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 成都医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学 校 概 况


成都医学院(在川招生代码:5119)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医理、医工、医管结合,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

学校2000年开办本科教育;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牵头成立的“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四川省首批“2011计划”项目;2016年以优良成绩成为省内首家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2017年获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试运行机构”;2019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2年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学校现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49万人。有二级教学单位14个,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附属医院7所。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应用心理、护理、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农业,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5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四川省本科特色专业3个,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等共86门。近五年,获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52.32%,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79.35%。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及后备人选126人次。荣获全国医德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30余人。

学校建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省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5个,组建省厅级高水平研究团队11个,主办省部级以上专业学会和社会组织7个。2005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312项。教师的学术论文在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千余篇论文被SCI、EI、CPCI-S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45部,获授权专利177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多次被国家和省部级新闻及出版部门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形成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面向全国招生,调档线均高于属地省控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培养出全国“最美医生”谭晓琴、“中国好人”程菲等优秀校友。

学校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医教研合作,与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德国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等10多所海内外高校及学术机构、与成都市等20多个地方政府、与四川科伦药业等数百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医科大学的内涵标准,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贡献成医力量。

校园鸟瞰图

专业介绍


一、临床医学

(本科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具有良好的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职业素养,初步健康促进和临床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大健康”理念、“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中医学

(本科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中医思维方法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背中医经典,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老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类教学、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三、医学影像学

(本科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临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医院、疾控中心、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放射治疗学等专业领域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


四、麻醉学

(本科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和麻醉学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独立从事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学、急救医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等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危急重症监护治疗和疼痛诊疗等专业领域的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 。 


五、儿科学

(本科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性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以儿科专业为特长,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儿科医疗、保健、预防及康复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儿科医疗、儿童保健、儿童康复等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六、预防医学

(本科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卫生健康研究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医疗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服务、卫生行政管理、卫生健康研究等相关工作。


七、康复治疗学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康复专业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可信的、有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拥有医学人文精神和敬业的专业态度,致力于教导患者、公众和下一代的专业人员了解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矫形等康复相关专业知识,并肩负起专业的社会责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毕业后能够胜任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我国及全球对健康事业发展的需求。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康复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体育院校及其医院或运动队、疗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残联及下属单位、民政系统下属相关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八、药学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行业现状和需求,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拥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药品监督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区域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医院药房、药物研发与生产企业、药品销售企业、药品检验机构、药政管理机构、医药软件开发企业、医学院校等单位从事药学相关工作。


九、药物制剂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适应区域医药行业基层技术人才要求,培养具备药物制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突出实践能力,能够在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生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药物研发与生产企业、药品研究、检验院所、医药教学科研单位、医院等,从事药物新制剂研发、制剂工艺设计与革新、生产管理、医院药品的调剂调配、药品质量检验、药品销售、药学教育等相关工作。


十、中药学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中医药思维、传统文化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具有传承中药学理论与技术、应用现代药学理论与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在中药栽培、研发、管理、流通等领域具备发展潜能,符合区域中药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研发企业、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医院药房或制剂室、教学科研机构及药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中药产品研发、中药种植、鉴定、炮制、制剂、质量控制、用药指导、销售、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


十一、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关联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医学检验岗位胜任能力,初步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医学研究机构、检验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部门、生物医药企业等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医院检验科和输血科、血液中心(血站)、临床研究室、高校实验室、各级防疫站、生物制剂研究所、第三方独立医学机构等从事临床检验和实验室研究工作。


十二、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掌握食品科学、化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以及食品检验、食品质量安全、营养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具备先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专业技能;具有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食品与农产品检测、监督管理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从业能力,胜任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分析检测、产品研发、监督管理、标准制定、质量管理与认证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食品(保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食品药品检验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营养科、以及学校、餐饮服务行业等从事食品相关检验检测、新产品研发、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等工作。


十三、食品营养与健康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食品科学、化学和营养健康科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食品营养科学研究、健康管理和功能食品生产与开发的技术能力;能在食品加工与流通领域、医疗卫生单位、食品产业链相关科研院所从事与营养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功能食品研发、营养评价与治疗、营养教育与政策咨询、食品生产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综合医院临床营养科、社区和学校、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质量与检测机构、食品研发部门等从事营养与健康指导、营养评价与干预、食品研发、食品安全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十四、护理学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2030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满足卫生保健事业、区域发展和老年健康服务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及老年照护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基本临床护理工作能力、老年照护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在各级医院、老年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医院、保健机构、康复中心、社区等卫生机构、医学教育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健康咨询、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工作。


