液病也就不难理解了。胃冷,则无法运化食物,所以冰、寒凉的一定要少吃,让胃始终处于暖的状态。另外,肉食不要过量。过去在我们那个年代很少吃肉,偶尔吃一顿很香,现在天天吃,实际上过量了。从动物的生理来看,利牙是肉食动物的特征,平牙、磨牙则是草食动物特征。人以平牙为主,饮食上应该素多荤少,这更接近人的生理需求。而今天的我们反其道行之,荤多素少,尤其有些孩子不喜欢吃素菜。所以饮食一定要调整过来,荤素合理搭配,同时懂得节制,不要过饱。饮食上还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点,是要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吃什么没有怎么吃重要,现在很多病都是既不知道怎么吃,又吃得不怎么样造成的。我在之前的讲座中讲“消化”二字,消在口腔完成,化是口腔吞下去之后的过程。二者区别在于:消具有自主性,可控制;化则无法控制(脾胃是什么状态,就化到什么状态)。但化是以消为前提,消是基础,消得好,化相对就好。现在的人受有些“营养学”误导,一到门诊就问医生“需要吃什么?”然而怎么吃却完全不懂。许多人认为“什么补吃什么”,实际上任何食品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变成身体所用。上天给了我们口腔、牙齿,让我们拥有咀嚼——消的功能。从字形来看,消有三点水,咀嚼之后,口水产生,医学上称唾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当下我们吃所谓“生态”的东西,而现在到哪里去找“生态”?到嘴中找,你多咀嚼——50甚至100下,产生更多的唾液,很多毒就没有了。吃饭快的问题,包括我在内有时经常忘记,也很难改过来,这便需要从孩子训练起。当然,父母首先要做到,让孩子从小充分运用好咀嚼——充分地消,给化创造好条件。如果消化过程能很好地完成,吃进去的东西便可真正转化为身体所需。消化不好,吃进去的东西就会变成病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痰湿。如果我们能够从上述三个端口——三因的角度把握得很好的话,孩子的疾病就能大大减少,健康指数也会随之提升。刘力红教授简介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讲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老师新作《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序章品读(点击原文链接获取刘老师新书购买链接)刘力红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刘力红老师新作《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序章品读

编者按:本文选自刘力红老师2021年出版的全新著作《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序言部分以飨读者。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刚刚度过了她的六岁生日(2014年12月26日成立),而在此之前(2011年12月8日),在诸师的引领下,我和一群年轻人(以我的研究生为主)一起在南宁桃源饭店的一栋小楼里开始了我们中医之路的探索。跟师、从医、执教多年,对中医的领悟是多方面的,加上有了这样一个施展所学的平台,我们当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教育+养疗。作为医生,治疗病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中医,除了开药、针灸、手法等,还强调养,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三七开虽然不很精确,但强调了养须重于治,这于健康的话题而言,是根本性的原则。所谓养,并非仅限于多吃点什么,少干点什么,而在于对我们拥有的这个生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根据这个基本的认识,尽量多做对生命有益的事,尽量少做对生命有损害的事。因此,只有建立了这个认识,把握了这个损益,这个养才具有根本的意义,才能真正为健康保驾护航。那么,我们对于生命应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呢?首先,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这个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肉体。当然,这部分很重要,生命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生命,就要仰仗它的支撑和承载,这部分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称之为“形”。但是仅仅有形的部分是不足以构成生命的,至少还必须有神的加入或参与,这是从比较粗略的角度来看生命的基本构成,也是《内经》的基本认识。如果稍稍详尽一些,那么生命实际涵括三个层面,亦即所谓的“三才”。其一,就是上面的肉体层面(形);其二,是心的层面;其三,是性的层面。性是生命的根本层面,也是最深、最里、最原始(或最本真)的层面,这个层面在《中庸》里又称为“天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已经体证到了生命的这个层面。肉体或者身(形)是生命可以被触及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生命的表层。那么,介于表里之间的这一层,便可称之为“心”。心是表里内外之间的枢机,根本层面必须通过心才能作用到身体,而要想透过身体去触及生命的本源一性,唯一的路径也只有心。因此,心不仅是生命的枢要,也是中国文化的枢要所在。《素问•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驰援抗疫 | 同有三和基金会向新加坡捐赠万袋黄金饮

