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领导力 | Day2: 藤野转型城镇
Day2 Transition Town Fujino藤野转型城镇
1
藤野简介
前几天,藤野小镇上下了雪。所以我们刚到达藤野,就看见了市内没有的,隐隐约约的残雪,空气中也弥漫着清凉和芳香。这景象似乎提醒着我们:这里和繁华的银座,涩谷,已经截然不同了。
这座美丽宁静的的藤野小镇,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
NGO Transition Japan的代表理事小山宫佳江女士为我们介绍到,藤野转型城镇建立于2008 年,是日本第一座转型城镇(Transition Town)。所谓转型城镇,是发起于在英国乡村小镇托特尼斯、扩展到全球各地的一场运动(Transition Network),由人们自发建立转型过渡型的社区:与依赖外部经济、依赖化石能源消耗的产业成长型社会不同,转型城镇的人们不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是希望通过有效活用当地资源、当地智慧,过上自给自足的、环境可持续的生活。
藤野地区如今有 8600 名左右的居民,很多都是外来移居人口。最初,当地政府推出了一项地方创生计划,吸引艺术家入住藤野地区,希望建设“艺术之城”。后来转型城镇这个概念和点子被带到这里(在本文末尾我们会对话当初的创始人之一榎本英刚先生)人们逐渐自发开始建设转型城镇。可贵的是,藤野的当地居民并不排斥这个新概念,反而采取了悦纳的态度,促进了藤野城镇的顺利建立。
在藤野转型城镇,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发聚集在一起,组成不同主题的工作小组,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活动又会孕育新的活动,参与者的热情也会感召更多人加入进来。一些不隶属于转型城镇组织的人也会在这个地区中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各种组织、个人在这个社区里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藤野转型城镇的一个活动原则是:任何人可以在想做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做多少就做多少,没有强迫也不需要勉强,开心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问道藤野转型城镇现如今最大的成果是什么时,小山女士回答道:转型城镇最大的价值是给大家带来了观念的转变,居民们一开始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到,但是通过参加活动,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就,逐渐发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做出一些改变。这种发现,代表着从自身,他人,环境中挖掘资源,进而改变生活方式,这是很可贵的。
2
万屋币
十几年前移居到藤野居住的建筑设计师池边润一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万屋币——藤野小镇上的地域货币。万屋币来自藤野转型城镇活动中思考经济与货币的活动小组。地域货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货币型,通常印刷成纸币分发,还有一种是存折型,没有实体的货币,各种交易在各自手上的存折上记录出入。
思考经济与货币的活动小组设立万屋币是为了让人们充分地发掘地域资源,关注地域经济,并且建立起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让大家能够相互支持。"万屋"的"万"(よろず)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指世间万物;他们相信万物之中都有价值,这个价值不是我们一般用金钱衡量的价值,只是需要我们发掘。
万屋币是怎么使用的呢?
首先当你加入这个社区的时候,你要在"give you give me list"上登记。这是一个邮件通信列表,在这里发出第一封邮件除了是给大家打个招呼,也介绍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列举自己能够提供什么东西、什么技能。
接下来就可以正式交易啦!例如,A需要有人帮忙送小孩上学。于是他向使用万屋币的社群邮件通信列表群发一封邮件,寻求帮助。B看到邮件后,回复A,告诉他自己可以提供帮助。这时,A再向所有人发送邮件告知自己已经有人帮忙了,谢谢大家关心。
B帮A送小孩上学后,A和B商量交易金额。A在自己手上的存折上写上这笔交易,减去相应数额,B在自己的存折上也写上这笔交易,加上相应数额。之后在对方的存折上盖章或签名。万屋币运营小组还建议大家在交易完成后,翻看对方的存折,看看对方的交易记录,这样,大家可以发现其他居民的资源和才能,也是发掘了新的资源。万屋货币的使用,让大家联系更加紧密,有了归属感,能够发掘自己和他人的特长。
