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这4种健康心态的人,特别擅长「搞定」爱情——

月食APP KnowYourself 2023-07-25


策划、撰文 / 亓井、Koei、Ivan
编辑 / KY主创们

在心理学领域工作的这些年,我们见过很多在关系中满意或者不满意的人。有些人能够顺利实现自己在关系里的目标,而有些人却总是挣扎在各种各样的烦恼里,迟迟无法拥有理想的关系。

观察后我们发现,谈恋爱是一件特别费三观和心态的事情。那些掌握科学、合理、平稳的心态的人,更擅长应对约会、承诺、磨合等各个阶段的任务,遇到不合适的人也不会受到太长时间的影响。而心态不对的人,则在各个阶段都更容易遭遇挑战,更容易无法实现自己的亲密关系目标。

因此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今天的推文,介绍亲密关系中常见的5种错误观念和不良心态,和4种应该具备的科学的观念/心态。看完一定会让你意外的~




常见的5种错误观念/不良心态


丨误解1 总想用最短的时间确定ta是不是「对的人」 

这是特别常见的一种错误观念。很多人都在约会的前期希望尽快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不想付出机会成本、浪费时间,更害怕时间长了自己投入了更多情感而受伤。

但,这可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见钟情是存在的,但它带来的最多是一种不含承诺的迷恋感(infatuation)。甚至有研究表明,一见钟情更多是关系稳定后,两个人回头去看时,为了让关系更亲密而出现的一种认知归因。它使人无意识地混淆了初见时的记忆。研究者测量了被试第一次见潜在对象时的感觉,发现有关“爱”的亲密、激情、承诺感水平并不高,而初次见面带来的吸引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外表(Zsok, 2017)。

那么,确认一个人跟自己是否合拍,到底需要多久呢?一项对已婚夫妻的调查显示,ta们在见面后约172天后才确定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Klein & O’Brien, 2018)也就是说,人们平均会需要6个月的时间来确定ta是否是可以继续深入推进关系的Mr./Mrs. Right。

(公众号后台回复「从喜欢到恋爱」,查看喜欢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可以谈恋爱。)

丨误解2 把关系中的对方看成“让自己感觉到被爱的「工具」”

人们关于爱的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可能就是误以为“爱”就是“被爱”。

亲密关系中被物化很常见,单向或互相的都有可能发生:认为自己找对象,就是为了让对方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让对方为自己花钱、享受性、提供打发时间的消遣等等。

这种「工具人」现象的本质上是,不把对方看成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会痛苦的人,而是只强调对方片面的功能——只有对方为自己提供这种功能的时候,才认可对方是爱自己的。

这种物化关系的心态会让对方觉得自我价值被贬低,也会让自己更难投入付出和承诺,最终会让双方都对关系更不满意(Zurbriggen et al., 2011)——是的,只有自己也投入情感去付出和承诺的时候,关系才能为我们提供最好的体验。

在亲密关系相处中,一定存在一些具体的行为来表达爱意,比如赠送礼物,情绪不好时陪伴等。在健康关系中,这会自然而然发生。而当爱情附加了条件,它会让这些“爱的表达”变成被强制的义务,失去本身的情感性。

长时间将伴侣需求化或价值化,即便不是有意的,也会导致被物化的一方尊严损伤;反过来也一样,当自己被要求以各种行动去证明爱,而ta对你的在乎却没有什么积极回应时,你也会因感情的失真而感到耗竭。


丨误解3 如果互相喜欢,就会时刻期待见面,且相见一定会很开心

有些人会因为对方在一些时刻表现出需要自己的空间而生气。“你爱我就会想见我,你见到我都不开心,一定是不爱我”。其实,在亲密关系中保有个人空间,是非常正常和健康的需求。

亲密关系不等于两个个体完全的融合——那会给人带来失去自我的窒息感。只要你总体上感觉到,对方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渴望见到你,通常你们能够享受和对方一起相处的时光,就是一种很不错的关系状态。如果你发现哪怕非常偶尔对方表现出想要个人空间,都会让你抓狂和痛苦,你可能需要关注自己是否存在“关系中的控制”问题。

丨误解4 总想要先彻底修复好自己,再进入恋爱

“我一定要先把自己的问题全部解决,才有可能拥有好的亲密关系。”

