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其他

艺术点亮未来|走进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

VOL.3984⬆️点击上图观看完整宣传片⬆️“复旦的艺术研究院怎么来宏观地考察和把握当下的实质性的问题?我希望我们的研究院的研究更直接面对大家共同感受到的这些枢纽性的问题,尽可能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办法。我想这是研究院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基本定位是做一个小而精,但是有特色的一个研究机构。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新阐释和话语体系的重新建构,对于外国的现代艺术的底层逻辑和普遍规律的重新认知与研究。艺术和新兴的前沿学科将会作为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重点科研方向。哲学有一个很强的分支就是美学。与之相关的艺术哲学的研究也是整个当代艺术能够呈现的背后的精神支撑。复旦以其学术积累来推动当代艺术以及艺术史的研究,有着很强的学术保障。艺术有它自身的创造力,也有市场的需求,同时还有理论的支撑。它呈现出一个三角的关系。在此情况下,我们以哲学为支撑,建构起艺术理论、艺术哲学的支柱,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我们对于复旦艺术研究院的期望是:希望它能在复旦大学这样一个多元、多视角、跨学科的平台的基础之上,在整个学校各方面资源搭建的架构之上,来开展艺术研究。”“从策展到研究、公共教育、收藏,有意识的、探索性的、实验性的,同时能够产生出真正的思想和学术成果的艺术馆。我们的复旦艺术馆首先是服务全校的师生,是支持我们的学科建设,也依托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医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的合作。那么我们也想把这样一种跨学科的合作反映在我们将来的展览上。我们所期待的未来的展览将强调学术性,强调合作研究,并且是强调对人类文明,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我们的时代,对于我们的个体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揭示和阐发。它更像是在多重依托下的一个锚点一样。你可以把它当做当代思想文化艺术的实验场,把更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集合起来,真正形成一个思考实践的有机平台。”“凡是任何时代艺术史上有创新出现的,它有个前期阶段就是讨论。那么这里面就潜藏着研究艺术的重大价值。复旦成立艺术研究院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当代艺术有两句著名的格言:一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二是艺术让人成为人。我想这是艺术的初衷,是艺术的宗旨,也是艺术的历史使命。我们希望能够在新的时期,在这样一个艺术馆的建设,这样一个艺术研究院的建设当中,把这两个方面充分展现出来。首先,艺研院的成立将是创新发展的新引擎;第二,
2024年12月14日
其他

2023-2024学年S计划|王心语:向往的地方都会变成走过的路

VOL.3979编者按编者按:新学年奖学金评选落下帷幕,「S计划」栏目再度启航!本次「S计划」栏目将聚焦哲学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们,TA们跨越本硕博,不仅学业成绩斐然,而且活跃在多个领域,在各自的赛道上闪闪发光,展现着哲院人的独特风采。想要了解更多优秀朋辈的经验与建议,就一起来走进这些宝藏哲院人「卓越而有趣」的生活吧!本期关键词行万里路先行探索者国奖小白现实关怀从优秀走向卓越学生会主席团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王心语哲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哲学学院
2024年12月12日
其他

活动回顾 | 哲学日趣味游园会

在“哲学日”来临之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追寻本源之思,照亮现实之路”——2024年“哲学日”系列活动,该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展开,旨在传播哲学思想,让更多的人走进哲学学科,感受哲学的魅力。
2024年11月29日
其他

学院动态|哲院多名学生获评23-2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核心课程优秀助教、优秀助教团队

VOL.3823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优秀助教、优秀团队评选中,哲学学院产生了1位校级优秀助教、4位院级优秀助教,以及3支优秀团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秀助教们的风采吧!校级优秀助教姓名开课院系课程名称张可旺哲学学院《法哲学原理》导读院级优秀助教姓名开课院系课程名称李璐哲学学院《论法的精神》导读金蕾哲学学院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姜乐怀哲学学院批判性思维与论证问题荣嘉骅哲学学院《功利主义》研读优秀助教团队姓名开课院系课程名称张哲鹏、刘思妤、施尉、李璐哲学学院《论法的精神》导读朱耷锦、闫建微、张曾扬哲学学院《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张可旺、杜量、秦雯洁哲学学院《法哲学原理》导读1校级优秀助教代表获奖感言
2024年10月12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