“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是同有三和自创办以来始终践行追求的宗旨和目标。2020年初,刘力红教授亲率同有三和医师团队进驻武汉八院病区,投身抗疫一线;同年,同有三和基金会及下属各单位(各地医馆、教育文化公司、三和优品等)先后捐赠总价约90余万元的现金、防护用品及中成药品用于抗疫行动;线上健康咨询及心理疏导,中医知识科普、公益讲座、公益行等活动相继举办……2021年,河南、山西强降雨灾害,三和书院学子及校友在基金会的支持下积极参与救灾行动……2021年9月4日,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收到了远在新加坡的基金会公益委员会委员六六老师的信息,她说亲身感受到目前新加坡新冠疫情依然严重,有感于去年发挥很大抗疫价值的黄金饮在防治病患重咳或久咳不愈上有良好效果,征求基金会捐赠一批黄金饮至新加坡的可行性。9月17日,经基金会多方协调筹措,10000袋黄金饮运至广州,并于9月末装船发往新加坡。10月中上旬,六六老师代表同有三和在新加坡统筹及执行捐赠品的发放工作,因当地疫情严峻,所以采用整件送货、上门自取,快递自提及亲自送货等多种方式,确保了捐赠品准时、准确、安全送达相关单位、团体及个人手中。同有三和捐赠新加坡黄金饮主要接收单位及团体(左右滑动查看)其中,中欧商学院新加坡校友会、新加坡江苏商会、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四家单位及团体,共收到同有三和基金会捐赠“黄金饮”中药颗粒剂6048袋。另外,还有零散发放的黄金饮中药颗粒剂近2000袋。剩余捐赠品也会在未来陆续赠送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中。接受捐赠的新加坡各单位、团体及友人纷纷表示感受到了黄金饮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并通过六六老师表达了对同有三和的感谢。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芳若芝兰,士子担当——三和书院河南校友救灾行动报道同有山河,情暖三晋——三和书院学子山西救灾行动报道编发:小学僧图片:六六老师等审稿:黄靖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赵江滨 | 略谈中医教育传承的书院模式及其探索

本文内容选自《首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中国北京·2021)论文汇编》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一般公认发端于唐,成熟于宋,自宋以后历经盛衰,并不断发展完善,兼具藏书、讲学、出版等多种功能,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学与管理系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而中医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瑰宝,使得两者在内涵和形式上都有着天然的相契度,如何借鉴书院模式中的合理要素,甚或复兴传统的书院模式,为当下的中医教育传承提供有益补充,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书院教育的根本精神——为人之道、为学之方楼宇烈教授认为: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为人之道即是如何做好一个人,正如《大学》开首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书院式教育的提点,可以开启学人学做大人的志向和内在对道德的追求,并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磨砺、践行,最终实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和人生的价值超越。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也提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与单纯的知识教育不同的是,书院更倾向于人生的教育,并以此为主导。而为学之方即是治学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通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的要求之一就是求学与做人融通为一,是一种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的状态,学以致用不仅体现在知识技术层面上的进步,更体现在日用的方方面面。其次就是学问本身的贯通,书院教育贵在使学人领略学问的基本精神,在此层面上再发挥其专长。正如钱穆先生《新亚书院学规》所言:“要求参加人类历史相传各种伟大学业、伟大事业之行列,必先具备坚定的志趣与广博的智识。于博通的智识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专门之进修;你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由于书院教育的根本精神所影响,历来的传统书院多由私人或者社会办学,与政府主办的官学相互补充,以“传道于斯民”为宗旨,并不追求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而是以德才兼备的讲师为中心,追求做人理想,倡导学术自由,师友之间相互启迪,探索做人和学问的更高境界。如著名的宋代四大书院、近代马一浮先生创办的复性书院、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书院等。二中医教育传承的内涵与书院精神相得益彰根据笔者导师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传承来源于传统,传统即是传承道统之义。而道统有天命和人命之分,在天命层面的道统以性言之,即《中庸》所谓的“天命之谓性”,代表生命本具的智慧和良善,此亦为中国文化的道统所在。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时,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说,可见知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孔子,也需要经历诸多的磨练和考验。而探讨中国文化,不论是儒释道,还是中医,也需要在性上有所认知,才能够谈教育传承的问题。在人命层面的道统以阴阳言之,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谓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代表生命呈现的层面,此亦为中医的道统所在。