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岁月|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如何在一个乡镇贯彻落实的
衡阳县三湖镇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粮食增产系列报道
《衡阳日报》记者 蔡八一 王小勤 尹利民
编者按:国家农业部督查组在衡阳县三湖镇督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两补一降”工作时,对该镇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报连续三天推出三篇系列报道《希望在田野》、《新意满田园》、《激情涌“粮仓”》,对三湖镇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粮食增产的作法进行深度报道。三湖镇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行动中,动手早、举措新、来势好,围绕农民增收做好了种粮文章,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对全市来说,有着典型意义。三湖镇紧密联系实际,确保粮食增产,在认识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同时,很抓落实,掀起春耕高潮,确保粮食增产的经验,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希望这几篇文章能对全市关注三农问题、确保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在田野:认识篇
《衡阳日报》2004年4月13日头版
位于衡阳县之西、蒸水之滨的三湖镇以种粮闻名于世,曾是枭雄吴三桂的定都首选,一些城墙断垣,至今悄然可见。斗转星移,历经沧桑的三湖镇铅华洗尽之后,正沐浴着中央一号文件左右春风,涌动着粮食生产激情,重铸着“粮仓”的希望与辉煌。三湖人种粮动手之早,作法之新,来势之快,让我们振奋。
辉煌与痛楚
衡阳县是全国产粮十强县之一,而三湖则是衡阳县最大的产粮区,自古有“粮仓”美誉。日夜流淌不息的蒸水河见证了三湖的神韵: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水稻之乡。经过历代开垦,这里的耕地面积已达3.8万亩。站在空旷的田野之间,一眼望不到边。
就是这片广袤的土地,曾经使三湖人在计划经济时代感动过多少年:历届县委书记把三湖作为工作联系点,喊出了“抓住了三湖,就抓住了衡阳县发展的关键”口号;全县吨粮田大多涌现三湖,生产的稻谷俏得还在田间就被悉数抢购,价格一度直飙每50公斤80元,远远高于其它乡镇。三湖镇党委书记陈文胜谈及种粮的优势,脸上洋溢着自豪。
三湖数万亩农田居于中型水库—柿竹水库的主灌区,发展粮食生产不愁缺少水资源,即便是去年长达数月的夏秋连旱,三湖的棵棵禾苗依然泛首青绿,获得丰收。由于以往农业开发资金的大量投入,三湖的水利设施水平可下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媲美,80%的水田有高标准的硬化渠道。作为大町,这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加之种粮传统悠久,技术家喻户晓,种植水稻再适宜不过。
尽管三湖有首昔日的辉煌与荣耀,但发生于1999年的“三湖事件”却刺痛了不少三湖农民的心,挫伤了干部与群众多年结下的鱼水深情,成为三湖干群心中难以言说而又挥之去的痛楚。分析其原因,干部粗暴的工作作风和操之过急的工作方法,固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因素,但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由于粮价的低迷,种粮投入的减少,辛勤劳作的农民生产的粮食贱卖至每百斤30元左右,而农民负担却居高不下,每亩田上缴费用最高达170元多元,曾有农民缴粮时伤心得把粮倒在粮站。当农民的生存发生危机时,再牢不可破的干群关系在激化的矛盾冲突面前,也会难以维系,干部与群众面对痛楚同样会感到迷茫。
反思与探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三湖路在何方?是大力发展工业,不是搞城镇化建设?是改弦易辙大种其他经济作物,还是一如既往发展粮食生产?
