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中越边境 为市场保驾护航 国务委员为他们点赞......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工商局友谊工商所位于中越边境的国门一线。工商所10名同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近日,本报专门派出记者实地采访,发回来自“国门工商所”的专题报道。
2018年1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浦寨国门大厦尚艺礼品店内,中国老板周艳萍在柜台忙着整理进销货台账,越南售货员阿端用流利的中文为客人介绍商品。像他们这样,中国老板+越南员工的组合在凭祥还有很多。
浦寨国门大厦位于浦寨边民互市点,据浦寨国门口岸不足百米,阿端每天上午9点过口岸来上班,下午5点经口岸回到越南家里,路程只需要10分钟。四年边贸工作让她深切感受到,繁荣的中越边境贸易为中越两国边民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
1月29日,消费者在万通物流园内购买热带水果。
在凭祥,类似浦寨这样的边民互市点还有3个,它们和友谊关公路口岸、凭祥铁路口岸、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万通物流园等,组成凭祥重要边境贸易场所,这些场所都在凭祥市工商局友谊工商所辖区内。友谊工商所10名工作人员负责辖区110平方公里内的5388户(截至1月31日)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和日常监管工作。
1月29日,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到友谊工商所办理变更手续,13位新成员申请加入合作社。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是对凭祥区位优势的形象概括。每天像阿端这样到凭祥务工或从事边境贸易的越南人成千上万。除此之外,每年还有1万吨左右的货物,上千辆大型车辆进出凭祥各个口岸。
1月30日,货运车辆正在通过友谊关口岸货运专用通道。
距离友谊工商所15公里的友谊关是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也是“一带一路”重要通道。位于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内的友谊关口岸货运专用通道,满载机电设备、农副产品、纺织品的货车穿梭于中越两国之间,一辆辆工程机械车辆停放在保税区的货场内等候过关。凭祥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贸易、物流、加工、服务类企业的进驻。截至目前,入区企业达到220家。
位于友谊关口岸旁的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内几乎停满了大型运输车辆。与此同时不断有大型货车驶入,边境贸易红红火火。
1月29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工作人员展示为新入驻企业办理的营业执照。
据凭祥市工商局局长黄恩升介绍,为了方便市场主体就近办理登记,凭祥市工商局在友谊工商所试点,委托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同时,实行“全城通、就近办”登记模式,将原由各辖区工商所分别办理的登记业务,打破地域管辖限制,由申请人自主选择任意一工商所办理登记,实现“群众就近办、一窗通全城”,方便企业办事。
1月29日,友谊工商所所长于莉正在介绍“一照通”平台。
凭祥与越南接壤,是我国通往东盟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经过近五年的快速发展,这座西南边陲小城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陆路水果进出口岸,2017年进出口水果量达235万吨。榴莲、菠萝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万通物流园是凭祥最大的水果市场,600亩的物流园一期被分成多个区域。芒果交易区的叶勤养已从事六年边贸生意,每天他要发出100箱芒果。在百香果交易区,去年9月入驻物流园的王月恒每天有八九吨的水果从越南购进,再销往全国各地。为此,她还搭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万通物流园资产运营部副经理梁强介绍,客商和物流园签订合用后,要到友谊工商所办理营业执照,然后才能入驻展开经营。在叶勤养和王月恒租赁点从事货物装运的工人基本都是中越口岸附近的越南边民。“他们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办理手续来凭祥工作,一个搬运工一个月能赚五六千元。”友谊工商所所长于莉表示,“2017年,注册登记从事劳务派遣经营范围的企业明显增多。”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边民如何利用区位优势脱贫致富?这一直是当地政府思考的问题。于莉介绍,他们立足边境特点,强化边民合作社登记注册工作,指导边贸合作社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使边民以合作社为平台,抱团参与互市贸易。
1月29日,来自越南的工人在万通物流园内搬运货物,他每个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
2014年起,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赋予“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的优惠政策,以村委会、村屯和村民小组为主体,组织边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到边贸中,利用国家政策,集中边民、资金,以强带弱,为边民提供互市贸易的平台。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运营逐步走向正轨,互市贸易量逐步增大,发展到现在已有1616名社员。
在凭祥,像海润一样的模式得以推广。友谊工商所已登记边贸合作社11家。
1月29日,友谊工商所工作人员正在使用“一照通”平台,为企业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
2017年12月14日,国务委员王勇率国务院调研组到友谊工商所开展商事制度改革调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
《光影|印象》是本报今年推出的新版面,旨在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记录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难忘瞬间,讲述服务和监管对象群体精彩故事。 摄影是一种思想,照自内,见于外。我们鼓励您也拿起相机拍摄专题,用图片表达思想,沉淀时光。人也好,事也罢,有啥题材和线索就联系吧—— 邮箱:249789935@qq.com,电话:(010)63784490-679
(本报记者 栗世民 文并摄)
执行编辑:刘琦 编辑:栗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