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回顾II | 艺术史上的10件作品及其历史-哲学基础:西方篇

VOL.2853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2023年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在7月24日拉开帷幕,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艺术史上的10件作品及其历史-哲学基础:西方篇”。


第二期讲座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副教授王维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主讲。


第3讲 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原则:

从《圣马太》说起



主讲人:王维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吴怡(复旦大学哲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时间:2023年7月25日9:00-12:00

 图:米开朗基罗,《圣马太》,1503,美术学院美术馆


王维嘉老师本次讲座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基于潘诺夫斯基的《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原则》(1920年手稿,2016年被重新发现并编辑出版)和《新柏拉图主义运动与米开朗基罗》(1939),王维嘉老师分析了米开朗基罗在《圣马太》《塔代伊圆雕》《大卫》和西斯廷天顶画等作品中的平面性和单视点等风格特征,并指出:潘诺夫斯基所提出的米开朗基罗的特殊雕刻手法及其所受新柏拉图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富启发性,但仍有不足

图: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年3月30日—1968年3月14日)

然后,王维嘉老师介绍了潘诺夫斯基在《人体比例理论史反映出的风格史》(1955)中所区分的“制作”与“审美”这两条原则及其在西方艺术史中的流变,并联系了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1959)所区分的“所知”与“所见”

图:不同角度的大卫像,米开朗基罗,1504


最后,根据“所知-制作”与“所见-审美”的二分,王维嘉老师探讨了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的三种平面性(即平行于画面、平行于地面和垂直于地面)和肢体交织等特点,并提出:我们观看米开朗基罗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强烈张力,并不出于对作品人物的共情,而是因为作品对人物的再现方式本身包含了两条原则(即“所知”与“所见”)之间的张力。

图: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杨成凯、李本正、范景中译,邵宏校,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第4讲 卡拉瓦乔:那喀索斯的回响



主讲人:张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王维嘉(复旦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时间:2023年7月25日14:00-17:00



报告伊始,张晨副教授介绍了选择卡拉瓦乔的《那喀索斯》作品的缘起,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另一方面也是从2018年在罗马国立古代美术馆的展览中获得灵感。紧接着,张晨副教授对本次讲座的题目“那喀索斯的回响”进行了解释,意在探究那喀索斯在艺术史不同时期作品的对话以及它所引发的对绘画的起源、元绘画、精神分析、现代性反思的讨论



上半场讲座,张晨副教授首先从艺术史的角度对卡拉瓦乔的生平经历、巴洛克艺术、后世的卡拉瓦乔主义以及卡拉瓦乔与学院派的对抗讲起,解释了卡拉瓦乔作品辐射范围之广与卡他在20世纪之前被埋没的原因。之后,张晨副教授梳理了历史上对卡拉瓦乔《那喀索斯》归属问题的讨论,点明从图像志的分析上判断《那喀索斯》归属于卡拉瓦乔亲笔的原因。同时张晨副教授还指出了艺术理论家贝洛里、斯派克从蓝色颜料的使用和构图语言上对这件作品的归属以及断代问题进行质疑。  



张晨副教授在介绍了《那喀索斯》的基础鉴定和研究后,进入了对这幅作品的理论讨论。张晨副教授认为,从文本来源上卡拉瓦乔严谨地遵守了奥维德的《变形记》,同时但丁的《神曲》中也多次提及那喀索斯,因此《那喀索斯》是“希腊神话与基督教文本的结合,传达出了复杂的含义。其中包括对真实与虚幻的警惕,同时也有欲望的危险与道德的劝诫之意。”


随后,张晨副教授以“那喀索斯的姿势来源于哪里?”为问题的出发点,依据图像惯例搜集了了卡拉瓦乔创作前期的图像志、同时期的图像志与后期的图像志,说明其姿势可以来源于16世纪的版画作品。张晨副教授从前代、同时代的《那喀索斯》回到卡拉瓦乔的《那喀索斯》,同时也指出后世作品与卡拉瓦乔的关系,呼应了讲座的主题“那喀索斯的回响”。


下半场讲座,张晨副教授从阿尔贝蒂《论绘画》对“绘画起源”问题的讨论出发,借由老普林尼所说的:“绘画的要旨在于通过线条,勾勒人影的轮廓”的观点及《影子简史》一书,对影子、绘画起源问题、元绘画问题展开讨论。张晨副教授用米歇尔对“元图像”的定义进行说明,即“关于图像的图像,指向自身或指向其他图像的图像,表明什么是图像的图像。元图像是为了认识自身而展示自身的图像:它呈现图像的‘自我意识’”。并指出卡拉瓦乔的《那喀索斯》就是元绘画,是关于绘画的绘画。接着,张晨副教授对元图像通过图像的自我指涉所彰显的“图像的主体性”,“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核心概念”进行讨论。



随后,张晨副教授借鉴迈克尔·弗雷德《卡拉瓦乔的时刻》对《那喀索斯》的研究,讲述了卡拉瓦乔“专注性”的诞生,指出“卡拉瓦乔的时刻是非常明确的、沉浸式的时刻,体现出对艺术、绘画的专注性,也是一种反剧场性,它排除外界的观看,关注于自身”。并且张晨副教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镜像阶段对《那喀索斯》进行研究,讲述了《那喀索斯》与自恋问题、自我问题、主体性问题的关联。



报告的最后,张晨副教授在讲述完“反思现代性”专题后,提出“艺术哲学的连接方式,通过卡拉瓦乔的《那喀索斯》构建起来”的观点,并且回应了学员的线上提问,进一步解释了艺术再现、德勒兹感觉的逻辑、主体性的类型与形成路径等问题。




文稿 | 秦竩(贵州大学美术学院) 高妍(中国人民大学)

修订 | 王维嘉

编辑 | 项湛雅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