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周回顾1 | 公益机构分享沙龙
第二届公益文化周已经开展了几天啦,我们会给大家分享这些精彩活动的回顾~
没能到现场的同学也可以一同了解公益的精彩
公益周回顾1
公益分享沙龙
9月19日,我们有幸迎来了三位公益领域的“青年人”,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青年一代关注社会、参与公益的因由与收获。
现场同学和讲者合影
活动现场的同学们以及精美的茶歇点心
1
邬亨玫
来自壹基金的邬亨玫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她丰富的人生经历:
因为迷茫,所以希望尝试各种各样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记录剧场演出:我们这样开始》,主题与教育相关。
她加入了八年的组织——青原色:“希望大家能对文化具有觉知力”
但是---
做了那么久,困惑却越来越多:“我们留下了什么?”
她去了尼泊尔:
主要关注摄影,首先去了2015年的摄影节
看到在当地,影展遍布大街小巷,让经过的路人都可以停下来看看
筹款——公共空间的重建,同时帮助青少年教育
她认识到,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时刻,我们更要做这样的重建,而且这场影展如一场大 party,可以鼓舞人心
在发生地震不久的摄影节上,一个影像机构通过影展来进行当地的重建--
这个项目让她更加清楚,自己是希望成为一个让联结发生的人(不确定性产生更多可能性)
--所以去了壹基金的“我能实验室”
人生方向越来越清晰:
教育工作者&写作者
公益带给她的是什么呢?
建立联结
独立思考
利己利他:首先利己
影响他人
有能力过一个清醒、独立、内心充盈的人生
2
韩茵妍
807社区实验室总干事韩茵妍为同学们讲述了她在探索社区公益期间的成长经历和切身体会--
作为暨南大学的教育博士,她实习到了恩派
她的第一个全职工作来到了807创新空间
带着推动公众参与社区事务的愿望
她思考如何在社区营造社区创新空间
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社区营造”--这个词太多被用作“社区设计”
组织小且扁平化--多为年轻人,实习生
她做起了新秀社区故事馆的项目
广州大学较多--而深圳罗湖没有太多有想法的大学生聚集
她参与 MaD 的 social lab--
拉拢社区各行各业的人进入这样的智库,为深水埗的社区做咨询;在收获灵感后,回来做了故事馆的项目
共创故事馆:引导老居民以多种方式参与社区创作与表达(3馆)
她在这一路探寻中,认识到--
工作思路应采取“优势视角”--用优势应对困境,
不同年龄人的故事交流,
最后用展览呈现故事。
她告诉同学们: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其实有很多的面貌,
也可以参与进公益组织做些有趣的事情
3
吴丝
吴丝与大家畅聊她和美丽中国的故事--
她商学院毕业,第一份实习是家乡佛山的银行理财的工作
最初是姜文拍的对美丽中国的介绍视频,吸引了她
“人做出的决定,自己的环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教育和公益:“育人,遇自己”--
学生不到100个,村里留下来的多为女孩,男生大多被送到县里的学校
当时当地呈现出一种毫无生命力的状况
她和年轻人一起,集中当地村民的智慧,希望教会他们,怎么样处理和身边人的联结,怎么样与人相处
现场同学向吴丝提的问题:
Q: 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A: 教育公益是需要专业的能力;主要有两种心态需要调整:
首先我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通过美丽中国的培训课程
孤立无援的一个状态,压力需要排解——通过组织当地居民爬山、喝茶,带动当地快递的发展,来做情绪的释放。
Q: 只是去某个村子呆一点时间,真正能给村子多大的意义呢?学生没有持续性的行动,感觉效果并没有那么好吧?
A:也曾经思考过“我对那些学生有什么影响?或积极的或消极的?有没有做出什么积极的改变?”这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不要在乎太多的质疑的声音,很多事情都是有很多种因素在影响着,只要我们确保是用正确的方式在做正确的事情就可以了。
主办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社会实践中心
协办单位:
微光公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会
学勤书院Open Rain 公益组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特派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志愿者协会
再皂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项目组
美丽中国港中大(深圳)校园大使团
(排名不分先后)
策划组人员:霍英泽 王旻若 卓思涵
志愿者:王曼
文案:温玮棋
推送制作:何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