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西哲学之间——张汝伦先生七十寿庆暨《〈中庸〉前传》新书研讨会综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4-05-15

VOL.3096



2023年10月27-29日,张汝伦先生七十寿庆暨《〈中庸〉前传》新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主题为“在中西哲学之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近四十所高校、研究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郭晓东教授主持。在开幕致辞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教授总结回顾了张汝伦先生在复旦的从教生涯,指出“中西哲学之间”体现了张汝伦先生一贯的为学主张,哲学不分东西,而是关乎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指出,中西哲学互动的不对称性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建立的背景,张汝伦先生从西方哲学进入中国哲学、现代思想转向古典哲学、历史解释走向理论阐发,是当代思想创造性研究的典范。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以“学兼中西”概括张汝伦先生的为学生涯,指出张汝伦先生在中西哲学之“间”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中也体现出了鲜活、饱满的生命力,洋溢着仁的精神。



随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汝伦先生在以“从已发未发谈起”为题的主旨报告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哲学自觉意识、创新意识高涨,是当代思想创发的一大契机。而哲学是普遍的,其首先是哲学,然后才有中西哲学之分,因此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当避免考古式的对象化态度以及对西方哲学的无反思比附,而要回到最根本的哲学问题维度上,唯此才能诞生真正的思想。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在中西哲学之间”的主题,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热烈讨论。



1 《〈中庸〉前传》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庸〉前传》涵摄了关于当代中国哲学自我创构的多项议题,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广泛讨论。北京大学哲学系章启群教授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本书的意义,认为其对于哲学之普遍性、中国哲学之合法性、中西古今哲学的对接与传承等议题都有着重要价值。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将张汝伦先生的工作置于“重估一切传统、重申古今之变”的背景下,指出《〈中庸〉前传》带着哲学的问题去俯视中西哲学的划分,是面向问题、献祭给思想的作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李耀南教授以“普遍性”、“整体性”、“终极性”三个概念标示张汝伦先生对哲学的理解,并探讨了如何用传统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来建构新的中国哲学或哲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郭美华教授指出,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仍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围绕人当下的实际生存,才能形成真正开放的新视野、新可能,并对现代性作出更深刻的批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唐文明教授认为,《〈中庸〉前传》讨论了中国哲学的起点、诞生、特质,以“超越”来标志中国哲学是一大创见;并围绕“象”、“绝地天通”、“一元论”等议题对中国哲学的特质作了探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林宏星教授认为,除了新的创造和打造,原无所谓“传统”,能够针对现实问题发言,才能真正使中国哲学传统丰盛起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丁耘教授指出当前中国思想界论“天”大体可分为天下、天道、天命三重面向,而张汝伦先生的独到贡献集中体现为对主体性哲学的突破,是对中国思想开端的哲学性澄清。


2 《中庸》文本与思想研究

对《中庸》文本的解读和阐释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热点。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指出,《中庸》“诚”的概念及其理论应该置于心性论、精神哲学和境界形而上学的思想脉络和理论范式中予以阐释和把握。山东大学易学及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安梧教授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下反思了“逆向格义”,指出存在与价值的和合性要优先于思维与存在的一致性。湘潭大学哲学系张晚林教授认为,《中庸》以“中”释“仁”、以“庸”释其发用,将法则性实存的“仁”上升为了本体宇宙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田丰教授对“道不远人”章作了绎读,认为“忠恕之道”是在具有差异的人己、身份、立场与情境之间己的往复调适,在当代仍有其意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益鑫副教授围绕“中庸”的理念、历史与实践三个层面,指出《中庸》全篇紧扣“中庸之道”展开,是一篇思想系统、结构缜密的道学著作。


《中庸》作为一部经典,在思想史上发挥的影响同样得到了较多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苟东锋副教授围绕《中庸》和《五行》分析了子思由“知贤”而“尊贤”的思想,揭示其中自内而外的成德路向。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孙逸超老师分析了朱子对“天命之谓性”的注解和思考,指出二程将“性”扩展到天地万物,而朱子对此进行了新的整合。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畅教授梳理了明代思想家对“诚者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和“至诚前知”的解释,并探讨了其中的形上学意蕴和政教意义。


