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最不服输的时候,是我喜欢你的时候 | 陷入迷恋的8种表现

KY KnowYourself 2019-06-30



KY作者 / 缩飞

编辑 / KY主创们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刚从国外旅行回来。和她见面小聚时,我明显感觉到,和她交流十分费劲——她恋爱了,对方是一个和她认识长达一周的外国男性。


这种“费劲”在于,不管我和她说什么、问她什么;她都像没听懂似地答非所问、有意无意地拉扯到她的爱慕对象上。最后,她直接拉着我和我说了一晚上,那位我根本不认识的男性。


在她说完她计划移居国外追求爱情后,我问了她一句,“你爱他吗?”她说“当然”。我又问了一句,“那你知道他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吗?”她说“我不知道”。


我并不否认,可能如她所说,她是爱着对方的。但她宛如“上瘾”一般的状态,和一看就过于厚重的玫瑰色滤镜,让我开始替她担心起来。


很多人都会在即将开始一段感情、或者刚开始一段感情时,出现一种旁人看来极不理智的、痴迷于对方的状态。这种脱离理智的痴迷是从何而来的?痴迷是爱吗?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亲密关系中的痴迷。




首先,当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陷入痴迷时,可能会有以下八种表现:


1.难以控制的欲望


你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与心仪的对象开展一段罗曼蒂克的关系。而这种欲望,超出了生活中任何其他的需求。


2.关于对方的侵入式的想法


你的脑海中几乎每时每刻都浮现出那个对象的样子,和关于Ta的一切。而这些想法往往是你不能控制、自然涌出的。这些想法包括:幻想在未来与心仪对象的互动、回忆与心仪对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些幻想和回忆让自己感到无比幸福、并且更加渴望得到Ta的回应。


3.深深的恐惧


你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纵然与那个Ta的相处让自己感到害羞、兴奋、快乐,但同时也一直伴随着由于害怕心意不被接受或不被珍惜的极度恐惧感。


4.过度敏感


你对于心仪对象的一言一行都高度敏感,几乎会过度解读对方给出的每一个信号,不停地分析对方是否喜欢自己。


5.荡秋千般的情绪


“(自我感觉)Ta喜不喜欢我、有没有回应我”成为了主宰你情绪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你常常经历从上一秒的大喜到下一秒的大悲的情绪转变。


6.难以集中的注意力


你明显感觉到,对方占据了你全部的注意力和有限的认知资源。你不再有多余的精力能分配给其他人事物了,包括你的工作和生活。


7.为对方辩解


你会否认心仪对象展示出来的那些不好的、自己不喜欢的特质,并下意识地找理由为Ta开脱 。


8.莫名的不服输


如果有现实层面上的困难让你们不能在一起(比如距离),那么你不顾一切必须要和对方在一起的愿望反而会更加强烈。


如果你觉得上述表现与你的状态十分类似,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对一个人的过分痴迷 。


这种恋爱状态并不罕见。心理学家Dorothy Tennov在1979年创造了一个词汇: “limerence”(痴恋),来描述这种独一无二的爱情状态。在这种爱情状态中,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渴望着对方,为对方神魂颠倒 (Tennov, 1979)。


Limerence的本质,其实就是痴迷。在心理学上,痴迷(obsession)被定义为一种无法自控的、持续侵入的想法、画面或者感觉,并最终会带来个体强烈的不适感 (Tuckett& Levinson, 2016)。 在亲密关系的语境中,痴迷的状态就是反复的想着关于那个人的一切,渴求与其相处相爱,使Ta成为了自己每时每刻唯一关注的事情。


这种痴迷的状态,类似于成瘾——人们会对那些给自己带来强烈快感的事物,持续渴望、不断重复地获取(Fisher, 1992)。比如说常见的酒精或毒品成瘾,都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强烈快感的。当然,爱和性也有可能造成成瘾。但limerence中对于快感的渴望,并非来源于对“爱”或“性”本身的成瘾,而是对一个特定的人“上瘾” (Haward, 2017)。


Limerence并不一定是一种负面的状态,它可能只是一种充满激情,但却缺乏“亲密度”和“承诺”的爱 (Keller, 2011)。亲密度是基于长期的沟通交流、相互支持和平等的友情发展起来的。而承诺,是在为关系本身努力时建立起来的 (Keller, 2011)。换言之,亲密度和承诺需要在时间和经历的打磨中获得的。而仅有激情的痴恋,并不一定无法在后续阶段发展出亲密感承诺。