VOL.32272023年12月24日,由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以下简称“比较研究会”)主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哲学家在全球语境中的使命与担当: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顺利举行。沪上从事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的30余位学者参会研讨交流。比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郁振华教授主持开幕式。比较研究会会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回顾了中西比较研究会从“中西”到“中外”再到“文化”的发展,重申了中西比较研究在当下的发展和重要性,指出当前中西比较研究可以关注两个新的问题:一是从中西比较的视域去考虑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是深入思考现代技术发展背后的中西价值取向问题。童世骏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波副教授主持第一场圆桌研讨。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指出,当前意识研究、生命之谜以及人工智能问题为哲学研究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契机,呼吁中国哲学研究应该和科学一体化发展,同时努力表达自己的“基因”。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樊志辉教授沿着全球化的话题细致分析了“谁的全球化以及我们在全球秩序中的位置”。他认为,以往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和知识的全球化,全球化进程按照主体角色可以分为破坏性和建设性的,而中国哲学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定位实际上是参与者兼终结者,需要大力发展中国当代哲学,构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形而上学。上海师范大学张永超教授回顾了沈清松等几位中国哲学家在全球化议题上的尝试。他认为,中国哲学家可以在全球化议题中尝试挖掘本土可普遍性的价值、对他者文明中可普遍性价值进行在地化落实以及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给出解决方案。上海大学哲学系曾海龙副教授强调将中西问题和古今问题分开。他认为,中西问题主要处理的是如何保有自己中国性的问题,而古今问题处理的是传统儒学走向现代性的问题,在处理中国式的现代性问题上应该更关注“现代性”这个共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志宏研究员主持第二场圆桌研讨。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杜保瑞教授对中国哲学中公案语录体文本的解读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禅宗哲学中的几个公案语录案例来具体说明公案语录体所强调的注重工夫、境界等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张小勇老师探讨了维柯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他认为,维柯的范畴法中最迷人的部分是诗性智慧,并详细介绍了维柯对逻辑上的必然真、理论上的可靠真以及实践上的类然真的区分。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认为,解读庄子哲学的基本维度是从道德与政治的角度出发,与孟子不同的是,庄子的哲学是以“差异”为基础,通过领悟和承认自身的局限性而保留了他者的差异性。会议现场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主持第三场圆桌研讨。上海师范大学蔡志栋副教授对自己提倡的“动作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动作哲学的目的是破除“概念、命题、推理”的模式,从而实现根本性的洞察。上海财经大学刘旻娇副教授对先秦儒家道德知识论的两种解释路径进行了阐释和评价。华东师范大学青年研究员梁逸鸿详细介绍了当代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批评,并试图从朱熹的角度对情境主义的批评进行回应。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在闭幕式环节诚挚感谢与会学者对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推进,并针对目前中国学者在全球化参与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哲学家在全球语境中的使命和担当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哲学家应该在疫情之后走出国门、努力突破自身的有限性,去关注和发现超越语境的普遍性,将中西比较研究打造成一个典范。比较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将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承办。余明锋副教授代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对沪上学者表示欢迎,并就2024年学术年会的内容与方式提出了初步构想。编辑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VOL.3225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于2023年12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顺利举办。这次会议为同仁会议,大家共同感觉到中国学术需要有学术共同体,面对元哲学、元伦理学问题形成我们中国学者自主的阐释思路。邓安庆教授在其10卷本《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所提出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因而构成了这次会议研讨的哲学基本问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近三十位学者参与了本次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编辑部、《伦理学术》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网提供了学术支持。开幕式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朱会晖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江畅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致辞。田海平教授的致辞开宗明义,说这次会议是一个美好的机缘与机遇,大家共同意识到邓安庆教授提出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是我们学者以我们自主提出的伦理学理念来展开对西方道德哲学的阐释、评价和建构,因而,我们可以围绕这个理念共同思考、相互切磋、相互质疑、相互批评、共同成长,打造既美且好的中国本土学术共同体,真切地面对学术本身。在当下的伦理学研究中,道义实存论提供了一个伦理学术展开方式的思想平台,而对此思想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就此展开学术批评。因为这一理念本身体现了伦理学术的纯粹性、普遍性、开放性、世界性、学术性、自觉性六个鲜明特色。江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聚焦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学者为伦理学基础、类型与方法提出的一个新构想,是一部“守正创新之作”,它在当下中国伦理学研究中,以其纯学术性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流行的许多研究在直接服务意识中,有丧失学术品格的危险,单纯附和某种现实需要,伦理学失去哲学批判精神,为现实服务就是空话。这使得伦理学研究普遍具有社会科学化的倾向,因而使得道德哲学变成了无形上根据的“无根的伦理学”,而“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显然是想重新建构“有根的”伦理,但伦理之根,安庆教授又不想沿着旧道德形而上学的老路去寻找,而要在伦理生活的“实存”根基从而是在实存本身的机制中来寻找,这就构成了我们今天会议的意义。付长珍教授指出,今天中国伦理学研究要在“实存”所开启的中西伦理对话形式中“开新局”,就必须有对我们本土学者提出的新思想展开真实批评和“接着讲”的能力,这是开新局能力的本有内涵。开新局要面对实存中所呈现的真实的时代命题:实践之道提出有思想密度的论题,继而作出义理通透、古今贯通的理论阐释,这样才以明晰性的思想提供一种文明互鉴的世界性“大伦理学”的可能前景,打通中西伦理学交融互通的路径。第一场研讨研讨会第一场发言报告由湖北大学李家莲教授主持。湖北大学资深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江畅的发言题目为“道义论的当代重构”。他说《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对西方伦理的精义作出了迄今最为通透的解释,这是我们能够首先达成的一个共识。他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判断是:“道义论伦理学”不像美德论和功利论伦理学那样,是一个“流派”,而只是一个人、即康德建立的独树一帜的伦理学,却构成了现代伦理学一个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范式。康德之后一直到今天,西方几乎所有伦理学家都是在批判康德道义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伦理学,而安庆教授独一无二的特色,却在于在继承康德道义论的基础上对康德道德形上学(他称之为“行而上学”)进行“道义实存论”的奠基,以此来推进康德伦理学,因而我可以说,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基本底色是康德式的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会议议程 | 2023展览史与当代策展实践论坛:(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过去三年我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我与理论、与他人的关系发言: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回应:赖非(LEAP《艺术界》杂志主编)15:05-16:35主题发言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南北哲学论坛

VOL.3219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澳门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南北哲学论坛:世界的规范性:在物理与生活之间”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成功举办。来自五校共35名师生齐聚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在两天的时间里进行了18场报告及讨论。12月16日上午,南北论坛开幕式在人文学苑2号楼B114室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王彦晶担任主持人,系主任程乐松代表北京大学在开幕式上发言。王彦晶副主任首先回顾了论坛的历史。南北哲学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于2004年发起,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及澳门大学哲学系后来分别加入,由五校哲学系轮流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论坛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五所学校的年度性高水平哲学论坛。程乐松主任代表北京大学哲学系对光临北京大学的外校学者们表示欢迎,并且感谢各兄弟院校哲学院系对于论坛的大力支持,同时,程乐松主任也期待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深入学术交流。接下来,复旦大学林晖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林远泽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姚治华教授和澳门大学张颖教授代表各自学校进行了发言,他们对北京大学的组织安排表示了感谢,同时希望南北哲学论坛成为不同代际、不同领域的哲学学者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分为四个分论坛十八场报告。分论坛一“中西比较哲学”于12月16日上午在B114召开,由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吴晓明教授和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林远泽教授分别以“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团结概念的结构转型——论黑格尔的伦理性学说与儒家礼制国理念的重建”为题进行了报告;同日下午,北京大学的韩水法教授主持了分论坛的第二部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梁家荣教授和来自复旦大学的孙向晨教授分别以“真理与在场:胡塞尔与笛卡尔的真理”“亲亲的世界: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议程 | “中国哲学家在全球语境中的使命与担当”: 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

17:45)主持: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研究会秘书长)致辞:孙向晨(复旦大学,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余明锋(同济大学)编辑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全国应用伦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VOL.3208202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12月17日上午,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全国应用伦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培养质量处副处长刘帅、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相关高校哲学院系领导等近4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应用伦理教指委主任委员、复旦大学王国豫主持会议。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徐雷代表复旦大学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应用伦理教指委工作并积极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以确保秘书处的高效运转。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对来自全国各地哲学院系代表表达了谢意,介绍了复旦大学应用伦理专业的发展情况。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刘帅提出,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奋力推进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教指委工作能力和水平。当前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重点做好加快推进质量标准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谋划学位论文评价改革和加快课程教材、实践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培养质量处副处长刘帅会上,刘帅为教指委主任委员王国豫颁发聘任证书,王国豫为秘书长及各位委员颁发聘任证书。复旦大学尹洁、中国人民大学张霄、华东师范大学张容南分别介绍本单位应用伦理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行业代表复星集团党委书记祝文魁对复星集团的概览、愿景战略、ESG的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情况做介绍。教指委秘书长复旦大学杨庆峰、委员西南大学任丑和湖南师范大学向玉乔分别就核心课程指南、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以及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编写情况作了汇报。王心竹、王恒、付长珍、伍蓉、李正风、李佃来、杨大春、周程、段伟文等教指委委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曹刚、中国科技大学刘淇、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西南大学邱德胜等专家围绕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图为会议现场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是高等教育面向科技时代的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能够分析、解决重大社会伦理问题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次会议是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于推进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相关阅读复旦大学: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第一次会议暨全国应用伦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澎湃新闻: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顺利召开编辑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2022-2023学年S计划(第9期)| 何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VOL.3202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推动科技向善!这场论坛关乎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