三湖人在历史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着。在反思“三湖事件”的过程中,三湖镇新班子冷静地分析:古今往来,农民越穷,社会越不稳定。要解决三湖问题,实现农村稳定,就必须发展农业,让大部分农民摆脱生存窘境,过上小康生活。
新班子一直将关切的目光对准特困户,每逢过年过节,政府送上100-200元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最终让他们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安心生产,将工作的着力放在“三农”问题上,并为此而下下求索。
今年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犹如灼人的火焰,点燃了三湖村民湮灭多年的种粮激情。镇领导经常上网查询有关农民增收、粮食生产的信息,并通过请教专家,深访农情后初步实施了一些种粮的惠农措施。一号文件,让他们的心里更亮堂了。
采访中,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巴勒多的“二八定律“经常被该镇干部提及:在一组事物中,只要找出20%的长处和优势,集中时间和精力加以发挥,就可得一方风流,各显异彩,获得80%的成功。
“三湖最大的优势是粮食生产,抓粮食生产就是尊重三湖的实际,就是尊重经济规律。抓粮食生产,就抓住了三湖工作主题。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粮食生产的利好政策,更有利于三湖发挥优势。在今年2月18日的镇党政联席会上,三湖镇党委、政府锁定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目标。“种粮也能致富,抛荒就是失职”、“三湖今年要发展,希望就在每块田”的口号在三湖叫得特别响亮。
春风与春雨
工作目标一旦确定,三湖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描绘三湖发展蓝图的信心更加坚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一结束,三湖镇相继召开党委会、全会、全镇经济工作会、党政联席会,会议名称虽然不同,但主题只有一个:全镇动员,发展粮食生产。即便是在全县“两会”召开期间,三湖代表团讨论的话题也是粮食生产。
在密集的会议中,有不同意见的交流,有思想火花的碰撞,镇、村、组三级干部的共识很快形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镇党校开设的“工作论坛”中,干部群众都可参加,就为何种粮,如何种粮等话题进行民主讨论,在讨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决策得到了大家的衷心拥护。2月24日至26日,全镇分三片召开了万人种粮动员大会,宣讲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直陈了种粮的美好前景。通过层层宣传发动,三湖镇呈现了人人重视粮食生产,个个发展粮食生产的喜人局面。
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三湖,其天时地利人和因素虽已具备,但党委政府仍不忘把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些“瓶颈”突破。早在今年元月,镇财政拿出11万元经费用于水利设施完善。政府的倾情行动,引发全镇村组干部、群众自发捐款20多元,三湖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了。政府乐当“红娘”,提前与粮食加工企业联系签约,帮助村民解除后顾之忧。目前,金雁米业、金鲲米业两家公司已把优质稻基地定于三湖,面积共3.5万亩。渣江粮站、本镇三家民营米厂也愿与村民签订粮食购销合同。
借得春风化春雨。在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粮食生产有关政策下达之前,三湖的种粮蓝图已现。
在党委书记陈文胜看来,三湖几万群众要步入小康,就要唱好农业经,围绕粮食生产做文章,从而重振“粮仓”雄风,实现三湖农民增收的目标。
新意满田园:创新篇
《衡阳日报》2004年4月14日头版
中央一号文件如春风,吹遍了三湖的每一个角落,如甘霖,洒落在三湖人的心里。在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三湖镇党委政府没有按部就班,而是以一种求真务实和不断创新的勇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确保粮食增产。
人大会的种粮公告
走进三湖镇政府大楼,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办公楼前几条巨幅标语,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非常醒目:“抓住粮食价格上涨的机遇,严格控制一季稻全面种植双季稻”、“以农民增收总揽工作全局,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公示承诺内容的落实”,无一不昭示镇党委、政府关爱农民的拳拳公仆之情。
人大代表是村民的代言人。3月10日,镇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全镇68个代表有63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决议(草案),对不当之处进行了修改,最后全票通过,并以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这可以说是种创新,从草案至决议,党委政府关于种粮的意图和主张实现了法制化,并深深植根于三湖全镇人民的心中。