也就是说探讨中医的教育传承,不论是理法方药,还是理法方针,均需要在阴阳上打算,才能够称之为有本之学,才堪作传承。但光是在人命的层面上谈,也还是抱残守缺,最重要是实现“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的道统和医的道统兼而有之,医道的传承方才完备。因此,如果借用书院教育的根本精神来说,天命层面的道统传承属于“为人之道”,或者“为医之道”;人命层面的道统传承偏向于“为学之方”,或者“为医之方”。历代医家强调“仁心仁术”,就是有鉴于此,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提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属于“为人之道”,而《伤寒杂病论》本身又可视为“为学之方”,而由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正是对中医版本“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最好的总结。如《大医精诚》中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大医精诚其实就是对中国文化为人之道的医者诠释,而其内在的要求也不仅仅适用于医者,普通人亦可借此砥砺品行。而《大医习业》中对医者的要求,既关注到中医学问本身的融会贯通,如“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还关注到中医相关学问如易、儒、释、道的内容,如“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这不就是钱穆先生强调的通识教育吗?近六十年来,中医的教育传承工作日益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路线,诚然从教育的体量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质量上来说还是有值得提升的空间,应该在照顾体量的基础上大胆做一些尝试。因为强调规模势必会偏向于为学之方的路线,而忽略为人之道的积淀,强调专业势必会偏向于学问的某一方面,而忽略融会贯通,就有可能会导致教育传承的肤浅和狭隘。如此书院教育的根本精神正是当下的中医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两者相得益彰,书院的教育模式应可以为当下的中医教育提供有益的补充。三中医书院的模式探索在历代的书院教育史上,我国元代首先出现了包含文、武、医三者并学的历山书院,据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到目前为止,历山书院还是我们发现的中国古代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实行医科教学并开展门诊业务的书院,这两个‘第一’所构成的创造性本身,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其次,将医学研究、教学与医疗治病引入历山,使中医理论与实践得以与儒家学术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并行共存于书院,这说明了古代书院对传统文化的涵容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院其文化功效的多样性。再次,医师教学兼开门诊,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疗病联系到一起,是学习医理与实践医术的范例,对传统的医学教育来说,它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令人惋惜的是,历山书院的创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当下,随着众多有识之士的参与,中医的书院教育模式探索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应该说是对历山书院的一记有力回应。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充分考虑到中医教育传承和书院教育的特点,现行的教育共分2个阶段进行,将“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贯穿其中而各有侧重。第1年的学习侧重于医道,重点围绕中国文化及中医进行讲授和践行,旨在让学人涵泳中国文化的精神,体味中医的道统,从更根本的层面参究中医,培育担当的人格、士子的精神。因此,与院校课程不同的是,主干课程内容设置为炎黄精神、中国文化及中医的道统、文以载道——医道学习窍要、五术略谈、仲景钦安卢氏医学法脉概述、临证法要略述、生命的认知与运作等主题,并不定期邀请儒释道等各方明师讲学作为辅助课程。第2年的学习侧重于医术,在继续深化同有班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五术专修、游学及实践,侧重于医术的学习训练。课程由不同门类或法脉的导师负责教习,所具专业有:黄帝内针、五行针灸、仲景钦安卢氏医学、中药、圣洁正脊按蹻、内经导引等,以期为学人提供各个学术法脉传承的机缘。三和书院目前开办已有5年,第1学年的班级累计报名1万5千多人,经过严格的三次笔试一次面试累计录取了2600余人。第2学年的生源来自于第1年经过考试合格的学生。迄今分别完成了3届学员的教育,共培养学员1540名,覆盖了执业中、西医人士和非执业医两大群体。为了持续地推进医道传承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书院于2020年启动了经典中医临床分院的尝试,为期1年,为学人提供某一门类或法脉如仲景钦安卢氏医学专业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学习机会。四总结中医教育传承的书院模式虽然并不是历史上首次出现,但由于可资借鉴的材料不足,所以目前的模式尚属于开创性的探索阶段。不过由于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厚积淀,以及借助当下科学昌明,中西文化汇通,网络空间开拓的趋势,都能够帮助中医教育传承的书院模式打开新的局面。正如邓洪波先生在《中国书院史》最后所说的那样:“我们应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既取欧美西学之长处,又重视传统经典,善用中学之精华。与时俱进,由古开新,此则正是书院弦歌千年的精神所在。