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壮锦绽放时代芳华
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也是承载壮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其传承逾千年,壮语意为“天纹之页”。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锦包包、围巾、龙宝布偶如今特别受欢迎。”现年56岁的壮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靖西 市壮锦厂厂长李村灵指着墙上一幅名为“重托”的壮锦装饰画介绍道:“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你看这幅壮锦,画里有太阳、月亮和动物,部落首领用双手托起部落的希望。”
始建于1956年的靖西市壮锦厂,前身为绣织社,主要功能为传承和开发民族工艺品。
李村灵自1987年进厂,与壮锦打交道已有37年,从一名普通织女成长为靖西壮锦“代言人”。“我认为,织出好的壮锦,除了心中有图,还要心细、专注和持之以恒。”她说。
传统的靖西壮锦需纯手工制作,包括纺纱、染线、拉纱、梳纱、穿扣、穿棕、结花本、上机挑花织锦至少8道工序。
简单的纹样,熟练的织娘3天可织出1米,如果纹样复杂,1天仅能织出10厘米,可谓“寸锦寸金”。
在壮锦厂最为兴盛的20世纪80年代,厂里工人达80多人。“那个时候,壮锦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李村灵回忆,随着大量机器生产的纺织品出现,老一代的背带、被单等壮锦产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壮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减少,其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由于织锦耗时长、工序复杂,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很多织娘纷纷转行,坚守在织锦机前的手工艺人年龄逐渐偏大,视野和思维也不够开阔。”李村灵见证了壮锦的兴衰变迁。
创新是非遗传承的灵魂。
2010年起,李村灵组织团队改良设备技艺、创新研发产品。传统织机的宽幅在60厘米内,她经过不断尝试与实践,改造出宽幅达120厘米的织机。原先需要分段织、拼接而成的壮锦可一次性织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丰富壮锦产品品类和图案方面,李村灵与设计师、品牌策划师加强合作,开发壮锦系列装饰画、壁挂、摆件、围巾、披肩、布偶等新产品,并融入时尚元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壮锦得以跟上时代的潮流。
一个装饰着壮锦纹饰、系着银饰小物件的绣球,吸引了在壮锦厂参加研学活动的大学生林玉梅的目光。她说:“壮锦能制作出这么多‘潮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圈粉’。”
近年来,李村灵团队创作的“壮族多用包”“织锦首饰”“美丽乡村富美山河”等作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产品设计创新大赛、广西“八桂天工奖”等各类比赛奖项98个。
千年名锦成了俏销伴手礼,不仅在国内名声大噪,还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经过多年的发展,靖西市壮锦厂逐步形成集产品研发、旅游开发和技工培训为一体的企业,现有员工35名,年产值达600万元。
同时,壮锦厂作为就业帮扶车间,已带动当地妇女就业500多人,培训当地妇女2000多人次,帮助困难家庭妇女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
年轻人也为壮锦传承和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靖西市壮锦厂90后设计师黄莉萱手持铅笔,不时在稿纸上勾勒或修改,绘出蕴含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的图案,和28岁的织娘许秀理一起创作壮锦新品。
在靖西市实验小学,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织出的壮锦,在黄莉萱设计的图稿上填色,慢慢了解、喜欢上壮锦文化。
设置展厅、开展体验活动、筹备线上直播带货……靖西壮锦正由“挂在墙上的艺术品”向生活中“流动的艺术”转变。近段时间,李村灵带上各式各样的壮锦作品,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宣传推介活动,推广壮族织锦技艺。
“天纹之页”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闪耀出薪火不灭的别样光芒。
李村灵把壮锦传承作为毕生事业和追求,她说:“壮锦是珍贵的传统文化瑰宝,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发展,争取让我们的民族工艺品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我们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广西国际传播中心揭牌成立 陈奕君出席并致辞
文化中国行|古法红糖的甜蜜传承
用生命诠释英雄定义!勇救落水者,李燮被评定为烈士
来源丨广西云-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