有着这种心态的人,总是忽视产生爱情的契机,在自我疗愈的伪装下掩藏对关系的恐惧。Ta们可能不曾感受过好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所以会担心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伤害到别人,或被别人所伤,于是告诉自己:“先修复好自己吧。”

其实,进入到亲密关系中去,本身是修复自身的一种重要的路径。有一些问题,只会在亲密关系中暴露出来——比如说对所有人的脾气很好,唯独对另一半会很暴躁;或者平时很自信,在爱情里就会变得非常卑微、多疑等。

亲密关系能够激活我们自我中平时不太有机会被激发的一面,让我们觉察到自己压抑需求的一些创伤。我们只有在觉察到问题后才会有机会改变问题。

不是每一段关系都是为了结婚。有些关系的发生,本身就是因为你的潜意识知道你已经有机会面对一些问题而发生的。它给了你机会深度修复自己。

其实,合适的亲密关系是具有疗愈作用的。一项针对新婚夫妻的研究发现,22%的伴侣在结婚前3个月至结婚后18个月期间改变了自己的依恋取向(Crowell et al., 2002),变得更接近安全型。也许你刚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你的那些曾经让你非常痛苦的问题,都会在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丨误解5 总是在关系中评估双方的“条件”

许多人遇见心仪的人时,可能会心生胆怯,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对方。或者明明遇到了自己喜欢、对自己也好的人,却觉得对方条件不够,心里总怀有不甘。然而这是一个无意识地将自己和对方“商品化”的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把亲密关系看成市场交换的错误观念。

我们都必须承认择偶和市场交换有很大的区别:你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货品,却并不能决定自己能遇到什么样的人。你理想中的另一半或许注定不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一味强调自己的“亏损”除了会让你和对方都不快乐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此外,也不是所有人都把爱情看成条件的匹配。你觉得自己条件不如对方,对方却可能仅仅在乎你能给ta带来的感觉,这种观念也会限制你,让你错过好的亲密关系的可能。

但如果你想拥有的不是一段看重条件、注重公平的交易型感情,那么首先自己要放下评估自己和对方的念头。要相信有些人会因为你之所以是你而喜欢上你。

上文提到的这5种不良心态,其实都是「恋爱心理不成熟」的典型表现。一个恋爱心理成熟度更高的人,能够:

  • 知道如何表达需求,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 当感情出现危机时,能发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再感到迷茫
  • 懂得如何延长爱情的“保质期”,拥有令人羡慕的“神仙爱情”



应该具备的4种
科学观念/健康心态


01丨 不必在一开始掩饰自己的缺点,爱是与缺点相处

有些人在关系初期,可能会想要努力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样子,来让对方爱上自己。这很正常。但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令人讨厌的“缺点”,或者固执的、难以相处的一面。一味掩饰自己、假装自己是比真实更“好”的样子,难以持久。

不如从关系初期,就一边展示优点,一边也展示自己的缺点(倒也不必假装成比真实更坏的样子),这样对方可以在逐步做出承诺的过程中,反复考虑你的缺点是否是ta愿意包容的,从而让做出的承诺更牢固。

02丨关系中的角色是具有流动性的

角色流动,能够让亲密关系中的双方都承担责任、也都满足需求。

比如,幼稚和成熟其实是能够共存于一段关系之中的。两个人可以在关系中轮流做那个更加成熟的角色,或是做对方的小孩。再比如脆弱与坚强,在一方脆弱的时候由另一方提供保护;乐观与悲观,在一方想要摆烂的时候由另一方负责乐观和努力……等等。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关系中的角色是具有流动性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就不容易陷入僵局,不会有一方觉得很累,两个人的需求都能被照顾到。

03丨失望与冲突并非灾难,而是关系加深的表现

有句网络文学是这么说的:“攒够了失望,就可以离开了。”这句话其实有些不客观。失望在关系中的出现,首先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意味着你们关系已经突破了“互相在对方面前做好形象管理”的阶段,来到了更真实的阶段。

此时我们开始从理想化的幻想中走了出来,也拥有了与真实的对方连接的机会。请牢记,我们每个人都会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情侣。两个人一起生活本就是困难的,真实的连接才会更加牢固。