万屋币作为一种社区货币十分特别,有许多特点。一个特点是,每一笔交易值多少钱,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而是由交易双方商量决定。因为"价值"这样的东西本身是不应该有一个被他人决定的标准的,重要的是交易双方的沟通与共识。
另一个特点是,存折上的"余额"可以是负的。因为万屋币的交易每次都是在双方的存折上一正一负相抵消为0,所以社区中总是有余额为正和余额为负的人存在。余额为负的人,或是支出的次数更多的人,在这个社区中同样是被欢迎的,因为这样的人被视为"擅长拜托别人"、"擅长发现别人的资源、才能",这也是一种才能,也是驱动社区里的资源被发现的重要方式。当然,如果一个人心里过意不去,希望追求收支平衡,也是被欢迎的。
3
有机午餐
我们在一间小木屋享用了来自大自然馈赠的午餐。这个小木屋看起来像个餐厅,实际上是社区里的公共会客厅,常常有活动和聚会在这里举办。
由于是秋冬季节,厨师采用的食材大多是植物的根茎。烹饪方法简洁,保留了有机食材的原始味道。这顿清爽的午餐就像是藤野小镇的一个剪影,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却让人和大自然紧密相联,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
4
悠哉游哉废料村
下午,我们参观了傍岛飞龙先生的悠哉游哉废料生态村(廃材エコビレッジゆるゆる)。
飞龙桑的生态村其实是一座他亲手用废料制作的小屋。之所以称作“村”,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村落。而是人的集合。只要来这里,跟飞龙桑说自己想当村民,都能注册成一名村民。飞龙桑说,他或者村民们会时不时在这里自发组织一些活动,也有一些为特定主题长期活动的"社团"小组,但是他认为“悠哉游哉”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大家聚在一起享受这种清闲的陪伴,就是最珍贵的体验。
在室外,有自动关门的室外厕所、利用蚯蚓分解有机物的堆肥装置、从小溪里引水、用柴火烧水的室外浴缸、酿酒缸、屋顶菜园、洗衣房等等。走到室内,更是有吧台,装饰着熊、鹿、灯球的客厅,秋千、工具房、用独木桥连接的二层空间……所有的家具和装饰都是飞龙桑收集的被丢弃的废料,经过一番修整,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飞龙先生原本是一名设计师,3.11大地震的灾难让他醒悟,人生短暂无常,不如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给了他思考能源、环境问题的契机。于是他来到藤野深山里的"极限村落"(日语「限界集落」:居民几乎为老年人、即将消逝的地方村落),买下了这里的废弃厂房,开始设计他的梦幻废料小屋。
现在他的本职工作是制作万花筒,这桩废材小屋里有他的万花筒工作室,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万花筒。透过小小的万花筒,我们欣赏到了梦幻般的图案。
飞龙先生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垃圾”或是“不被需要的东西”,只是我们暂时还未发现它们的价值而已。他的生态村就好像是一个梦,精美,魔幻,童真,欢快。我们被飞龙桑的热情和才华深深吸引,这真是难忘的经历!
5
森部参访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山脚下,听关于“森部”活动的介绍。
作为木材的杉树,曾经因为用途广泛、需求量大,被广泛种植。然而大量种植时,没有规划、没有管理,并且后来进口木材成本更低,日本国内的人工杉树林由于过密又疏于打理,一方面木材质量下降无法使用,一方面生态环境被破坏。
藤野尽管遍布森林,但也时常发生山体滑坡,人们调查后发现是过密的杉树林无法扎下深根,于是藤野转型城镇的一些会员们自发组织了名为“森部”的活动小组,通过砍掉多余的树木,养护森林,保护森林资源。
单纯地砍树是一件只有强壮的男人才能做的体力活。但是当树皮被剥,一段时间后,树干脱水,砍树就变得容易多了。剥树皮这样简单的活动,老人、小孩、女性也可以做到,于是更多的村民得以参与进来。
剥树皮的季节是夏季。森部会提前发预告,召集人们在某个时间聚集在山脚,参与剥树皮活动。到时候有意愿的人们就会自发聚集起来活动啦。聚集起来的有各式各样的居民,有些人对森林保护感兴趣,有些人只是因为享受和大家一起,边剥树皮边聊天,又轻松又开心。
山的主人还在山上用砍下的木材搭建了一个小树屋,可以供来访者露营。在山脚,他还有一个小小的加工厂,用砍下来的木材做家具。
6
藤野电力
随后,我们来到"藤野电力"的工作间,拜访了铃木俊太郎先生,了解了“藤野电力”的故事。
3.11大地震后,铃木先生居住的相模湖区域全部停电,只有利用太阳能储能的铃木先生家可以正常供电。大家因此对自家发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向铃木先生学习在家庭内使用太阳能电板蓄电、供电的方法。于是,以铃木先生为中心,一个太阳能发电小组成立了。
铃木先生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按摩师,出于兴趣,业余运营着电力小组。因为需要教授自发电的相关知识,也要给家庭安装自发电装置,没有一点物理或工程背景的铃木先生进一步上网、读书自学,还考取了相关的资质。藤野电力没有一位成员是全职的,大家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帮忙这里的工作。
