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型腿、内外八、踮脚、扁平足…小儿下肢异常千万要警惕!

2017-08-02 Dr.G DrG科学育儿


自从有了娃,家长分分钟秒变神探。宝宝一天里咳嗽几声,尿了几泡,哭了几次,全部都在掌握之中。

眼看着宝宝十个月,开始有意无意的站着学步走。问题也随之而来,宝宝怎么一走路就踮着小脚丫呢?而且走路的时候还双腿哆哆嗦嗦的罗圈腿,怎么越看越像隔壁吴老二!抚摸小脚丫,宝宝好像还是扁平足?!


这是怎么回事?一直都健健康康的宝宝咋会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毛病?家长到底是疑神疑鬼、还是火眼金睛?叨叨G来为您解答,宝宝学步阶段的各种问题!


01

最佳学步时间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开始学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受到高、矮、胖、瘦,性格,运动天赋都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对宝宝影响最大的,当属遗传因素了。

有可能家长小时候就是一个“懒宝宝”,然后孩子走路的时间就比较晚;有可能家长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然后宝宝也会很早就自主的尝试站立、走路。

大多数宝宝在10~12个月的时候开始尝试自己走路,但直到1周岁以后宝宝才能走稳,不需要帮助自己站起的熟练走路。

威廉﹒西尔斯(美国)认为:15个月内学会走路都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宝宝在大于这个时间段内还不会走路,家长可以带宝宝到医院做下相关的检查。

但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特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走路的早晚而存在攀比心理,只要宝宝生长发育健康,早点、晚点又能怎样呢~


02

脚尖走路

很多宝宝在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都会用脚尖踮着地面走路。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足跟肌腱发育还不完善,下肢力量不够强健造成的。

等到宝宝经过几个月的走路练习,慢慢的的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后,自然就会掌握正确的走路方式。

还有一些宝宝可能是因为调皮、贪玩,喜欢用脚尖走路,家长不用过分担心。

另外,如果家长采取不正确的学步方式,例如使用学步带拎着宝宝走,可能会使宝宝走路时过度受到大人的牵引,自身的平衡感得不到锻炼,从而养成错误的走路习惯。

但是,如果宝宝在已经可以熟练走路时依旧用脚尖走路,或者在没走路的时候腿部肌肉特别紧张的情况,家长就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03

O、X型腿

O型腿又称膝内翻,这使宝宝走路的时候出现一定程度的内八字。很多宝宝走路的时候出现O型腿和内八字都是正常情况,家长不需要特殊治疗。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腿部看起来都是有一点弯曲的,很多在1岁左右都有轻度的O型腿,随着宝宝的发育,又会有轻度的X型腿,之后会恢复正常。

极少极少情况下的O型腿、X型腿是由疾病导致的,当发现宝宝腿部弯曲严重、只有一侧受损、左右不对称、2岁以后严重恶化,7、8岁还有明显可见的内八,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很多,则应引起重视,并干预治疗。

同时,如果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佝偻病,则需要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而不是补钙!无论是中国营养学会还是美国儿科学会都建议,出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不久就要保证每天至少补充400IU的维生素D,直到2周岁。


04

内、外八字

刚开始学步的宝宝由于身体不够灵活,再加上下肢的支撑力不够,为了维持平衡很容易出现脚丫横着的内八字和外八字,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正常现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步练习,等到宝宝走路稳当并掌握了正确的走路方式后,在2~3岁时就会就会好好走路了,家长不用特别担心。

但如果发现宝宝有一只脚弯曲向内或向外,在2岁后内、外八字没有好转反而有严重的倾向,或出现身高比同龄宝宝矮很多,走路时出现跛行、骨折、肌肉拉伤的情况,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05

扁平足

很多宝宝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扁平足,而且会一直持续到儿童期。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骨头和关节都很灵活,站起来的时候就会出现足部扁平。

