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坊间生态思维的4大迷思

侯宏 侯宏文存 2023-02-03

据我的观察,产业界的“生态思维”存在以下四种典型的“迷思”——myth,广为流传但未必正确的段子。正好有这四张片子,我抽出来讲讲。



迷思1- 当你谈生态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当我们都是用生态一词对话时,往往在不同层面上使用。产品层面的生态是围绕一个核心产品,比如iphone ecosystem或者ios ecosystem。公司层面的生态围绕一个企业的控制力,比如阿里生态、腾讯生态。产业层面的生态围绕一种用户需求,比如智能手机生态、移动医疗生态、智能家居生态。因为产业边界由用户需求界定。


产品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共同特征都是围绕给定的需求,产业生态实际上就是一群围绕共同需求的竞争性产品生态。比如智能手机生态基本就ios和android俩产品生态。公司生态和产品生态的共同点则在于它们都有很清晰的控制方,而这区别于不带企业烙印的产业生态。


那么,产业生态一定大于公司生态吗?No. 通常谈公司生态的都是多元化的大公司,它们拥有多个产品或产品生态(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有产品生态),在不同的产业生态竞争,但同时服从于同一个公司战略。因此,在上图中可以看到公司层面生态的边界比产业生态还要宽。


那么,比公司生态边界更广的是什么呢?我在片子里用的是Mega ecosystem。若干个公司生态碰一块,有个马化腾的现成的词儿,数字生态共同体,United states of ecosystems...大概是这个意思,小马哥有高度!


迷思2- 你用多元化否定过生态化吗?


有一种似乎不容辩驳的逻辑是:你这不是做生态,是在做多元化。


这种人为的对立要不得。目前生态理论研究大多都在研究外部的合作网络,谈外部边界的扩张,但产业界的生态公司则大多是多元化公司,谈内部边界的扩张。企业对生态理论的实际需求也更多偏重如何排兵布阵,整体布局。但按照这种对立的观点,咱总不能只排别人的兵,却不排自己家的业务吧。


这张片子说的话是 “不是所有的多元化都符合生态战略,但多元化是生态协同演进中不可回避的议题,而通过所有权去配置整个生态通常是很有力的杠杆”


为啥这么说?因为生态思维核心谈的就是边界的演进。生态的边界在扩展,你直接占领的地盘比例越来越小,你到底心虚不心虚,控制不了怎么办?眼红不眼红,凭啥都是别人家赚钱?所以,在生态边界扩展的时候,企业边界扩展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嘛。换一个角度,你说要扩展生态,哪有那么简单?你自己撸着袖子先做个示范呀,所以,扩展企业边界在先。


左边的图就是这个意思:在生态演进的过程中,企业边界不变是不现实的,外部合作网络的扩展和自身业务的多元化通常交替进行。一个现成的例子是小米。前两年都是做生态链,拓展外部合作网络,品类够多了,来一把新零售,这不就是多元化嘛,你能说这不属于小米的生态建设?


迷失3- 你用生态优势否认过竞争优势吗?


廖教授的这个矩阵在国内传播很广泛,大意是,竞争优势主内,生态优势主外,企业需要内外并举,最好都当狼群...号称最有狼性的华为表示很困惑,专门找廖教授交流,为啥我狼得很却感觉生态不怎么有底气呢...(玩笑)


这张片子写了这么几句话:波特的竞争优势是在单个业务层面界定的,但生态优势最好在公司层面也就是多业务整体层面来界定。言下之意是,这两个概念不在一个层面。如果廖教授说,我讨论的就是单个业务的生态优势,这也不是不行,那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就缩水了很多。


这也不符合他定义生态优势为一种群体优势的观点。还是前面那个逻辑,咱们说群体优势不能只考虑别人家的崽子,不考虑自家的娃儿吧...


其实这个图还有一个硬伤,不过这是比较学术的探讨了,产业界别当真。这就是竞争优势理论几乎从没有人说是源于企业内部的,它是典型的企业内部(五力)与外部(价值链)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在我看来,任何层面的任何优势都离不开内外部两方面的依据。竞争优势理论是其中典范。


生态优势如果说要改进竞争优势也是可能的,但那是在动态VS静态这个维度上,在内外部这个维度上攻击竞争优势无论如何不能成立。


迷思4- 生态型企业是平台型企业的高级阶段吗?


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了平台类业务了,你这么说大抵是可以的。如果你没有平台业务,然后因为相信这句话,一定要去先创立一个平台,度过平台阶段,再去追求生态阶段,那就可能被误导了。


我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很喜欢、并深受益于平台理论的。看我公众号的都知道,可以参见研究历程(2014-17)暨本号文章概述 。但正是基于对它的了解,我确实觉得平台思维是不同于生态思维的。


大家似乎认为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平台,但实际上这些公司有n个平台,有的串联有的并联。但平台理论严格来说只是在一个产品或单个业务模式层面发展起来的。现有平台理论解释一个平台的演进靠谱,从双边到多边,但解释多平台协同演进就远远不行了...打个比方,解释阿里电商业务靠谱,解释阿里整体力有未逮


我们如果按照产品商业模式分的话,单个产品可以是平台产品或传统产品,分别对应正反馈式价值链(这里我不使用价值网)和单向/链式价值链。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它的产品组合可以式若干个平台,若干个产品,或者若干个产品或平台的组合,这才成了价值网/生态


可见,平台并不是生态的必然条件,平台生态只是一种特定配置的生态,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但我最近从生态研究的角度回头看平台,发现平台生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确实具有进化速度上的优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