……书院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只要有书和有理想的读书人还在,书院就有存在的可能,就有生长的空间,就有重回社会再创辉煌的无限希望。我们憧憬与期待,书院必将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复兴。”【2】于中医教育传承的书院模式,应也可作如是观。【参考文献】【1】【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67,658.赵江滨医师简介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及中国文化十余年,致力于钦安卢氏医学与黄帝内针的理论、临床研究。现任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医疗部主任,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教研组负责人。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赵江滨医师
2021年11月2日
其他

刘力红 | 略谈三和书院的三点经验

编者按:2021年10月16日下午,刘力红老师在同有三和作为共同发起单位之一的《首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上,以“如何落实中医书院的宗旨——医道传承”为题,重点对基金会下设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的一些经验和他的思考做了简明扼要的演讲,我们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因为时间仓促,稿件内容未经刘老师本人审阅。文章题目和标题为编者所加。各位前辈、同道:大家下午好!我非常荣幸,受到傅(延龄)老师、薛(钜夫)老师的邀请参加本次论坛。通过今天一整天的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多,同时,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我们三和书院的差距,以及进步的空间。三和书院是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我们最大的一个公益项目,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迄今三和书院已经运行五年多。今天因为时间原因,我不能详细地向大家介绍,只能大体地讲一个纲要。首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与会人员集体合影1“感受很深”通过上下午的听讲,我感触很深。由金方书院承办的本次中医书院发展论坛,这个形式非常好。单就论坛本身所提出来的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值得去深化、去讨论、去跟进,上午像我们陈(可冀)老、楼(宇烈)老,他们那么高龄,都来到现场。楼老他老人家所讲书院的精神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实践。(大概)今天时间有限,楼老没有展开,就书院的精神,实际上我知道他另外有一个比较长的演讲,大家可以去找一找。书院的精神,主要就是“为人之道,为学之方”,我们三和书院教学也是按照这样的路子一直在探索。各位嘉宾的发言对我都深有启发,尤其是我们金方书院,那么长的历史,根植于华北国医学院,那么多名家、丰富的底蕴,我觉得确确实实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三和书院也要努力地跟上。再比如大医精诚与市场经济该如何平衡,我的感受是,古代的医疗保险不是由保险公司,而是良医负责制,就像我的一位师父,他们家就这样,就是叫做千家看病,一人付钱,有钱的重取,没有钱的施医施药。所以说,在古代医疗保险是良医负责制。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机制。刚才有位老师谈到协和的故事,医疗在面对平民和高端人群不同收费的案例,也是非常好的。另外他提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医是文化,我们不要把中医降维。实际上中医的特质就是文化,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中医)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载体。首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现场2谈全民健康和医为通业还有老师提到了“健康中国”战略,这些年我们三和书院对中医做了一些很深入的思考,就是说我们究竟给中医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如何能够在“全民健康”、“健康中国”建设里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医,实际上古人已经说过了,我们现代人可能说得更朴实一些,我们认为中医不是一门专业,如果是一门专业,比如医学专业,那就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学,是吧?中医不是专业是什么呢?它是通业。刚刚《光明日报》的苟(天林)老引用了孙思邈《千金方》中的话,实际上我们(同有三和)也是经常引用,就是要家家自学,人人知晓,每个家庭都要学它,每个人都要明白和通晓它。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是专业那就肯定不行,专业不可能家家自学,不可能人人自晓。只有是通业,所以我们把中医定义为是一门通业,那么通业的性质就是所有的人都要学。(作为)我们搞医的人,特别清楚怎么样可能达到全民健康,对吧?(想要)实现全民健康,如果我们不改变思路的话,我们靠盖医院,靠发展医学,靠这样的路子,我们很难实现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很难达成。那唯有全民皆医,就有可能实现全民健康。全民皆医的医看来肯定不是西医,因为西医确实是专业性太强,那么只有(依靠)中医。把中医定义为通业,我们三和书院在认识上也是逐步形成的。我先介绍一下,因为三和书院是公益项目,所以我们的招生录取是很严格的,学员要通过三次笔试,第一笔过了才可以考第二笔,第二笔过了再考第三笔,三笔全考过了还有面试,只有面试通过了才能被录取。