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越聪明,长大后越难过好下半生?
策划、撰文 / 韩一丘
专业支持 / 冬至
编辑 / KY主创们
学生时代,“天才少年”一度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优异的成绩、数不清的奖状......别人眼中的他们长大后应该光芒万丈、有着体面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一则复旦留美博士孙卫东流浪美国街头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故事的主角是孙卫东。他的身上有几乎所有令人艳羡的标签:复旦大学少年班的神童,被诺奖得主李政道选中资助留美的博士 ,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的精英……
拥有几乎所有黄金开局的人生,却滑向了孤身一人露宿街头,流浪整整16年的境遇。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孙卫东本人,没人能给出一个真正的答案。
图片来源:抖音@娱乐最前沿
同样难以忽略的是一连串“神童陨落”的新闻:16岁读博的天才张炘炀拒绝工作,选择在家啃老。北大毕业的天才柳智宇选择出家龙泉寺,随后又从龙泉寺还俗选择过一种平凡人的生活……
我们无意评判这些人生选择,但不免好奇:为什么曾经的高起点,并没有带来更清晰的人生规划、更确信的自我?
有人认为,小时候越聪明,长大反而更容易迷失。难道是高智商人群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出问题么?
动力丧失
一种普遍的神童诅咒
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印象不同,从数据上看,并没有证据表明天才儿童更容易抑郁焦虑,或是更容易遭遇创伤。
不少近期的研究都发现,因为天才儿童往往具备对世界更深入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这让他们反而有更低的自杀、焦虑、抑郁概率。
然而,一项2020年的研究回顾了近20年来关于天才和焦虑抑郁风险的研究,结果发现,神童们都有一个类似的特质——容易丧失对生活的动力(Alexopoulou et al., 2020) 。
父母过高的希望、在本应该玩耍的年龄就接受了混杂的信息,内心强烈的自我证明的冲动,这些都会过早的耗尽他们应对生活中任务的动力、兴趣和意愿。就像是一块过度耗竭的电池,早早过上了普通人的倍速人生。
内在价值与意义的缺失,是他们陨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们往往都经历着类似的成长路径,小时候依照父母的意愿而活,为了一个又一个少年博士努力竞争,在得到学位后开始思考,不想要一直按照爸妈的意愿活,但也不知道自己要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失去了生活里的坐标系。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16岁读博的张炘炀,问他怎么接受所谓“神童的陨落”:“会不会觉得你现在变得更现实了。”张炘炀咧嘴一笑:“一切都由他去吧。理想这玩意好吃吗?多少钱一斤?”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老殁
同样的情节也出现在全国第一个少年班学生,13岁就被中科大录取的宁铂身上。
13岁进入中科大,从小就进入了成人的学习环境,本来想学习天文学专业,但被学校直接拒绝。大学毕业后他报名三次考研,全部半途而废,三次报考托福,每次都没有通过。在反反复复的徘徊中,他似乎始终难以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直到2003年,38岁的他最终选择了出家。
出家之前,他写信给推荐自己的老师倪霖:“我是条活鱼,被摔死卖了。”
神童的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这背后反应的是心理学里的重要议题——自我同一性。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身份封闭」。指的是个体在没有经过充分探索和思考的情况下,就接受了某种身份或角色。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告知,将来长大后一定要达到某种成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会了解和深入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兴趣所在,而是盲目地接受了外部期望或压力所赋予的身份。一旦我们开始获得自我意识,很可能会打破既定的人生。
图片来源:电视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这种身份危机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去哪里找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寻求人生的新命题?这是神童的危机,也是当下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应对的问题。
东亚神童的培养模式
加大了神童陨落的风险
如果我们再凑近点看神童的故事,另一种模式会显现出来:严厉的强人父母+高智商的脆弱孩子。
那些典型的高压东亚家庭特征,在神童的培养模式中被做到了极致。
比如,一切“影响学习”的因素都要被排除在外。
在魏永康的故事里,他的妈妈曾经因为看到9岁的他和女同学一起回家,就对儿子耳提面命:“女孩都是妖精,不要理她们。”为了保证儿子全心全意投入在学习里,他的母亲一直亲自接送儿子上下学,甚至是亲手给儿子喂饭。
这样的全景式陪伴一直持续到魏永康大学时期,他的世界里只有妈妈,不参与集体活动,不参加任何社团,和母亲单独住在校外。
比如,一种伴随着无条件牺牲的高压环境。
为了培养最年轻的大学生,张炘炀的父亲笃信棍棒教育。在儿子两三岁时就拿起棍子,开启了他的神童培养计划。从小不许他都任何的闲书,连《西游记》也不被允许。学习是生活里第一,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所有的生活都必须为了学业让步。
图片来源:电视剧《怒呛人生》
而与这样的环境相伴相随的,往往是神童们难以发展健全的身心。