3  中国哲学其他议题

除《中庸》研究外,与会学者还围绕先秦两汉思想、魏晋思想、宋元明清思想、现代新儒学等其他中国哲学领域,作了丰富而充分的探讨。


在先秦两汉儒学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教授以对“形”、“质”的交替侧重为线索,梳理了自殷周到汉代的文化精神特质,认为《周易》为汉文化奠定了精神方向。苏州大学哲学系周可真教授指出先秦儒家的“三才(材)”思想以天地化育万物的宇宙观为哲学基础,通过制度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建设达成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和谐。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杰副教授梳理今古文经学对先秦经学的两重争论,指出儒家既是前轴心时代文明最全面的继承者,也是轴心时代最终形塑经学的集大成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郭永秉教授指出,孟子有关人性与物性不同的思想可能来自于《性自命出》,“敦性者故也”可能是思孟学派所提倡的一种利用故志、故典对民性进行培育的观念。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松老师解析了“博学而笃志”章,认为求知活动做得纯粹、做得地道,本身就透显仁;求知活动做到心不外驰、做到由体起用,本身就是仁之表现。复旦大学历史系邓秉元教授剖析了墨学与子路一系儒学的精神联系,并对《论语·子路篇》的大旨作了蠡测,指出子路的政事之学可以代表“旧法世传之史”在春秋晚期的现实形态。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张亚东老师指出,刘歆建构起完备的《左传》诠释体系,由此《左传》才由尘封的古本文献和史实记录,真正上升为《春秋》之传。上海大学哲学系袁晓晶副教授认为,以“四心”为根基的道德直觉主义使孟子政治哲学含有直觉主义之倾向,这构成了后世儒学制度化与儒学权威化之间的一种张力。


道家思想是张汝伦先生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讨论热点,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赵卫国教授指出,从生命主体之“游”的视角看,游与乐是同构的,在当下之“游”中所展开的生命意向关联将人之乐、游之乐和鱼之乐有差异地相勾连而直接同一。上海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聂保平副教授认为,先秦儒道的“万物”首先描述实然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次指向其无限性,在此基础上的不同强调既能折射论说者的思想趣向,也能作为读者省思自身的镜像。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黄子洵老师认为,“言无言”是使言“去隐”的尝试,卮言容物且开向无限,从以我观物升华为以道观物、以道齐物,使万物皆可游无穷。上海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张璟老师根据黄老帛书“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提出“天道呈现为自然法”的核心命题,揭示作为天道法度与自然秩序的自然法观念。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才清华副教授分析了《老子》从整全出发的概念发明、关于世界作为整全的预设以及对整全理想状态的追求,论证《老子》之为哲学文本的内在理据。


在宋元明清思想方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梳理了中国哲学“体”的几层含义,并重点分析了王船山“体”的概念,指出王船山是从本体论向宇宙论的回归,在总体上有去形上化的特征,主张万有皆实。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谷继明教授指出,惠栋以六经的“推情合性”义为生知安行之学,以理学的克治工夫论为困知勉行之学,由此统合汉学和宋学,与戴震及其后学的性情论思路有较大差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邓辉教授指出王船山的“人之独”唯有人之为人之人才可以实现,这是对中国传统以来“天地以人为贵”的观念所作的系统发扬。中山大学哲学系张洪义老师认为,延平“理会分殊”与朱子“格物穷理”应分立为积累“分殊之理”的两条典型进路,它们之间的异同与互动能解释后世理学对此问题上争论的原因。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刘海鹏老师指出,王夫之批判佛老学说中的主体主义倾向,然在其学说的展开主要是从类主体的角度来体察天人、人我、物我关系,从而又陷入到主体主义中。


在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方面,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傅杰教授介绍了和辻哲郎的孔子视角,指出其在对《论语》进行文本分析、哲理分析的同时,还以诗人的眼光来欣赏《论语》、以哲人的心灵来体悟《论语》。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李彬老师指出,“天人关系”始终是宋明理学家思考问题的基本视域,工夫论的主旨是“去主体性”,从工夫论而非道德哲学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宋明理学。


4 西方哲学

在西方哲学视域下,与会学者围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及近现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解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知识论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德国古典哲学是张汝伦先生深耕多年的领域,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王志宏副教授梳理了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指出黑格尔重新发掘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辨维度,亚里士多德哲学其实是以广博的经验材料为前提的思辨哲学。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庄振华教授认为应将“世界历史”概念置于世界深层次的逻辑(“绝对必然性”)及其自我实现这一“天人之际”的枢纽地位来考察。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倪剑青副教授围绕《精神现象学》,探讨了黑格尔的命题理论和普通逻辑命题的区别,指出其命题理论是反表象、反心理主义的,精神现象学是对心理主义的最终残余形式的克服之路。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罗久副教授认为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不是为了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而是要承认科学知识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从而为绝对无条件者的存在保留地盘。湘潭大学哲学系邢长江老师指出黑格尔美学的内核是形而上学,而后者也使得前者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判然有别,因为它重申了艺术审美本身所应该具备的真理性追求。