因此,三和书院第一届的时候我们只招收执业医师,或者是在校的医学生,就是说将来有资格考执业医师的人,基本上锁定在这个范围,但是随着我们对“医”的认识的改变,对医为通业的这样一个概念真正的建立,从第二届开始,我们就开始招收非执业医学员,那么第三届、第四届,即将面临第五届招生了。现在非执业医的学生比例已经占到了一半。我们知道,医生尤其是中医,光靠中医大夫,想把中医(发展得)怎么怎么样,是很难的,所以必须是面向社会全体。楼老在演讲中3谈书院的精神中华文化的代言实际上是儒家文化。孔子非常了不起,所以中华文化能够相当长时间一直延续下来。中国汉代以后独尊儒术。我们现在的认知是书院始于唐代,经过五代(十国)到了宋。在唐代的时候书院多少还是读书的地方,还没有真正地体现书院的精神。到了宋之后,随着官学的衰落,文化的道统开始衰微了,当时的有识之士就认为,也就是张载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个文化的道统,中华的文脉,中华的慧命,怎么去拯救,怎么去继承。所以这些有识之士,他们就起来荷担中华文化的家业。一定要继绝振衰,要把中华文化的道统传承下去,通过什么形式实现呢?就是书院。所以说,书院是在继承中华文化的道统方面,至少从宋到明、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次我们对书院的认识可能要提到很重要的一个位置,书院究竟跟普通的教育有什么区别,它既没有学历,又不是过去的科举考试,但是这样一个内核,如果我们抓住了,那么我们就能够认识到办书院的宗旨和书院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如果是这样一个思路,那么我们就知道办书院我们可以干些什么。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就是说书院究竟是干什么的,它跟其他教育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在沿袭古代书院的精神,这个我们一定要弄清楚。首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联盟单位代表宣读论坛倡议书4“传承中医的道统”至于中医书院,可以说是近现代的事情。我们可以认为侣山堂是一个个案,基本上书院还是文化方面的,包括儒家的,中国文化等方面的更多。为什么到了近现代我们兴起办书院?为什么我们现在大学都在搞书院?实际上大学本身就已经很好了,比如在座的演讲嘉宾,既有硕士还有博士。办书院是干嘛,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换一种形式或者是怎么样,我觉得都不足以说明这个书院的意义。实际上,是我们意识到了现在的中医教育,可能在某些方面需要助益和补益。如果传承中医道统,我们(三和书院)把它称作医道传承,我们一届一届的毕业生,学了很多知识,也拿到了学位,考下了执业医师,但是问他什么是医道,中医的道统是什么,中医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可能不一定能够回答得出来,可能更不一定有很深切的感受。对于中国文化,我们没有感受,是不行的,你光说不行,比如当医生,你不会治病是不行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认识之后,那么对三和书院来说,我们的使命究竟是什么,那我们提出来的是: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实际上就是传承医道,要传承中医的道统,这是书院的使命。因此,围绕对中医书院使命的认识,所以我们三和书院的三笔一面就要围绕着这样一个使命,就是说我们认为书院绝对不是一个培训机构,它跟大学也不一样,尤其我们是公益机构,我们不收费,但是有要求,我们没有物质上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有精神上的要求,就是士子的担当,士子的精神,你必须要为这个医道传承愿意做奉献,因此,我们的考试是围绕这个来考,反反复复的,至少其中两次笔试和一次面试,很重要,也就是说看我们观念是否一致,一致就过关,不一致,那只好说对不起。刘力红老师在演讲中(2-1)5“信而好古”第二点,我们怎么样影响这些学人,能够朝这个方向去迈进,能够身心都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一切都谈不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树立信心。我们在座的都是学习过西医,为什么西医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是在现代科技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认识里面基本上都是现代科学的东西,现代文明就是越先进越好,中医是古代的东西,古典的东西,像楼老一再强调经典,讲“温故而知新”,对古代的这个信实际上大家是很难打开的。怎么样去建立信心,我们温习孔子的一生,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实际上他就凭借着这八个字,就开创了中华文明的万世基业,可以这样说,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到今天,所以我们称他为“大成至圣先师。”我觉得“信而好古”这四个字是值得我们去深深体会的,为什么说“信而好古”呢?我们要想传承,没有信心肯定好不了古。好也是假好,不是真好,最后得不到真实受用。那么,怎么样去建立这个信?我们的经验是,一个是从感性的层面去建立,比如金方书院有一个很好的经验,跟师。就像薛院长所讲的施老先生的故事,看那么大的病,说就一诊,没必要再复诊了,因此,你不信是不可能的。这个方面深受感触了,通过感性的层面去激发信心。还有一个就是理性,中国文化讲理事不二——事,就是感性的层面,理,就是理性的层面。那么怎么样从理性的层面去说服自己“中国文化太美了”,理性的方面就要通过经典,通过前人的这些经验,思维,但是最终我们要信的牢固,必须感性和理性两样都要具备,我们三和书院的经验,就是选择一些很优秀的法脉。比如钦安卢氏医学,它理上很简明,很深邃,用上确确实实不可思议,用上后,很多疾病,不但是普通的疾病,很多大症难症,甚至很多西医认为不可能逆转的,先天性疾病,只要给师父时间,最后慢慢就纠正过来了,就这些东西事上你见了,那个白纸黑字就是这样的,不但中医(辨证上病情)转变了,西医那些(检验)数据也转变,理上又是这样通达,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2021同有三和黄帝内针(资阳)公益行培训课程圆满结束,义诊活动正式开启(附各义诊点信息)