VOL.319912月16日,2023科技伦理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科协及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15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数字技术时代的中国科技伦理理论与实践开展交流研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出席论坛并致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王国豫分别主持开幕式与主旨报告环节。12月15日,中国科技伦理学会建设与发展专家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科协和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筹建中国科技伦理学会。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宋玉荣、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代表双方签约。去年11月,中国科协和复旦大学联合成立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合作开展科技伦理理论探索和建言咨政。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弘扬科技向善理念王进展指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弘扬科技向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发展科技伦理是积极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迫切需要,是科协组织落实党中央部署、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中国科协将积极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伦理治理中的作用,加强科技伦理学术研究,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注重科技伦理应用实践,服务国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王进展许征表示,作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一直致力于全球科技伦理在教育、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推进,不仅将科技伦理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还积极肩负咨政建言、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参与国家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探讨数字技术时代我们面临的全球性科技伦理挑战,以观念革新推动科技向善,为我国科技伦理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提供有力支撑。▲许征何以科技向善?7位专家现场分享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翟晓梅,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教授曾毅,清华大学科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兼聘教授段伟文,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先后发言。以“医学前沿技术研究与临床转化:伦理治理视域”为题,翟晓梅围绕我国中山大学黄军就教授使用CRISPR/Cas9技术首次成功修饰人类胚胎基因的案例进行了伦理上的讨论。她认为,这一工作有助于改进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其研究目的具有正当性。对于人胚研究是否有伦理越界问题,考虑到不同的人群对人类实体(Human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预告 | 2023年复旦大学——图宾根大学青年学者论坛: 哲学分论坛

VOL.31852023年12月11号至12号,复旦大学与图宾根大学联合主办一场重要的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促进哲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此次论坛在哲学学院设立专门的分会场,主要探讨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以及奥古斯丁哲学的相关主题。
2023年12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传承学养,致敬大师:全增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文献展暨座谈会顺利举办

VOL.3173全增嘏先生(1903-1984)是中国著名哲学家、首批“上海市社科大师”之一,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之后。早年曾赴美留学,归国后一度积极投身思想文化界的舞台,产生广泛影响。后执教于复旦大学长达四十余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哲学系和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贡献。2023年适逢全先生诞辰120周年,鉴于其在复旦大学学科建设、二十世纪中西文化沟通以及促进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和深远影响,复旦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及复旦大学图书馆,共同于12月5日下午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文科馆古籍特藏部举办了小型文献展及座谈会,以示纪念。全增嘏先生之子胡庆沈先生、门下学生诸人,上海市社科联,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图书馆相关教师及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始前,全增嘏先生家属胡庆沈先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薛海霞一起为全增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文献展揭幕。该文献展汇集了全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间参与的系列刊物,如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刊》、《天下月刊》和《论语》(半月刊)等,以及全先生的相关译著、哲学著作、故旧往来书信和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的工作手迹等,集中展现了全先生的现实关怀、英文造诣和贯通中西的学术成就。文献展揭幕与会嘉宾一起观看全增嘏先生的纪念视频后,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薛海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先后发表致辞。他们高度肯定了全先生对复旦大学外文系、哲学系学科建设和图书馆工作建设的重要奠基意义,强调了全先生对新中国哲学人才的培养所做出的贡献,并表示,此次纪念系列活动,既是对全先生的贡献致以敬意,亦寄望后辈复旦学人传承好全先生严谨、踏实、认真的治学理念和“手工作坊式”的教书育人精神,为复旦文科的发展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事业开创新的篇章。胡庆沈先生对大家出席父亲的纪念活动表示感谢。他表示,父亲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求学者,广泛阅读各种书籍,终生不曾懈怠。父亲也是一位爱国者,更是一位教育家,以教书育人为志业,始终尽心尽力。作为其子,会努力传承他的精神。胡庆沈先生致辞嘉宾发言阶段,曾就学于全增嘏先生门下,与其有过交集或曾在学术上受到过其深刻影响的与会嘉宾先后发言。哲学学院刘放桐教授回忆,全先生在学术上严谨认真,事事亲为,逐字逐句指导学生,并主动为年轻教师做外语提升的辅导,这些事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特别指出,参与《辞海》和《哲学大辞典》的编撰工作是全先生一生所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其贡献不容忽视。哲学学院余源培教授认为,全先生有一种凝聚的力量,不仅是学问、学术的力量,更是一种做人、品格的力量。他在复旦哲学系初创阶段,对于哲学系资料室的建设和学生培养模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自己在学生时代曾跟随全先生参与过《辞海》的编辑工作,其中所学,深刻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表示,如今对全先生的最好纪念就是将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学科建设得更好。上海市社科院哲学所的俞宣孟研究员回忆到,自己入学时全先生已是高龄,虽然几乎没有上过全先生的课,但所学主要还是来自全先生。他要求学生英文一定要学好,并会给出非常完备的参考书,这些奠定了日后做科研的基础,让自己受益终生。座谈会现场哲学学院孙承叔教授表示,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顺利发展与全先生的奠基作用密切相关。全先生的学问贯通古今中西,我们纪念他,也是为了学脉的薪火相传,希望后辈们有这种传承意识。哲学学院张庆熊教授回忆了自己参与《西方哲学史》上下册编写过程中与全先生的交往,并感谢全先生对自己学术的引导和帮助。哲学学院张汝伦教授表示自己的学术生涯受到了全先生的深刻影响。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曾读到过其翻译的康德哲学相关著作,其中磅礴气象让自己精神上受到震撼,印象深刻。后来从事教学,给学生上课,会要求学生细读精读文本,这也与全先生的影响不无关系。在全先生身上可以看到老一辈知识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和胸襟,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反思当下的人才培养,自觉砥砺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传统。哲学学院吴晓明教授表示,复旦大学哲学学科发展的好,与外哲学科的发展不无关系,与全先生等老一辈学人在学术风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奠定的基础和传统不无关系,这些都对后辈影响深远。观看文献展全先生曾经的博士生、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黄勇教授通过线上视频发言。他回顾了跟随全先生读书时的一些生活细节。他表示,全先生主张哲学的东西一定要写清楚,这对做学术研究的人而言非常重要。此外,全先生强调哲学的批判性思维、贯通中西的学术旨趣,对当前学人的学术研究也不失为重要方向性的启发。此外,全先生的学生和学术助手李莉女士、李继宗教授、陈京旋教授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同大家分享了对全先生的记忆。会议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学者就如何更好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老一辈学人的精神和学养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此次会议齐聚了全先生的家属、学生,与全先生有过交集的老一辈教授学人,以及全先生曾致力建设过的院系单位的后辈学人,实属难得。百廿年倏忽而过,斯人余言,犹在耳畔:“哲学是叫我们受智慧的指导而不要被偏见或权威所支配,因此其功用是在解放思想,是在改变武断的怪癖,是在保持人类的好奇心,使他们努力求知,以尽他们的天职。”这些语句鼓励着一代代学子,在求知、求真、求实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贡献出具有开创性的思想智慧。与会者合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孙向晨教授、副院长林晖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撰稿丨蒋玉婷编辑丨陈瀚睿校对丨王小蝶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聆听高虹故事,学习铁军精神 ——哲学学院组织师生前往临安实践参访

