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间晴天,偏东风2到3级转西北风4到5级,-3~17℃。
近年来,文旅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陈家沟也因“拳”闻名,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随着太极拳申遗成功,太极拳教学也由传统开武馆授拳的面对面、一对一模式向网络直播、一对多教学模式转变,太极拳师开始通过加盟“印象太极”演艺公司、抖音、B站等开办“云上太极”课堂,网上教拳、网络拳师逐渐成为温县特有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当前,温县有太极拳武馆武校等社会组织100余家,太极拳拳师从业者3000余人,为推动太极拳文旅产业发展、促进太极拳文化传承和发扬增添了无穷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温县的党员拳师群体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党员拳师在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党建综合体组织学员演习太极拳2022年4月19日,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党员活动室气氛热烈,15名党员拳师代表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庆祝温县武术协会党支部成立。“武术协会有了党组织,咱就有了根。”有着44年党龄的张胜利格外珍视自己的党员身份,他笑着说,“党支部建起来了,大家的心更齐了,一定不辱使命,把太极拳文化传播好、发扬好。”今年年初,由温县县委组织部牵头,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会同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通过网格化布点式全面摸排,对太极拳拳师群体进行了全面摸排统计。针对太极拳师跨区域流动的特点,根据户籍地、居住地、拳馆武校等分类组建了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党总支,下设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党支部、温县武术协会党支部和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天津支部、广州支部、郑州支部、厦门支部等6个“功能型”党支部,架起党组织和太极拳拳师党员群体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推动太极拳产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也为广大拳师提供了强大后盾和服务保障,让他们不论在哪里都能找到“家”。在厦门市太极文化促进会指定运动培训基地——诺斯蒂公园内,党员拳师陈国太正在给学员们讲授练习太极拳的要领,这期培训还有一个让他骄傲的“头衔”——党员示范培训班。自从挂了党员示范培训班的牌子,他的学员越来越多,每天来“取经”的馆校也不少。
“我们聚焦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于今年年初成立了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厦门党支部。”支部书记陈国太介绍,党支部成立以来,利用空余时间灵活开展“三会一课”、打造党员示范培训班等系列举措让太极拳拳师有了更多参与机会和获得感。太极拳师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多数为灵活就业者。“在外教拳十余年,如今有了党组织,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有了依靠的港湾。”提起党支部,党员拳师陈启雷有说不完的话,“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借助短视频平台打造了线上云课堂,有了新身份。有了党组织,咱就找到了家人。”“感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及时通知我参加并顺利通过了武术套路项目裁判员考核,让我守住了宝贵的拳师证件,多年的拳师裁判生涯,一不留神差点成为‘野裁判’。”拳师裁判员陈自阳感慨道。“支部很多暖心措施都帮到了我们,让我们在外教拳更安心。”去年4月份,拳师陈自阳等人在首批武术套路项目裁判员考核中被淘汰了。后来,在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广州党支部的精心辅导和帮助下,于去年9月份又如期参加了第二次考核,并顺利通过了考试。
温县县委组织部、武管中心总支与天津、广州、郑州、厦门等,视频研究“打造线上太极云课堂”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广州党支部书记陈志强利用空余时间,常年在广州市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从事太极拳推广宣传和公益活动十余年之久。新冠疫情发生后,陈志强非常忧心,如何才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广州党支部成立后,在温县县委组织部的支持和帮助下,陈志强和当地社区党组织联系,联合开展了多次太极拳网络公益课堂,线上为社区群众传授太极拳养生知识、练习套路等,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欢迎。常年在厦门从事太极拳推广宣传和公益活动的陈国太,2022年年初,经过组织程序,当选为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厦门党支部书记后,积极推动厦门某知名服装企业与家乡寻求合作,对促进温县太极服饰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保障党建活动有效开展,温县鼓励场所共用、资源共享,依托县城中心4个开放型、一站式综合服务阵地——街面党建综合体,并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空间“一室多用”,为太极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放党员活动场所等,为党员拳师提供教育培训、创业就业指导等多元服务,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着力巩固提升太极拳新业态群体党建工作。下一步,温县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建强太极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党组织,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全面加快和规范太极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孟杰 通讯员 张文峰 楚高锋 报道
总监制 | 白战军 总编辑 | 周双林
监 制 | 刘 远 主 编 | 崔新娟责 编 | 王孟杰 校 对 | 崔沙沙编 辑 | 冉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