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商业的纵深:AI技术网络效应

侯宏 侯宏文存 2023-02-03
广义地看,人类正在经历第五次信息革命,或者叫第五次与信息相关的革命。过去四次依次是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发明。

第五次信息革命,也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数字化浪潮,对应于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诞生。无论与前几次信息革命相比,还是与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当代信息革命都还处于襁褓期,但却已经体现出不同以往的特质。

过去的信息革命主要是表意形式和传播载体的演进、表意对象局限于思想或经思想认知的世界,而我们现在却在经历信息处理效能的本质性提升、表意对象扩大到广袤无垠的客观世界;工业革命主要是沿着放大和延伸体力、转换外界能量为人所用、创造丰裕物质世界的方向发展,某种程度上以压抑心理诉求和精神发展为代价,而我们现在却不断通过智能系统放大和延伸智力、解放大脑,将人的个性化需求置于融合的核心。

此次革命的第一个突破性进展在于数字化。一方面,数字化编码(比特)使得信息的搜集、存储、处理、分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从而放大了信息的力量和作用范围;另一方面,数字化使得信息从其附着物上分离出来,得以独立于实物、空间和时间而存在,逐步摆脱附庸于物质的地位。

数字化浪潮肇始以来的后续进展和成就都有赖于从模拟到数字的惊险一跃。本节将数字化浪潮历史进程划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阶段,并分别阐述其背后的核心商业思维。
           数字化阶段的零边际成本    
数字化是信息革命和数字世界的起源,对应于1946年第一台数字计算机的发明。数字化编码(比特)使得信息的搜集、存储、处理、分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从而放大了信息的力量和作用范围。注意,“数字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英文上对应于Digitization和Digitalization。前者是指从模拟到数字的技术过程,而后者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商业历史变迁过程,通常被称为数字化浪潮,它滥觞于前者但不限于前者。

在数字化浪潮的第一阶段,信息努力摆脱其作为物质附庸的地位。但是,此时的数字世界是静态的、割裂的、冰冷的,只能视为对实体世界的机械反映,尚未能形成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作为社会里最活跃的分子,商业思维在这一阶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数字化对应的是边际成本为0。工业经济中,尽管固定成本摊销和学习曲线等因素会形成规模效应(平均成本递减),但由于实物形态的产品总会消耗与之规模成正比的原材料和能源,边际成本不可能下降到0且存在规模不经济的可能。

数字化条件下,由于比特复制和分发单位成本极低,以数字化形态提供产品(比如软件和互联网服务)边际生产成本无限趋于0。有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成本为0并非数字产品所独有,但可以在任意规模上实现这一点确是其专利。

航空公司为没有满座的航班增加一个用户、电信运营商为空闲的网络增加一个用户都不会产生边际成本,但这仅适用于容量冗余的情况下,一旦超出容量就面临巨大的成本投入。电信网络到了流量经营时代就不再具备这一特征了,因为它们需要为汹汹的流量流量需求不断扩容网络,本质上还是属于运输经济。

然而,数字化的上述特征却同时意味着没有差异(0复制成本)的产品可以以极低的代价(0分发成本)出现在用户面前,激烈的竞争会让价格迅速下降到边际成本上,也就是接近免费。数字产品必须在高竞争门槛和专利版权的双重保护下才有利可图。

大部分企业既希望充分利用这一新经济规则,又想摆脱这一规则的主宰,于是一种自然的想法是:是否可能以免费的产品获取用户规模,然后进行有利可图的交叉销售。为最大化交叉销售机遇,通常产品A和产品B是相关的,比如增强、互补或衍生。

增强就是Premium模式,通过低级版本免费获取用户,再转化一定比例的用户为高级版本付费。互补就是“刮胡刀+刀片”模式,免费的产品和付费产品搭配。衍生主要是广告。广告是生命力最持久的商业模式之一,随着眼球逐渐转移到线上,它自然也迎来用武之地。