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村民获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渠道不宽。镇政府先后两次向全镇村民发出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的公开信,出动宣传车,由蹲点镇干部深入农家,以群众会议、各村民小组学习班等形式宣传传达。这样,由镇到村,由村到组,家家户户对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种粮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的政策让村民欢欣鼓舞,执行国家保护耕地政策、监管农资价格、扶植种粮大户等信息让村民种粮热情高涨。粮食主产区的檀山村支部书记颜喜林感慨说:“原来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守在家里作田,如今不少村民抢着包田种粮。”
土地不再沉默
在镇党委书记陈文胜办公室,记者从墙上看到了他给自己的角色定位: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维护稳定,促进发展。陈文胜告诉记者,要理顺干部机制,转变干部作风,才能令群众信服,使中央文件精神在基层不走样。
种粮公告明确规定:全镇各级各部门要量化目标任务,强化考核责任,责成镇政府一把手亲自抓,镇政府分管领导直接抓,包村干部具体抓,村委会具体落实,组长党员包户,部门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逐户逐丘块落实水稻种植面积。在全镇2004年工作管理方案中,就农业组(包村)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要求甘泉、鼓峰、三湖三个责任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65%、75%和80%,每少一个百分点,罚款20元,以镇政府农业组为单位,考核到包村干部,处罚到各农业小组。
干部机制的健全和创新,为种粮人带来了信心。而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更让三湖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三湖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现象,“抛荒就是失职”,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组严格落实土地承包的政策。各村民大会可以制定村规民约。对举家外出户,村民大会可以作出相关决定,在保证原承包户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使耕地正常流转。土地不再沉默,农民喜笑颜开。
向种粮大户倾斜
实行平均主义,就无法调动村民大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深深懂得这一点的三湖镇党委政府在制定扶持鼓励政策上,心里装得更多的是种粮大户。因为他们不想让四五万三湖村民全部留守田园,若少数人能种好更多的田,那大部分村民便可放心外出务工。
基于上述思路,三湖的鼓励扶持政策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种粮 补贴不搞占田有份,只补给种粮农户,非粮食生产的农户不予补贴。凡种植双季稻的,按国家政策性补贴直接落实到户。凡从集体新转包的抛荒耕地只交农业税、水费,村民大会可以作出决定,不再交其它任何费用。凡种田20亩以上者,信用社优先提供小额信贷支持,镇农技站派专人提供技术指导,粮食流通部门签订购销合同。镇政府对种植大户额外给予重点奖励,每亩田奖10元,并购进了3台大型收割机,以提高机械化水平。
一系列惠农措施,让三湖村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目前,全镇落实早稻育秧3420亩,可供3.3万亩早稻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86.8%。
激情涌“粮仓”:落实篇
《衡阳日报》2004年4月15日头版
春风春雨中,有一种激情在三湖广阔的田野上涌动。无论是乡镇一把手还是一般干部,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无论是工作队员还是农技人员,一腔热血正在他们心中翻腾,一种责任正在他们脑海定格,一种精神正在他们身上体现。
在促进农民增收中转变作风
1999年发生的“三湖事件”,一个最大的外因就是干部作风粗暴。如今,三湖的干部正以实际行动关注三农问题,在服务和奉献中转变作风,谱写干群鱼水深情。
作为三湖的“掌舵人”,党委书记陈文胜率先垂范,常常彻夜与其他班子成员共商三湖振兴大计。三湖锁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目标,三湖的种粮激情能够重新点燃,他功不可没。爱思考问题的他,一有时间就上网了解三农问题政策走向,关注三农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查询粮食、农资价格行情,然后把信息反馈给干部群众。在集中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的那段时间里,陈文胜东家进,西家出,田间地头留下了他与农民交谈、劳作的身影。难怪其他干部说:“有这样好的头儿,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三湖村民当好宣传员、服务员。”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轲连续十三天未回家,跋山涉水,经常是凌晨时分还在村里工作,副主任科员王才生和洪松生,虽体弱多病,仍勇挑重担。