VOL.31662023年11月25-26日,哲学学院组织学院教师和学生骨干前往浙江临安高虹新四军纪念馆实践参访学习。临安高虹新四军纪念馆是第二批“追随总书记脚步”精品现场教学基地,有浙江乡村博物馆之称。纪念馆展示了新四军在高虹的激情岁月,既有军民鱼水深情的历史留影,又有以刘别生为代表的新四军官兵的英勇事迹。抗战爆发后,浙江临安凭借天目山之险成为浙西抗战中心。1945年初,新四军进驻临安,在这里经历了三次反顽战斗。高虹龙上村建立了新四军粮仓和被服厂。高虹的山山水水遍布了新四军的足迹,浸染了抗战烈士的鲜血!一副副图片展示了高虹儿女参军支前、帮助筹集运送军粮、用行动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赞歌。大家停留在粟裕司令员给高虹老乡的感谢信展板前,感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新四军十条军规”中“官兵平等友爱团结”、“军队与民众打成一片”更是铁军制胜的法宝。在刘别生旧居,大家聆听了这位新四军“老虎团”团长的光荣事迹。12岁参加红军,经历了四次反“围剿”,1945年3月建立临安抗日民主政府,参加了三次反顽战役,年仅30岁在新登战役中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后长眠高虹龙上村,用鲜血和生命树立了铁军丰碑。正是这些先辈英勇无畏的奉献,才推动了抗战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通过这次参访学习,大家深切感受到铁军“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正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奋斗的精神支柱。师生们表示要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第一个复旦”各项事业中担当奉献。文案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复旦PPE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经历分享(三)| 徐思成&王优雅:在基层工作中探索专业价值

VOL.3159PPE首届学生实习实践经历分享编者按:复旦大学PPE专业的首届学生已在该专业就读一年有余。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借助PPE专业的学习,依赖跨学科的背景和综合的思维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本栏目将邀请复旦大学PPE专业首届学生(2022级PPE专业本科生)分享他们的实习实践故事,让我们一起听听吧!徐思成复旦大学PPE专业2022级本科生历任校团委青年研究中心调研部副部长、2022级PPE本科生团支部书记,曾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曾任多项实践项目负责人。实习经历经济学人集团:咨询实习生中共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挂职锻炼实习生Q1请问对实习单位的选择包含着怎样的考量?政府实习和公司实习有哪些差异?我的两段实习分别去了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和经济学人做医药咨询的部门,主要是尝试了和PPE专业比较对口的两个大方向:一个是政府和公共部门,另一个是和金融相关的行业。就工作强度而言,政府实习相对轻松一些,咨询部门的实习节奏则相对更快,不过这个可能也和不同行业对实习生的定位差异有关。就实习中感觉到的专业契合度而言,我认为政府工作和我们的专业会更加契合一些。英国的PPE培养了许多政治家,但我国的国情自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我国的PPE所培养的学生可能会更倾向于进入学术界或公务员序列。徐思成在云南省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实习期间Q2请问实习给你带来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因为我做的实习并不多,也不是近乎全职的那种实习,所以相关的了解还不算太多。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实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现实。我们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其实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大学的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做学问的人,但是大多数的工作对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还是要注重知行合一。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之外,也要注意培养更多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工作能力。Q3在你看来,大学低年级实习有何利弊?如果说弊端,一方面是实习很难找(自己难以腾出时间,且用人单位偏好高年级),另一方面是即使找到了也很难接触到核心的工作,更多的是做一些边缘的辅助性的工作。好处就是,如果低年级就能找到那种能够接触到核心业务的实习,确实是很有优势的,可以尽快地了解行业,知道它需要什么能力并有意识地自我培养,也为后续参与更好的项目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Q4请问这些经验对于你在PPE专业的学习思考有哪些帮助?我认为PPE的比较优势是在培养公务员这条赛道上。金融界、产业界等的人才培养其实是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体系了,比如管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优秀的、全面的公务员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正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我国也迫切需要更多视野广阔、能力过硬的公务员。我觉得在这个方面PPE是可以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的,当然这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努力。徐思成担任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王优雅复旦大学PPE专业2022级本科生现任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副部长,曾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爱好是唱、跳、古筝、原神。Music!实习经历云南省玉溪市文化与管理局:挂职锻炼实习生实践经历农旅融合促振兴:以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寅街镇为例苍山不墨千秋画:基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建设路径研究Q1请问政务实习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最大感受有三点。第一个是基层政府工作的文件化、标准化;第二个是基层公务员工作细致谨慎,为人务实亲切。第三个是基层项目运作还有提升空间。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基层公务员的办事流程。他们的工作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尽管有些单一,但这也是为了保证工作的高效和有序。基层公务员事务办理的分工比较明确,每个科员会负责3-5个项目的对接工作,按时收集景区考核材料。当时,我5分钟左右校对完一个表格后,分配任务的姐姐反复又看了4-5遍才放心,生怕出了差错。由此可见,公务员在细节上还是精雕细琢的。另外,资源开发科的整体氛围和谐融洽,我在那里的角色,像一家大人带着的一个小朋友。科长、副科长和科员都是资深的基层公务员,不仅工作上不求全责备,而且有时会把零食分给我让我休息一会。当然,除了优点,也有美中不足。在考察云南省玉溪市景区时,我注意到有温泉旅游、山水游览、乡村旅游的尾巴工程。这让我反思,政府在开发建设中可以更加注重项目前期的收益风险评估和后期的落实,以避免浪费资源。Q2请问社会实践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最大感受是理工科和文科生都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理工科学生可以运用实用性技术推动数字化、自动化等发展,而文科学生则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国家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如果将来00后就业中能做到理工科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与政策建议,文科生综合分析后采纳并执行,那不仅是一个社会实践的小项目,国家治理也会变得更好吧。王优雅在云南省玉溪市文化与管理局挂职锻炼Q3请问这些经验对于你在PPE专业的学习思考有哪些帮助?在PPE专业学习过程中,实习和社会实践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首先,PPE专业的三个学科赋予我深层理解现实的能力。在政府实习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官员在晋升机会上功成不居、不矜不伐,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韦伯的理论。其次,乡村振兴的实践给我接触乡土气息的契机。虽然地方政府接到的往往是全国性的大政方针,但他们在推行具体政策时赤胆忠心、百折不挠、踔厉奋发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双向互动,赓续了PPE专业设立的使命,为关切现实、解释现象提供了交叉思维。最后,政治哲学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既指出了现代性的困境,又不断给出个体与国家层面改进方法的宏观指导,让我对实习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持冷静思考与应有的情感。总体而言,社会实践是除专业学习外拓展大学生活宽度的途径之一,对我来说也是管窥中国发展微观实际的一个万花筒。能从爆炸碎片般的信息中看出社会起伏的规律,也是我脚步力图到达之境。(毕竟你知道,福尔摩斯说,世界只是一条相互联系的锁链,只需看到其中几环,就能知道全貌。)如果你也对PPE感兴趣详细专业介绍请点击这里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活动预告 | 复旦佛学·雪窦读书会【第一期】:《明句论》(Prasannapadā)

VOL.3142复旦佛学·雪窦读书会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举办的研讨班性质的系列读书会。秉持以语言、文献为基础,哲学为本位的学术定位,我们将参考教学培养方案和学生现实需求,举办一系列佛教研究相关的读书会,文本选择将包括但不限于阿毗达磨、中观、唯识、量论等传统。读书会将聚焦于对佛教哲学有重要影响的古典语言文本,旨在提高学生梵、藏、汉语文本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文献学考察的基础上提升文本解读准确性,进而深入佛教哲学研究。第一期读书会将阅读《明句论》(Prasannapadā)。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2022-2023学年S计划(第7期)| 郎嘉晨: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拋却去寻春