这些商业思想流行至今。这是免费得以成立的第一类原因,即免费的部分可以被商业模式中的其他部分所弥补。
           网络化阶段的自然网络效应    
网络化源于话音通信网,但大成于互联网,这是信息革命的第二波浪潮。它在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建立无处不在的连接,使得信息可以广泛实时共享,从而打破信息孤岛,迅速扩大数字世界的疆域和纵深。

由于网络的自我扩散性质,这一阶段先后迎来用户爆炸、应用爆炸和数据爆炸,一个动态的、全局的、充满活力的数字世界呈现在眼前。仿佛一个个隐藏在丛林里的原始部落被整合为书同文、车同轨、初具气象的文明世界。

新的商业规则是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又叫需求侧规模经济,意思是说对于网络化的产品或服务而言,使用者越多,对用户的效用就越大,并且两者之间是指数级正相关关系。

这种规律最开始是在电话网络研究中被认识到的,被3com创始人梅特卡夫总结为“网络价值与用户平方成正比”,社交网络服务显然也符合这一特征。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加入电话网络或社交网络,你将不能获取任何价值。网络效应是本书核心概念,在后续章节会有更系统的介绍。

网络效应并非随数字化浪潮而生,但随数字化浪潮而壮大。

一是物理限制的打破为网络效应充分释放创造条件。比如,传统的百货商场、电影院、超市等都具备间接网络效应,百货商场的顾客越多,越能吸引品牌入驻进而进一步带动顾客的增长,但百货商场面积的有限性和高扩建成本制约了这一增长过程。反观其数字化业态受到的物理制约则少很多,因而可以获得比传统业态快得多的增长速度以及集中得多的市场份额。

二是“连接”的普遍存在扩展了网络效应的作用范围。比如,IoD、大数据共享网络可形成直接网络效应;再比如,支持微信二维码支付的自动售货机、支持微信控制的海尔智能家居等都成为微信的互补品,从而广泛地建立了传统场景下并不存在的间接网络效应。

三是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强化网络效应的作用力度。比如,每个微信用户激活的链接要高于电话用户,微信网络比电话网络“连通”得更充分些,其直接网络效应就要强于电话。再比如,司机与乘客、医生与患者、老师与学生等群体之间的互动,在网络化条件下也更容易些,间接网络效应也就更明显。

于是,产品免费以及对用户规模的强调成为新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免费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数字产品复制成本和分发成本足够低,但真正成为主流却是得益于网络效应——免费本身创造价值。免费创造用户,用户创造价值,这是免费得以成立的第二类原因

作为网络的节点,消费者成为产品/服务价值的主要来源,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推进了向产消合一者(proconsumer)的转型。如果我们把生产者(产消合一的产)定义为价值创造者的话。用户什么都不干,仅仅是作为网络的一个静默节点,它也在为网络创造价值,这比托夫勒说的产销合一更极端却甚至更普遍。

正如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依靠生产侧规模经济建立成本竞争门槛一样,在消费者主导的数字化浪潮下,依靠需求侧规模经济建立用户价值优势成为最核心的竞争策略。这是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屡被强调的原因。
           智能化阶段的技术网络效应    
虽然人工智能(AI)的学科历史可追溯到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但此前一直没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网络化的不断深入与数据的快速增长改变了这一局面。

智能是互联和数据共同作用的结果——互联是数据的互联,数据是互联的数据,大数据是广泛互联、逐步沉淀的海量数据。AI赖数据为食,数据充裕后才具备了AI创造价值的前提。

正如网络效应继承了数字化阶段的遗产,智能化阶段的商业原型也对网络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出现了我们称为技术网络效应的新规律。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对网络效应的阐释都是建立在网络节点之间自发存在需求依赖性的前提下。直接网络效应以社交为例,用户之间的社交需求是天然相互依赖的,间接网络效应以淘宝为例,卖家和买家之间交易需求是天然相互依赖的。