从他们身上,群众看到更多的是三湖的干部作风正在悄然转变,三湖干部的精神正在张扬。驻檀山村的工作组后盾单位粮食局投入资金2.6万元,购买了3500多公斤优质早晚稻种与镇蹲点干部、村干部用板车逐组逐户送到农户手里。
在耕种和展望中体味温暖
王长元,三湖镇中湖村善塘组的农民。从2001年到2003年,他累计转包水田种植水稻119亩,产粮5.8万公斤,实现种粮纯收入2.9万元,村民都叫他“种粮大户”。
4月5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憨厚的汉子,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的他谈及成为种粮大户别有一种思维:“大家都说这年头种粮发不了大财,但我认为,如果经商无门路、打工又缺技术、种粮也是赚钱致富的好门路。更何况有各级干部对我的关心和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支持。”
2004年2月,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2003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个人表彰会上,王长元被评为全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十佳先进个人,并登台作经验介绍。这一瞬间,王长元感动得哭了,“因为没有各级各部门对我的关心帮助,我就不可能引人注目。”
一向埋头劳作的王长元起初并不知道中央一号文件,是村支部书记王大念从县里开完会,专门把文件送到他手里后才得以了解政策。由于他是种粮大户,县农业局、镇政府把优质稻种送上门,镇农技站及时向他推介新品种、新技术,发布插播信息和病虫预防警报,镇政府帮他牵线搭桥与金鲲米业签订了订单,镇供销社赊化肥给他不打折扣。在展望今年的收成时,王长元喜上心头:今年早稻田面积为35亩,加上晚稻、复种面积为95亩。按今年粮价不低于70元/50公斤算,今年每亩田的纯收比去年要翻一番,至少有500元。
在合作与奉献中点燃种粮激情
拥有五万多人口的三湖,往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多达八九千人。自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千家万户后,不少在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打工村民毅然背起行囊,踏上了返乡之路,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重新干起了种粮的老本行。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有近2000村民回流,在田间地头挥洒种粮的热情,中湖村吉庆组一位在外打工数年的村民说出了心里话:“自己没有技术和特长,打工也是赚两个力气钱,多则每月700-800元,少则每月200-300元,除去吃用等开支,每年纯收入不过3000-4000元。现在种粮有奔头,自然就不想出远门,流落他乡啦。”
如今,“种粮也有效益”在三湖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王长元等一批种粮大户的实践表明,发展粮食生产大有作为。去年年底没有承包到田地的村民后悔不已,村民王辉东自家有5亩田,承包了人家3亩田,看着粮价日见上扬的行情,他只有把希望寄在今年年底的土地承包会上。据他介绍,有这种想法的村民,仅他们组就有10多名。
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同样使供销社、农机站工作人员的精神更为振奋,因为曾一度冷清的地方正在火爆起来。对三湖镇供销社工作人员来说,最大的感受是今年的化肥销售远远旺于往年。与去年同期比,碳铵多卖30多吨,磷肥多卖10多吨,尿素、复合肥多卖20吨左右。虽然是三人合伙投资承包经营,但他们对无钱购买化肥的村民是全力支持,到目前为止,共赊账4万多元,占其流动资金1/3多。
在三湖农技站,记者见到了最后一名“守望者”王延衡,这位54岁的农技员在基层农技站默默奉献了29年。粮食生产发展鼎盛时期,镇农技站有11名农技员,现在只剩下3名农技员,连站长都在春节后南下广东打工去了。王延衡负责全镇1/3的村组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可是没有一分钱工资,经济来源全靠镇政府无偿提供的一间小门面,经营一点农业生产资料。这两年,王延衡每年收入四五千元左右,他说:“大家都不吃亏,谁来做事?是三湖的农民养活了我,我只有为他们多做些事才问心无愧。”
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王延衡,对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去年,他先后向农民发放11期病虫警报,光印刷费自己垫了1000多元。尽管条件简陋,生活困难,但王延衡仍有自豪和欣慰的时间。每逢镇上赶墟,他那间门市部就热闹了起来,不少农民都愿意前来购买化肥,“因为老王这人实、热心,还可能从他那里得到免费的技术咨询。”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王延衡的干劲更大了。为了不误农时,他加班加点写出了早晚品种搭配表,衡晚籼2号栽培技术资料,其印刷费用、下发任务由镇政府全包了。镇长付仁锋对王延衡这样的农技员心存感激:“多亏了他们,才不至于使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工作一片空白。”
透过三湖广大干群满怀憧憬的眼光,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三湖重振雄风,“粮仓”再创辉煌一定不是梦!
(原载《衡阳日报》2004年4月13日、14日、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