在关系尚未建立起长期的亲密度和承诺前,痴恋可以作为一种进入稳定关系前正常存在的一个阶段 (Tennov, 1979)。不过,如果痴恋过于持久,或完全不包含相匹配的亲密度和承诺,就可能成为问题。因为,健康的爱情来自于双方的付出,并且是会变化成长的;而非良性的痴迷往往是来自于单方的,且这种状态本身是相对稳定的 (Wolf, 2017)。




1.在尚未完全得到的情况下


痴迷和“完全没有得到对方”的状态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没有完全得到”可能包含两种情况:1.还没有完全确定关系;2.自己的付出没有获得相应的回应 (Roccaforte, 2017)。


这些类似于被罗曼蒂克关系对象拒绝的行为,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痛苦感。这些负面的感受会进而激活人们大脑中的与“动机、奖赏、成瘾和强烈的需求”相关的系统 (Fisher, 2010)。这个阶段中,人们大脑的活跃方式和物质成瘾中的人们类似——一种不受自我控制的渴求状态 (Wakin& Vo, 2008)。


但比物质成瘾可能还要糟糕的是,一个酒精成瘾的人并不用担心“我想喝酒的时候,酒不在了”,或者是“酒不喜欢我要离开我了”。但如果是痴迷于一个人的话,往往会有一种来源于不可控的强烈危机感和担忧。而这种危机感和担忧,本身也指向了强烈的动机和需求 (Haward, 2017)。


2. 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时


对于痴迷于心仪对象的人来说,他们的幻想 (fantasy)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己的痴迷。


这些幻想有可能是回顾性的 (retrospective):为已发生的事情和已知的人加上一层玫瑰色的滤镜,用自己的幻想强化出一个梦幻恋人。这些幻想也有可能是前瞻性(anticipatory)的:想象在完全得到心仪对象的爱之后,他们终于过上了幸福、完美的生活 (Tennov, 1979)。


不管是回顾性还是前瞻性的幻想,人们都用幻想逃避了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 (Tennov, 1979)。但这种逃避并非人们故意为之,而更多的是不自知地行为。


人们曾经遭遇过的无力面对、不想面对的重大事件,给他们留下了“未解决的感受” (unresolved feeling) (Roccaforte, 2017)。很多人在挺过这些事件后,可以完全没注意到自己还有这些“未解决的需要”。他们可以很好的生活,也可以很好的与他人展开人际关系。


但有一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能够触发 (trigger)这些“未解决的感受”。人们便将这些“未解决的需要”投射到对方身上 (Wakin& Vo, 2008)。好似只要能够和对方在一起,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就不存在了。


但,非良性痴迷的确是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


首先,过于持久强烈的痴迷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处于痴迷状态的人,醒着的时候注意力几乎都是被强烈的激情和爱恋占据的 (Wakin& Vo, 2008)。这种长时间的注意力被一个人侵占的状态,使得人们自己的生活失去平衡。


痴迷状态中的人,将自我认知、价值感和情绪绑定在单一的事情上。在个人层面上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削弱自己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功能,并忽视淡漠其他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发展 (Haward, 2017)。


其次,这种痴迷对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无益处。对于另一个人的痴迷,催生了担心、恐惧和嫉妒之情。处于痴迷状态的人会害怕对方不爱自己,或者是爱上了其他人 (Hollywood, 2017)。


在这些担忧的催使下,人们会对心仪的一方实施高度的控制行为:时时需要对方报告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活动内容;监控对方的电子设备;甚至尾随跟踪对方;还有一些其他隐秘的心理操控等等 (Hollywood, 2017)。


这种缺乏信任和自由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具备长期健康发展一段亲密关系的基本条件 (Hollywood, 2017)。处于痴迷关系中的人会各种担心失去对方和对方的爱,但唯独不会担心对方的感受。




1.焦虑的依恋类型


从概念上来说,痴迷的状态类似于焦虑依恋类型的表现 (Wolf, 2017)。焦虑的依恋类型,使得人们过度敏感于心仪对象可能会遗弃自己的蛛丝马迹。因此,人们会过度地将注意力放在对方是否会和自己在一起,或者对方是否回应了自己的心意上。实验也证明,焦虑型依恋的人们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出现痴迷的状态 (Wolf, 2017)。


焦虑的依恋类型可能来源于早年与抚养者的互动,也可能是后天在亲密关系中造成的依恋损伤。那些强烈的情感需求、高度的情感依附和对于拒绝的极端敏感,促使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痴迷(Whitebourne, 2012)。


2. 认知能力不足的人 


从认知能力上来说,容易痴迷的人可能拥有更低的认知自控力 (cognitive control),使得他们更难以控制那些侵入式的想法 (Wolf, 2017)。同时,容易痴迷的人也可能有更差的认知灵活性 (cogtive flexibility),这是一种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而迅速变化应对策略的能力 (Remijnse et al., 2013)。比如说,一个处于痴迷状态的人即使明明在工作场合,也不能很快地切换注意力到应该完成的工作事项上。