04丨爱的确能存在很多年,只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生活中对爱情和婚姻悲观的人,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加常见。Ta们认为爱情一定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婚姻最后会变成爱情的坟墓。事实上,心理学研究发现爱的确能存在很多年。

在关系的开始,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宛如上头的爱,也就是Infatuation。这是一种没有理由的浪漫激情感,心理学家Goldstein 和Brandon 认为Infatuation 是爱的第一阶段,随后才会发展成成熟的亲密关系。Infatuation只会让人强烈地对对方“感兴趣”,有新鲜感,随后发生的成熟的爱才会让人坚定、为对方付出、感受到温暖的依恋。

但是基于双方真正的亲密、彼此的承诺、共同热爱生活的激情而存在的爱,的确可以存在终生。

“我或许无法永远像我们相遇的第一年一样爱你,但我却可以更加忠诚、更加深刻地用我的一生爱你的灵魂,并因为对你的爱,更加热爱生活和这个世界。”——这是一种完全现实的爱情理想。


的确,从遇见心动之人,到关系初期、热恋,直至和对方建立起亲密、有承诺的长期关系,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而那些在亲密关系中拥有科学、合理应对能力的人,会更擅长处理关系中各阶段的挑战

  • 打破爱情迷思,清楚知道自己爱情核心需求,建立健康的爱情期待;
  • 知道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判断能力,拥有促进和对方感情升温、关系推进的能力
  • 以及当关系出现挑战时,发现并将问题转化为加深关系契机的能力;
  • 最终和对的ta建立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也在关系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关系中的应对心态和能力都是需要后天学习的。如果你也希望能通过科学的方法识别「对的人」「搞定」爱情:

那么,我们真诚地向你安利,由KY主创团队历时9个月反复打磨,能帮助大家科学提升恋爱能力、收获好的爱情的系统课程——「21天科学脱单行动营 | 你的高质量恋爱指南」:

这绝不是一门教你快速搭讪的恋爱套路课;也不是让你伪装自我、讨好他人来获得脱单的课程。
我们希望通过这门共练营:帮助那些渴望脱单,渴望拥有真挚爱情的朋友们,了解什么是一段好的关系,了解科学有效的脱单方法;也帮助那些在亲密关系中遇到挑战的朋友们,回归自我与爱情本身,重新梳理审视当下的关系,判断ta是不是能跟与你走进长期关系的人;同时,也将给到科学推进感情升温、提升恋爱能力的实用方法,真正收获高质量爱情。

并且,现在报名这门脱单营,你还将额外收获价值90元的KY专业受训聊愈师1V1深度沟通、3场90minKY主创直播答疑、21天主创+课代表全程督学,分别从情感解惑、专业解析、陪伴互助的角度,帮你从不同视角分析目前情感现状、定位脱单障碍,在线答疑脱单恋爱问题。 

KY主创 诚意出品
21天科学脱单行动营
你的高质量恋爱指南

原价599元 首期招募立减200元
仅需早鸟优惠价399元
‼️优惠仅此一期 招募最后4天‼️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报名👇
(悄悄说:考虑到研发和运营成本,下期就真的没有这么优惠的早鸟价了~本期招募最后4天!优惠最后4天!一定要趁早上车、趁早「搞定」爱情~👆)


点点「在看」,分享你的爱情观~

References:

Adebowale, T. (2019).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ve and Infatuation? Men's Health.

Crowell, J. A., Treboux, D., & Waters, E. (2002).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The transition to marri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8(4), 467–479.

Klein, N., & O’Brien, E. (2018). People use less information than they think to make up their mind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52), 13222-13227.

Kniffin, K. M., & Wilson, D. S. (2004). The effect of nonphysical traits on the perception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Three naturalistic studi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2), 88-101.

Tennov, D. (1998). Love and lim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 Scarborough House.

Zsok, F., Haucke, M., De Wit, C. Y., & Barelds, D. P. (2017). What kind of love is love at first sigh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4), 869-885.

Zurbriggen, E. L., Ramsey, L. R., & Jaworski, B. K. (2011). Self-and partner-objectific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media consumpt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Sex roles, 64(7), 449-462.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