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婚姻危机,竟然是因为这个……
01
婚姻里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 总是学不会好好说话
这个答案让人有些诧异,却又在情理之中。
先讲两个故事:
结婚三年多,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主妇小A却说自己想离婚。原因无他,老公总是在嘴上“否定”她。不是小A玻璃心,她结婚以后,把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家庭里,一对双胞胎儿子和婆婆都需要照顾,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而老公呢,回到家里没有吃到合胃口的菜,心情烦躁便脱口而出一句“连饭都做不好,整天在家里干嘛?”;儿子哭得稀里哗啦,“你会不会带孩子,你这样的全职妈妈太差了吧”;甚至有一次,把老公的西服送去干洗,就被指责了半个小时“我明天开会穿什么,你脑子里能不能拎拎清?”
在这段婚姻里,她成为了不被尊重的那一方,老公犀利的言语一次次刺伤她的心。老公不会好好说话,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都会成为婚姻里的一道道裂痕。
第二个故事是不好好说话,对孩子造成的不可逆伤害。
C妈一直觉得自己对女儿很好,有求必应、温柔体贴,却没想到被幼儿园的老师“约谈”了。老师说,小C在课堂上画了一幅画,里面是叉着腰的爸爸妈妈,在互相的指责对方,而角落里是瑟缩的小C。
原来,C妈和C爸经常一言不合就吵架,小小的一件事情非要闹得不可开交,就连带小C去哪儿郊游都能吼起来。目睹了这一切的小C,虽然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却始终不能忘记他们发飚的模样,内心充满着不安情绪。
不能好好说话,伤害的人可能是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孩子,让他们小小的世界里失去了最重要的安全感。
02
为什么在婚姻里,相爱的彼此总是学不会好好说话?
● 工作压力太大,将负面情绪带回家
大部分家庭里,可能更多的养家重任还是由爸爸来主担的。工作压力不可避免,如果没有及时转换情绪,就会将低气压传到家里。
比如某位爸爸下班以后,看到妈妈和孩子吵吵闹闹地玩着玩具,自己还要继续疲惫地做方案、发邮件,于是大声又严肃的说:“你们能不能安静一会儿,我有多忙多累你们知道吗?”
妈妈和孩子噤若寒蝉,而家庭的氛围也立刻冷却下来。
● 爸爸不理解妈妈的疲惫和付出,没有换位思考
全职妈妈们最容易收到“难听的话”。
很多爸爸不重视“全职/照顾家庭”这件事,认为这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天吃喝玩乐没有压力。
于是, 当家里出现一点小问题时,爸爸或妈妈很容易因为对方说的一句话扎心了而瞬间爆发。
比如一位妈妈就曾哭着说,自己为了给孩子夜奶、哄孩子,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受老公的讥讽“越来越懒,连早饭都懒得起来做”。
不理解,成为了不好好说话的根源。
● 长期以来的说话习惯
没有恶意,没走心,就是情绪上来后一句不经大脑的话,但却给孩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同时也会伤害到你的伴侣。
一些爸爸妈妈平时说话言辞很随意,经常用一些夸张/否定/尖锐/挑剔/比较的词语评价对方,甚至和孩子也这样对话。
话语里本身没有恶意,却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比如一些爸爸很粗鲁地对孩子说“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你是不是我亲生的,这么笨手笨脚”、“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对于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简单一句话就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甚至在内心留下疼痛的烙印。
● 父母对孩子高要求,没有平视孩子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成绩好、英语流利、会弹琴、主持不怯场等等,但孩子未必都能做得行云流水。甚至爸妈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却没看到一点点进步。
于是,口不择言的话就会进入孩子的耳朵里,“猪都比你聪明”、“你脑子里都是水吗?”、“和xxx比,你真的太丢人了……”
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利刃,原本可以用温馨的语言来鼓励孩子,却因此变得尖酸又刻薄,孩子的自信心也一再受挫,最后,就连亲子关系都受到严重创伤。
03
学会好好说话,让自己变得柔软一些,也让婚姻和家庭多一些幸福和柔光,磨平可怕的棱角。
● 换位思考
不管身为夫妻还是爸妈,在家庭中发生摩擦之后,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妈妈为了家庭24小时不间断的付出,也理解油盐酱醋里不可避免的磕磕碰碰。不要用自己冲动的语言,凌驾于家庭的温馨。
好好说话的前提,永远是彼此尊重。
● 谨慎出口
不好好说话,很多时候源自于一时冲动。生气或者负面情绪达到顶峰时,控制自己开口说话之前,把那些难听的话在脑海里复述两遍,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减少说话难听带来的伤害。
● 自我改变
那些长期以来的说话习惯,随意又粗俗的用词,都应该学会自我克制和改变。适当的改变虽然难,但好的婚姻里,双方一定都需要适当的妥协。
● 彼此检讨
每周抽出一个固定时间,家庭成员,譬如两口子,彼此检讨自己一周里说错的话、不良的语气和用词。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能让他们感到平等和尊重的方式,也会更容易重视爸妈良好的说话示范。
一句“对不起”并没有那么难,却可以让其它人的内心得到抚平和谅解。
好好说话是一种温柔,也是一种氛围。
婚姻和家庭需要心平气和的陪伴,也需要用温暖的话语伴随彼此的共同成长。
珍惜所爱的家庭,说出最暖的话语。
与另一半共勉~!
今天的二条内容同样精彩哦~
你正在看的是其他妈妈们正需要的
欢迎分享妈妈群~
更多问题,
请在下方公众号会话框回复 “ 关键词 ”~
新手爸妈,
请在下方公众号会话框回复 “ 分月龄 ”
可获得更多科普
推 荐 阅 读
▼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长按「DrG科学育儿」,回复 「辅食 」「发烧」「感冒」「咳嗽」 「出牙」 「钙铁锌 」 「疫苗 」「排残奶 」「配方奶」「手足口 」「痱子 」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单个关键词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