在西方解释学研究方面,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荆晶副教授认为,伽达默尔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误解反而表明其哲学诠释学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真正继承,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都是事情本身、即存在本身的过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韩潮教授指出,在施特劳斯思想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海德格尔或生存论式的“前科学意趣”的阶段,只有在《霍布斯的政治科学》写作完成之后,施特劳斯才真正摆脱了海德格尔。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桦副研究员认为,狄尔泰的精神科学涉及到了个体性在这个世界如何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这不是一种理论哲学,也不是流俗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而是某种生命的艺术,是对兰克的个体性原则的合理的改造。


在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与美学方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唐浩教授探讨了安斯康姆意义上的实践知识,指出专注于自己的行动是实践性自我意识的一种施展,这种施展能够成就实践性自我知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姜维端老师从《拉凯斯篇》切入,探讨了苏格拉底和勇敢的关系,指出如果没有具身性所指涉的现实维度,所有知识都是导致混乱与误解的抽象思维与教条。浙江科技大学中文系于云副教授从气氛美学的角度对阿伦特政治理论思想进行了重新的把握,结合时代氛围,揭示出阿伦特如何能勇敢地去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世界。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栾俊老师从皮罗主义视角考察了休谟的信念理论,认为休谟不是保守主义者,也非典型的自由主义者,而是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怀疑的启蒙者”。上海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王寅丽副教授从努斯鲍姆的进路出发,认为合宜社会的各种良好政治原则要保持稳定,就要培养以爱为核心的政治情感,并通过教育和公共政治文化来培养“扩大的同情”。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辛谷副研究员指出,尼采对主体概念的克服在于没有主体却充满主体性的“视角主义”,旧形而上学信赖的中立观察者似的、理性的、稳定的“主体”只是一种杜撰。


5 中西比较

除了对中西哲学的直接研究外,一些学者也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相关思想议题进行了阐发和讨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申小龙教授指出,中文是纵向思维、是在非线性中实现线性思维,并认为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一整套汉语分析的原则、方法、程序,有必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或严格限定其科学价值,以使语言分析越来越接近中国人的语文感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尹洁教授诉诸早期儒家非生物主义的阴阳区分,同时借由男性怀孕权的类思想实验,揭示出早期儒家的形而上学立场有可能为当代平等与多元价值主张提供一种非生物性、非本质主义的思想源泉。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陈焱副教授指出,不同于康德式的、以背景与形式化为主要特征的绝对空间,先秦哲人的属性式空间观通过道的非空间性与器的空间性之间的差别,揭示了更为宽广的意义世界。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研究所魏建武副教授通过对“忠恕之道”命题推导,阐发了其所蕴含的一贯性原理:作为主体尊重作为客体的他者与作为客体忠实作为主体的此在的一贯性。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方玉教授认为从德性伦理学来看,“至诚无息”呈现出儒家实践理性的根源与本体;“诚者自成”展现出儒家实践理性的意义与价值,“合内外之道”意味着德性何以自成目的性。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胡湘农老师认为,《孟子》称赞舜“封象有庳”、“窃负而逃”,不是因为偏袒亲属绝对正确,而是舜出于适当的歉疚感,为自己行为中所包含的负面因素寻求补救。上海大学哲学系曾海龙副教授指出,超越于自然与现象的观念图景,既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渊源,也使现代政教秩序得以构建,而中国古典思想则对超越性存在者及其存在没有兴趣。




报告结束之后,进行了本次会议的特设环节,即以“中国哲学发展前景的展望”为主题的座谈。座谈由尹洁教授主持。张汝伦教授指出,要清理西方哲学的概念和范式,用中国思想资源来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建立中国现代哲学的基础,并强调了中西兼通的重要性以及哲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唐文明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文明如何成功地化解了佛教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基督教—现代性文明的挑战,指出要深入学习西方的哲学和宗教,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丁耘教授揭示了中西方的交往是建立在西方的优势和霸权的基础上的,这导致中国的哲学和文化被边缘化和异化,呼吁要破除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重新审视西方的概念和范式,寻找中国哲学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孙向晨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思想脉络和传统,也有留待进一步展开的空间和潜力,期待中国哲学能够基于自身的反思,对现代性的问题做出有意义的回应和贡献,提供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思想框架和出发点。


在闭幕式上,张汝伦先生作了最后总结,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及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中国哲学发展前景提出了宏大、美好的展望,并对与会来宾、会务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供稿 | 张毅凡

编辑 | 杨珮北樱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