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2023学年S计划(第7期)| 郎嘉晨: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拋却去寻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4-04-18

VOL.3041

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一起来听听「卓越而有趣」的宝藏哲院人怎么说吧!


本期目标人物是......?

研究性阅读忙碌而从容清通简要植根经典 思接千古生生与造作朱子学 经典诠释 心性功夫昆曲爱好者


他是来自2022级博士的……

郎嘉晨

2022-2023学年

国家奖学金得主

郎嘉晨,浙江建德人,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现代儒学》集刊编辑。研究领域为儒家经学、宋明理学。古籍整理成果有《近思录集解》(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慎终疏节通考》(即将出版)等。在《新经学》《船山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1

请简要描述一下现在的学习生活状态,你一般怎样安排自己的一天?

最近的学习生活状态,和以往比有很大的不同。学分已经修完,博论开题也已通过,这时候更需要内生的动力来驱使自己。上午我一般待在寝室,精读原典或者写作,因为这时候效率最高,舍不得浪费。


我尽可能早起、晚吃午饭,来拖长这个阶段。到了下午,我通常会出门,或去教学楼听课,或去图书馆翻书,以至于会见师友,总之是呼吸新鲜空气,汲取新鲜知识,认识新鲜面孔。这些事都做完后,我就回到寝室,阅览一些二手研究。总体上比较紧张和忙碌,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时段的横切面,我希望尽量做到安闲和从容

2

请问你的读书习惯是什么?

由于专业的缘故,我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中国古书。阅读的方式也很传统:先做训诂和校勘,写在“地脚”;然后在“天头”抄录旧注并加案语。其中有新意的部分,我会选择录入平板的备忘录。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分门别类的札记。


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直接带出古籍点校、注释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形成专题性的研究论文。总之,可以算作一种研究性质的阅读吧。


郎嘉晨同学的书架

3

请问对于论文写作有何心得?

关于论文写作这件事,我入门很晚,不如现在的本科生。不过这两年确实写得比较勤快,从而引发了一些个人感想。最近我经常跟朋友分享马一浮先生的话:“写字要无一笔无来历,作诗要无一字无来历,说理要无一句无来历。”文献上的来源还是表面的,更深一层的要求是植根经典,思接千古,接续古圣先贤的慧命,最大程度减少杜撰,避免自我作古。


在写作风格上,我非常赞同张汝伦老师强调的“清通简要”四个字,这也是“南人之学”的特征。我眼中的理想型论文,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不蔓不枝,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无支离琐碎之弊,有絜静精微之感。否则谈不上论文,只是札记、学案或资料汇编而已。

4

学术生活中,有最受触动的书籍、理论或者经历吗?

经学、理学、玄学原典无时无刻不在打动我,自不待言。读今人书而有废寝忘食之感的,首推丁耘老师的《生生与造作》一文。记得那是在大四前的暑假,通过夏令营之后,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硬着头皮捧读这篇文章,直至天黑,我没有丝毫察觉,同时也忘记了吃饭。我是一个非常循规蹈矩的人,三百六十五天,三餐从不落下。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真正对形而上学萌发兴趣,尽管仍然朦胧,却已是转变的契机。此前我的学术兴趣,全在心性功夫和经典诠释上。


也是在那个暑假,丁老师出版了《道体学引论》。受此刺激,我决定以“朱子学道体论研究”作为我硕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


丁耘老师《道体学引论》

5

从博士阶段的视角回顾自己的本科、硕士生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你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我七年多一直在复旦求学,环境本身并无多大变化,变化的是自己的心态。回想起来,本科、硕士阶段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比如:我怎么就有眼不识泰山,没有早两年去听某某老师的课呢?我怎么就没有珍惜某些师友,直到他们退休/工作调动/升学/工作,我才开始怀念呢?我怎么就没有去听某位学者的讲座,直到他过世,我才追悔莫及呢?所以,对学弟学妹的最大建议是:开放心胸,拓展视野,珍惜学校这个平台,珍惜眼前这些师友,不要“当时只道是寻常”,“入宝山而空回”。

6

业余时间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形成这一爱好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一个刻板的人,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昆曲。听昆曲的爱好在初中时就形成了,但正式入门,则是两年前我加入复旦昆曲研习社以后的事了。曲社让我结识许多可敬可爱的师友,曲学则为我的生命打开新的天地


与我所熟悉的经学、理学、玄学一样,曲学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写字要无一笔无来历,作诗要无一字无来历,说理要无一句无来历”,度曲也要无一腔无来历。正如当代许多学者的师承可以溯源到乾嘉学术,昆曲也标榜“乾嘉传统,姑苏风范”。无论治学还是唱曲,我们都是在向历代前辈表达一种温情与敬意,不能让老祖宗的好东西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乍看之下,我的研究领域理学与我的兴趣爱好昆曲,似乎是矛盾的:一边是纯净的天理,一边是极致的人欲。其实不然。宋明理学和中国戏曲产生、发展于同一时期,如影随形,属于同一个文化母体。《琵琶记》的作者高明、《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就分别是朱子和阳明的后学,而这两部戏也正是“理学戏”和“心学戏”的典型。当然,或许这只是我化解人格分裂之焦虑的一番说辞吧!


郎嘉晨同学在昆曲研习社

下期预告…

天马行空的学术兴趣生命力量——信心、希望、意志


编辑 | 朱馨泉

采访 | 朱馨泉

审核 | 宋正清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