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度沦落的结局早就写好,秘密在李彦宏的心理问题里

2016-05-05 IMP心理 心理分析


作为一手缔造百度这家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李彦宏

------------------------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文为IMP心理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近年来,百度似乎是非不断,竞价排名、出卖血友病吧主职位的诟病还没有散去,青年魏则西之死,将百度再一次推向舆论的漩涡之中。


人们说,这家公司赚的钱里带着血。


关于百度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环境,关于莆田系的影响力和背景,很多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本号已经不想再重复。要说,就说一点专业的、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李彦宏的要强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一个组织的领袖对于一个组织的精神气质、行为模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号感兴趣的是,作为一手缔造百度这家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李彦宏,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细节:N多年前,似乎是看《鲁豫有约》节目,采访李彦宏。节目中,李彦宏提到一件小时候令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就是在某次考试中,仅仅以0.1分的差距没有考到第一名,屈居第二。


当时看这个节目时,我还不懂心理分析,但是李彦宏小时候对于一次考试分数近乎夸张的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件事对于我好像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秘密,始终不时地召唤我,对于人类心理世界的好奇不断地驱使我去破译它。直到我懂得心理分析。


让我们从这个细节破译一下李彦宏的心理。


一个小孩,对于没有成为第一名有一种近乎夸张的执着,从现象上描述,我们会说,这个非常人「要强」。


不过这还没有进入他的内心,一个「要强」的人,心理上是怎么样的?


注意,一个人「要强」,绝不可能是天生的。它一定有心理上的某种理由,在他的心理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因为什么事情,才让他变得「要强」。如果这点共识都没有,本号也不建议你往下看了。


「要强」在心理上实际上意味着恐惧,恐惧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心中始终有一种无以名状、无法遏制的冲动驱动着他一定要把别人比下去。而如果比不下去,他就会感到屈辱与恐惧。


李彦宏之所以对那一次的考试失利印象如此深刻,正是因为那一次考试失利的屈辱和恐惧深深地烙印在他心里。


心理分析的一个常识是,一件事如果没有引发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是很难深刻地记忆的。


这也是为什么,领导要求我们在学习讲话时,要求「入脑入心」的原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1305hv7un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彦宏的恐惧


现在我们知道,小小的李彦宏心里一直恐惧自己不如别人。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种恐惧呢?


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小时候家庭环境不好,贫穷,或父母不和,因此被人嘲笑、鄙视,自己很自卑;


▼小时候,父母不断地灌输他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更要比别人优秀之类的观念,不听话就打骂,他做不到就有道德压力,就恐惧;


▼小时候,因为其他原因,被人嘲笑、欺侮过。


关于李彦宏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情况,公开报道的似乎不多。但是我认为,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1与3很容易让人形成自卑心理,并且产生攻击性。


而自卑心理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喜欢自我暴露,这对于一度迷上戏曲,喜欢上台表演的李彦宏来说是不存在的。


另外,强烈的攻击性在他身上也看不到。从关于他的报道看,他很少发火,自称为慢性子,以至于火会慢慢发出来。从他本人的神情上看,也没有攻击性的流露。


至于1和3那种情况下产生的「要强」,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前一段时间退役的科比同学,他在球场上赢了对方之后,还喜欢戏弄挑衅对方一下,这恰恰是攻击性的流露。


因此,我强烈怀疑,李彦宏的父母曾经不断地给他灌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比别人更加优秀之类的观念,以至于终于内化为李彦宏的一个「超我」(实际上也是一个假自我),一旦不比别人强,他就有极大的道德压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1305n1qf3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彦宏的真我


如果说,一个人的父母通过不断地给孩子灌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比别人优秀的观念,以至于在他心理上内化为一个强大的「假自我」,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真自我的弱小。


真自我弱小会导致什么?因为真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一个人缺乏真正的力量感和价值感,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无法用真自我来保护自己。换句话说,很难有一个人正常的自尊心。


正常的、而不是很变态很夸张的那种自尊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人会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不会因为利益或者压力而出卖自己的或者世界的一些可贵的东西。从竞价排名、出卖血友病吧主职位,到后来的魏则西之死事件中百度所扮演的角色来看,李彦宏恰恰缺乏的是这种自尊。


很有意思,我在搜索李彦宏事迹的时候,发现另外一件事,佐证了我的这一判断。


这也是对于李彦宏本人命运非常关键的一件事。在李彦宏在硅谷小小地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开始享受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一些花花草草,怡情养性。


我对李彦宏的这一行为表示赞赏,心理分析揭示,一个人离自然越近,也就离真实的自我越近。本来,李彦宏小时候迷戏曲,后来的文科成绩也很好,说明他是一个感受力很不错的人,从心理结构功能的发育来说,是不错的,只不过后来被父母不断地灌输「要比别人更优秀的观念」给压抑住了,及至小有所成,能够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体验一下「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其实是对真自我回归的尝试。


不过这种尝试很快被他的老婆马东敏给打断了。


马东敏看到李彦宏侍弄一些花花草草,感觉自己嫁了一个胸无大志的男人,心里恼怒,直接拔了李彦宏的花花草草,把他赶回国创业了。


在这个过程中,李彦宏至少是在行为上没有做任何的抵抗。


作为一个有正常自尊心的人来讲,无论什么人粗暴无礼地拔掉我种的东西,首先正常的反应就是对自己尊严被侵犯的愤怒。然而李彦宏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是乖乖地回国创业了。


当然,他取得了世俗的成功,从这个角度说,马东敏的粗暴干涉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尊严来说,这仍然是粗暴的侵犯。对于李彦宏本人来说,这仍然是对外界的屈服,是真自我弱小的表现。


在此之后,可能他的真自我也没有机会继续发育。而真自我没有发育,也意味着一个人对于良知和正义保持迟钝和麻木。


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来说,对良知和正义麻木迟钝,可能仅仅影响到他个人及与之相关的极少数人的命运。而对于一个掌握巨大社会资源的人来说,良知和正义感的缺乏,是对整个社会不负责任。要强的「优等生」李彦宏,不巧正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这正是百度沦落至此的李彦宏心理上的原因。



                                                                               

今日话题



你眼中的李彦宏与百度是什么样子的?



参与方式

在文章底部评论直接留言


出品 | IMP心理(ID:xinli-fenxi)
作者 | 秋肃
整理 | 空空


猜你喜欢



关注微博:@IMP心理




IMP心理公号群上线了

欢迎大家来交流分享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我负责揭穿 你负责看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