VOL.3041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复旦PPE专业首届学生实习实践经历分享(二)| 胡嘉怡:走进真实,智识探索之旅

VOL.3137PPE首届学生实习实践经历分享编者按:复旦大学PPE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已在该专业就读一年有余。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借助PPE专业的学习,依赖跨学科的学科背景和综合的思维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本栏目将邀请复旦大学PPE专业首届学生(2022级PPE专业本科生)分享他们的实习实践故事,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胡嘉怡复旦大学PPE专业2022级本科生历任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登山探险协会及南山谷协会学生骨干,曾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等荣誉,参与多项实践项目(项目三次入选十佳提名)。实践项目国内外拔尖人才整体培养机制探索黑龙江梧桐河农场学校支教“吉林长胜村的老人们”公益摄影活动Q1在两年来各种各样的实践项目中,你对哪些印象最为深刻、最想要与大家分享?印象最深的,是国内外拔尖人才整体培养机制探索,黑龙江梧桐河农场学校支教、“吉林长胜村的老人们”公益摄影活动这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通过对海外顶尖高校就读的优秀学生和哲院有海外教育教学背景的教师进行以访谈为主的调研,对国内外高校的培养体系与培养机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理念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为复旦提供经验,助力“第一个复旦”建设。第二个项目中,我们为孩子们带来趣味性课程,意在引发孩子们向外探索广阔世界、向内找寻真实自我的热情,同时每个人也担任“导师”,构建了与同学和家长的长期联系。第三个项目聚焦东北乡村的现状和民生保障,我们走进长白山脚下的长胜村,调查农村老人的养老和医保政策,与老人们深度交流,回溯时代变迁下的个人生命历程;另一方面,建立公益摄影坊,为乡村老人免费提供拍、修、印、裱一条龙的专业摄影服务,对焦耄耋银发,留存雪村时光。Q2请问你选择去做这些实践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两方面因素。首先是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真的感兴趣、真的觉得是个问题的问题。案头研究往往不能给我们足够的信息与角度,此时就需要“走出去”,从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答案。进入复旦不久时,我就对部分课程的教学侧重与评价机制感到不解,自然便会好奇海内外其他高校的培养体系的差异和师生实际体验,于是便开始了调研。再比如,有段时间接触的文献和专业课内容都集中于中国乡村,历经了时代浮沉的东北农村更是相当复杂的议题,自然引发了对其现状的关注,加之有好些东北的好朋友就相约一块去探索。另外,则是“想要做些什么”这种内心里很朴素的冲动。拘泥在学校的象牙塔里,对实际现实的理解不免留于想象、局限于自身有限生命经历的认知,要接地气、真正了解中国实际就要走出去,去做实际的事,去支教、去做公益服务、去田野调查,去关注和帮助具体的人。采访对象覆盖各学历层次和海内外顶尖高校师生Q3在你看来,社会实践对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意义?第一,就是满足好奇心,解决或部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第二,加深对社会实际的认知,扩充个人有限的生命经历。东北农村失落的土地上,年轻的血液向外泵发汇入人海,许多这样年迈的小村庄慢吞吞地消磨着波澜不惊的日子。在极速发展的时代,长胜村就像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标本,通过实践,我有幸成为见证过它的年轻的参与者,深感走入实地、走进现实的重要性。再例如,支教中教授心理学和建筑学的课程,感受到孩子们的反馈特别热烈积极,所展现的灵气和聪慧完全不亚于大城市长大的同龄人,在与孩子和家长沟通过程中对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现状有了实际的了解,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此前对教育的观点。实际上,不超过一年的、没有实际资源投入的项目都很难真的有何实质增益,丢出去的石子能激起一点涟漪都是好的情况了。实践真正的影响力还在于实践者本身,如果你在做你真的想了解的事且勤于思考,它会给你带来精神上、认知上的蜕变,这种体验是非常珍贵的。Q4可以给一些关于实践开展的建议吗?我认为就是聚焦自己真的想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关注实践的本质,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接近还原实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改变。立项和报告是督促自己整理思路成果、体系化开展实践的助推器,但一定不是目的本身,所以写不完、做不完也没关系,放轻松,享受假期,珍惜与世界的每一次交手。在长胜村的冬天Q5实践研究的经历为你在PPE专业的日常学习产生了怎样的新启发或新思考?我个人感觉,学术探索和实践研究的逻辑是一样的,出于好奇心去考察一个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运用统计分析等工具和专业理论,构建合理的逻辑来理解现实、参与现实。平时学业中只要有心,也有很多与现实紧密相接的研究契机。假期里我通过田野调查搜集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考察了近30年来雨崩村组织形式和分配制度的逻辑关系与渐变历程,试图探讨如何在一个乡村社会内平衡个体和共同体利益,以实现可持续的旅游扶贫。该研究的灵感纯粹来自于朋友雨崩村徒步时发现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后来不断发展成了我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论文。再例如,俄乌舆论战期间,我对比分析了莫斯科和基辅的竞争性的话语体系,通过简单计量试图探析战略叙事接受与外交政策“成功”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研究实际上所采用的方法和涉及的理论都是跨学科的,这是非常自然的结果。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我们需要多样的工具、理论和方法,历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脱离具体问题而谈学科融合毫无意义。标榜自己为PPE学生,而只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在我看来,便是又陷入了另一种桎梏。进入这样的专业实际上更代表着一种立场,不被现代学科体系所局限,期待以更多元、包容、全面客观的视角,以获取整全的识知。在2023年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前一天,我刚离开特拉维夫落地上海,非常幸运。在新月沃地的这段时间,我去了从罗马到十字军东征到奥斯曼的遗址,去了以色列和叙利亚黎巴嫩的边境,拜访了不同的宗教圣地和博物馆,读了相关的书与资料,每天都在高浓度地扩充原有认知。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眼见为实更好的探索契机了。这学期的繁荣与贫困研讨课、国际关系等PPE专业课都从不同角度触及了巴以冲突和该地区的复杂态势,我又进一步获得了专业角度的分析和切入方法。这些经历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学术从来都不应只是象牙塔里的一厢情愿,要切实地走出去,接触真实、复杂、多元的世界,才能问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与当下。我想,PPE项目的初衷也是这样,培养一批理性冷静、有能力、有现实感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单纯的思想者,更是行动者,面向未来,能在自己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最后想分享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句话:Three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会议议程 | 第十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

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论坛议程转载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编辑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2022-2023学年S计划(第6期)| 乔泓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VOL.3131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会议议程 | 现代外国哲学研讨会暨《现代西方哲学》新书座谈会

哲(复旦大学)11:00-11:20胡塞尔与布兰顿对单称词项的两种分析:从替换与变更分析单称词项语义规则的两条经验道路毛家骥(深圳大学)11:20-11:40爱的虚己运动:论马里翁的情爱之思滕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复旦PPE专业首届学生实习实践经历分享(一)| 周杨:在广袤世界中寻求共识与增量

