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议程 | 2023展览史与当代策展实践论坛:(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VOL.3223



 主题 

(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时间 

2023年12月30日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8号楼306


 联合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FAI)



论坛简介

自上世纪后半叶起,伴随着“当代艺术”这一临时命名的逐渐确立,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体系。“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与“自由的艺术”理念的绝对化,分享了惊人一致的同步节奏。由内部的历史势能、社会与文化运动所驱动的激进的中国当代艺术,既呈现出其极具原创性的历史性贡献,又实则无法自外于这一全球进程所引发的种种激变。在确立自我和走向世界的双重焦虑与渴望中,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与“当代中国艺术”的辩证视角。


进入新世纪,在迅疾变化的时代语境中,中国与全球的当代艺术则进一步显示出自身的危机。一方面,在文化-政治格局的张力中,当代艺术逐步陷于孤立的被动状态,伴随着体制化、资本化、特权化,当代艺术日益自得于某种圈子化的局部游戏,既无法通达普通人的悲欢,又割绝于更广阔的创造性领域,曾经高频交流共振的文化-艺术领域也都在分化中各自为战;另一方面,仅就中国而言,对当代艺术史的书写和叙述却面临着学科化、历史化和经典化的危险,与在重复展示中形成的刻板印象标签相应的,是历史叙述所常常局限的“传统-当代”、“官方-民间”的简化理解与阐释框架。


近年来,全球化的病症不断显形,政治分野与文化冷战日益加剧,在其所催生的“去全球化”进程中,也包含着一个日渐清晰的“去中国化”现实。与此同时,本土的中国艺术却并未有能力在自我的历史性积累上,通过对域外理论经验的批判性转化和对自身的充分开掘,建构出破局的可能性。中国当代艺术在内外钳制和主体失调中陷入了双重困境。


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真的是同一条路?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在全球语境中的遭遇?面对今天的全球性的危机与困局,如何重新将“中国”作为真实而非空泛的“方法”与“问题”,使之成为我们肉身经验的现场和观察实践的田野?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与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FAI)一直致力于当代艺术策展实践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各自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教案和经验,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此的年轻人加入到策展实践和展览史研究的队伍中来。此次论坛是两个系所围绕“策展实践与展览史研究”课程的成果,也是继2022年末举办的“全球化以来的展览实践及其当代困境”论坛之后的又一次教学、科研交流。


本次论坛旨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再次回访与重述,直面已渐固化的艺术史叙事,以及这一绵延至今的现场在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将以线下公开论坛的方式,邀请活跃在当代艺术现场的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们共聚杭州,将历史作为再想象和再创造的起点,重新探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外发生动力和演变轨迹,发掘其可能失落的历史机会与潜力,探索应对当前艺术困局的可能条件与方法。


论坛议程


12月30日  上午


01

议题一: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9:00-9:20

开幕致辞

 主持人 

卢 杰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

 致辞 

闵 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袁 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书记)



9:20-10:50

主题发言 上半场

 主持人 

蒋斐然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青年研究员)

 发言人 

被通约的经验——从1986年到1987年间的“行动”讲起

刘承臻(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


实践自由:85前后上海艺术展览的三个故事

夏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拒斥还是渴望:对90年代初海外展览的重新反思

章毅佳(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


多种可能性症候的切片——以2000年上海双年展为例

张辰璐(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


小组组员:姜怀黎莺、武丹(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吕一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感知与视觉思想研究所硕士生)


30年的移置性:对“游牧(nomadic)”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的批判——从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说起

李曼(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评议人 

贺 婧

(哲学博士,策展人、艺术评论人和杂志主编)

苏 伟

(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

11:00-12:30

主题发言 下半场

 主持人 

夏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发言人 

第三者——跨越地缘政治的中国艺术家

郑念修(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地产投资美术馆的历史脉络与今日想象:以广东时代美术馆为例

何钦雨(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生)


超越实验音乐/声音艺术:泛媒介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声音实践

杨启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


“虚幻地球村”:中国当代艺术电子游戏作品在全球化中的表达

王佳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生)


新自由与新本土:全球化境遇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两副面孔

陈展豪(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生)

 评议人 

翁子健(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

刘秀仪(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编辑)




12:30-12:45

自由讨论

 主持人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



12月30日  下午


02

议题二:在“去中国化”状况之中:困境及其可能


13:30-15:00

主题发言 上半场

 主持人 

刘 畑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组 

创作的债与帐

发言:王拓(艺术家)

回应:刘秀仪(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编辑

 第二组 

过去三年我介入的社会介入式艺术,我与理论、与他人的关系

发言: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回应:赖非(LEAP《艺术界》杂志主编)


15:05-16:35

主题发言 下半场

 主持人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

 第三组 

2008

发言:翁子健(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

回应:贺婧(哲学博士,策展人、艺术评论人和杂志主编)

 第四组 

一份问卷

发言:苏伟(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

回应:何岸(艺术家)


16:40-17:40

圆桌讨论

 主持人 

卢杰(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

 圆桌 

全体与会嘉宾



转载自“跨媒体艺术”

编辑 | 项湛雅

审核 | 杨乙嘉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