也就是说,前述网络效应并没有创造依赖性,只是利用了已经存在的依赖性。我们称这种网络效应为自然网络效应。但存在另一种网络效应,它并不是利用已存的需求依赖性,而是利用技术创造新的依赖性。

这个效应可以回溯到搜索引擎的发明。搜索业务作为智能化阶段的商业原型是有道理的,它可能是互联网上最早的大规模算法自动化应用。作为互联网基础业务之一,搜索引擎的发展既非如社交平台般受益于直接网络效应、也非如电商平台般受益于间接网络效应。用户希望搜索到信息,而网页希望被搜索到,这难道和电商平台有什么不一样吗?

是的,很不一样。

网页所有者并非有意识地附着于搜索引擎,搜索公司也没有刻意经营这个客户群。它是通过技术手段使得网页看起来“附属”于搜索引擎。只有当这个网页所有者具有广告经营意识,比如希望通过Adsense获取广告收入,它们才算称为有意识地附着于搜索公司的客户群(这显然是自然网络效应的那种“附属”)。

然而,无论对广告主还是上述广告位提供者,广告和用户搜索之间的正反馈是单向的,即搜索用户越多广告主越多,但反之,广告主越多,用户越可能远离。严格来说,这不算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即使不要求强双向,但至少不能有负向。

我们认为,搜索引擎更多受益于这样一种网络效应——越多的用户使用该搜索引擎,其搜索算法就越优化,精度上的优势就越明显。这是因为每次点击行为,都为搜索引擎优化下一次判断提供了更多信息。

这种网络效应源于同一群体,符合直接网络效应的定义。但不同于社交网络,它不是源于该群体个体之间的自发互动,而是经由某种技术如搜索算法而实现的。我们把具备这种特征的网络效应称为技术网络效应

它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你有聪明的算法,则数据与数据会相互吸引,连成网络,创造价值。

与自然网络效应的区别是,它需要平台本身足够聪明,否则数据不会主动互动。这种平台,极大地仰仗平台本身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同于左右逢源、信息套利的多边平台。这两种平台的本质区别,我们另文再议。
           产业互联网与技术网络效应    
为了更好地说明技术网络效应的概念,我们结合产业互联网进行简单探讨。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技术网络效应的温床,这将为企业服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变化。

IBM的Watson就有这样的抱负。我们都知道,当前主导该市场的解决方案模式,正是30年前的IBM所创造并引领的。AI的普遍应用使得从企业客户提取网络效应第一次成为可能。Watson最近遇到的问题,是平台冷启动。它没有足够的训练数据,且无法说服其客户对其无保留的开放。尤其是IBM整体的财务压力使得这个平台可能过于急功近利。

尽管技术网络效应的存在不意味着产业互联网的进击变得通畅,但这种效应的存在,使得产业互联不再是平淡而缓慢的匀速推进,而是有着令人期待的加速度。这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产业互联网推进最大的障碍之一,是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知识障碍。机器学习的进展有利于我们加速克服这一障碍。归根到底,AI是通过转化知识实现生产力的。

另一方面,技术网络效应还给平台运营商更大的激励,使其可以在推动产业互联网时采纳更长期的眼光。因为每一次困难的克服,在实现当前意图的同时,均为未来存入一笔本金,这是网络效应的基本承诺。
           结语    
14年我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三个阶段的内涵做了阐释,确始终没有找到智能化阶段所独有的经济规律。技术网络效应的概念,是在撰写 有互联网以来商业图景及平台模式的历史表现 报告 时所得,我认为能较好地补充这个缺憾。因此,本文是对过去研究的一个整合。
从文中插图可以发现,这三种规律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叠加,使得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具备了巨大空间。我们称其为数字化商业规律的堆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但是,正如我在多种场合对网络效应的批判所表明的,我从不是把概念当信仰的人。本文所阐述的三种规律,在过去都被某种程度地夸大了,我也曾分别进行过反思和批判。因此,本文的姐妹篇将是《数字化商业的极限》,有空再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