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为期,功不唐捐 | 三和开放日刘力红老师分享交流回顾(上篇)

刘力红 同有三和基金会 2022-12-12






编者按:8月21日,一句“欢迎大家回娘家”的问候,一个“老师来了”的“主题”,一场三和书院学子和老师们坐下来面对面地畅谈交流……三和开放日第二期,就这样在亲切、欢笑、分享和交流的气氛中进行了三个小时。回想当初筹备“三和开放日”的初衷,除了想让大家全面、立体地了解三和,期待能有更多的师友参与到三和的事业之外,为广大书院学子创造一个“回娘家”的机会和场景,也是举办开放日的重要意义之一。


活动当天,刘力红老师以“十年为期”分阶段进行了个人中医成长之路的分享,并解答了多位学子的问题。能够再次重温书院大课形式的分享,让现场的同学们倍感亲切。师生间自由开放的交流,即使只聊聊“炒菜做饭”的生活日常,那烟火气里也充满了“道术的味道”……为了让因为名额所限未能来现场的同学看到老师分享的内容,并希望将来有更多朋友能与三和一道进行关于“生命成长”的探索,我们特别将本次开放日刘力红老师分享交流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字,以“成长分享”、“师生问答”两部分,分上下篇呈现给大家。本文为上篇。




我第一次参加“三和开放日”这个活动,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形式,但因为是三和书院的事儿,所以很高兴。刚刚听了鲜梅的开场介绍,自己也有些感受。三和走到今天,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十年。这个十年既漫长,但又在弹指之间。


回首人生,我自己已走过六个十年。第一个十年,记忆不甚清晰,我出生在兰州,四岁离开那里,后来到了广西桂林的农村。那时仅有的记忆,也多半是苦难、压抑。第二个十年,在农村里读书,后来参加高考,二十岁考上大学(十九岁考上时因政审原因没有被录取)。第三个十年,我开始了学习中医的征程……到今天,学习中医已经四十多年。


就是在这第三个十年——开始中医学习的第一个十年,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与中医,并不是很多人认为有家传或祖传,至少上溯到我的曾祖(之前不太了解),从曾祖父母、祖父母到父母都没有人学医,也没有家学的渊源。只是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推动了我必须要考上大学,所以自己在学习上很勤奋、很努力。本来我的志向与爱好是电子,某次大课跟大家提到,在七十年代,我表哥把一个县里的水泥厂实现了全自动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湖南两个代表,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袁隆平,另一个就是我表哥。我曾跟着表哥学过一段,后来高考填报志愿,前几个我都填了和电子相关的专业,但还是因为家庭的关系,最后被录取到中医学院。所以,很多事情看似偶然,但背后都有它的必然性。现在想,如果我搞了另外一行,可能也就比较普通。因为选择了中医,虽不能说很优秀,但直到今天为止还在想学习。没有说因为老了,退休了,就没什么事情做了,自己还在想学习,仍然还在当徒弟。如此就说明,确确实实,至少我所学的这个专业,自己对它追求的步伐没有停止,进步也就不会停止,这个对人生来说太重要。


我除了接受现代的院校教育之外,还经历了传统的跟师。我的第一位师父(编者注:李阳波老师),自己始终没有跟他磕过头,其实有很多机会,但就是因为面子没有跪下去。直到他去世的时候,我赶过去对着他的遗像磕了头。第一位师父对我的启迪很大,尤其是在学习的思路、方法和理性思维上等等,影响直到今天。经历这个跟师的过程不容易,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尤其是学传统中医的人,有过这方面的体验要好于没有。跟师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因为你是跟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既不是梦中的人,也不是一个神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就像我们今天人与人打交道一样,或者像我们夫妇之间,谈恋爱的时候很美,尤其初恋的时候更美,但为什么结婚之后不美了?因为短兵相接了,各自的特质充分展现出来。而这个时候你怎么去应对?怎么去从师?所以里面就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还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


很有幸,第一位师父我跟得最全,后来因为读研究生、读博,所以只有假期能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同吃同住,甚至同睡一张床。这种经历,今天回想起来无比珍贵,他对你的历练是方方面面的。作为一个生命,如果只有一面,而没有其他方面的话,实际上显然对我们的历练是不够的。应对光鲜的能力大家自然具足,但应对另外一个方面的能力,大家就不一定具足,确确实实是需要去学习的。


在进入第四个十年的时候(1988~1998年),读博,然后开始工作。因为这时已经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开始动起来。我们过去有个词叫“社来社去”,就是你从哪来回哪去,那个时候自主择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我在南中医读博,那一届博士有八位去了深圳,开始下海。而我没有选任何单位,所以就回到广西中医学院。虽然我是广西第一位中医博士,但学院最开始对我也没有特别的照顾。没有给你特别的关照,但也没有对你特别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确确实实自然的选择是最好的,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所以,我就觉得当时回到广西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第一位师父对我的教授很深?拿当年为赵老师产后减肥为例,对于减肥,在这之前我并没有相关的经验,赵老师是第一例。当时经过几天的思考,便觉得应该从“土”去解答。《素问·五常政大论》里讲土不及会怎样,土太过又会如何,其中便有“土曰敦阜”……所以我认为肥胖一定是和“土”有关系,按照这个思路去找古方,吃了一个月,遗憾的是一两都没减下来,赵老师那会儿都动摇了。而我的第一位师父属于理性光辉特别强的人,很多事情虽然没有做过,但只要想清楚后去做,就会有收获。所以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我,只要把事情真正想明白、想通,兑现只是时间问题……果不其然,后来赵老师在吃到一个半月的时候,体重就一天一斤往下掉。