VOL.3125PPE首届学生实习实践经历编者按:复旦大学PPE专业的首届学生已在该专业就读一年有余。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借助PPE专业的学习,依赖跨学科的背景和综合的思维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本栏目将邀请复旦大学PPE专业首届学生(2022级PPE专业本科生)分享他们的实习实践故事,让我们一起听听吧!周杨复旦大学PPE专业2022级本科生历任22级PPE班级团支书、任重书院自管会新媒体部门部长,舆图社及摄影协会副社长,曾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复旦大学优秀团干部等荣誉。实习经历江苏省如皋市委组织部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圆桌会议 | 爱与共同体 ——奥古斯丁及其影响史

上午9:30-10:00活动开幕及合影10:00-10:30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走进学科 | 2023年第十七届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哲学篇:面向未来的哲学

VOL.31112023年11月16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哲学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哲学日”来临之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行“2023年‘哲学日’系列活动——于微末洞察显著,以哲学澄明生活”,该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展开,旨在传播哲学思想,让更多的人走进哲学学科,感受哲学的魅力。本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为复旦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走进学科”系列活动之一。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2022-2023学年S计划(第5期)| 胡可欣:一棵肆意生长的树

VOL.3109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相伯研讨班第14期 | 认知责备:内涵与价值

VOL.3095为促进国内外哲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呈现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特设立相伯研讨班。该研讨班取名“相伯”,旨在纪念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继承其“自由研究,自主立人”精神。相伯研讨班以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师生为主体,依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将会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报告研究成果,开展学术研讨,汇聚思想潮流,促成学科发展。相伯研讨班
2023年11月11日
其他

在中西哲学之间——张汝伦先生七十寿庆暨《〈中庸〉前传》新书研讨会综述

VOL.30962023年10月27-29日,张汝伦先生七十寿庆暨《〈中庸〉前传》新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主题为“在中西哲学之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近四十所高校、研究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郭晓东教授主持。在开幕致辞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教授总结回顾了张汝伦先生在复旦的从教生涯,指出“中西哲学之间”体现了张汝伦先生一贯的为学主张,哲学不分东西,而是关乎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指出,中西哲学互动的不对称性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建立的背景,张汝伦先生从西方哲学进入中国哲学、现代思想转向古典哲学、历史解释走向理论阐发,是当代思想创造性研究的典范。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以“学兼中西”概括张汝伦先生的为学生涯,指出张汝伦先生在中西哲学之“间”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中也体现出了鲜活、饱满的生命力,洋溢着仁的精神。随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汝伦先生在以“从已发未发谈起”为题的主旨报告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哲学自觉意识、创新意识高涨,是当代思想创发的一大契机。而哲学是普遍的,其首先是哲学,然后才有中西哲学之分,因此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当避免考古式的对象化态度以及对西方哲学的无反思比附,而要回到最根本的哲学问题维度上,唯此才能诞生真正的思想。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在中西哲学之间”的主题,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热烈讨论。1
2023年11月11日
其他

复旦PPE首届学生国奖得主 | 吴冰洋: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VOL.2390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相伯研讨班第13期 | Why Univalence Matters

VOL.3048为促进国内外哲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呈现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特设立相伯研讨班。该研讨班取名“相伯”,旨在纪念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继承其“自由研究,自主立人”精神。相伯研讨班以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师生为主体,依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将会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报告研究成果,开展学术研讨,汇聚思想潮流,促成学科发展。相伯研讨班
2023年10月28日
其他

学院资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党员大会

VOL.30432023年10月10日下午16:00,哲学学院党员大会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二教学楼2201顺利召开。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耿昭华主持,学院教职工党员、退休党员与学生党员参加本次会议,共同选举产生出席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代表人选。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耿昭华指出,召开第十六次党代会,是我校广大共产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中,做好代表选举工作是开好党代会的基础。随后,耿昭华宣读了学校关于同意哲学学院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并介绍了本次党员大会的四项议程。与会党员一致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并同意邓安庆担任总监票人,陈伟、王晓萍、鲁绍臣担任监票人,指定吴猛为总计票人,蒋玉婷、王晓红、高雅洁、吴一鸣、隋艺菲、张辉同志为计票人。紧接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代表候选人名单。经过支部推荐、学院汇总,酝酿产生了3名出席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为张双利、耿昭华、袁新(以姓氏笔画为序)。会议一致表决通过候选人名单。随后,大会以无记名差额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张双利、耿昭华同志担任哲学学院出席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代表。会上,到场师生共同观看学习了视频《复旦三十年(1978-2008):我们的校园回忆》,在大时代的春秋岁月中感受复旦校园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领略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复旦大学的巨大变革。三十年奋发,三十载荣光。通过视频的观看学习,大家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体会到复旦大学的校情校史与优良传统,心中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油然而生,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与壮丽前景也更有信心。文案|林子淳摄影|于明志编辑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研究”论坛 | 当代视野下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史

(8:30-8:55)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3主持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方致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学院要闻|浙江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一行来访哲学学院

VOL.3003与会人员合影2023年10月9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佛学院院长、雪窦山资圣禅寺方丈怡藏法师,全国青联委员、闽南佛学院副院长、《海潮音》副主编弘来法师,浙江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兼教务长持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教授、《中国佛学》执行编审思和法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定源法师等应邀来访哲学学院,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教授、副院长林晖教授、副院长徐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郁喆隽副教授、傅新毅教授及院长助理祁涛副教授等热情接待了来访者一行。新闻速递张双利院长发言在傅新毅教授简要地介绍了宗教学系与各佛学院的交流合作情况后,张双利院长对怡藏法师、弘来法师等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达了与各佛学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深入合作的期望,宗教学系副主任郁喆隽副教授介绍了宗教学系的整体情况、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着重介绍了宗教学系人才培养的成果和制度优势,随后林晖副院长介绍了针对宗教界人士的研究生特招项目的情况。怡藏法师发言此次会谈主要围绕学术研究、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几个方面展开。张双利院长提出进一步推动宗教学教学实践项目,夯实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宗教的现实状况。这一提议受到了怡藏法师的高度赞同,并表示希望深入推进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合作,特别是在慈氏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傅新毅教授补充说,作为双方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慈氏学系列教材的初稿可望在年底前完成。弘来法师发言弘来法师指出,最近获批并公开发行的《海潮音》期刊,是切实推动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发挥佛道教在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中的文化优势,希望能就此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有全方位的战略性合作。张双利院长表示,复旦大学学科齐全,拥有相关领域的各类人才,可以整合哲学学院各系科以及其他相关院系的资源来共同开展合作。傅新毅教授总结最后,傅新毅教授对本次会谈作了总结,希望能够联动教界,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学科建设,培养能够顺应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宗教学人才。撰稿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预告丨复旦大学2024年应用伦理专业硕士招生宣讲会

VOL.2998复旦大学应用伦理专业于2022年获批设立,2023年已招收首届学生,2024年将继续开展招生培养工作。为了让志愿报考应用伦理专业的考生能更好地了解专业方向及相关报考事项,学院拟召开复旦大学2024年应用伦理专业硕士招生宣讲会,为考生详细介绍项目情况、招生方向与特色及其他报考注意事项。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相伯研讨班·第十一期 | 整合信息理论与意识的“经验”研究

Studies等刊发文。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主持人简介顾知巍顾知巍,中欧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知觉哲学、心灵哲学、虚构对象等。评论人简介
2023年10月4日
其他

