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回顾Ⅳ | 艺术史上的10件作品及其历史-哲学基础:西方篇
VOL.2855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2023年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在7月24日拉开帷幕,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艺术史上的10件作品及其历史-哲学基础:西方篇”。
第四期讲座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晨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沈语冰主讲。
第7讲
马奈的丐帮三哲
主讲人:刘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陈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2023年7月27日9:00-12:00
讲座伊始刘晨老师提出每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哲学家骨子里都是一个艺术家,而每一个富于观察力的艺术家骨子里都是一个哲学家。本次刘晨老师的讨论涉及马奈的三件作品即“丐帮三哲”(Manet’s Philosophers),这三件不可分割的作品分别刻画了三位处在社会边缘衣衫褴褛的哲人(philosopher)形象,尽管他们并不能称之为哲学家,但是在马奈的心中他们仍然是philosopher,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马奈所创作出来的三位“哲人”,马奈通过他们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潜藏在浮华和热闹底下的更加真实的巴黎。
上半场刘晨老师首先对哲学家和哲人进行区分,以哲学家尼采与斯宾诺莎为例引出马奈笔下处在社会边缘的哲人。接下来刘晨老师梳理了历史中哲人以组合的形式出现的传统,并提出问题:这组作品在马奈所有作品中甚至印象主义中都是格格不入的,那么为何马奈创作了这样的三位哲人呢?
1865年33岁的马奈遇到了挫折。19世纪的巴黎民众还不能适应《奥林匹亚》(Olympia)和《士兵嘲笑耶稣》(Jesus Mocked by the Soldiers)这样模棱两可的作品,马奈因此出走前往西班牙,在普拉多美术馆最让他难忘的是两幅出自委拉斯开兹的“哲人”——《伊索》(Aesop)和《梅尼普斯》(Menippus)。
《奥林匹亚》,爱德华·马奈
1863, oil on canvas, 130x190cm
Musée d'Orsay, Paris
《士兵嘲笑耶稣》,爱德华.马奈
1865, oil on canvas, 190.8x148.3cm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接下来刘晨老师分析了伊索与梅尼普斯成对出现的原因,同时对比分析委拉斯开兹与鲁本斯的所创作的两对尺寸相仿(鲁本斯的略窄)的“哲人”画的不同,指出了委拉斯开兹不加美化地创作这两幅叫花子模样的“哲人”画并将其放置在皇家别墅的原因。哲学与贫穷挂钩成为一种传统的文艺修辞范式。
下半场中刘晨老师首先以“配对哲人的对偶”问题展开分析,解读委拉斯开兹是如何表现伊索与梅尼普斯这一全新的配对哲人的对偶。不光是以表情与姿态进行对比映射二人的心理,而更多是在于他们共同地以贫贱的身份对于哲学的“祛魅”。
接下来回到马奈的时代,刘晨老师提出对于此时的艺术家们而言更加吸引他们的是画作本身的品质与趣味。在西班牙的旅行马奈终于看到委拉斯开兹《伊索》和《梅尼普斯》的原作。“丐帮三哲”中有两幅皆以“乞丐”命名。刘晨老师通过对三幅作品进行详细的图像分析指出马奈学习到了委拉斯开兹的灵魂,在他的笔下这些“哲人”同样拥有着某种罕见的洞察力。
《穿斗篷的乞丐》,爱德华.马奈
1865/67, oil on canvas, 187.7x109.9cm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乞丐与牡蛎》,爱德华.马奈
1865/67, oil on canvas, 188.0x111.0cm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拾破烂的人》,爱德华.马奈
c.1865-1870, oil on canvas, 194.9x130.8cm
Norton Simon Museum, Pasadena
马奈画完“丐帮三哲”与《饮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凑成一组,冠名“哲人”。刘晨老师提出从表面上看,这组画与《奥林匹亚》、《士兵嘲笑耶稣》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其实马奈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让艺术的传统主题与当代生活发生关联。说他“解构”神话、宗教和哲学或许不甚准确,他也并非蓄意挑衅公众和权威,但马奈的确在拓展人们对这些概念的认知边界。《奥林匹亚》和《士兵嘲笑耶稣》不过是小试锋芒,“哲人”才成就了马奈艺术思想的锋利,而委拉斯开兹就是他的磨石。
第8讲
马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
与现代生活的美学
主讲人:沈语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主持人:孙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时间:2023年7月27日 14:00-17:00
《圣拉扎尔火车站》,爱德华.马奈,1873
