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街头的招牌字体(二)——何藩镜头下的香港老招牌

2016-07-05 AD518 最设计

既是导演、亦是摄影师的何藩先生,一生都在香港工作,他醉心于拍摄这个城市的每一面,而拍摄最多的就是香港的市井百态,他的作品在具有历史文献般纪实性的同时,又极富创意与艺术性。在这些史诗般的照片中,无意间也记录香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广告与招牌,现AD518把这一部分照片搜集出来,供大家欣赏。


关于何藩:

何藩因拍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而闻名,成为亚洲最受喜爱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何藩1931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4岁时父亲送给他的第一个双镜头Brownie 相机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1949年,18岁的何藩跟随父母移居香港,并继续追随摄影之梦。

何藩被誉为“东方的卡蒂埃•布列松”。拍摄中,他以极大的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在其摄影作品中,几何构图和线条精心组成的背景与人物形象不期而遇。他还喜欢采用背光效果或结合烟雾、光线来营造戏剧感和氛围。海上或街头以及在太阳长长斜影照射下的灰尘弥漫的巷道和市场是他最喜欢的取景点。

何老对香港民生的热爱让他的摄影作品充满了人文气息,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苦力、商贩、卖水果蔬菜的摊贩、在街头玩耍或正在做作业的孩童、过马路的路人......正如何老自己所说:“我爱香港,我爱香港的人们。”他从没想过记录香港的建筑和纪念物,而是努力地去抓取香港的灵魂、记录香港人民的苦难和乐观。

青少年时代至28岁之前是何藩最高产的时期。当时,其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共赢得大约300项地区性及国际性大奖。他的艺术天赋在电影产业中也开始崭露头角,参演了多部影片,后来转做导演直至75岁退休。

何藩是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和摄影协会会员,新加坡、阿根廷、巴西、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摄影协会荣誉会员。在何老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曾在全世界的十多所大学内教授摄影和电影制作课程。其作品被私人或公共机构收藏,其中最著名的有:香港M+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关注最设计公众号,获取更多设计文章:

香港街头的招牌字体(一)

被遗忘的摄影大师——何藩

历届全运会的火花

日本街拍字体欣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