十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立足四川,面向大健康产业,围绕“医学信息”和“健康信息”领域,培育能在各级卫生管理、医疗服务、社区卫生、妇幼保健、医药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医药卫生行业、医药软件研发企业、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十六、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四年制,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掌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及政策法规,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能在医疗、卫生行政与政策法规、社会保障与保险、公共卫生、医药营销等领域从事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医院、卫生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


十七、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医学电子技术、医学仪器、医学图像处理、生物材料、医学信号处理等方面从事教育、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和行政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医院从事医疗设备的操作、保养、管理和维护,医学信息系统软硬件研发,临床工程教育训练等工作,也可在中外医疗器械企事业单位中承担产品的开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十八、健康服务与管理

(本科四年制,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的,具备现代健康服务与管理理念、思维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中西医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与现代信息化健康服务与管理手段,符合社会健康管理师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具有从事健康监测、评估、干预、教育等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咨询公司等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


十九、智能医学工程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智能医学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医学背景知识,掌握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医、理、工交叉融合思维,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将计算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医疗和健康大数据的智能采集、分析与管理,能在大型综合医院、医疗机构和智能医学相关企业等单位从事智慧医疗、智能诊疗、智能医学影像以及智能健康管理等智能医学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大型综合性医院或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工智能及智能医学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等从事智能医学领域的相关工作。


二十、生物技术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生物医学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从事基因检测、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天然产物提取、化妆品制造、发酵工艺等相关的研发生产工作,也可在医学院校、各级医院、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平台从事实验室管理、科学研究、病理检验等工作。


二十一、生物制药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制药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在生物医药领域胜任研发及评价、生产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与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从事抗体药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血液制品等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药物评价及药效服务等工作,也可到各类药物研发机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


二十二、卫生检验与检疫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卫生检验与检疫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卫生检测中心(所)、食品药品检验所、海关、环境监测所(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心)等机构从事卫生检验与检疫相关工作。


二十三、应用心理学

(本科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基本研究方法,能在指导下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备基本的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能在指导下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能胜任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心理研究以及与心理学科相关的人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学校、城市社区、医院心理门诊、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各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治疗、心理研究和人事管理等工作。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人体生命馆

成都医学院2023年普通招生分省分专业计划表

学校2020-2022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档线一览表

答 考 生 问


问:你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院校?在什么批次录取?

:1.我校为四川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2.我校临床医学、中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本科一批次录取;其他本科专业在本科二批次录取。各专业录取批次具体以四川省考试院公布为准。


问:你校对考生身体状况有什么要求?

:1.我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执行。

2.根据专业今后就业的需要,建议报考护理学专业男生身高1.62米以上,女生身高1.58米以上。

3.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建议肢体功能障碍考生慎报我校相关专业。


问:你校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哪些?

: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应用心理、护理、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农业。


问:你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我校大力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省内外地方和军队数百家医院、知名医药企业、教学与科研院所等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2000多家用人单位数据库,有力保障了毕业生就业输出。学校定期举办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大型“双选”会,随时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和各专业招聘活动。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落实扶助政策,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和就业困难帮扶补助,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


问:你校临床医学(订单定向)和中医学(订单定向)本科专业是怎样的培养性质?

:自2010年起,国家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其医疗机构培养定向医学本科生,此专业限四川省农村户口考生报考。学生获得学校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定岗单位所在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须到定向所在县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学生在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和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


问:你校今年学费标准是多少?

: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严格按照四川省有关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照学生自愿、不得营利的原则收取。


问:学生就读的地址在哪里?

:2023级学生全部在新都校区入住学习。

食堂



往期精彩

1.毕业在盛夏的歌里

2.321,咔嚓!用镜头定格美好



来源 | 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 | 胡琪茂 何梓芸

校对 | 李欣语

审核 | 王海川


 媒体 成医 


 

成都医学院

官方新浪微博


成都医学院

官方新媒体运营团队

—————————————

关注@成都医学院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等你

—————————————

投稿邮箱:

3234029693@qq.com

成都医学院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