复旦大学劳模微电影丨吴晓明:始终赤诚 一如少年

VOL.2975在复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新时期的复旦人树立了学习榜样。他们就是——劳动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21年起,复旦大学工会联合各基层单位拍摄劳模系列微电影,致力于讲好劳模故事、复旦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家精神,集中展现复旦劳模风采,激励和引导广大复旦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育人智慧,秉持躬耕态度,勤修仁爱之心,树立弘道追求,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更坚定,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切实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潜心教书育人、培养栋梁之才的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复旦力量。本年度,复旦大学劳模微电影《吴晓明:始终赤诚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每周书介丨邓安庆主编:《伦理学术14——斯多亚主义与现代伦理困境(上)》

VOL.2969“每周书介”栏目将在每周向大家推荐一本哲学学院老师的出版图书或由哲院老师参与编著、译著或由哲学学院组织出版的图书。同时,为更好的引导阅读,我们也将向你推荐相关采访、书籍序言等精彩文章。如果你有好的读书感想、随笔,都可以联系我们进行投稿。本周书介为你带来《伦理学术——斯多亚主义与现代伦理困境(上)》(总第14期)01期刊信息主编:邓安庆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9月02主编简介邓安庆,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百所人文学科重点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中心西方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黑格尔著作集》(20卷理论著作版)常务副主编,《伦理学术》丛刊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德国哲学和伦理学,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主要代表作有《谢林》(1995,台北)《施莱尔马赫》(1997台北)《叔本华》(1999(台北),《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之重审》(2013年人民出版社)等,目前正在出版《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10卷本,其中“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日前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翻译西方哲学经典著作10本:主要有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导读本2013年)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2008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2016年)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90篇。03目录【主编导读】世邓安庆【原典首发】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复旦大学“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美德与幸福”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VOL.29612023年9月16日至17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承办了“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美德与幸福”国际研讨会,会议有幸邀请了来自日本、香港及内地的近20位学者,围绕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中的美德与幸福的传统问题、前沿动态与应用热点等作了精彩报告,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集体合照9月16日回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贺腾老师主持了开幕式。他首先向与会的各位学者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简短的开幕式致辞结束后,正式进入报告与讨论环节,由北海道大学近藤智彦(Tomohiko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会议预告 | 全球伦理国际会议

Robbins11:10-11:40從友愛到團結——論全球倫理的道德基礎报告人:林遠澤11:40-12:10Global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系友资讯 | 哲学学院系友胡卫列出任司法部副部长

VOL.2932“系友启航去哪儿”栏目School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顺利举行

VOL.2913▲哲学学院2023级开学典礼现场9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光华楼西主楼13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典礼由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耿昭华主持,哲学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来自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兄弟院系的应用伦理专业导师,来自各附属医院及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伦理行业导师,以及哲学学院全体2023级学生一同参加。典礼现场共有320人,这是哲学学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开学典礼。教师介绍典礼伊始,全体师生起立唱响国歌。随后,党委书记袁新一一介绍了到场的学院老师,增进了新同学对学院老师的了解。▲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介绍学院教师院长致辞张双利院长代表学院欢迎2023级新生同学,希望大家在哲学学习过程中自觉传承复旦哲学学院的优秀学术传统,重原著、懂源头、知前沿,积极参与复旦哲学学院的理论创新事业,在哲学已经不再被边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更要静下心来专注于培养面对事情本身的哲学思考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最后,张院长还表示哲学学院的生活不仅是学术的,同样是多彩的,她鼓励大家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致辞一路陪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大学的生活离不开良师益友的帮助与指引。学院精心选配了一支优秀的导师和辅导员团队,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指点迷津。副院长徐波、副院长尹洁、党委书记袁新分别为本科生导师、应用伦理专硕班专业导师/行业导师、新任辅导员/班主任颁发了聘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波、尹洁为导师队伍颁发聘书(滑动查看)▲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为新任辅导员、班主任颁发聘书贺腾老师作为学院教师代表、2023级本科新生班导师为新生寄语。贺老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阐释了哲学对个人学习和生活态度的积极影响,以及哲学所发挥的实际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他以一首词鼓励我们泰然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哲学学院青年教师贺腾发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伍蓉老师作为行业导师代表发言,她指出哲学和医学密切相关、彼此贯通,而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点的开设正表明了学院将目光聚焦在需要迫切解决的科技人伦问题之上,对于培养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伍蓉老师发言致敬教师正值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精神,致敬老师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学院向教师代表贺腾老师和伍蓉老师献上礼物和花束,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哲学学院为教师代表献上花束学生感言典礼还邀请到新生代表,分享他们来到复旦哲院的初心与期许。本科新生代表陈熙远讲述了自己在迷茫之时,哲学给予他的慰藉和指引。他表示哲学是一门反思的事业,希望我们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挺身而出,走在时代之前、直面时代之问,以自身的智慧回馈社会,做一流学问、成一流事业。▲哲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熙远发言政治学、经济学、哲学(PPE)专业学生代表赵士萱讲述了自己从社会科学试验班走向PPE专业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PPE专业的看法,他认为哲学提供逻辑范畴与思维方式,政治学提供政治框架和生存规律,经济学提供量化工具以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三者的融合贯通,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成长为新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全方面人才。▲哲学学院2023级PPE本科生赵士萱发言硕士新生代表牛慧彬分享了自己与复旦宗教学结缘的故事,倡导不同专业的同学不因学科壁垒而故步自封,而应当积极相互交流,正如条条江河汇入大海,迸发出不同思想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哲学学院2023级学术硕士生代表牛慧彬发言应用伦理专硕代表周璇讲述了自己从与哲学几乎毫无联系,到与哲学结下深厚友谊的人生经历,倡导同学们关注人类,关注世界,独立思考,希望大家在哲学学习中收获英雄式的无畏和更为清醒稳定的内核,愿这门充满魅力的学科,给予大家生生呼吸的创造力。▲哲学学院2023级应用伦理专硕周璇发言博士新生代表蔡思涵分享了自己对哲学的热情,以及他进入复旦哲学专业的故事,他认为学术要敢于提出真问题而不是假的问题,在急剧变化的时代,要用绵密的理性之思,回答生命与时代的真正关切。▲哲学学院2023级博士生蔡思涵发言期许未来学生代表发言完毕后,全体新生在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执行主席李安然的带领下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传达出同学们迎接崭新的校园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展现了哲院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入学宣誓典礼最后,全体师生齐唱校歌,哲学学院2023级学生开学典礼圆满结束。▲齐唱校歌祝愿哲学学院2023级新同学学业顺利、学有所成,传承学院“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的精神传统,在哲学学习的道路上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成长为“自由而有力”的哲院人!摄影
2023年9月5日
其他