沈语冰老师的讲座《<圣扎尔火车站>:马奈的绘画与现代生活的美学》从多个角度解读了马奈的油画《圣拉扎尔火车站》(La Gare Saint-Lazare)。首先,通过将马奈的名画《奥林匹亚》与提香(Tiziano Vecelli)《乌尔比诺的维纳斯》(Venere di Urbino)进行比较,沈老师揭示了马奈压缩空间错觉、将绘画还原为一个平面的方法,并进一步以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的“格子”(grids)逻辑为线索,提醒我们注意马奈诸多作品中栅栏的功能。他把这个称为“平面性:一种格林伯格式的解读”。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1534
马奈:《奥林匹亚》,1863
紧接着,沈语冰老师以法国画家德尼(Maurice Denis)为引子,提出了“物质性”这一现代主义的解读角度。通过对画作细节的展示,提醒我们注意马奈有违当时学院派绘画的惯例,大胆地暴露笔触和画布,以此强调绘画的物性本身。接下来,沈老师提出了著名的“现代性”解读角度。通过介绍马奈与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等人的交游,沈老师指出了波德莱尔著名的现代性定义在马奈厘清他自己的绘画美学中所扮演的角色。马奈被认为是“最富有波德莱尔色彩的画家”,也是最著名的“现代生活的画家”。马奈一直是波德莱尔意义上的“闲逛者”(flâneur),只不过在《圣拉扎尔火车站》中,两位主角都是名副其实的女性,也因此,沈老师断言,马奈是最早表现女闲逛者(“flâneuse”)的画家之一。就这样,在引子里,沈老师就抛出了四种解读方式:格林伯格式的解读、现代主义式的解读、波德莱尔式的解读与女性主义式解读。
卡耶博特:《欧洲桥》,1876
话风一转,沈老师通过将《圣拉扎尔火车站》与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画作中的flâneuse进行对比,提醒我们注意到两位画家作品中的同一个场址:欧洲桥(即圣拉扎尔火车站)。卡耶博特在《巴黎,雨天》(Rue de Paris, temps de pluie)中描绘了都柏林广场,而此地距圣拉扎尔火车站仅一箭之地。卡耶博特的另一幅作品《欧洲桥》则与马奈的作品直接构成场所的互文性——同一场址的不同透视角度,可以帮助观众更佳地定位马奈所画的现场。正是在这时,沈老师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即从《圣拉扎尔火车站》中小女孩所站立的位置出发,实际上不可能看到马奈位于圣彼特堡路上的工作室——尽管该工作室距离马奈创作《圣拉扎尔火车站》的现场非常近,但是马奈却将他的工作室大门画进了此画的背景中。由此,沈老师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即马奈的创作习惯(在工作室完成)与印象派的宣言(户外画法)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紧张关系。
地图上的蓝色标记应该是画作的现场,而画中模特儿维多琳·默兰头部背景中的大门即为马奈的工作室
在接下来细读画面的过程中,沈老师又一一指出了画中主要道具——把扇子、一条小狗、一串葡萄的“出处”或用典。也顺便提到了画中主要人物的模特儿——维多琳·默兰——的模特与艺术家生涯,尤其是最近二十年里默兰作品的重新发现。
再接下来,沈老师从火车、蒸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入手,考察了工业化与时间的关系在印象派画作中的呈现,特别是在马奈和莫奈作品最强烈的符号性存在。但是,沈老师的出人意料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止步于将《圣拉扎尔火车站》解释为“现代生活画像”,而是导向了一种更为深沉的诗意和生命时间的解读。
从汉斯·巴尔东·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提香到布洛涅(Valentin de Boulogne),从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到蒙克(Edvard Munch),欧洲绘画史上一个一以贯之的图像志主题是所谓“生命之轮”,即从婴幼儿、少女(或少男)、成年、暮年,直至死神的生命周期和轮回。普桑(Nicolas Poussin)的《与时间音乐共舞》(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可以视为表现这一母题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代表,其中的肥皂泡、沙漏、双面酒神及其意指都曾经出现在马奈的作品里。换言之,马奈对此一主题有着极其清晰的自我意识。在《圣拉扎尔火车站》中,那只小小的宠物狗在沉睡,它还没有“意识”;那个小女孩朝画面深处看,她在看火车,它们驰向未来;而维多琳·默兰的一生充满生命与艺术的奇遇,她似乎在看向画面外的路人,但更有可能的是,她正陷入沉思。这沉思来自她手中的书。她的手指嵌入不同的书页,显示出她正反复翻看这本书。对默兰来说,生命已成回忆。默兰怀里出生不久的小狗、小女孩伸出的左手,连同默兰的帽子在画布平面上相接,这形成了类似汉斯·巴尔东·格里恩的《人的三阶段与死神》(Die Lebensalter und der Tod)中的生命之环。沈老师指出,马奈对于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一以贯之的。
最后,沈老师提出了马奈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现象学画家这一论断。沈老师通过对马拉美等人记录下的马奈谈话的深入研究,发展了艺术史家夏皮罗(Meyer Schapiro)提出的印象派最早采用现象学态度观照世界的观点,将之追溯到马奈那里。马奈对现象的高度警醒及其想要抓取其原初感觉的冲动,正暗合了现象学的基本态度。在《圣拉扎尔火车站》中,马奈描画了朝向未来的小女孩、站台里的轨道员、欧洲桥的一部分、火车的蒸汽、逼真的葡萄…… 他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将自己高度的自发性、精湛的技术和智力上的老练融汇一体,形成了一种“稍纵即逝的快感,一种仲夏夜之梦。”
第7讲文稿 | 马妍(西安美术学院)
第8讲文稿 | 陈国森(复旦大学),孙含露(中国人民大学),沈语冰修订
编辑 | 张茜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