2021年10月16日,由四川省资阳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黄帝内针(资阳)公益培训暨义诊带教活动,第一阶段培训课程圆满结束。其中,来自资阳当地“一区两县”的二十名医师和全国个体诊所的近四十位医师,经过五天的授课讲解、带教辅导、专题分享、讲题答疑和实践考核后,已完成对黄帝内针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杨真海老师在第一堂课上为学员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主讲人霍云龙老师课堂上的学员《黄帝内针》上的读书笔记了解经络专注听讲的学员答疑环节学员提问认真记录杨真海老师跟师弟子,张子正老师助教老师梁军指导学员刘正爱老师在带教环节进行辅导带教过程中的余丽燕老师助教老师苏红霞为学员讲解霍云龙老师期望学员“弘扬内针精神,探索生命圆满”杨真海老师跟师弟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谢丽萍老师进行专题分享往期公益行学员王飞、夏济春、黄乌云,三位个体诊所医师专场分享公益行负责人苏泽英老师主持分享会从17日开始到20号,这些医师学员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于资阳市及所辖安岳县、乐至县内的多个义诊点,展开义诊活动。具体义诊活动的地点、时间如下:义诊信息
2021年10月16日
其他

刘力红谈五行针灸 | 从大脑走出,回归心世界

本文根据2020年12月27日刘力红老师为线上课程《跟诺娜学五行2》所做【开课分享】编辑整理。对于五行针灸,虽然没有学习过,但对它的热爱,或者说情感、认识,我认为一直以来都没有减低。尤其是这次从武汉回来之后,有很多位五行针灸师都为我做过治疗,像雷鸣老师、闵彬彬还有马琴……很多位。这一系列治疗,跟过去相比有较大反差。以往心境比较低落的时候,或者是遇事自己感到有些压力时,通过五行针灸的治疗,好像这个事情就跟你没关系——一下子落地了。原来心里面没底,治疗后好像刹那间就变化了。而此次的系列治疗,每阶段也会有一些作用,但没有如从前那样。所以这也在促使我去思考,包括诺娜这次的视频课。我看到杨琳老师写的一篇文章(点击阅读:《也许智慧和慈悲于我们并非遥不可及》),里面谈到诺娜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包括:成为一个五行针灸师的关键是什么?治疗的目的、不要害怕失败等等。那么从自身作为患者角度讲,就觉得这次并没有像原来那么理想。原因是什么?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以往大家一直判断我是金,本人也认同。但因为诺娜一直在强调,作为五行针灸师永远不要下定论,永远不要认为你的诊断绝对是没问题的。那么我就在想,是不是要给自己尝试另外一行?这是一个问题。另外,治疗是双方的。像之前赵江滨写的文章(点击阅读:《透过五行针灸感受中医全然的样子》),他对于五行针灸由开始没认识,到后来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是因为他接受了一次治疗,实际上是接受了一次“完全不正规”的治疗。所谓“不正规”,就是用普通针灸的方式做五行针灸。当时判断江滨有些像水,那么就给他扎了水的原穴,实际上别的什么都没做,但是对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江滨是因为有多天晚上睡不好,而经过那次治疗之后,他一直睡到第二天八点。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就完全改变了他对五行针灸的看法,进而主动地去认识它、接近它、支持它。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治疗,效果是如何发生的?我和程图也在交流——他是专做五行针灸的,问其对五行针灸的感受,他认为在临床上确实还有很多没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解决得不好,但有一些又经常能给你惊喜。我一直觉得五行针灸对这个时代来讲太为珍贵,以至于现在还想不到用什么词去形容。以过往的经历来看,这一次虽效果不佳,但仍然对它坚信不疑。如此一个轻描淡写的治疗,为什么能够起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作用,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作用?这个作用显然很难用小小的银针,再加上麦粒大小的几壮艾灸去解释的,我认为它一定是触动了某一个机要,某一个机关,让身心回归到这样一种状态。实际上华思礼一再强调,作为五行针灸师一定要“放下大脑,进入感官”,一定要从逻辑里面出来,进入到感官的世界、感觉的世界。而这个感觉从哪里来?什么才会有感?在这点上,我认为学习中国文化是占一些便宜,英文的感觉是“sense”,而中文的感就是“咸”加“心”。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咸”就有“感”的意思。在《周易》里专门有一个咸卦,泽山咸,孔子对“咸”的解释为:咸,感也。如此,显然感是心层面的——心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涉猎五行针灸,就必须要从大脑里面走出来,要回到心里面来。用华思礼的语言讲是“放下大脑,进入感官”,如果用汉语表达,就是你必须要从大脑退回到心。实际上,往上走就是大脑,而要回到心里面来才会有感。作为五行针灸师要回到心里面来,才能够去判断五行,去感受五行,去捕捉五行。我认为五行针灸的治疗,可能回到心里层面,跟在脑子里面、在逻辑里面想该用哪些穴,它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五行针灸的治疗相对简单,那些穴已经定好,如果你捕捉到五行,比如说我是金行,那么肯定就以金的原穴来结束,如果有阻滞就通阻滞,开始治疗就是AE,如果有内障的话就做内七龙等等。虽治疗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它需要你在哪个层面去做治疗?为什么有些不经意的时候,效果让我们意想不到?当你很迫切的时候,反而可能不一定有这个效果?如我自己一般,作为患者突然感到,五行针灸师需要这样放下大脑进入感官——必须要回到心的层面,那么这个治疗效果就非常好。因为治疗师在这个层面,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把患者也就带到了这个层面。人们为什么会生病?治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就是让我们睡好?难道是让我们哪个地方不痛了就行了?