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操纵控制和自我解放
脸书因为丢失大量用户数据,成了众矢之的,人们惊讶地发现社交网络数据可以被有心人操纵,以致左右整个社会的走向,影响不可谓不大。但是,我们想想:仅仅凭着一些用户在一段时间的过时数据,就造成这样恶劣的后果,那么,脸书自己手里拥有着成亿倍的海量数据,如果脸书一旦翻了脸,我们面临的又会是什么样的世界?如果只是靠着像谷歌的座右铭“不作恶”三个字的许诺,能靠得住吗、又能靠得住多久?虽然总裁小扎信誓旦旦,说要严格审查授权开发者的行为,但是问题在于,数据就是新时代的金矿,如今各种社交网络已经无法摆脱,如果数据被黑客盗取呢?
当你拎着购物篮从超市穿过,是否意识到,两旁的货架上那些商品的摆放可是花了心思的:跟视线平齐的那些品牌是商家最希望你伸手去拿的,陈列整齐令人赏心悦目的瓶瓶罐罐是为了让你购买,靠近结账柜台的地方总是布满了打折促销的鸡肋产品……商家无处不在跟我们的潜意识做游戏,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就按着商家的设计买了一件又一件。
在如今以“买买买”为主题曲的消费主义时代,这种“消费者心理学”得到了大力研究,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次购物单的数据都会进入数据库,用来分析本地市场的畅销产品和制定促销计划。你的网购历史记录更是被用来精准地投放定向广告和相关产品推荐,亚马逊甚至号称拥有预测能力,在顾客点击“购买”之前,商品就已经在快递的路上了。就连电影排期在哪一个周末也都有算法,而且连票房都能预先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这些“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早已司空见惯,政治领域的应用也不稀奇,据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的不管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在最近几年的选举中其实都有借助数据分析而帮助竞选决策的实例。但脸书的事成为丑闻,是因为涉及了政治社会领域的恶意操纵,使得民意不再反应真正的民意,民主投票的本质也就打了折扣。
所谓消费者心理学,其实也许不应该叫做“心理学”,而应该叫“行为学”,因为它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从外部的观察中总结出来“消费者”这个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对于人类心理、情绪、欲望、思维的研究也越来越精确,结合海量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比人自己更了解自己,然而其结果是机器得以控制我们,而我们似乎无力反抗。
打开脸书和推特,我们看到的是机器认为我们应该看到的信息,而不是自己预先筛选过的信息,各种广告也无孔不入地混杂在我们所汲取的信息之间,一不小心就被它们占据了视线的注意力。我们常常批评全球化,但是在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热点信息的“全球化”却是常态,一个话题可以刷遍全网,这样,另一个方面的后果,就是你想听到的声音也被淹没在了大大小小的热门话题里。其结果,社交网络日益成为推手们兴风作浪的所在,人和人的思维和视野也越来越趋同。
我们一般认为广告是无害的,是消费社会的基石;其实不论谷歌还是脸书,都是靠着广告费才获得巨额盈利。人的社会性写在基因里,因此社交网络有能力把我们紧紧地粘在网里面,根本不能逃脱,然后再把我们的眼球出卖给各个广告商户,这个模式屡试不爽。“用户”其实就是社交网络的“产品”,而且我们是自投罗网的。我们在网上消费信息,并产出信息,在互相喂养的同时,又忠实地消费着网络主动推送到我们眼前的真真假假的信息。
信息全球化使得国家的边界形同虚设,而依照国界建立防火隔离墙的行为一概都被认为是卑鄙的控制行为。实际上,如今我们看到了,墙外的整个互联网世界也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控制行为,掌握着财富和数据的阶层对于罗网中的芸芸众生进行着超越国界的控制。假广告、假新闻,都是控制的手段,是在数据与算法的高效辅助下进行的精准控制,十有八九都是诉诸人性的阴暗和恐惧。
然而人工智能并没有自己的目的,在机器的背后仍然是人。到底,还是极少部分人在控制大多数人。社交网络表面上自诩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因为只有手里拥有数据和算法的人才拥有最高的信息传播效率,实际上成为控制的中心。因为我们把消费主义精神移植到了网络空间,所以继续像在现实世界一样,不知不觉地被熟谙消费者心理学的商家们控制了。我们如今同时看到了奥维尔《1984》所预见的真假颠倒、权力集中的世界、以及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所预见的科技高度发达、而人类沦为附庸的世界,两个世界并行交叉,令人不禁心生迷茫。而这一切,跟消费主义瓦解了人的思维精神有关,我们满足于娱乐、也就是精神世界的消费主义,不再深究。
空白的头脑当然有利于外来念头的植入。像电影《盗梦空间》里那样,在一个人的头脑深处植入一个念头,就是最有效的操纵,它让一个人以为某个想法是自己的想法、某个观念是自己的观念。对一件事,我们是不是人云亦云?是诉诸情绪的直觉反应、还是理性的思维判断?面向未来,无论断网、关闭账号、反对人工智能都不是办法,人们想要从控制中解放自己,就必须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跟消费主义做抗争,避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和行为。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生态主义 女权呼声 个人成长
屋子里的树
微信号 : treeinth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