而且,宝宝的小脚丫内侧还有脂肪垫,会将足弓挡住,这时就会造成宝宝扁平足的错觉。有可能在把宝宝脚丫抬起来的时候能够看到足弓,但是站立的时候又看不到了。

通常,宝宝在6岁的时候,足弓就会发育成熟,足部肌肉力量增强,足部骨和关节也不再那么灵活,这时足弓就会完全的显现出来了。

但如果6岁左右的孩子还是没有足弓的话,可能就是扁平足了,此时如果出现脚非常的僵硬或疼痛,则需要进行X线检查确诊,否则的话不建议治疗。

如果是跟腱紧张或强直性扁平足,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治疗措施。


06

足内翻

有些宝宝走路的时候出现将脚趾内收的现象,一般被称为足内翻或鸽趾。这是一种影响一侧或双侧足的常见疾病。

足内翻最常见的病因是,宝宝在出生前被挤在狭窄的子宫空间内造成的。一般足内翻的宝宝在放松的时候,足部的前端还是处于内收的状态;足部内翻呈现出类似于月牙形的弯曲。

比较轻微的足内翻会在宝宝1岁前自行恢复,有些严重的足内翻可能会引起畸形足的疾病。这时需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矫正治疗。

如果是宝宝在2岁左右时出现的足内翻,则是由于胫骨向内侧扭曲而造成的,被称为胫骨内旋的疾病。而3~10岁的儿童出现足内翻,很大程度是由于股骨向内侧扭曲而造成的股骨内旋。这两种疾病一般都具有遗传性,家族性发病。


07

髋关节发育不良

当宝宝趴着的时候,从后面看宝宝大腿,发现褶子的地方,臀纹、腿纹是否一致。如果发现腿纹不对称,通常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腿纹不对称的宝宝不一定存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但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宝宝一定存在腿纹不对称。

所以当被检查出宝宝臀部及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时,不用过于担心,但也不能置之不理,这时需要家长带宝宝去做一些相关辅助检查来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

因为,一旦真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如果没有早发现,早治疗,就会造成宝宝以后走路跛行。6月龄以内的宝宝,可以通过B超来检查;6月龄以外的,可以通过拍X线片来确定。

如能发现,越早治疗,治疗越简单,效果也越好。一些研究发现,有给宝宝包“蜡烛包”或“捆腿”的习惯的地区,患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风险明显增高。

所以,坚持科学的养育方式,对宝宝真的受益终身。


08

学步车黑名单

有些家长可能因为错误的认知,在宝宝学步阶段盲目的选择了误以为对宝宝“有帮助”的东西,而进去误区,最终伤害了宝宝。

(1)学步车

过早、长期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脚尖走路、八字步等步态异常。更严重的是,学步车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使用学步车的宝宝碰到地上的小玩具或者其他障碍物,就很容易出现侧翻的风险。


(2)学步带

使用学步带时,宝宝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大人的牵引,自身的平衡感得不到锻炼;而且还很容易使宝宝养成错误的走路习惯。

同时,学步带紧绷的绑在宝宝的身上,对宝宝的胸部难免会产生压迫,影响宝宝的呼吸。

扶着宝宝腋下走和使用学步带,同样都是宝宝学步路上的错误雷区。只是使用学步带大人能够省力一些,而扶着腋下的大人是吃力不讨好。


(3)机能鞋

在家里时,尽量让宝宝光脚走路,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脚掌神经对地面刺激的感应,减少摔倒。同时,光脚有利于小宝宝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脚丫,在以后的行走中知道重心在哪,避免内侧或外侧倾斜,养成正确的走路姿势。

外出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一双小鞋子来保护他们的双脚。鞋子必须是包头的,柔软舒服,带柔韧的防滑底,还要宽松些,让宝宝的脚有发育的空间,运动鞋就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特殊的鞋垫、高背、鞋跟加固、特殊的足弓保护等来为脚定型并协助脚部发育的鞋子,对正常的宝宝是有好处的。

这一阶段,宝宝的脚生长迅速,家长要至少每月检查一次,看鞋子是否还合脚。


(4)过早走路

过早的干预宝宝走路,会使还没有准备好的身体提前接受站立、学步带来的压力,而宝宝的脊柱、下肢难以承受全身的重量,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腿部异常的现象。

只要宝宝扶着东西走得稳,就说明腿部的力量足够了。这时,家长就应该放开双手,让宝宝自己走,或者通过玩具让宝宝慢慢走。

但,如果宝宝超过16个月还不会走路,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是否存在问题了。


宝宝运动发育的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遵循“不过分参与”、“充分鼓励”的两大原则。

你家的宝宝在走路的时候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 文章参考来源:AAP、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戳↘关键词 看更多内容


黑榜  |  孕育 |   屎尿屁  |  婆婆  |  睡眠 |  胎毒

开裆裤  |  黑名单  |  十种食物  |  湿疹  |  汽车安全 

怀胎10月 |  富养宝妈  |  辅食  |  阴道松弛

饮食禁忌  |  11万婚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