痴迷中的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于其他事物”的状态的 (Wolf, 2017)。而且这种状态也明显的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平衡和正常功能。但他们并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没有能力改变。


3. 拥有不良的认知方式的人


从认知方式来说,“全或无” (all or nothing)极端思维方式也与痴迷的状态有着联系 (Benitez, 2017)。 这种不良的思维定势,使得人们把事情简化为二元的“是或不是”或者是“好或坏”。


在陷入痴迷的状态后,人们所有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一个点上,其他生活中的存在和价值都消失了。而拥有这种“全或无”思维定势的人,也容易对于一些小细节作出极端的定论。比如说,“,一定是深深的爱着我”,“一天都没发信息给我,Ta肯定讨厌我了”,等等。


4.自我概念不清晰的人


自我概念的清晰度 (self-concept clarity)偏低的人,会将自我自我概念(“我是谁”)和自我价值与一些外部资源紧紧联系在一起,比如个人成就和社会认可。因此,人们可能会出于对自我的不确定和无价值感,而极力避免人际间的社会拒绝(Wolf, 2017)。


对于自我概念不清晰的人来说,与另一个人开展关系和获得回应,是一种“肯定”(validation)与“确认”(reassuance)自我存在和价值的重要途径 (Wolf, 2017)。因此,与他人建立关系、获得回应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这些在心仪对象处寻求“肯定和确认”的人们,会将困境视作对自己价值的测试。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困境中(不被喜爱、距离、家庭干预等),更加痴迷于对方。而这种痴迷看似为爱情付出一切,实际上却可能只是出于利己的目的。




首先,痴迷状态中的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同于寻常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智分辨自己的痴迷到底是哪一种——是关系初始阶段暂时的、普遍存在的状态;还是完全不基于“相互了解”和“双方付出”的个人幻想。


如果是后者,你可能更加需要思考这种“痴迷”究竟从何而来。但不管是哪种痴迷,如果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你可能都需要学会如何应对。


对于两人的关系:


在付出更多的热情之前,你需要先有意地促进双方的了解和付出。这要求人们停止为对方身上任何不好的地方寻找借口。打破自己的幻想,真实地了解对方。如果一个人太难看清,你也可以听取身边可信的共同朋友对于对方的评价 (Roccaforte, 2017)。


对于自己的生活:


人们需要跳出时时刻刻只有对方的世界。你可以有意地扩大交际圈,或者是更多地与家人和老朋友相聚。也可以更多地也可以练习正念冥想 (mindfulness),让自己的思绪关注于此刻和当下 (Roccaforte, 2017)。如果你总是陷入不可控的痴恋,却无法建立真实、长久的关系,你需要的是去挖掘和面对自己身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存在于过去,且持续地困扰着你。如果凭借自己的力量太艰难,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愿我们都能有节制地、有纪律地去爱。最重要的,是要真实地去爱。


以上。



References:

Benitez, J. (2017). How an ‘All or Nothing’ mentality creates an obsession with future. Bphope.

Fisher, H. (1992). Anatomy of Lov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nogamy, Adultery and Divor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Fisher, H. (2010). Reward, addic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in love. Science Daily. 

Haward, J. (2017). Can you be addicted to love? We take a look at limerence. Huffington Post. 

Hollywood, J. (2017). Confusing love with obsession? Know the warning signs. Paired Life.

Keller, K. (2011). Limerence: When is it more than heartbreak. Psychology Today. 

Remijnse, P., Heuvel, O., Nielen, M., Vriend, C., Hendriks, G., Hoogendijk, W., Uylings, H. & Veltman, D. (2013). Cognitive inflexibilit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major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neural correlates. PLoS One, 80(4), e59600.  

Roccaforte, C. (2017). Limerence and relationship-centred OCD exert a powerful grip of obsessive love. Anxiety Org.

Tennov, D. (1979). Love and Lim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 London: Scarborough House. 

Tuckett, D. & Levinson, N.A. (2016). PEP Consolidated Psychoanalytic Glossary. New York: 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 

Wakin, A. & Vo, D. B. (2008). Love-variant: The Wakin-Vo I.D.R. Model of Limerence. The Interdisciplinary-Net. 2nd Global Conference.

Wolf, N. (2017). Investigating limerence: Predictors of limerence, measure validation, and goal progress.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Whitebourne, S. K. (2012). Why Clingy parents cling. Psychology Toda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