藤野电力的活动主要包括两部分:(1) 工作坊:由铃木先生等三人组织。主要是教大家组装小型的发电装置。被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每一场工作坊都会提前几个月报满。现在他们的工作坊甚至被一位长期参与海外援助的小组成员带到了非洲,为那里没有电的孩子们提供夜里读书的电灯。(2) 每年为5户左右人家的房屋安装自发电装置。完全依赖太阳能自家发电与完全依赖外部电网同样都是有风险的,因此铃木先生会给家庭电路留出一部分靠电网供电,以防自发电不能正常运作。
7
对话榎本英刚先生
夕阳西下,走完所有参访点后,我们和榎本英刚先生一同,坐进了一家当地的小餐厅。大家和榎本亲切交流。
榎本先生是藤野转型城镇的创始人之一,是最初把转型城镇这个概念从欧洲带到日本的人,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建立藤野的初衷和过程。最初,他与另外两人商量想要在藤野建立转型城镇,于是他们分头与许多当地居民聊天。一年后他们在当地办了一场活动,当问到有多少人对建设一个转型城镇感兴趣时,大半的人都举起了手,于是这个项目便正式开始了。因此,榎本先生打趣地说,每当有人问他,自己想做一个活动、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时,他都会说,"find another two people"。
有同学问道,是否有意在日本进一步推广转型城镇的概念,榎本先生回答道,他们并不急于扩张。一方面,他们需要认真经营好藤野的发展,没有太多精力。另一方面,他们带着兴趣和热情去做一件事情,自然也会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过分的推广显得不必要。
另外,榎本先生介绍了他为什么选择建设转型城镇而不是他曾经在欧洲长期居住的生态村(eco village):在他的理解中,不同于生态村需要找一大块土地、从零开始建设一个村落,转型城镇所做的是发掘一个既存社区中原本存在的资源、才能,将这个既存社区的生活样式转型为更加可持续的样式。
(想要更多了解Transition Town这一运动的概念与实践的同学,可以在YouTube搜索纪录片《In Transition 2.0》)
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对于"建立转型城镇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这个问题,榎本先生回答说,没有什么困难的。他说,一个活动,"if it's not fun, it's not sustainable"。关键还是要开心,不要勉强。
榎本先生的很多观念都具有启发性,同学们收获颇丰。
8
最后
这次藤野之旅就到此结束啦,我们领略了这片净土安宁祥和的风光,也见识了许多新颖的社创理念。
乡村建设,环境保护,社区营造……这一个个议题的答案都藏在藤野转型城镇的智慧里,我们心里已经埋下了一粒粒种子,你呢?
9
Daily Vlog
#废料村 Vlog
日本藤野转型城镇
文案 / 魏雨珂(2018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排版 / 杨曦(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编辑 / 王山(早稻田大学学生、WSIC早稻田社会创新研究会发起人)
刘卓然(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罗婉玲(2016级经管学院、逸夫书院)
视频制作 / 谢梦菲(2018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摄影 / 王旻若(2019届毕业生)
日本社创训练营成员
活动策划 / SPC, CUHK-Shenzhen
Gobeyond
WSIC
ABOUT / 日本社会创新训练营简介
为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理念,拓展大学生的社会创新视野,自2018年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社会实践中心开始推出 “社会创新训练营” 项目,该项目于每学年的寒暑假举行。社会创新训练营已在上海、成都留下足迹,2019年圣诞假期期间,中心更与日本早稻田社会创新研究会合作,带同学们走出国门,来到日本东京参观学习。
2018上海社会创新训练营活动回顾
2019成都社会创新训练营活动回顾
公益领导力提升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社会实践中心开展公益领导力提升计划,为学生助理团队、各学生组织、有志于公共领域的校内学生提供交流、参访、培训、实习、就业等能力提升机会,亦提供相关资源的链接。
SPC公众号已上线,想要了解更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欢迎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