一项关于神童的焦虑抑郁的系统性回顾指出,高智商和精神心理问题没有直接相关,不适合的成长环境才是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Duplenne et al., 2024)。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艾丽丝·米勒在她的作品《天才儿童的悲剧 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中提出,有天赋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敏感,也更具有情感意识。这意味着他们会成为更加拼命讨好父母的一群人,在拼尽全力满足父母期望的时候,他们往往也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在海边的嘶吼让人印象深刻。为了让妈妈开心,陪妈妈看了一遍自己已经看过的电影,却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自己想去的学校和专业被妈妈一概否定,无处宣泄只能默默哭泣,直到被检查出了抑郁,她的呼声才真正被家人听见。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欢喜》
米勒认为,在不断逼迫自己满足父母的高期待而忽略了自己内心需求的情况下,人会陷入情感上的无家可归和被孤立状态。成年后,也更容易陷入身份危机中,习惯通过取悦别人获得认可和自我价值。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神童往往还会遭遇:
难以获得同伴的孤独;
过度追求完美的自我期待;
相对脆弱的社会支持......
多重因素叠加,社会印象里总是神童半路陨落的感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压之下
陨落的不只是神童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神童,就像是更多普通孩子的特殊样本。他们遭遇的只是更加激烈的高压环境,和更加难以达到的父母期待。
这样的高压之下,陨落的远远不止是神童。
青少年的精神障碍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北京安定医院主持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焦虑障碍占4.7%,重性抑郁障碍占2.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提及,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这是许许多多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父母,焦虑整体达标率的学校,因为高度竞争变形的人际关系……焦虑一环扣着一环,最后都成为了抽打在孩子身上的鞭子。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舍得》
当学习成绩逐渐成为每个孩子的唯一评价标准,那么那些神童遭遇的高压环境,也正复制在每个小孩的身上。
一面是对神童陨落的唏嘘,另一面则是对再造神童的期待。
2020年,清华大学推出了“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被认为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再现。该计划每年遴选100个左右高中生和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无须高考,入学后直接接受为期八年的本硕博衔接培养。
计划本身是为了遴选有天赋的孩子,让他们接受条件更好的教育。但诱惑在前,一个丘成桐,带动的是一整条进入丘成桐计划的生意。丘成桐少年班培训班遍地开花。本地论坛上都是家长讨论,哪里的培训班更好,怎么才能通过预备班让孩子进入少年班,最终去拼搏那个进入清华的机会。
这样的“培养计划”,看似可以让孩子“一飞冲天”,但其实孩子们承受了更多本不该在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超高的学习负荷、父母的焦虑和期待、周围人的讨论,社会的评价等等,让孩子背上了不属于他们的包袱。
孩子是家庭里最小的成员,也往往最终成为整体社会焦虑的受害者。在一个对成功永远焦虑的社会里,有关神童的陨落,也就永远不会停歇。
如果你身边的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妨 转发 这篇文章,让更多曾经或者现在依然笼罩在「成绩至上」的高压下的 ta 们,可以有勇气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今日互动
你曾经陷入过「唯成绩论」的焦虑吗?
你后来是怎么找到真正的自我的,你都做了什么?
References:
[1]Alexopoulou, A., Batsou, A., & Drigas, A. (2020). Stress, Anxiety &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Gifted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AND RESEARCH ISSN, 2613-7828.
[2]Duplenne, L., Bourdin, B., Fernandez, D. N., Blondelle, G., & Aubry, A. (2024).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Gifted Individuals: A Systematic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Gifted Child Quarterly, 68(1), 65-83.
[3]往事叉烧.出家的“中国第一神童”:少年班的天才们去哪儿了?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抑郁、家庭教育、自我同一性、成功焦虑、神童
欢迎大家在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愿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