在这阶段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是在临床,还是社会上,并且开始思索——寻找生命的意义。因为经历了师父的去世,确确实实有一段时间很迷茫、困顿,也找不到方向,但冥冥之中总是觉得人应该有一个追求,应该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如此也就打开了下一个十年,虽然没有做到四十不惑,但已经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去寻找。后来我还进藏一段时间,在藏区办了扶贫医院,也帮助了一些人。当时在藏区办扶贫医院很不容易,现在这家扶贫医院已经发展得非常壮大了,我可以说参与了它的创始。



1998到2008年,是第五个十年。我在这个十年继续去思索生命的意义,去寻找、去探求。2002到2003年,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清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过去做医生,只关注于外在,但从那时起,对生命似乎是向内开始寻找了。不过那时还谈不上有太多的感受,就中医这条路而言,基本上还是往外寻找。那会儿我对针一窍不通,没有用过针,只是在药上去寻求。疗效好,归功于自己处方能力不错,辨证水平还可以;如果疗效不好,就可能归咎于自己的临证水平不行。


在这个十年里,通过对生命的进一步认识,去了解并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患病。过去讲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实际上都隐藏在《内经》里了。尤其在内因这一块儿,之前只是流于概念,自己并没有很深的感受,更没有付诸实施。但在此阶段,我以一个医生的角度,无论是从自我的践行也好,还是对病人的指导也好,就不仅仅限于医药,而是去思考并认识疾病是怎么发生的。除了我们讲到的“风寒暑湿”,对内因的认识就更加清晰、具体,甚至是有一些感受,这样作为一个医生就确确实实不一样了。实在地讲,今天的医生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认识会非常有限,因为当我们只关注到药物,或者只关注到针这块儿的时候,你不见得真正拥有解决它的办法。很多的问题,甚至是太多的问题,真正是由内所因导致的,而它很复杂,跟你的家庭、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等等都有关系,所以这个“医”就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医了。


很有幸,在这个十年我遇到另外一位重要的师父——卢师(编者注:卢崇汉老师)。今天我仍然没有出师,还是徒弟,还在师父门下学习。通过学习,把这门学问引向社会,让更多人知道,这也是第五个十年中很重要的工作和印记。


另外很重要的是,在这个十年的末尾认识了杨师(编者注:杨海鹰老师)。可以这样讲,没有杨师,就没有三和,是杨师提出来让我们去搭建三和这样一个平台。撇开其他的指导——对生命认识的指导,仅就三和来说,没有他就没有三和的今天。2005年,也就是三和的前身——经研所(编者注: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创办成立。总而言之,这个十年对我与三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六个十年,2008到2018年,大家可能就比较熟悉了。2011年,三和正式成立。2014年,同有三和基金会正式成立。现在又是第七个十年的开始。


回首望去,觉得日子过得非常快。捋到今天,确实感到杨海鹰老师讲的,人生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所以回顾这一个个的十年,就是不同阶段的学习,不同层面的学习。像五福里的“考终命”,就是说最终的学习是及格了,还是不及格;是很满意,还是不满意;是圆满,还是非圆满;只有到那个时候你才知道。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没办法为你打分,也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打分。外人最多能打分的也仅是在表象上看,有些生命能够无疾而终——睡一觉就过去了,似乎很好,但从内在来讲不一定。有些人看起来生前被疾病折磨,但未必他就不好,所以这一刻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分。我们最深层的学习究竟学到位没有,可能那个时候自己是知道的,还有遗憾,或没有什么遗憾;含笑而去,或如何如何。


这一个一个的十年,或者说每个生命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能理清楚、理明白我们为的是什么,实际上那就好办了。如果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学习(全方位的学习,包括专业的学习)、为了实现自身的升华等等,当我们能从这个层面或尺度去考量生命,可能就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为什么要成立三和?按照浩然的提法就是教育。而教育的另一个表达就是怎样共同学习,怎样通过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而去搭建这个平台。所以从我本人来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切的时,一切的事,实际上都是你学习的可能。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有可能从世俗层面上讲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你不满意,不喜欢,甚至是抗拒的。


我们强调来三和是学“过好日子”的能力,而不一定是从世俗层面讲的你“有好日子”,有好日子谁不会过?因为每个人的生命轨迹,确确实实千差万别,所以中国文化了不起的地方也在这里:它可以把一切时、一切事中的所有元素,都能够导归到一个指向——让你生命升华的指向,实际上我们学习就是学这样的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来三和的学习是全方位的。我们成立三和书院——基金会最大的公益项目的目的就是这样,搭建这个平台的同时也是帮我们自己实现了成长,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怎样去应对、消化?是消化很好,还是消化不良?反正只要你做了,就得去扛,我们都希望能扛好了,但这就需要学习。(未完待续)


刘力红教授简介


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董事。


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




为生民立性命
为往圣继绝学
↓↓↓

相关阅读


·《刘力红|应对疫情,中医的精妙处在反求诸己》

·《刘力红 | 中医西医究竟有什么区别,兼谈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思路》

·《刘力红 | 对当前“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刘力红 | 谈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的饮食防护》

·《刘力红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常见问题的自我防护》

·《刘力红 | 对一线中医同仁的两点建议》

·《刘力红 | 深入一线后的一点思考》


作者:刘力红 

审核:黄靖  赵江滨

图片:同有三和

编发:小学僧


点“在看”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