这些很重要,但实际上我们要去感受或者说要去认识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心脏有问题?为什么胃有问题?为什么睡眠有问题?为什么精神上也会有问题?……而为什么很多问题很难解决?最近我夫人发来一个视频,里面有位姓肖的医生,他认为疾病实际上是身体对某种创伤的记忆……尤其是情感上的创伤。这样一些记忆,它是用疾病的形式去表现,这正像诺娜经常讲到的“症状是心灵的呼唤”。本人有幸于2002年到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始接触到这方面的学问,知道情绪对于身体的干扰很大,尤其是很多疑难的问题,几乎没有例外都是受情绪(更多的是不良情绪)重创,然后以一个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说这些不良情绪会伤及到、触及到我们的身体,它是以身体的不适、身体的严重困扰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在当今这个物质文明丰富,尤其是西医昌明的时代。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日新月异,诊断出问题,就在生理层面、物质层面去追究原因,但很少从非物质的层面去思考。从中医来讲,疾病有三条路径——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外因是环境气候的变化,风、寒、暑、湿、燥、火等等;不内外因是饮食等因素;而内因在中医里面就是七情,或者说是不良的情绪,这是当下更重要也是更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致病因素。五行针灸非常了不起,每个细节都值得思考。我常认为自己做的不叫针灸,因为基本上不用灸,但是五行针灸它就是针灸。除了AE、内七龙这些治疗不灸,其他治疗都要先灸,即使是很细小的麦粒灸。通过灸,我认为它就是在醒穴,灸之后再针……针又特别,一得气马上顺时针补法出针。内针要留针45分钟,如果是到医院去扎针,其上还要加电的刺激,且需行针。跟这些相比,五行针灸便显得轻描淡写,但是我认为其中很有玄机。为什么针在《内经》里面讲“九针从南方出”?据我当时的认识,“灸从北方出”,因为灸为火,北方的气是寒,但针在南方出,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水火的关系。在《伤寒论》里有烧针、温针,有一些先针后灸,但五行针灸是先灸之后再针。个人体会这里面有一个易卦的“既济”之意,水火既济。如果我们把水火比量成精神和物质,实际上在这里面就有一个交易、交感在。因为《内经》讲,“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也就是说这么小的一个动作,实际上是一个水火的往来,一个天地、一个阴阳的交感,在小小的动作里面就实现了。如果这个解释成立的话,虽然是个小小的穴位,但它里面蕴含这样一个往来,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如此再看AE,其在背上——就在太阳,AE有没有邪?它就这样很朴素地扎上去,初诊的病人基本都要扎AE。此前,杨琳老师发来余凯先生在武汉的一个语音讲座,听了非常受教益。余凯先生在之前的分享也谈到,AE扎了很不可思议(点击了解:《亲历疫情,亲历五行针灸之美》)。AE这个层面有邪,实际上就是太阳的阻滞。太阳对于中医来讲极为重要,它是表,负责人体跟天地交往,这个界就在其中,如果它堵了,那么界就堵了,也可以说是外所因了。从病的角度看,外来的通道一旦打开,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到你的身体,干扰正常的生命。从正常的角度讲,它是天地的能量通道,我们所有的能量就是太阳能,我们吃喝拉撒都是太阳能。所以为什么中医太阳经很特别,其他经都是两条,唯独太阳经是四条在背上。所有的经都没有说五脏六腑的腧穴在它的经上,唯独太阳经是五脏六腑的腧穴都在其上,而且很多有神性的穴都在太阳经上。AE为什么重要?内外的通道和屏障有正向和反向,正向太阳能可进入,天地的能量可进入;反向则是邪趁虚而入。所以,AE的治疗真正能够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而内七龙穴位都在前面,按照常理,后面是阳,前面是阴。但阳明这条经很奇怪,它是阳经,但是行在阴面,所以实际上内七龙主要就是内所因。内所因是什么?内所因主要就是情绪,而情绪主要就困扰到心的层面,实际上它是内外的两重。通过对内七龙的影响,内因的这条线就被中断了,它从内的角度去扶正祛邪。因此,我认为五行针灸的设计非常了不起,任何一个细节拿出来就可以品味很久,让你很惊喜。我对五行针灸的评价是至简又至深的一门学问,很有幸它能够回到中华大地来,所以五行针灸的爱好者和学人们,都应该记住那封信,龙梅老师那封信(点击阅读:《传说中的那封长信》)。通过龙梅老师,我们最后能够亲近到诺娜老师还有盖老师。对于诺娜老师,从我自己的内心来讲,她就是我的母亲——一位洋妈妈,很感激这位老人能够不遗余力地把这么一门很珍贵的学问传回来。五行针灸让我们学会要放下,至少某些执念必须得放下,然后进入到心的世界,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去认识我们的心,认识心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至少我们会去触及到一些东西。之前,当我们第一天进到武汉时确实很恐惧,到处阴森森的,又是晚上,给老师打电话,他说这很好,你去感受那个恐惧。为什么有恐惧?当我们充满恐惧的时候,感受其实不在了,感受被恐惧牵着走了。我自己养过狗——一只金毛,现在住的小区也有很多人遛狗,通过观察,你看到很多是人在遛狗还是狗在遛人?很多时候是狗在遛人,狗拼命地扯,人就跟着狗。我家的金毛很大,家里谁遛它都是被它遛走。实际上我们的情绪就是这样,情绪把自身的感遛走,把我们的心遛走,本来我们是去遛狗,结果却被狗遛了。只有当我去遛它就不这样,但对于情绪,我现在还没做到。但确实感受到这一点,当你去感受恐惧的时候,恐惧对你的作用就已经不大了。我们很有可能透过五行针灸去感受,因为它天然就要求我们放下思维、进入感官。我们学习中医,从来没有听到一个人说你要放下什么思维,你不思维怎么像样?现在的术语就是你要多动脑筋……但这个对于生命来讲太重要。如果不能够回归到心,我们永远是被外在的东西遛走。生命有限且珍贵,所以五行针灸的学习,天然地要求我们回归到心上面来。尽管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能回归很难说,但既然方向明确,就必须朝此努力。为什么之前的一次治疗如山崩地裂一样?就是立在了这个本来的位置上,无意识地回到了心的层面,无意识地带动病人也到了这个层面。