哲学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任命宣布大会圆满召开

VOL.29088月30日下午,哲学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任命宣布大会暨新学期全院教师大会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会议室顺利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虎出席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袁新主持。宣读任命决定会上,周虎部长宣读学校党委关于哲学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任命决定:任命张双利为哲学学院院长,兼任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任命林晖、尹洁、徐波为哲学学院副院长。周虎代表学校组织部向学院上一届领导班子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敬意,向全院教职工对换届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祝愿新一届领导班子接力跑好新征程,带领学院继往开来、再续华章。▲周虎部长宣读决定上一届领导班子发言孙向晨教授代表上一届领导班子发言。他对学院全体教师对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不计个人得失的倾力奉献,以及对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表达诚挚感谢。他表示,在过去履职的12年间,学院始终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念,相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将会实现更为出色、更为包容、更为多元的状态,迈向新的发展台阶。▲孙向晨教授代表上一届领导班子发言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张双利院长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她向校领导、学院班子及全院教师给予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也对未来学院发展进行了展望。她表示,复旦哲学在几代学人的不懈积累下、在几届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下,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学界声誉,未来将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布局,在落实学术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切实形成学科建设的引领力量。新一届领导班子将与全院教师共同守护好学院优良传统,紧抓机遇、踔厉奋进。▲张双利院长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学校党委发言陈志敏副校长代表学校党委发言。他指出,哲学学院上一届领导班子勇于担当、勤勉尽责,全院教师团结奋进,推进复旦哲学学科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学科布局、学术成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创新性突破。他代表学校党委向上一届领导班子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敬意。他表示,复旦哲学一直是学校文科建设重镇、是复旦“双一流”学科发展的主力军。他对哲学学院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围绕“大哲学”格局,根植中国大地、突出复旦特色、面向国际对话,推动学科创新发展;二是聚焦师资力量,加强人才梯队规划,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三是发挥复旦优势,抓好本研教学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哲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坚持班子建设,以集体力量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带领学院师生团结奋进。他强调,新一届领导班子要以高度的紧迫感,坚持目标导向、系统谋划改革发展,带领全院教师为建成“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哲学学科而不懈奋斗,在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新征程中作出引领性贡献。▲陈志敏副校长代表学校党委发言学院党委发言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表示,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成立对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对哲学学院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转型,学院党委将大力支持新一届行政班子的工作,并将和新一届行政班子一道,努力为把哲学学科建成一流学科,把哲学学院建成一流学院而努力奋斗!▲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发言乘风破浪立潮头,继往开来谱新篇。面向新征程,哲学学院师生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必将团结一致、踔厉奋发,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加坚实有力的奋进步伐,在“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的道路上,共同谱写哲学事业发展新篇章。文字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迎新日回顾 | 你好,新同学!

VOL.2904编者按:2023年8月26日至27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2023级新生。学院老师、辅导员和志愿者同学们热情地欢迎这些新同学的到来,期待在新的起点与他们一同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研究生新生报到为了迎接2023级的研究生新生,学院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份哲学家系列新生礼包,其中包括帆布袋、冰箱贴、卡套等,所有礼物都是哲院原创出品,研究生会也为新生准备了贴纸、手灯以及研究生会风采展示宣传折页,希望新生们更快融入哲院大家庭。在报到注册、领取材料后,新生们拿着哲院文创KT板和哲院吉祥物猫头鹰拍下成为复旦人、哲院人的第一张照片。报到当天,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副校长张人禾等校领导一行也来到北区体育馆迎新现场,视察今年的迎新工作开展情况,亲切慰问投入到迎新工作中的老师和志愿者同学,热烈欢迎前来报到的2023级新生。集中报到结束后,哲学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耿昭华老师,院长助理、研究生秘书于明志老师,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宋正清老师,2023级博士新生班辅导员刘超老师和2023级硕士新生班辅导员舒琴老师来到新生宿舍,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与新生们进行交流,了解新生们来到新环境中的感受与期待。在这个每年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季节,哲学学院的每一位师生都在期待着新生们的加入,相信他们将为学院带来新的活力和思想,祝愿他们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本科生新生报到哲学学院2023级本科新生报到点设于本部光华大道,新生们迎着清晨的曙光纷纷而至。2023级哲学本科班辅导员白妤佳和学生志愿者们为刚刚抵达的新生发放一卡通、致新生的第一封信、新生大礼包和任重书院院衫等物资,与大家展开了第一次的见面。新生们在树叶便签上写下了对大学生活的展望,粘贴在为本次迎新专门定制的迎新树上并合影留念。迎新树旁,“哲小鹰”也在向大家表示欢迎。通过“复旦迎新”小程序刷脸完成在线注册后,萌新们就正式成为了复旦人。报到日上午,党委书记袁新老师、党委副书记耿昭华老师、学工组长汤克凤老师、23级书院导师钱康老师和23级PPE本科班辅导员麻丽莎老师来到新生报到点问候哲院“萌新”、辅导员和志愿者们,并在迎新树留下寄语,为新生们答疑解惑。在哲院,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将为大家提供广阔空间,师友的暖心陪伴、相互支持也将成为大家成长路上的坚实依靠。祝愿新生们都能在哲院挖掘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如迎新树上所写的那般——“守护思想,引领时代”。文案
2023年8月27日
其他

哲思荟萃 | 6个暑期学校,2个博士生论坛,哲学学院2023年暑期活动大盘点!

VOL.28992023暑期活动盘点2023年暑期,哲学学院共开展6个暑期学校,2个博士生论坛,活动精彩纷呈,参与师生人数众多。一起来回顾一下吧!一、暑期学校0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第五日简报 | 202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暑期高级研修班“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传统与前沿”

VOL.28972023年8月18日,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暑期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501举办了第五日的一场专家讲座和五场青年论坛,并如期闭幕。专家报告(十二)康德法哲学中的公民概念韩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第四日简报 | 202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暑期高级研修班“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传统与前沿”

VOL.28962023年8月17日,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暑期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501举办了第四日的三场讲座。专家报告(九)自限性的激进民主: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政治方案汪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第三日简报 | 202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暑期高级研修班“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传统与前沿”

VOL.28952023年8月16日,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暑期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501举办了第三日的三场讲座。专家报告(六)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仰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议程|第四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生论坛

郑丕博(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体何以与主体化无关系——一种德勒兹式的考察刘敏达(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分会场二地点:光华西主楼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第二日简报 | 202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暑期高级研修班“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传统与前沿”

VOL.28942023年8月15日,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暑期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501举办了第二日的两场讲座,并于晚间组织了学员间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以“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为主题,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春明老师、祁涛老师和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周爱民老师协助主持。专家报告(四)从世界历史进程发掘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双重困境的出路邓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第一日简报 | 202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暑期高级研修班“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传统与前沿”

VOL.28922023年8月14日,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暑期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501成功开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祁涛老师主持了开班仪式,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明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双利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春明老师出席了本次开幕仪式。开幕式开幕仪式上,吴晓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传统和前沿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大领域。国外马克思主义历经40余年的引入和研究,在理论脉络的梳理,具体著作和理论的阐释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今天,国内学者已经能够紧跟海外最新学术前沿。此外,青年学者需要将理论扎根于深厚的传统,将前沿理论锚定在问题谱系之中,从而推动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交流互鉴。张双利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已成为汇聚青年教师和培养青年学者的重要基地。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需要时常返回到理论的根基处,理解西方哲学的学术传统,具备鲜明的问题意识。借助暑期班的机制,全国的青年学者得以聚集起来,成为学术阵地的参与者。自2020年开始举办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暑期班,历年主题均是对于传统和前沿不同层面的彰显和探索,今年暑期班力图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关主题讲深讲透。开幕式合照专家报告(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吴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