那一刹那,就是《内经·灵兰秘典论》里说的“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我觉得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在心的层面才能发生,因为物质层面是可以计量的,这个针可以带来多少刺激感,可以带来多少肉体的变化,都是可以测量的。但唯一不好测量的,《内经》里面讲得很清楚,《系辞》里面也讲“阴阳不测之谓神”,没有办法估量的这些变化一定是神、心这个层面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到这样一个层面,而且足够深地进入这个层面后,治疗时就会有意无意地把病人也带到这个层面。否则还是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可以计量的层面,阴阳的那个层面,它是可测的,是可以预期的。就那么一点点针,一点点灸,一点点热量,它能带来多少变化呢?所以我很感慨那么一个宝贝,让大家在这个时代遇到,而且又有那么好的老师来引领我们。剩下的,就看我们这些学人、我们自己了。以过往几十年的经验来看,做一个五行针灸师的关键就是做人。按照《中庸》所讲:“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第一经便为修身,这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好了,我们就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我们就会明白治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就能够领悟到五行针灸的这些精髓。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刘力红|切莫忽视中药的“副”作用刘力红|农业或将成为今后中医的一部分诺娜·弗兰格林
2021年9月16日
其他

赵江滨医师 | 浅谈黄帝内针对六经辨证思维的裨益

2017年夏参加黄帝内针忻州义诊时,听真海师爷和刘力红老师提起忻州出产的六道木,相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就是用的六道木,又称降龙木,当地多用来做念珠和手杖,断面呈非常均匀的六瓣性状,故得其名。这样六瓣合一的象,刘老师说这就是六经一气,就是内针的理,真海师爷非常赞叹老师的说法,后来竟然买了一捆六道木作为纪念。六经一气其实也是仲景钦安卢氏医学所提倡的理,这与黄帝内针若合符节。按照《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说法:“三经(三阳)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经(三阴)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三阴三阳为一气流行出入,离散为六,统之则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不能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体认六经,那么我们所见的六经一定是片面的、割裂的。而内针和仲景钦安卢氏医学可以在理上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此才能在方药和方针的运用上形成无缝链接,这也是在选择传承时需要注意的。有段时间我对另一门针灸流派——五行针灸非常感兴趣,真正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觉得五行针灸虽然很美,但在自己还没有能力驾驭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时,我就果断放弃了。经络学说历来就是六经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黄帝内针初始的辨证思路主要就是按照“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的,非常简易而且容易操作。黄帝内针可以说就是《伤寒论》与《针灸学》学科交叉的一个示范,能够把六经辨证的临床思维简单化,而且透过针下的变化迅速表达出来,是一个可喜的突破,这对学人建立中医六经辨证思维和信心意义重大。如果说一开始学习中医时就能先从内针开始,那么无疑就是选了一个易行道,因此我也非常推荐想学仲景钦安卢氏医学的学人可以先把内针作为前行。当然六经辨证的内涵非常丰富,除经络外还包括脏腑、气化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应该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黄帝内针透过对六经经络的影响,还可以触动六经的脏腑、气化等各个方面,这需要建立在对六经辨证更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上。刘力红老师曾指导我治疗了一例体位性高血压的案例,老师认为“相火以位”,相对位置的变化对相火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六经中,少阳主司相火,于是辨证属于少阳病。按照内针原则在外关穴上求得同气,连续针灸三日,每日针前针后进行对比,效果都很好,血压皆能降至正常。这个案例对我触动很大,举一反三,体位变化引起的眩晕、痛证等诸多身体不适皆能从少阳入手去考量。内针在六经辨证方面对我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如前面妇科临证心得时提到的“冲任统于太阴”的说法,其实就来源于内针同气相求的感受和实践。可见黄帝内针不仅可以促进六经辨证思维的建立,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深化六经辨证的思维,验证六经辨证的临床思路正确与否。赵江滨医师简介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及中国文化十余年,致力于钦安卢氏医学与黄帝内针的理论、临床研究。现任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医疗部主任,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教研组负责人。为生民立性命为往圣继绝学↓↓↓相关阅读妇科病诊治一定要重视太阴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